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哪個地方的皇宮最大

中國哪個地方的皇宮最大

發布時間:2022-06-10 13:02:06

Ⅰ 北京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它和台灣故宮有什麼區別

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的皇宮,之所以叫故宮有過去的皇宮之意,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這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公元1406年興建,耗時十四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距今已經六百年了。它是明成祖命人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建造的,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呈長方形,四周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還有護城河,總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5萬平當米。故宮有七十餘座大小宮殿,九千餘間房屋。城內建築由外朝和內廷兩部分組成,外朝的中心是「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是明清兩代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內廷中心是「後三宮」,即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皇帝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與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並稱為世界五大宮,故宮還是五大宮之首,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曾評價「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北京故宮是漢族建築的精華,故宮的建築群中無不體現了漢式宮殿的特點:

首先故宮建築取坐北朝南的方向,這要求在施工前立華表確定方向。其次故宮的平面布局是以太和殿為主體,將諸多殿堂、樓閣、台榭、廊廡、亭軒、門闕等建築左右對稱排列。宮殿都是以木構架支撐,柱底下有石柱礎,磚修牆體北、西、東三面維護,坐北朝南,屋頂蓋金黃色琉璃瓦。而且屋頂正脊兩端的正脊吻和垂脊吻上有陶質獸頭裝飾,戧脊上還裝飾有若干陶質蹲獸。


台北故宮

台北故宮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台灣最大規模的博物館。座落於台灣省台北市,於1962年興建,1965年建成,總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於北京故宮的差距了,北京故宮是古代建築,佔地面積龐大,而台北故宮是現代建築,佔地面積僅有北京故宮的五分之一多一點。

台北故宮雖是現代建築,但也是仿造的中國傳統宮殿建築的樣式,主體建築有四層,白牆綠瓦。正院前的廣場還豎立著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體建築顯得莊重又不失典雅,極具中華民族特色。


台北故宮的藏品包括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舊有的藏品,且大都是藏品中的佼佼者,精華中的精華,除了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的藏品外,海內外各界人士也向台北故宮捐贈了許多文物,共約70萬件,包含了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琅器、雕刻、雜項、刺綉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可謂是豐富。當然北京故宮的藏品種類也不少,有繪畫、法書、碑帖、銅器、金銀器、漆器、琺琅器、玉石器、雕塑、陶瓷、織綉、雕刻工藝、其他工藝、文具、生活用品、鍾表儀器、珍寶、宗教文物、武備儀仗、帝後璽冊、銘刻、外國文物、其他文物、古籍文獻、古建藏品等25大類,其中以明清宮廷文物類藏品、古建類藏品、圖書類藏品為主,現有藏品總量已達180餘萬件。

Ⅱ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宮殿群是哪個

阿房宮 或者故宮1、阿房宮;秦始皇在消滅六國統一全國以後,在都城咸陽大興土木,建宮築殿,其中所建宮殿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宮。該宮殿一直修到始皇帝死去還沒有完工,到了秦二世亡國也沒有竣工。阿房宮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歷來是皇權窮奢極欲的象徵,後世多有以此為鑒勸諫統治者愛民的詩賦。2、長安未央宮;未央宮是漢代初代皇帝劉邦在秦朝宮殿的基礎上整合修建的,是當時最大的宮殿群,也是迄今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久的宮殿群,該宮殿的政治樞紐作用一直被歷朝歷代沿用直到南北朝。3、東都洛陽宮;隋唐期間,洛陽由於是防止山東叛亂分子拱衛關中最重要的前站,隋唐兩代多位皇帝曾在此修建宮殿以及駐扎,以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在此建立的洛陽宮,也是洛陽歷史上最大的宮殿群。4、大明宮;大明宮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宮殿群,它的面積超過4個紫禁城,是我國封建鼎盛時期——大唐帝國國力的象徵,位於古長安城的東北角,是中國古代使用了最多土木材料建築群,很多高超的建築技術對後世都有深刻的影響。自安史之亂後屢遭劫難,到唐末896年徹底毀損。5、故宮;是明清兩朝的政治樞紐中心,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木質宮殿群,也是現存世界五大宮殿之首,由明朝第三任帝王朱隸始建,現改為故宮博物館,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研究和文物保存價值。

Ⅲ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皇宮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宮殿,目前比較多的觀點認為應該是咸陽宮,總面積相當漢長安城的百倍,現故宮的兩千多倍。咸陽宮是秦朝皇宮,在春昭王時期就已經建成,後秦始皇統一六國,遷都咸陽後不斷的進行擴建。秦末時期,項羽攻入咸陽,屠城放火,燒毀了大半的咸陽宮。

