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漢字怎麼上報紙

中國漢字怎麼上報紙

發布時間:2022-06-10 16:20:36

『壹』 在舊上海的在中國當記者的報社裡出報紙的打字是用什麼輸入法的啊,那些記者又是怎麼記事寫稿發表見報的,

1、印刷排版用的是活版鉛字,每個字都是倒字反字,就像現在見到的圖章的字。

2、記者寫稿用的是方格紙,標點符號佔一格。即使是出版書也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

3、外地發稿用明碼電報,每4個阿拉伯數字組成可以對應一個漢字或標點符號。

4、舊上海沒有電視。


也有中文漢字打字機,但也要用到活版鉛字。見附圖。

『貳』 題目《我愛中國漢字》,弄一個手抄報。

把漢字的由來和誰造的字寫下來。

『叄』 關於漢字的手抄報怎麼做

手抄報是一種可傳閱、可觀賞、也可張貼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和黑板報一樣,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
一、手抄報的總體構思
如何使一張手抄報在有限的空間內,既容納一定的知識內容,版面設計又精彩美觀呢?這不單純是技巧問題,對編者來說,組稿、編輯、排版、插圖、書寫,這是一個全神貫注、腦手並用的創造過程,是他的文化修養、生活情趣、精神風貌和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這對一個學生來說,無疑是發展個性才能的廣闊天地。
辦手抄報,從總體上考慮,首先要確立主題思想。一期手抄報,版面很有限,要辦出特色,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二、手抄報的編排設計
手抄報的編排設計,總的要求是:主題明確,版面新穎美觀。
1.版面劃分
先把版面劃分成兩塊,每塊中還可以再分成片。劃分文章塊面時,要有橫有豎,有大有小,有變化和有對稱的美。報頭要放在顯著位置。
2.塊面編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劃分,就要將版面塊面安排作必要的調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轉版的形式等,並用字型大小、顏色、花邊與鄰近的文章塊面相區別。
3.裝飾設計
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按文章主次確定每篇文章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顏色及橫、豎排位置。文章內容以橫排為主,行距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適應用些題花、插圖、花邊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裝飾、活潑片面的作用。
三、手抄報的書寫
1.標題的書寫
主要或重要的文章標題,應用較醒目、莊重的字樣;文娛消息或次要文章,則可用輕松活潑的字體。同一期或同一版上的各篇文章標題,也應用不同的字體書寫。標題字體應比文章內容字體大,色彩也應加重。標題多用美術字,以楷書、行書、魏書、隸書見多。
2.正文的書寫
字體要清楚、美觀大方,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一般我們會用簽字筆寫 )
四、手抄報的裝飾美化
主要是用色彩、繪圖等藝術手段,彌補文字的單調,給人以生動形象、優美和諧的美感和啟迪。內容包括報頭、題花、插圖、花邊、尾花和色彩運用等。
1.報頭
它是手抄報的標志,由圖案或畫面和刊名組成。文字上由報頭名稱、日期和編輯單位等組成。
2.題花
是對文章標題或開關的裝飾,常見的有底紋,帶有提示性的圖畫或圖案。
3.插圖
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畫一個能說明一個情節的畫面,這種形式與文章內容緊密聯系;還可以採用與文章內容毫無聯系的圖案,如花鳥、山水等,這是純粹為了美化而作的。
4.花邊
一般不宜太多、太大、太粗,否則就會喧賓奪主。花邊可以美化版面,可以隔開文章,便於閱讀。
5.尾花
是裝飾在文章後面的圖畫或圖案。如一篇文章抄完後,還剩有空白,可以畫一尾花,既可充實版面,又能增加美感。
6.色彩
一般宜簡練、明快、淡雅,不宜過分渲染、雜亂。一般而言,正文色調宜樸素、穩重;標題及花邊、插圖等,則可用較鮮艷的色彩。這樣才能濃淡適宜,增強效果。

