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梨園春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梨園春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發布時間:2022-06-10 16:03:39

1. 梨園春 風靡全國

說明節目不錯

就如同 快樂大本營

2. 梨園春標志有什麼意義

梨園春標志------ ≡≡是中國歷史悠久文化中易經八卦中的坤卦;坤即土,「土」是萬物生長的根基,《梨園春》只有深深紮根在堅實的土地上才能繁茂生長,煥發青春。從色彩上看,純正的紅、綠、藍代表色彩斑斕、豐富多彩電視屏幕的三原色,表明《梨園春》欄目是依託於電視這一現代傳媒來展示自己風採的......

3. 梨園春是什麼

梨園春》是以豫劇為主、匯集全國各地不同戲曲劇種,以戲迷擂台賽方式呈現的一檔戲曲綜藝旗艦欄目。它已成為中國電視界戲曲欄目的第一品牌,同時也是中國電視戲曲類欄目最早引領者。由創始人周迪君於1994年在河南衛視推出,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是中國生命力最強的電視節目之一。梨園春獲獎無數,囊括「星光獎」、「金鷹獎」、「蘭花獎」等國家級電視大獎,榮膺由美國《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中文版評選的媒體行業的「中國標桿品牌」稱號。
1999年3全面改版後的欄目煥發出新的活力,在全國同類欄目普遍處於低潮的環境中,經過不斷論證和實踐,終於摸索出一條現代電視手段和河南傳統戲曲有機結合的道路,尤其是戲迷擂台賽的設置,充分調動起戲迷觀眾參與節目的積極性,也使欄目收視率不斷攀升。[1]
改版第一年平均收視率穩步上升到河南衛視播出節目的第一位達14.26%;2000年至今平均收視率保持在18.6%,最高達35.7%,受到領導、專家和觀眾的普遍好評,成為河南衛視的一個名牌欄目,對繁榮電視文化事業、推動河南戲曲的發展以及弘揚民族文化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梨園春》的影響下,各地電視台的戲曲類欄目和戲曲頻道相繼出現。

4. 《梨園春》好看嗎,是什麼節目啊

《梨園春》是以豫劇為主、匯集全國各地不同戲曲劇種,以戲迷擂台賽方式呈現的一檔戲曲綜藝旗艦欄目。它已成為中國電視界戲曲欄目的第一品牌,同時也是中國電視戲曲類欄目最早引領者。


5. 當年的戲劇節目《梨園春》為什麼能火爆全國

說起戲劇節目《梨園春》,它大概是陪伴我童年的一個節目。當年它開始火爆全國的時候我那時剛好上小學,又因為我爺爺奶奶都特別喜歡看戲和唱戲,童年記憶最深的就是在夜晚降臨的時候,我爺爺奶奶他們兩人一起在黃昏時你一句我一句的唱起來,我坐在小板凳上看著他們唱戲,那種感覺特別懷念。

它之所以會那麼火爆,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特別有意義的平台,它讓中國眾多戲劇愛好者重新燃起對戲劇的喜愛,並且還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戲劇,學習戲劇,它對那些愛好戲劇的人來說這不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信仰和傳承。

那時候最期待的就是《梨園春》播放的時候,大家聚到一起看戲,討論戲,可能還會跟著一塊唱戲。那時候真的特別美好,那時候我可能有鞋東西不太懂,但是我知道的是大家都有一顆熱愛戲曲的心,這是在別的綜藝節目或者其他節目上感受不到的東西。

6. 梨園春為什麼辦得這么紅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四個"新"的要求,《梨園春》欄目如何體現這四個"新"的要求,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把這一精品欄目辦得更有新意、更有創意、更有深意,防止其老化、陳化、退化,不斷的優化、美化,不斷出現亮點、閃光點,永葆《梨園春》藝術之青春,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剛才大家都談了很好的意見,我都贊成。現在就我聽到的、想到的,以一個普通觀眾和戲迷的身份講幾點我個人的一孔之見。我將想法概括為"八抓八推」。