Ⅳ 中國最大的宮殿是故宮,還是阿房宮

中國最大的宮殿是故宮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高水平的體現。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其時稱紫禁城,1925年始稱故宮。從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將末代皇帝溥儀趕出故宮,結束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的統治,故宮一直是中國統治階級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先後經歷了24位皇帝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歷代宮殿都「象天立宮」以表示君為天子「受命於天」。由於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歷經明、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辟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庄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牆,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鍾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佔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阿房宮
首先說,現在可以考證的是,秦朝滅亡的時候,阿房宮建成了一個地基,所以首先應該說阿房宮只是一個傳說,不能為信。
漢代的未央宮的規模並不大,遠遠小於北京故宮,唐朝大明宮的規模是故宮的四倍,當時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大明宮和北京故宮和未央宮是兩個性質的宮殿,大明宮是位於長安城外側的別宮,從現在的考古復原來看,他是以園林為主題的建築群,照這個標準的話,頤和園,圓明園都可以列入這個皇宮的比較。
其中圓明園無論建築規模還是園林規模都要大於大明宮。

以前一般認為楚霸王項羽率領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但《史記·項羽本紀》中只是說「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未提及阿房宮。考古發現所謂"項羽火燒阿房宮"是歷史誤傳,當代對阿房宮遺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員也未發現焚燒的痕跡。近年,考古人員花費一年多時間勘查阿房宮,勘查超過二十萬平方米,只發現數片燒過的土塊。如果依照史料所載,阿房宮應該是遍地大量的草木灰才對。考古人員推斷項羽焚燒的是秦咸陽宮,因為咸陽宮遺址發現大片燒過的遺跡。

西安阿房宮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遺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房宮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宮殿建築群,規模宏大,雄偉壯觀。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地考察,確認秦阿房宮遺址建築規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築中名列第一,屬世界奇跡和著名遺址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宮」。

Ⅳ 中國最大的皇宮是( )

北京故宮(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
紫禁城城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佔地面積達720,000㎡。有房屋980座,共計8704間。四面環有高10m的城牆和寬52m的護城河。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門和北面的神武門現專供參觀者游覽出入。城內宮殿建築布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紅牆黃瓦,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殿宇樓台,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間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為「前朝」。北半部則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三宮及東西六宮和御花園為中心,其外東側有奉先、皇極等殿,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是皇帝和後妃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稱為「後寢」。此外還有齋宮、毓慶宮,重華宮等等,前後兩部分宮殿建築總面積達163,000㎡。整組宮殿建築布局謹嚴,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在封建帝制時代,普通的人民群眾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由神武門方向眺望故宮
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現稱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築群。其中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在此舉行盛大儀式。內廷中最著名的是養心殿。明朝所建紫禁城有兩座,一在北京,一在南京。

Ⅵ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宮殿是哪個

房宮[ā
páng
gōng]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遺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始建於公元前212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力日益強盛,國都咸陽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只建成一座前殿。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其規模之大,勞民傷財之巨,可以想見。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續修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可見阿房宮確為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群。楚霸王項羽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
阿房宮究竟有多大?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史記·始皇本紀》中說: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萬人,殿下可以樹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巔建宮閥,又修復道,自阿房宮渡過渭水直達咸陽。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為一里,秦尺約0.23米。如此算來,阿房宮的前殿東西寬690米,南北深115米,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容納萬人自然綽綽有餘了。相傳阿房宮大小殿堂七百餘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氣候都不盡相同。宮中珍寶堆積如山,美女成千上萬,秦始皇一生巡迴各宮室,一天住一處,至死時也未把宮室住遍。《漢書·賈山傳》記載阿房宮整個的規模「東西五里,南北千步。」如今在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還保存著面積約六十萬平方米的阿房宮遺址。可見,阿房宮宮殿之多、建築面積之廣、規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宮殿建築。

Ⅶ 中國最大皇宮在哪

故宮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有宮殿建築9000多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以乾清門廣場為界,分前朝、後寢兩大部分: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左右輔以文華殿、武英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後寢以乾清宮、坤寧宮、交泰宮為中心,左右輔以東西六宮,是皇帝和後妃們居住及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明清兩朝共有24代皇帝在此居住和行使國家最高統治權。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故宮有一條貫穿宮城南北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後寢"的古制,布置著帝王發號施令、象徵政權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後居住的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在其內廷部分(乾清門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寧壽宮,和以太宮太妃居住的宮殿--慈寧宮為中心的次要軸線,這兩條次要軸線又和外朝以太和門為中心,與左邊的文華殿,右邊的武英殿相呼應。兩條次要軸線和中央軸線之間,有齋宮及養殿,其後即為嬪妃居住的東西六宮。出於防禦的需要,這些宮殿築的外圍築有高達10米的宮牆,四角有角樓,外有護城河。

