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俄羅斯援助中國物資多少

俄羅斯援助中國物資多少

發布時間:2022-06-09 07:25:51

① 二戰中,蘇聯給中國援助了多少武器裝備

二戰中,蘇聯給中國援助了多少武器裝備?

在整個抗戰中.蘇聯共提供T26坦克82輛.火炮1600門.炮彈200萬發.提供飛機1285架.其中殲擊機777架.教練機44架.運輸機56架.轟炸機408架架,杜-2俯沖轟炸機328架,重型轟炸機50架,航空炸彈21萬5千枚。機槍1萬4千挺.步槍11萬支.步槍彈1.5億發.國民黨共有將近50個師裝備有蘇式槍械。

1942年後 援助總額才與俄國2000名「志 願」飛行員,500 名軍事顧問以及大量大炮、軍需品和石油。

② 汶川地震後各國捐款名單

各國政府為四川地震捐款明細,沙特捐助6000萬美元

截至今日,各友國對四川地震災區伸出援手。

沙特國王阿卜杜拉決定沙特向中方捐贈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幫助中國抗震救災。

美國政府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50萬美元。

俄羅斯政府向災區捐贈的首批救援物資昨天下午運抵成都。首批總值30多萬美元的救援物資共約30噸,包括帳篷、被褥等,將直接運往災區。俄羅斯政府近日還將派出3架專機,再向四川地震災區運送100噸救援物資。

泰國前總理差瓦立昨天也特地來到中國駐泰國使館,向使館負責人轉交他給中國政府的慰問電。此前泰國政府表示,准備向中國捐款50萬美元,支援中國救助災民。截止記者發稿時,中國駐泰使館已經收到來自泰國各界人士的捐款總額1500萬泰銖,約合375萬元人民幣。

波蘭外交部表示將通過中國紅十字會向災區提供10萬美元援助。

比利時政府向我地震災區提供65萬歐元資金援助。

日本政府將向地震災區提供約5億日元的緊急援助。

英國政府將向地震災區提供100萬英鎊的援助物資。

韓國政府將向地震災區提供約10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

義大利政府將一所野戰醫院、一線搶救物資、災民住宿帳篷等物資通過空運運往中國,還將根據中方需求,提供其他緊急救援物資。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處承諾向我受災地區提供3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

挪威政府決定向中國提供2000萬挪威克朗(約合390萬美元)捐助款。

德國政府已通過德國紅十字會向中國地震災區提供第一筆總數為50萬歐元的救災援助。

法國表示可向中方提供人員、設備和物資,尤其是專業救援人員。

烏克蘭政府准備向中國派出由102人組成的戰地移動醫院.

③ 俄羅斯火災中國捐款了多少

中國政府向俄羅斯提供了100萬美元現匯援助和價值2000萬元人民幣的救援物資,由於森林大火位置發生在俄羅斯的西部地區,加之中國國內缺乏飛機等滅火設備,中國並沒有派救援隊和裝備前往。美國向俄羅斯提供了5萬美元救災援助。 截至目前,有超過550名外國救援人員、13架不同類型的外國飛機參與俄滅火工作。

④ 抗美援朝時蘇聯給了中國哪些援助

一、提供輕武器援助

在進入朝鮮戰場的初期,志願軍面臨著武器裝備不統一的問題。當時志願軍手中的武器還多來自繳獲,型號五花八門,規格極其混雜,僅步兵武器就有多達11個品種。

這一情況給彈葯供應帶來極大的困難,當時入朝作戰的志願軍有12個軍36個師的兵力,但是卻僅有6個步槍和機槍彈葯基數。針對這一問題,蘇聯在戰斗初期向志願軍提供了大批輕武器援助,包括14萬支步槍,2.6萬支自動搶,9000挺機槍,配套1.75億發子彈,等等。

二、提供坦克車輛援助

建國之初,我國的重工業基礎還非常薄弱,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十分諸如坦克與裝甲車。針對這一問題,初蘇聯在1950年以後將眾多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運到中國,這其中有T-34坦克300輛,IS-2型重型坦克60輛,ISU-122/152重型突擊炮40輛,中國利用這批裝備建立訓練了3個坦克師和3個獨立坦克團。