看著這個抓字,心裡就不舒服。什麼狠抓、實乾等這些字眼已經是官員們講話必不可少的詞了,換個詞就不好嗎?什麼防止老化、退化,該老的自然要老,該退的自然要退,防是防不住的。以上一段話,看似有道理,實則什麼都不是,不但什麼都不是,還可以看出一些官員的不好的思想。這思想有二,一個是官員的官話十足,長篇大論,但講不到實處;另一個是保守,從一個「防」字上就可以看出這個保守和守舊。在官員看來一個事物或者現象只要不出什麼亂子或者不出現比其他地方落後很多的痕跡,那他就不會去改變或者改進這種事物或者現象,而不願意主動去不斷改變、改進或這創新來適應事物的發展來成為主動者。什麼都防,不是去主動改變,這種思想好可怕。

「有道是"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有好的劇本和高水平的劇作家,這是根本,我熱切地希望更多的劇作家多寫高質量、高水平的新劇本、戲曲小品、短小精悍的小戲、小連續劇以及以戲曲串唱為主的相聲等等。一出好的劇本可以帶動一個集團、一個劇種、一批演員,這在戲曲史上屢見不鮮。一出《朝陽溝》帶出了魏雲、王善朴、高潔、楊華瑞等等一大批演員。要有新的劇本,新的樣式。不要小看小戲,去年就搞過小戲調研,品味很高。《梨園春》能否做些類似小連續劇樣的戲曲節目,就象過去的章回體小說(評書)一樣,10-8分鍾一折戲,到關鍵時刻嘎然而止,下期接著看使大家興趣十足、興頭不減,搞些地方戲曲相聲以及少林武術表演(包括太極拳)、雜技、雜耍、器樂獨奏、絕活等中華傳統藝術。」

好的劇本和著作倒是很多,只怕是很多人不願意去找。我看觀眾並不是真的喜歡戲曲小品,觀眾最喜歡的應該是唱腔,那種一句也不唱,滿嘴土的掉渣的對話的小品還是免了吧。什麼短小精悍的小戲,要想短小容易,精悍可就難了,梨園春我看還沒有一出短小精悍的小戲。說這話也得符合實際。要說像章回體那種樣式的小連續劇,更是胡扯了。現在和以前不同了,現在的形式很多,你的不好,我就去看別的,梨園春不好,我可以去聽歌曲看電影等,為什麼非要守著梨園春。連續劇也應該符合人們的心理,梨園春一周一次,演連續劇很不合適,如果梨園春一天一次還可考慮連續劇。梨園春的周期長,註定了連續劇不會是個很好的選擇。以連續劇來掉觀眾的胃口只能失掉一些觀眾,而且很不容易吸引新觀眾。

「可以借鑒中央電視台京劇"音配像"的形式,搞地方戲曲"師聲徒演"--用老藝術家的聲音,由他的後幾代傳人來表演,但一定是原唱。可以去挖掘省市電台、表演團體、散落民間、沉睡在市井的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名家、名段、錄音、唱片,讓大家能夠欣賞到老一代藝術家的原聲唱,把名家名段原汁原味地奉獻給廣大戲曲愛好者。」

河南戲做音配像的工作是好事,但我感覺不會太成功。因為河南戲的一些錄音質量很差,除了幾部被排成電影的戲曲之外,還有哪些錄音質量過關?老藝術家的好唱腔可以說被一些工作人員給毀了,至少那些給老藝術家錄音的工作人員不負責任。

「咱們黃河音像出版社可以和新華書店聯手,共同製作名家"音配像",可在全國各級新華書店、書社、各大商場搞專賣,以"河南省第一榜戲曲名家名段"專利的身份隆重出場。」

一提起黃河音像出版社就來氣,很多黃河音像出版社出來的東西質量差的很,像個小縣城的出版社似的。音和像都很差的出版社恐怕在中國也就這一家了。

「建議省廣電局、省文化廳、省文聯,包括省劇協、省影協等緊密結合,有計劃、有選擇地把一些長盛不衰的有代表性的傳統精品劇目[常香玉大師的"紅、白、花"(《拷紅》、《白蛇傳》、《花木蘭》)、馬金鳳老師的《穆桂英掛帥》、《對花槍》、《花打朝》等,以及有創新性質的、新編演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現代戲」