『肆』 中國漢字的寫法是從右到左、從上到下.為什麼要這樣寫呢

是從左到又 從上到下。
因為這樣比較順手

『伍』 我國古代報紙,是怎樣印刷和發行的呢

我國最早的報紙《開元雜報》是用手繕寫的。唐代孫可之《讀開元雜報》一文末句說:“因取其書帛而漫志其末”。帛是絲織物的總稱,這就明白地指出,《開元雜報》是寫在絲織品上而不是印在紙上的。過去,曾有人認為,《開元雜報》是印刷的報紙,其根據是孫毓修《中國雕版源流考》上記載:“雲是唐人雕本”,這是不準確的。


這種送報人都有公會,人心極齊,本會中人如越界送報等事,是不易見到的。京外送報,與京內完全不同,近州縣如通州、良鄉等縣,則可以兩天送一次。再遠如天津等處,則五天一次。如保定府等處,則大約須十天一次,最遠的每月一次。更遼遠的省份,就更不同了。送報人若專靠送報是不能生活的,因為一個府城……看報的不過幾十份,稍僻遠之府城,尚無此數。若縣城則每縣不過幾份,怎能養得活一個送報人呢?那麼他怎麼辦呢?全靠副業。副業的種類相當多,一是代人寄信,二是代人寄包裹,三是代人購買物件,四是也往往代人捎送銀兩。

從齊如山對京報的回憶,我們可以見古代京報發行派送情況的一斑。至於古代官報的發行,一般是由官府的收發文機構扎送,這里就不贅述了。

『陸』 我們老師要我們辦「有趣的漢字」報紙,怎麼辦啊

刊登些字謎,迴文錦,對聯,藏頭露尾詩,介紹漢字起源,從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小篆,然後是隸書楷書,接著出現各種字體,現在又由繁體演化為簡體,它們之間的承繼與發揚,都敘述一下…………還可以登上些漢字畫,就是用繪畫的形式寫出的漢字。

『柒』 怎樣印刷報紙啊,是先用電腦把字打上去嗎然後呢怎樣印

第一階段:最簡單的前端CTP系統

雖然一些報社已嘗到了用高性能的新RIP的甜頭,但仍有一些報社繼續沿用已有的RIP。最簡單的前端CTP系統一般採用排版軟體手工拼版,然後進行RIP處理,再傳送到Print Console之類的控制器軟體。只要RIP能夠輸出1200dpi的TIFF文件,該系統就是可以滿足CTP需要的基本系統。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RIP都能輸出1200dpi的TIFF文件,一些報社原來使用的RIP輸出的是非標准格式的文件,有的解析度只有1000dpi或1016dpi。目前有不少報社印刷廠同時應用CTF與CTP流程,他們用同一個RIP輸出供激光照排機和計算機直接製版機用的文件。還有的是接受客戶RIP好的文件或從傳送地點發過來的RIP好的文件。

實現從模擬到數字的方法是文件的轉換。目前市場上有幾種轉換工具,如克里奧的Copydot Toolkit(網點拷貝工具箱)。它可以實現文件的格式和解析度的轉換,且不會出現龜紋,此外,還可以進行陽圖到陰圖的轉換。

如果具有足夠的RIP能力,這種最簡單的系統也可以算是一個功能完備的系統。不過,必須用手工方式確定哪些頁面在左邊,哪些頁面在右邊。所以,如果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印版,那麼很快操作者就會被哪塊版在哪一邊的問題搞得暈頭轉向。如果是這樣,印刷廠就應該選擇自動化的工作流程。

第二階段:自動拼版的基本流程

建議大家最好使用自動拼版的工作流程,因為頁面組版是一項勞動密集型工作,一不留神就容易出錯。採用自動化的工作流程能有助於印刷企業盡快收回投資,減輕勞動強度,降低成本,獲得高質量的產品。

其實,不管使用的是什麼流程系統,首先應選擇適合報紙的拼版軟體。該軟體接受由排版系統傳送來的單個頁面。操作者不用自己拼版,工作流程軟體(如克里奧面向報社印刷廠的PDF工作流程軟體—印易通Synapse NewsManager)可以完成此工作。它會一直等全部版面都傳過來後再自動生成整版輸出。頁面准備好後才發排,不會在某個特殊指令下發排。這種自動化的軟體使一切都變得簡單,例如,如果報紙正好一版是黑白報、另一版是彩報,則該軟體會在發排時清楚地將它們區別對待。