三、提供戰機援助

當時志願軍的空軍裝備也幾乎是「一片空白」,由於缺乏空軍,早期的志願軍面對敵軍擁有優勢火力的空軍往往束手無策。

針對這一問題,蘇聯也向中國提供了飛機,蘇聯最初提供的是米格-9殲擊機,然而這種飛機性價比不好,非常不適合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後來蘇聯於1951年向中國提供了372架先進的米格-15戰機,中國用蘇聯提供的這批戰機裝備了6個空軍師,極大彌補了空軍建設得空白。

此後,蘇聯又陸續向中國出口1000架米格-15戰機,由於米格-15的整體性能優於當時美軍裝備的F-84,因此志願軍空軍獲得了與美軍空軍叫板的能力。

四、幫助訓練專業化兵種

中國部隊使用這些裝備。志願軍來到朝鮮戰場之初,只有地面炮兵,非常缺乏反坦克炮兵與防空炮兵,後來蘇聯幫助志願軍組建了相應的兵種。

蘇聯在幫助中國軍隊進行訓練建設得同時,也將相關的戰爭經驗傳授給了中國,包括蘇聯的大炮兵主義、縱深進攻戰術等等,這些戰爭思想對後世中國軍隊有著極大的幫助。

(4)俄羅斯援助中國物資多少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如果說美中戰爭是美國和中國「軍事、政治、經濟、外交上的全面較量」的話,那麼可以說結果是不分勝負。對於剛剛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雖然在這場戰爭中犧牲了很多,但通過與美國對等作戰,完全確立了革命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

另外中國人民解放軍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與美軍作戰,經受了「現代戰爭的考驗」,成長為一支能夠適應現代戰爭的正規軍。從這個意義上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場戰爭中得到很多,可以說它是一個預料之外的勝利者。

在國內,中國積累朝鮮戰爭時總體戰的經驗,從1953年到1957年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展了農業合作化等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變革,為國家社會主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美援朝

⑤ 疫情防控期間面對疫情,有哪些國家向中國伸出援助之手

有伊朗,俄羅斯和巴基斯坦。

2月6日,柬埔寨航班將向中國機場運送約1.4噸捐贈物資。截至目前,已經免費運送了6批物質,總計約4.5噸,為中國,成都,深圳,溫州,福州等地提供了援助。 2月3日,伊朗外交大臣扎里夫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發表了文章並說伊朗一直站在中國身邊。 2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說,伊朗外交大臣扎里夫是第一位公開支持中國的外交部長,這表達了伊朗人民對中國人民的誠摯感情,體現了中國與伊朗夥伴關系的傳統友誼。伊朗方面還向中國提供了300萬個醫用口罩,並表示將繼續提供援助,與中國合作抗擊該流行病。

⑥ 汶川地震多少國家援助中國

汶川地震共有45個國家給中國帶來了援助。

自5·12汶川地震發生以來,國際社會向中國政府和人民表達了真誠同情和慰問,並提供了各種形式的支持和援助。截至2008年7月18日,外交部及中國各駐外使領館、團共收到外國政府、團體和個人等捐資17.11億元人民幣。

其中,外國政府、國際和地區組織捐資7.70億元人民幣;外國駐華外交機構和人員捐資199.25萬元人民幣;外國民間團體、企業、各界人士以及華僑華人、海外留學生和中資機構等捐資9.39億元人民幣。

來自日本、俄羅斯、韓國、新加坡的4支境外救援隊伍,陸續抵達災區開展救援行動。俄羅斯51人的救援隊在綿竹市開展救援。日本兩批60人的專業救援隊在青川、北川開展救援。韓國47人的救援隊、新加坡55人的救援隊在什邡市開展辛苦救援、俄羅斯的救援隊在彭州開展救援。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國王阿卜杜拉決定沙特向中方捐贈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幫助中國抗震救災。(共計約合人民幣4.2億元)