常老師的「紅、白、花」和馬老師的「穆、對、花」我看都已經泛濫成災了,還是少點比較好一點,再多了,我可真的也許不再喜歡豫劇了。為什麼不提陳老師的《宇宙峰》、《義烈女》、《春秋配》等,為什麼不提桑老師的《白蓮花》、《蝴蝶杯》、《桃花庵》,為什麼不提崔藍田老師的四大悲劇,為什麼不提王素君等等,太多了?同樣是豫劇名家,這些豫劇名家的代表作,觀眾知道的又有多少?這些豫劇名家的代表作和觀眾也見見面就不好嗎?不過下面的這些話到是比較認同:

「(如《村官李天成》、《香魂女》、《搶來的警官》、《紅果紅了》、《倒霉大叔的婚事》、王紅麗的《鍘刀下的紅梅》、李樹建的《陳嬰救孤》等),把這些上承之作,通過《梨園春》這個欄目,通過當代名家的演出來推介給省內外、海內外觀眾,當然中間要加上擂台賽;所推出的整劇不一定要精、要多,多了難免就要粗糙,每年推出三、五台大戲即可,燈光、舞美、造型要融合,整劇不見得沒人看,看所選劇目怎麼樣,肯定要是知名唱段,這有助於把一些經典劇目、保留劇目完整地展示給世人,但觀眾參與打擂的形式不能變。《梨園春》要發展和進步,推出全劇和精品,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沒有合適的就不要瘸子裡面挑將軍;」

「要積極引導參加擂台賽選手們唱新段,要建立激勵、傾斜等機制,新唱段得分低不為大家所喜聞樂見,在把一些膾炙人口的老段子唱成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經典唱段、保留唱段響徹大河上下、大江南北的同時,也可以組織不同年代、不同地點、不同行業、不同單位、不同家庭的新段擂台賽,這樣有個團體意識和集體觀念,把一些新段子炒熱、唱響。」

要說新唱段,這里就有一些問題。市場上滿天都是常和馬的那幾出戲,而其他名家的唱段鮮為人見,觀眾怎麼唱新唱段呀。這與政府的宣傳傾向有很大的問題。老少皆宜、雅俗共賞在幾天幾乎不可能。在我家,奶奶喜歡的,我一般不喜歡,我喜歡的,奶奶覺得沒意思,甚至看不太懂,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下面說的還可以:
「建議主持人、評論家、點評者在某一劇目、片段演出之前,用簡單明了的話語向觀眾介紹一下故事梗概、藝術特點乃至不同流派的各自特點(如唐派唐喜成,後起之秀李樹建等)要向觀眾傳播、普及一些戲曲知識,幫助觀眾理解節目內容,藉以提高大家的欣賞水平,增加觀眾的觀賞興趣,培養新的戲曲欣賞群,使更多的新人脫穎而出。」

「7、抓交流,推互動
所謂交流,既包括走出去到省外、境外的交流。如《梨園春》新疆行、蘭州行、台灣行和北京戲曲周等把充滿河南濃郁地方特色的、豐富多彩的戲曲藝術以文化交流的方式推介到省外、海外、國外,也包括《梨園春》劇組、製片人、總導演、主持人和廣大觀眾的交流,現在劇組與觀眾的交流還顯得有點單一,主要是觀眾來信、電話交流,要拓展渠道,比如用互聯網在網上進行交流等,來推動河南地方戲曲與兄弟劇種之間的交流,形成劇組與觀眾及時溝通,良性互補的局面。」