當將很多頁面在印版上曝光時,常常需要將頁面左轉、右轉或居中,翻來覆去地調整。而使用具有拼版功能的軟體,可以搞定一切,避免因人為失誤而導致廢版。使用這種工作流程,對於控制生產過程和質量,降低報紙印前部門的運行成本很有益處。

目前有很多報社運行的就是類似的流程,都獲得了良好的投資回報。

第三階段:具有平衡負荷功能的自動化工作流程

不同報社的用版量往往會有很大差異,有的報社可能需要多台CTP或RIP。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具有平衡負荷功能的自動化工作流程,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從投資中獲取更多的效益,從而保證高效率生產。這種流程可以自動根據不同印版尺寸來給不同的CTP分配活兒,如果其中一台設備壞了,它還可以重新進行分配。

第四階段:具有版本管理功能的自動化工作流程

如果一種報紙有許多不同的版本,排版會變得更加復雜,因此工作流程軟體就應該具備版本管理功能。

當一種報紙有兩個以上的版本時,不同版本的報紙可能在某些印版上的元素是相同的,而有些圖文卻只在其中的某一個版面才會出現。比方說一家報紙有兩個不同的版本,左手頁面可能是相同的,而右手頁面是變化的。這種情況下,需要3個文件:內容相同的左手頁文件、第一個版本的右手頁文件、第二個版本的右手頁文件。系統知道要用這3個文件出兩套版。當它接到其中的兩個文件後,會自動輸出一套版(還可以在版上做標記,告訴操作者是哪一套版)。當第三個頁面到達時,系統自動生成另一套版。只要兩個相同的頁面中有任何一個頁面更新,系統都將輸出兩套新版。
工作流程軟體中的版本管理功能可以對許多可變元素進行控制,有助於報社更順暢地出報。

工作流程的投資回收點

採用CTP可以帶來材料成本的降低及時間的節省。如果不仔細選擇合適的工作流程,上述優勢可能會喪失殆盡。所以,一定要在CTP設備到貨安裝之前把一切都計劃好。

最大的投資回收點來自於自動化,實現自動化,人們就不必浪費時間等待文件,然後再決定下一步該做什麼。生產的自動化可以減少操作人員,節約的人力資源可以干其他事情。另外,預先計劃生產也能夠盡快回收投資,這樣可以減少錯誤,少出廢版。軟打樣可以節約材料,但在輸出印版前還必須有檢查點。自動重復輸出印版可以縮短印刷准備時間,尤其是採用CIP3更可以縮短調機時間。

關於PDF和JDF

只要軟體可以生成所需要的帶有打孔、彎版標記的彩色或黑白頁面,本文所描述的每一種解決方案都可以用TIFF、PostScript或PDF格式來完成。當一個報社要升級其工作流程時,建議考慮PDF流程。因為PDF有許多優點,不僅傳輸時間更短,而且跨平台兼容性更強。並且一個PDF文件可以以任何所需要的解析度被RIP,是很具吸引力的解決方案。相信PDF流程將成為報社未來的發展方向。

JDF是人們現在談論的又一種標准流程,JDF工作流程也正在為在報社印刷廠應用做好准備。

更換RIP

為什麼要換掉那還沒有壞的RIP?很多公司的做法是先引進CTP,而後逐步添加或更新設備,以增加從CTP獲取的價值。RIP是邁向PDF的一個好方式,可以使生產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能避免很多問題。RIP也是實現調頻網印刷的解決方案。如果報社印刷企業除出報外還有興趣做商業印刷,採用調頻網與更好的工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保險起見,報社應該考慮擁有多台RIP。因為有了備份的RIP,就可以平衡生產。也許RIP並不是報社最先需要更換的,但如果換一台好RIP,的確能加快投資回收的速度。

『捌』 怎樣做識字報

識字小報的製作過程:

1、紙張大小:A4紙

2、從報紙、雜志、商標等紙質物品上剪下稍微大點的字。

3、A4紙上四周2厘米處設計花邊,用水彩筆塗顏色。

4、A4紙上先用鉛筆輕輕畫出喜歡的大圖形,再把剪下的字按圖形的痕跡貼上。

5、最好對整張識字小報稍微點綴一下,可用水彩筆對圖形進行完善,也可把剪下的漂亮的小圖案貼在相應的位置。

6、班級、姓名寫在識字小報的右下角。

識字小報做好後,告訴孩子們不要忘記讀讀上面貼的字,如果你都能讀下來,老師要向你伸大拇指了。

識字小報是語文實踐作業的一部分,以後將作為孩子期末實踐考試的一部分(期中、期末考試包括實踐考試、答卷兩部分。實踐考試佔20分左右,主要包括平時的語文實踐作業、認讀生字情況、寫字情況、背誦古詩和讀書情況等;答卷佔80—85分,主要看期中期末試卷上孩子的答題情況)。

所以每次的實踐作業希望家長朋友和孩子都要重視,孩子剛上一年級動手能力較差,需要家長朋友指導協助孩子共同完成。

『玖』 漢字在什麼時期開始寫在紙上

1.練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為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一種觀念認為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
練習硬筆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我認為:從青少年的手部肌肉發育特點及硬筆書法筆畫粗細均勻,變化較少的特點出發,應從不求運筆快慢和輕重變化的字體練起。最好是印刷體中的黑體字,這種字體的美感主要表現在其結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黑體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刻苦練習。
2.練字都應該練什麼?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丑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里,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煉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松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系。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一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
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筆畫的寫法和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容易出現的毛病:
①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一個運筆過程。注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厾成圓點。
②橫,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③豎,從上往下垂直運筆。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④撇,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
⑤折,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一個直角。
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准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一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3.練字的一般步驟
在練習黑體字,掌握字的結構,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可以選定自己喜歡的字體進行練習。選定字體的過程叫選帖,在選帖的基礎上,還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黑體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橫的長度是豎的長度的二倍,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硬筆書法筆畫的變化並不明顯,也不易為中學生所掌握,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藍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在作業紙上,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作業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創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中學生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4.練字的注意事項
下面我再談談練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書寫工具的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無論是鋼筆還是圓珠筆都要選用書寫流暢,線條粗細均勻的好筆。墨色太淺,難以辯認;墨色太黑,又給人以壓抑感。在考試時往往會因此影響閱卷老師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筆跡的墨色以藍黑色為最好。