加拿大政府捐助超過3100萬加元;印度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00萬美元救災物資;日本政府決定提供約5億日元緊急援助;愛爾蘭政府決定向中國紅十字會提供100萬歐元現金援助;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150萬美元援助。

以色列政府向中方捐贈價值15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比利時將提供65萬歐元緊急援助。巴基斯坦政府向災區捐贈價值10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義大利政府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和150萬歐元的救災物資;土耳其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200萬美元援助。

⑦ 抗戰時期蘇聯曾給中國哪些援助

抗戰時,蘇聯對中國的援助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貸款和物資援助,一類是人員及技術援助。

1、抗戰爆發後,蘇聯很快與中國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並向中國提供了三筆援華軍購貸款,貸款金額高達2.5億美元,實際到位資金約為1.731億美元。

這些貸款主要用於購買蘇聯的武器,以中國的茶葉、桐油等物資進行償還。此外,蘇聯還給予了中國非常優惠的物資購買價格,大部分武器其實是半價出售的。

由於當時中國抗戰形勢危急,對物資需求非常迫切,所以很多軍事物資還沒簽訂合同就已經運到了。

2、抗戰中,蘇聯向中國提供了1200餘架飛機、1317門火炮,82輛坦克、1800餘輛汽車、14025挺機槍以及大量的武器彈葯和石油等物資。

抗戰勁旅200師就是由蘇聯援助物資組建的。蘇聯的援助一定程度上解了中國的燃眉之急,有力的支持了中國的抗戰。

(7)俄羅斯援助中國物資多少擴展閱讀:

揭秘:抗戰時期蘇聯對中共的資金支持

抗日戰爭時期蘇聯對中國共產黨的援助問題是蘇聯與中共關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長期以來,學術界比較關注的是蘇聯對中共的武器援助問題,而對資金援助問題的研究較少。

抗日戰爭時期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1937—1943.5)》等一批俄羅斯檔案文件的陸續披露和出版,使這一問題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

蘇聯向中共提供資金援助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共一大召開以前。

到1934年夏秋間,莫斯科與中共中央及中共在各地的武裝力量失去電訊聯系後,蘇聯和共產國際對中共的援助基本都停止了。

此後直到1936年,在三個重要因素的作用下,又恢復了蘇聯對中共的援助。

第一,中共建立了穩定和可靠的根據地;第二,雙方的電訊聯系得到恢復;第三,中共的經濟狀況需要資金幫助。

1936年冬,蘇聯和共產國際的資金援助終於送來了,共產國際通過宋慶齡轉交給中共中央5萬美元。

1940年底以前,陝甘寧邊區、各抗日根據地及軍隊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由兩部分構成:其一是根據國共協議,國民政府發給的薪餉;其二是國內外進步人士的一些財力物力援助。

以陝甘寧邊區為例,1937年7月至1940年底,其財政收入的半數以上均來自外援。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外援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國民政府提供的經費。由於對外援依賴較大,根據地財經很容易受其影響而陷入困境。為了擺脫困境,中共多次向蘇聯和共產國際尋求幫助。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揭秘:抗戰時期蘇聯對中共的資金支持

⑧ 世界各國為中國地震捐了多少錢啊

●沙特國王阿卜杜拉決定沙特向中方捐贈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幫助中國抗震救災。

●英國首相布朗表示英國將提供100萬英鎊援助。

●波蘭外交部表示將通過中國紅十字會向災區提供10萬美元援助。

●比利時政府向我地震災區提供65萬歐元資金援助

●日本政府將向地震災區提供約5億日元的緊急援助。

●英國政府將向地震災區提供100萬英鎊的援助物資。

●韓國政府將向地震災區提供約10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處承諾向我受災地區提供3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