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庄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經過三大殿後面的庭院,迎面有一座華麗的宮門,叫乾清門,是"內廷"的正門,建於明代。門前一對金獅和十個 金缸相對排列。有時,清代皇帝在此舉行聽政儀式。門內為後三宮,乾清宮在前,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在後,是皇後的正宮,在兩宮之間夾立一個亭子形方殿,名叫交泰殿,是內廷的小禮堂。後三宮東西兩廂有存貯皇帝冠袍帶履的端凝殿,放圖書翰墨的懋勤殿,皇子讀書的上書房,翰林承值的南書房。東西兩側各有四門,東有日精門、龍光門、景和門、基化門;西有月華門、鳳彩門、隆福門、端則門,分別通向東六宮和西六宮。歷史上習稱的三宮六院,就是指的這里。

最後走到"御花園",裡面有爛漫繁枝的蒼松翠柏和富有畫意的玲瓏假山,在富麗庄嚴殿堂的後面,別具一種幽美恬靜的氣氛。

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的中心,成立於1925年10月10日,是我國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

另外, 給你做個推薦:

最近,有一部最新拍攝的故宮的記錄片已經推出(DVD,VCD版本都有),這是第一次,范圍最大,資料最全的一次拍攝.
12集《故宮》從建築藝術、使用、館藏文物和從皇宮到博物院等四個方面,全面展示故宮輝煌瑰麗、神秘滄桑的宮廷建築、館藏文物,講述宮闈內不為人知、真實鮮活的人物命運、歷史事件和宮廷生活。觸摸歷史跳動的脈搏,感悟眾多精英人物的命運,傳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見證故宮百年大修的整個歷史過程。

謝謝!!

Ⅷ 世界上現存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宮是哪些

世界上現存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宮只有一座,是故宮。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築群。

其中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在此舉行盛大儀式。內廷中最著名的是養心殿,慈禧太後曾在此垂簾聽政長達40餘年。

故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8)中國哪個地方的皇宮最大擴展閱讀

故宮的整體格局:

故宮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約750米,面積72萬多平方米,現存房屋8000多間。它周圍有高10米的城牆,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四面各有一座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故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不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建築多是自成院落。

Ⅸ 世界上最大的皇宮是哪個

活在當代的我們,經常會看到電視上一些關於封建社會的電視劇情,有的劇迷看完之後還會由衷地感慨生在這個時代真好。隨著歷史進程的發展,世界上有很多的封建社會國家逐漸走向資本主義社會,或者是社會主義社會,但是那些封建王朝還是給我們世人留下了寶貴的文物古跡、歷史遺產。

說到歷史遺產,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國著名的故宮了,它是我國歷史上保存得比較完好的遺址,同時也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過的地方,非常有歷史價值,還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不過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不是我國的故宮,而是緬甸的一座宮殿,由於面積巨大,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皇宮”。

不少去過的驢友都表示,緬甸這座皇宮雖然沒有歷史圖片上的華麗,但是也不遜色,是一個可以了解緬甸歷史的好景點。你覺得我國故宮和緬甸皇宮相比,哪個更好遊玩呢?

Ⅹ 北京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故宮是哪些朝代的宮殿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代宮殿建築群,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從明成祖朱棣開始,到清朝末代皇帝傅儀,紫禁城迎來送往明、清兩代共24位皇帝。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個地方的皇宮最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的小說平台有哪些 瀏覽:49
印度產的牛肉是什麼 瀏覽:819
伊朗為什麼高核武器 瀏覽:536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瀏覽:222
英國的雞怎麼畫 瀏覽:506
遨遊中國中如何休息 瀏覽:800
英國留學公章怎麼寫 瀏覽:381
為什麼印度電影比較好 瀏覽:241
印度大選花費多少 瀏覽:24
印尼雅加達亞運會為什麼舉重 瀏覽:782
印度銀行有多少家 瀏覽:734
義大利現代輕奢傢具有些什麼品牌 瀏覽:278
為什麼印度人咬腳 瀏覽:854
中國西電歷史最高股價是多少 瀏覽:682
養印尼虎魚用什麼背景 瀏覽:624
伊朗可以用什麼做象徵 瀏覽:596
義大利到底哪裡好 瀏覽:151
中國滿洲里巴達廣場在哪裡 瀏覽:349
越南招聘信息在哪裡看 瀏覽:429
一兆越南幣能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