第二個問題: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由於現在絕大多數的中學生使用的是圓珠筆,我就以圓珠筆為例談談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用圓珠筆寫字要採用坐姿,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由於圓珠筆寫的字小,所以筆尖的活動要在視覺效果最好的區域。一般右手執筆,筆的位置要略偏右側。眼睛距紙面約30厘米,胸部距桌邊約10厘米。兩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別按住筆桿的左右兩側,中指第一關節左側抵住筆桿的下方,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貼靠中指自然彎曲成半握拳狀,起直轄市控製作用。拇指與筆桿接觸點到筆尖的距離約4厘米。筆桿斜靠在虎口上,與紙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鋼筆寫字還應注意筆尖在外,筆舌在里,讓筆尖的中縫接觸紙面,以保證出水均勻,線條流暢。
第三個問題:練字要心平氣靜,善始善終,不能心浮氣躁,敷衍了事。寫字的時候要做到一筆不苟,每一筆都要寫得實實在在。有人練字的時候,喜歡在結束前亂畫一氣,這種亂畫是練字的大忌,不但有損筆尖的壽命,而且讓練了半天,剛剛取得的進步化為烏有。
第四個問題:不要輕易變換字體。練字要有恆心,有毅力,要練好扎實在基本功。練字要堅持經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須知:一日練功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在掌握了字體結構的基礎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堅持不懈的練下去,輕易不要變換字體。因為一旦變換字體,又得從頭練起。
第五個問題:要學用結合,練寫合一,有的同學練字的時候寫得很好,但寫作業的時候又瞎寫一氣,這們是永遠練不好字的。練過的字平時用到了,應該寫的象練時那樣好,練一個用一個,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用結合才能練好字。
第六個問題:各科教師要齊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師要寫規範字,其次還要鼓勵學生練字。對作業書寫潦草的學生要批評教育,讓其改正。督促學生練字不只是語文教師的責任,每個教師都有責任。
5.練字有三種境界。
大家都看過金庸的長篇小說《笑傲江湖》,其中有一段對練劍的精闢論述:初學乍練之時,以手使劍,有時劍不聽使喚,甚至會傷及自己。練過一段時間之後手劍合一,以心使劍,劍隨心走,劍術就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劍術的最高層次是心劍合一,無劍無我。舉手投足即是劍著,飛花摘葉,皆是利劍,一枚細細的綉花針也能抵擋三個劍術高手,這樣的劍術可以說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練字也是這樣,我們練字的最初階段同樣是以手使筆。筆由不聽手的使喚到逐漸熟練有一個過程,進一步可以發展到筆手合一的境界。這時寫字的時候感覺筆是手的一部分,不是在用筆寫,而是在用手寫。只要我們認真練習,是可以達到這一境界的。
練字的第二個境界是以心使筆,心筆合一,心動則筆動。筆下所寫的就是心中所想,達到了這一境界,書法水平可以說是小有成就了。包括我在內的我們大家都要努力向這一目標邁進。
練字的第三個境界是師法造化,無我無筆。古代許多著名的大書法家都是這樣的。如王羲之見白鵝游水之姿,悟出「浮鵝鉤」的筆勢;張旭見擔夫爭路,公孫大娘舞劍,從中悟到結構點畫的爭讓穿插關系和用筆的疾徐、節奏,大大豐富了其狂草的寫法;懷素觀夏雲海濤,領悟到草書的大氣磅礴、翻江倒海之勢;顏真卿觀屋漏痕、錐畫沙,理解了用筆的遲澀和力度。這是我們練字的理想境界,達到了這一境界,無論有筆無筆,軟筆硬筆,即使是一段枯枝,一把破笤帚,都能寫出絕妙的書法作品。
讓我們用心寫字,而不僅僅是用手寫字,努力向這一理想的境界邁進吧!
下面談談第四個問題:我是怎樣練字的。
開始時我用毛筆臨《顏勤禮碑》,後來我找到一本《99天鋼筆字速成字帖》,該帖精選99個具有代表性的漢字,要求練習者每天練習一個,記住一個,學會一個。練完99天,99個漢字都會寫了,觸類旁通,其它的漢字也都會寫了。我從《顏勤禮碑》中找出這些漢字,每天一個,刻苦練習,不到一個月,就有了明顯的進步。
後來,有同學說,我寫的顏體很有「顏」味,只是軟而無力,原因是我在運筆的時候做不到「中鋒行筆」,很多情況下都是拖筆。這個同學是一個眼高手低的人,發現了我的毛病,卻不能幫我改正。我多方求教,認真觀察別人如何寫字,終於發現了這一訣竅:原來,別人寫字的時候常常捻動筆桿,讓筆尖隨著運筆轉動,始終處於筆畫的中間,這樣就做到了「中鋒行筆」。
後來,我的另一個同學對我說:「你的字筆畫很規范,但組合到一塊後並不美觀,主要原因是結構不對。要想掌握字的結構,你不如跟著我學寫黑體字,筆畫象火柴棍一樣的黑體字,只有結構對了才美觀。」於是我就用板刷沾水,照著報紙新聞的黑體字標題在地板上練習。很快我就掌握了黑體字的寫法,並為一些班級書寫了大字標語。我發現,在學會黑體字後,許多從未練習過的字體,只要對其基本筆畫稍加練習就能寫成。這也是我今天建議同學們從黑體字練起的原因。1993年,我參加石家莊市教委組織的書畫比賽獲三等獎,如今我經常幫助同事們出壁報,寫大字,既鞏固了練字的效果又提高了寫字的水平,既幫助了別人又陶冶了自己。
以上我們談了練字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果大家按我說的去做,我想你一定會取得進步的,因為我指導學生練字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後我就談談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但要自己寫好字,還要指導學生寫一手好字。為了讓學生寫好字,我曾經讓學生寫過「每日一字」,經過練習,98屆學生李超學習龐中華體鋼筆字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牛鯤鵬的鋼筆字方正謹嚴自成一體。我還為學生搞過多次書法講座,並多次組織學生參加書法比賽。2001屆學生胡占雄、李墨等人的硬筆書法作品曾在「世紀之星」書法比賽中獲獎。如今,我在學生中開展評比「星級書寫能手」的活動,學生練字的熱情很高。「三星級書寫能手」孫瑞靜同學不但書寫工整清楚,而且達到了每分鍾50多字的書寫速度。
最後我還想告訴大家:寫一手漂亮的漢字其實並不難,只要你用心練用心寫總會成功的。當你看到一個個端莊秀麗的漢字從你的筆下流淌而出的時候,當你看到一頁頁整潔清楚的作業在你的筆下誕生的時候,當你看到作業本上的紅對鉤和「優」的時候,你不覺得寫好漢字也是一種藝術享受嗎?讓我們走進漢字書法的藝術世界,盡情的揮毫潑墨吧
······································