●美國將向中國提供50萬美元援助。同時,美方將考慮提供任何額外的資金援助。

●挪威政府決定向中國提供2000萬挪威克朗(約合390萬美元)捐助款。

●德國政府已通過德國紅十字會向中國地震災區提供第一筆總數為50萬歐元的救災援助。

●比利時決定向中國提供25萬歐元救災款。

⑨ 蘇聯人幫了我們多少

蘇聯援華指的是蘇聯對當時的中華民國的政府和新中國的人民政府採取的援助形式,是屬於外交手段的系列。
抗戰時期
應中國政府邀請,自1937年11月開始,蘇聯政府陸續派遣軍事顧問和技術專家來華。僅武漢抗戰期間,援華蘇聯軍事專家達3665人,軍事顧問200多人,在中國服務的蘇聯總人數約5000人(含志願飛行人員)。參與援華的軍事顧問中,包括蘇聯衛國戰爭中著名的朱可夫、巴季茨基、崔可夫、雷恰戈夫、日列加夫等蘇聯元帥和將軍。僅1938年5月至8月的武漢空戰中,蘇聯空軍志願隊與中國空軍9次並肩作戰,共擊落日機62架,給日空軍以有力打擊。蘇聯空軍志願隊大隊長等15名空中勇土,為中國的抗日戰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們也應注意到:蘇聯對華援助的目的主要是使中國緊緊纏住日本,使其不能北進,防止由此導致日本對蘇聯進攻。蘇聯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始終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內,1939年起蘇聯開始放慢援助計劃執行速度。1941年4月13日,蘇聯不惜犧牲中國利益,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實際上停止了對中國的援助。中國的抗戰也支援了蘇聯。中國死死拖住了日本侵略軍的主力,挫敗了日本「北進」計劃。日軍1938年7月之所以放棄對蘇作戰的張鼓峰進攻計劃,一方面是由於進攻失敗,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由於中國的英勇抗戰。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決定出兵抗美援朝,並派周恩來、林彪赴蘇聯洽商武器問題。斯大林急切地希望中國參戰,表示可提供所需各種武器。