說起交流就更令人生氣了。互聯網形同虛設,梨園春完全不理睬網上的這群人,實在可恨可惱之極。希望不要只是光說話好聽、不辦實事就行了

「8、抓策劃、推品味」這句話太對了。梨園春不要只照顧一些農民伯伯的品位,也要照顧一下其他觀眾的品位嘛。

縱觀王副書記的全文,看似說的很有道理,甚至面面俱到。但要認真究起來漏洞都是很多的,起碼沒有專業水準。說說官話,作為一個個人的建議還可以,但不能作為梨園春行使的規范。其實,王副書記沒有必要提這么多意見,來了說個體面話也就是了,至於具體的情況還是讓懂得問題細節的人以及專家來做吧。王副書記這么一長篇大論,反倒使得梨園春的導演以及工作人員不太好做工作了。中國的官員就範這個毛病,不懂瞎指揮個啥。這樣一來,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倒使得專業人員畏首畏尾、顧慮太多,好的工作可能辦糟。其實,政府什麼都別管,只要給一個好的、合理的、寬松的環境,只要政府給與支持和擁護,戲曲或者梨園春該好起來就會好起來的。

7. 梨園春為什麼受寵

十多年了,讓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繼續保留,發揚,光大,從剛開始開辦到現在,大的方向宗旨沒有改變過。這就是我認為的原因。

8. 《梨園春》為什麼不火了

《梨園春》之所以不火是因為該節目的比較局限,因為是一款戲曲類節目,所以受眾人群並不大。現在人們處於信息大爆炸時代互聯網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當時每個家裡面只有一台小電視,而如今家家幾乎都是兩台電視以及電腦,讓人們的選擇性更多了,不在拘泥於梨園春了。

並且該節目在其舞台上經常出現的,是豫劇「五大名旦」的傳人和省三團的幾個女演員,男的除了為數不多的一些之外,基本上就很難見到,這也導致了該節目不火。

《梨園春》其他情況簡介。

《梨園春》以豫劇為主、匯集全國各地不同戲曲劇種,以戲迷擂台賽方式呈現的一檔戲曲綜藝旗艦欄目。它已成為中國電視界戲曲欄目的第一品牌,同時也是中國電視戲曲類欄目最早引領者。由創始人周迪君於1994年在河南衛視推出,至今已有24年的歷史,是中國生命力最強的電視節目之一。

9. 梨園春的評價

2005年,中國國務委員陳至立,對《梨園春》欄目作出批示:河南的好做法值得推廣。
2008年12月4日,中國廣電總局副局長胡占凡批示:戲曲類節目欄目是總局歷來積極支持的優秀文化傳統類型。《梨園春》堅持了十幾年,做成了品牌,實屬不易,其中一大特色就是它是真正的平民參與,不靠追星、捧星,是老百姓的平台。貴在堅持與創新。請趙景春、周紹成同志閱。
中國戲曲研究所的仲呈祥稱:在戲曲逐漸衰落的時刻,是《梨園春》延續了戲曲的生命。
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裴艷玲:《梨園春》真正的魅力就是展現老百姓自己的藝術,這種形式喜聞樂見,也是其生命力持續長久的原因。
中國著名笑星郭達:《梨園春》可以稱為一種現象,體現了一種精神和追求,因為它不僅開創了戲曲電視的新天地,還帶動了其他地域戲曲節目的興起,比如我們陝西就在跟著河南學習,在傳承戲曲文化、發揚戲曲藝術方面,《梨園春》作出了很好的榜樣。
央視主持人白燕升:我從1994年開始就與《梨園春》合作,到《梨園春》就跟到家一樣,《梨園春》就像是戲曲與觀眾之間的一座堅實的橋梁,因為《梨園春》,越來越多的觀眾愛上了戲曲。《梨園春》是一個無法復制的奇跡。
上海廣播電視台首席導演張文龍:我很欽佩《梨園春》現象,河南電視台如此厚愛和扶植《梨園春》,《梨園春》本身又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對於河南來說,辦好《梨園春》的意義無異於保護殷墟的意義。