說行天下:小說網站上千個,總有一個適合您。 說行天下

『拾』 我們可以通過哪些報刊來了解漢字的歷史

從出土文物中,我們知道可考的最早漢字是甲骨文,它源於圖畫,是典型的象形文字。所謂書畫同源。人視其物,畫其形以記。然則,畫畫比較費時,為了提高效率,線條逐漸抽象化,規整為點、橫、撇、捺、折、斜勾等。依次出現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行、草的書寫形式。遠古的人們無法考證漢字起於何時、何由,於是認為是某個神人創造的。西漢《淮南子》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這是對漢字生世的猜想,更是對漢字奉若神靈的敬畏。文字是文明的確切記載,是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習的重要途徑,亦是傳播最長遠最有效的方式,因而具有了神性,受到人們的頂禮膜拜。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這是將文字與經藝、治國相聯系,顯示出對文字的神聖地位的尊崇。可以說,漢字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清末民初,在中外戰爭的連連失敗中,人民飽受欺凌,仁人志士不斷分析中國羸弱的原因,救亡圖存。環顧列強,均是不同於中國的文化,於是將罪歸於中國文化、中國文字。很多學者將漢字看成了罪惡的化身、革命的目標。譚嗣同號召「盡改象形文字為諧聲」。1918年,錢玄同在《新青年》雜志4月號發表文章《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認為:「中國文字論其字形,則非拼音而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於識,不便於寫;論其字義,則意義含糊,文法極不精密……此種文字,斷斷不能適用於二十世紀之新時代。」陳獨秀贊成「且存漢語,而改用羅馬字母書之」。胡適亦「極贊成」此種觀點。史學家傅斯年主張「漢字絕對應當用拼音字母替代,漢語絕對能用拼音字母表達」。蔡元培也贊成採用拉丁字母取代漢字。而魯迅來得更激烈:「漢字不滅,中國必亡。」他還說,「方塊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 「漢字和大眾,是勢不兩立的……」於是,漢字從神聖的高峰垂直降落到罪惡的深淵。

閱讀全文

與中國漢字怎麼上報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拐點是什麼意思 瀏覽:521
義大利拉瓦洗車機哪裡生產的 瀏覽:257
印尼虎內蒙怎麼引起 瀏覽:553
伊朗閃電戰斗機用什麼發動機 瀏覽:106
英國貿易銀元價格如何 瀏覽:131
伊朗國旗為什麼是紅色 瀏覽:858
英國補辦長期護照要多久 瀏覽:875
中國和印度之間發生什麼 瀏覽:124
義大利語下載什麼軟體 瀏覽:25
法國義大利哪個給的時間長 瀏覽:965
中國到智利有多少公里 瀏覽:497
北京義大利餐廳哪裡最好 瀏覽:754
1965年印尼華人大屠中國做了什麼 瀏覽:809
英國羊怎麼防盜 瀏覽:984
在line上為什麼找不到印尼 瀏覽:338
義大利和法國哪個更加藝術 瀏覽:352
中國最大的卧佛是哪裡 瀏覽:404
1965年印尼對中國做什麼 瀏覽:764
伊朗現在怎麼收款 瀏覽:1002
越南語ba是什麼意思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