蘇聯援助
中國入朝部隊出發前,10月13日毛澤東致電在莫斯科的周恩來,希望他向斯大林交涉,所取得的武器最好採用租借方式,蘇方卻要將裝備折價算作對華貸款。1951年2月,周恩來與蘇聯駐華軍事總顧問扎哈羅夫大將在北京簽訂了關於蘇聯向中國政府提供軍事貸款的協定,規定以1950年10月19日中國出兵抗美援朝為界,此前訂貨以全價付款,此後以半價付款。對此,蘇方的解釋是援朝應「共同負擔」,兩國各出一半的錢。當時中國對朝鮮的全部人力物力援助都是無償的,蘇聯卻對武器款斤斤計較。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斯大林也曾無償提供過部分裝備,主要是為了彌補雙方不愉快而做出的政治姿態。此間蘇聯提供的陸軍裝備,幾乎全部是二次大戰用過的舊品。如蘇軍已裝備AK-47自動槍,對華只提供波波沙-41沖鋒槍。蘇軍已逐步用T-54坦克換裝,便把淘汰下來的3000餘輛T-34運到中國,許多車體上還留有對德作戰時的彈痕,只是刷上一層新漆。蘇聯起初對華提供的七個師空軍裝備,有六個師配備米格—9這種1946年蘇聯研製出而感到不滿意的第一種噴氣式戰斗機。中國空軍領導人認為其無法同美軍F-84交鋒,更不能抗衡F-86,為此同蘇聯顧問發生爭吵。斯大林考慮到兩國關系,才於1951年5月兩次致電毛澤東致歉,並無償送給372架米格—15。中國接受蘇援第一批武器後,將三個師裝備無償轉交朝鮮人民軍,斯大林聞訊後為顯示其更高的風格,決定再無償對華援助20個陸軍師的武器。1952年,蘇聯決定將60架伊爾-28輕型噴氣式轟炸機賣給中國,這也是斯大林在世時唯一對新中國提供的現役新式裝備。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蘇聯總共向中國提供了64個陸軍師、23個空軍師的裝備,大部分裝備系有償(半價)提供,就此中國欠下蘇聯軍火債30億人民幣,在當時摺合13億美元。1955年蘇軍從旅順撤退時,又移交了折價9.8億人民幣的裝備。這些軍事欠款,佔了中國對蘇欠款總額的六成以上。解放軍掌握這些武器,對於迅速提高戰術技術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1970年毛澤東會見金日成時說:「我看還是要感謝蘇聯,它總幫助了我們軍火和彈葯嘛,算半價,還有汽車隊。
社會主義探索時期
蘇聯領導人中間赫魯曉夫對華援助的質量最高、意義最重大中蘇關系破裂後的很長時間里,國內曾出現一種傳說,即稱斯大林時期援華慷慨熱情,赫魯曉夫則扮演了撕毀援助合同和「逼債」的角色。其實,若是仔細研究歷史檔案和親歷者的回憶,在蘇聯歷屆領導人中,對華提供援助最多且質量最高者恰恰是赫魯曉夫。
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臨終前沒有明確指定接班人,這使蘇聯領導層出現最高權力的爭奪。同年9月,赫魯曉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其地位還不能同斯大林擔任的總書記相比,急需得到中共的支持。據俄羅斯解密的檔案記載,1954年9月赫魯曉夫首次來華前主持召開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決定對華大幅增加援助作為禮物。伏羅希洛夫發言稱這是蘇聯經濟難以承受的,赫魯曉夫則說非如此不能使中國人感受到友誼。果然,在這次來華參加新中國成立5周年慶典期間,赫魯曉夫改變了斯大林過去的大國沙文主義做法,廢除了中蘇關系中一些不平等約定,議定從旅順撤軍和交還基地。對於提供常規武器,蘇聯也改變了斯大林時期主要提供已淘汰的舊品的做法,改為提供現役新裝備樣品和生產技術。
1954年11月起,蘇聯向中國提供了米格—17樣品及全套資料,中國於1956年仿製成功命名為殲—5殲擊機。1955年1月以後,蘇聯向中國轉交了AK-47自動槍、C-41半自動步槍、捷克加列夫輕機槍等技術資料,中國於翌年分別仿製成56式沖鋒槍(實際應稱自動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輕機槍。蘇聯還提供了現役的T-54A坦克和各種火炮的樣品圖紙,中國仿造成功後命名為59式坦克和帶「5」字頭的各式火炮。中國軍工水平就此於50年代後期又實現了一次代的飛躍,在常規裝備領域已接近或達到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
赫魯曉夫時代對中國提供的最重要的援助,是幫助建造核彈、導彈生產企業和相應技術。1954年赫魯曉夫

來華時,毛澤東曾提出過是否能在核彈、導彈技術方面提供幫助,蘇方採取了婉拒態度。1956年東歐出現反對蘇聯控制的波蘭、匈牙利事件,1957年6月蘇共黨內莫洛托夫等元老又要求推翻赫魯曉夫,赫魯曉夫在掌握軍隊的朱可夫主持下打倒了多數中央主席團成員,卻未擺脫內外交困的處境。同年7月上旬,赫魯曉夫派主席團委員米高揚來華介紹情況,希望中共中央對他表示支持。毛澤東連夜主持開會研究,中共中央最後決定為照顧中蘇關系,並考慮到赫魯曉夫是當時蘇共領導中比較好打交道的一位,公開表態支持蘇共中央的決定。鑒於赫魯曉夫在政治上有求於中國,7月18日聶榮臻提出,應利用這一機會交涉核技術援助,周恩來請示毛澤東後馬上做出安排。此次蘇方反應空前迅速,7月20日蘇聯駐華總顧問阿爾希波夫代表政府做出同意答復。據前些年已經解密的俄羅斯檔案記載,赫魯曉夫不顧軍方堅決反對,決定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生產技術,幫助建立核工廠。
1957年9月,聶榮臻所率的中國代表團訪蘇,赫魯曉夫在確認毛澤東同意訪蘇的消息後,同意簽訂了中蘇國