10. 梨園春的榮譽

《梨園春》獲河南十大文化成果獎
獲《中國電視戲曲》欄目一等獎
獲《中國電視戲曲》策劃獎
獲第十四屆(1999年度)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優秀欄目獎
《梨園風光好——1999中秋戲曲晚會》獲第十四屆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戲曲節目地方組二等獎
《新千年春節戲曲晚會》獲第十四屆全國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戲曲節目地方組三等獎
《喜相逢》獲第十四屆全國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戲劇、小品節目三等獎
《梨園風光好——1999中秋戲曲晚會》獲第十八屆電視「金鷹獎」電視文藝節目優秀獎 《梨園春》獲2001年河南十大文化成果獎
《梨園新韻——十三省市2001元旦戲曲晚會》獲第十五屆(2000年度)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戲曲節目地方組一等獎
《2001年河南電視台春節戲曲晚會》獲第十五屆(2000年度)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戲曲節目地方組二等獎
《梨園春》獲第十五屆(2000年度)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優秀欄目獎 《梨園春》獲得2002年度河南十大文化成果獎
《2001年梨園春春節戲曲晚會》獲得第十五屆中國電視文藝「星光獎」戲曲節目二等獎
《梅苑迎春——2002年十五省市元旦戲曲晚會》獲第十六屆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
《梨園春》欄目獲第十六屆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優秀欄目獎 《2004年河南電視台春節戲曲晚會》獲第四屆河南省文化藝術優秀成果獎
《花好月圓春滿園——十五省市2005年元旦戲曲晚會》獲第十九屆電視文藝「星光獎」優秀戲曲節目獎
《梨園春》欄目獲第23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提名獎
《梨園春》第267期節目獲第六屆百家電視台電視文藝節目創優評析活動特別榮譽獎
《梨園春》小品《晚霞紅似火》獲第六屆百家電視台電視文藝節目創優評析活動三等獎 《梨園春》欄目獲第二屆電視戲曲「蘭花獎」特別貢獻獎
《首屆電視戲曲「蘭花獎」頒獎晚會》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2004年度)第二屆電視戲曲「蘭花獎」電視戲曲晚會類一等獎
《梨園春》欄目獲第2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欄目提名獎
《首屆電視戲曲「蘭花獎」頒獎晚會》獲中南六省電視文藝「金帆獎」一等獎
《梨園春》獲中南六省電視文藝「金帆優秀欄目獎」
《梨園春》獲全國電視百佳欄目稱號
共青團河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號」 中國原創電視欄目20佳
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中國優秀文化欄目獎 獲得第四屆河南省文化藝術優秀成果獎;
第三屆中國電視戲曲蘭花獎囊括八項大獎
2007創新中國電視大獎
全國青年文明號
河南電視台《梨園春》欄目2007年上半年獲多項殊榮 2008年7月14日,《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中文版評選的媒體行業的「中國標桿品牌」在北京揭曉。河南電視台《梨園春》欄目榮獲「戲曲欄目類中國標桿品牌」稱號。

閱讀全文

與梨園春對中國有哪些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閃電戰斗機用什麼發動機 瀏覽:106
英國貿易銀元價格如何 瀏覽:131
伊朗國旗為什麼是紅色 瀏覽:858
英國補辦長期護照要多久 瀏覽:875
中國和印度之間發生什麼 瀏覽:124
義大利語下載什麼軟體 瀏覽:25
法國義大利哪個給的時間長 瀏覽:965
中國到智利有多少公里 瀏覽:497
北京義大利餐廳哪裡最好 瀏覽:754
1965年印尼華人大屠中國做了什麼 瀏覽:809
英國羊怎麼防盜 瀏覽:984
在line上為什麼找不到印尼 瀏覽:338
義大利和法國哪個更加藝術 瀏覽:352
中國最大的卧佛是哪裡 瀏覽:404
1965年印尼對中國做什麼 瀏覽:764
伊朗現在怎麼收款 瀏覽:1002
越南語ba是什麼意思 瀏覽:464
越南女性怎麼上戶口本 瀏覽:176
伊朗文字世界文明怎麼說 瀏覽:974
伊朗為什麼越來越強大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