防新技術協定。同年11月,毛澤東到莫斯科參加了六十一國共產黨、工人黨會議,在大會發言中表示了支持赫魯曉夫戰勝「反黨集團」,同時擁護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的「為首」地位。從同年末開始,蘇聯開始履行協議,對華提供了P-2導彈作為中國導彈事業的起步的最早樣品。翌年,蘇聯又向中國提供了所需核工業設備,並派出近千名專家,建成了湖南和江西的鈾礦、包頭核燃料棒工廠及酒泉研製基地、新疆的核實驗場,中國正式進入了核工業建設和研製核武器的新階段。

⑩ 建國後蘇聯的對華援助有哪些

蘇聯對中國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建國初期,1949年蘇聯以設備、機器和各種材料的商品形式向中國提供3億美元貸款,利息1%,為期5年。蘇聯的3億美元貸款按1950年匯率折算人民幣約合9億元,在三年恢復時期中央政府總投資62.99億元中,所佔比例高達14.3%。另外,蘇聯政府幫助援建恢復經濟急需的煤炭、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化工、機械和軍工部門的50個重點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因情況變化,撤消了1個項目,合並了2個項目,實際建設項目為47個。涵蓋了以下行業:一、能源工業,二、原材料工業,三、民用機械加工,四、國防軍工,五、造紙工業,按國家統計局1953年3月11日的統計報告,3年累計實際進口46974萬盧布,完成合同68.7%。
斯大林去世後,赫魯曉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急需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支持。據俄羅斯解密的檔案記載,1954年9月赫魯曉夫首次來華前主持召開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決定對華大幅增加援助作為禮物。果然,在這次來華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周年慶典期間,赫魯曉夫改變了斯大林過去的大國沙文主義做法,廢除了中蘇關系中一些不平等約定,議定從旅順撤軍和交還基地,在談及撤軍時毛曾說「我認為蘇聯軍隊此時撤出旅順和大連是不合適的」,但因赫態度堅決而作罷。對於提供常規武器,蘇聯也改變了斯大林時期主要提供已淘汰的舊品的做法,改為提供現役新裝備樣品和生產技術。
在中國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蘇聯援華的重點是稱為「156項」的基礎工業設施建設。這些項目的機器設備,主要是以貨物貿易而不是以貸款交付的,而提供技術是免費的。1952年中國制定「一五」計劃時,斯大林同意幫助建設141項重點工程,1954年赫魯曉夫又追加15項並提升質量,成為奠定中國工業化基礎的著名的「156項」。後來落實的工程共150項,其中44項是軍工企業,包括陸海空三軍各種主戰裝備的製造廠。赫魯曉夫時代對中國提供的最重要的援助,是幫助建造核彈、導彈生產企業和相應技術。
據前些年已經解密的俄羅斯檔案記載,赫魯曉夫不顧軍方堅決反對,決定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生產技術,幫助建立核工廠。從1957年末起,蘇聯開始履行協議,對華提供了P2導彈作為中國導彈事業的起步的最早樣品。翌年,蘇聯又向中國提供了所需核工業設備,並派出近千名專家,建成了湖南和江西的鈾礦、包頭核燃料棒工廠及酒泉研製基地、新疆的核實驗場,中國正式進入了核工業建設和研製核武器的新階段。
1953-1957年,中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奠定工業化初步基礎。,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援助中國物資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蘭西義大利還有什麼 瀏覽:986
在上海怎麼去越南 瀏覽:259
賴亞文帶隊出征義大利後去哪裡了 瀏覽:267
餐廳牛肉排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90
印尼工人技術怎麼樣 瀏覽:650
伊朗肉丸怎麼做 瀏覽:216
伊朗國土面積和人口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瀏覽:562
中國的改革開放改什麼 瀏覽:596
越南護照需要什麼證明 瀏覽:914
印尼金鍬都有什麼顏色 瀏覽:296
越南賓士車要多少錢 瀏覽:32
中國最美的海花島在哪裡 瀏覽:929
印尼indosat怎麼查話費 瀏覽:98
越南語柴油怎麼說 瀏覽:522
英國投資總額多少錢 瀏覽:854
印度女人怎麼燉魚 瀏覽:248
越南的小說平台有哪些 瀏覽:51
印度產的牛肉是什麼 瀏覽:819
伊朗為什麼高核武器 瀏覽:536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