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什麼地區有凍土

中國什麼地區有凍土

發布時間:2022-06-11 04:23:26

㈠ 青藏地區寒冷,凍土多,那我國東北也很寒冷,是否也有凍土呢

青藏高原海撥高,年平均氣溫低,冬寒夏涼,屬高原山地氣候,凍土廣布,修建青藏鐵路必須考慮凍土問題。而我國的東北地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大陸性氣候稍強,氣溫年較差大,凍土不易形成,因此東北修建鐵路不必考慮凍土問題。 (偶只是初三黨,不對之處還請諒解)

㈡ 西部高山、高原多年凍土

西部高山、高原多年凍土分布在阿爾泰山、天山、祁連山及青藏高原上。主要受海拔高度影響而分布的多年凍土稱為高海拔多年凍土,又可以稱為山地或高原多年凍土。高山高原多年凍土僅出現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以上,島狀凍土出現的最低海拔高度線即為多年凍土分布下界,也就是自然地理下界。由下界往高處,凍土由島狀分布至大片分布再至連續分布,連續性增大,溫度降低、厚度增大,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帶性。

多年凍土分布特徵是自然界各種地理地質條件綜合影響的結果(表9.2)。阿爾泰山多年凍土分布下界為海拔2200m,以及海拔2560~2660m的陰坡上。海拔2800m以上地區為基本連續分布或大片分布帶。在我國境內的中天山,多年凍土分布下界南坡到3100~3250m,在北坡為2700~2900m。多年凍土的溫度變化在-0.1~-4.9℃之間,多年凍土厚度16~200m不等,隨海拔高度、坡向、岩性等而異(周幼吾等,2000)。

表9.2 中國西部多年凍土的分布特徵

(據周幼吾等,2000)

在祁連山,多年凍土分布下界在南側海拔大致為3700~3900m,在北側海拔為3494~3650m。南側下界比北側要高206~250m。多年凍土溫度-0.1~-2.3℃,多年凍土厚度由幾米至140m(周幼吾等,2000)。

青藏高原是低緯度地帶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多年凍土區。高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寒冷乾旱、東南部溫暖濕潤;自然地帶是「以羌塘高原北部和昆侖山為中心,向周圍地區傾斜散開」。高原多年凍土的分布也是以此為中心(青南藏北高原)向周邊展開。中心部位多年凍土最發育,基本連續或大片分布,溫度低,地下冰厚,向周邊地區,隨海拔降低地溫逐漸升高,過渡為島狀多年凍土區。

青藏高原南北跨越12個緯度,東西橫貫近30個經度,緯度地帶性和經向水平分異同時也會影響到凍土分布特徵和區域差異。這些差異在格爾木-拉薩沿公路線多年凍土剖面上體現出來(圖9.2)。

圖9.2 青藏公路沿線格爾木-安多地質與多年凍土厚度示意圖(據韓榮,2000)

昆侖山北坡多年凍土分布下界為4150~4250m,南坡為4450~4560m。昆侖山至唐古拉山南的安多約550km,除局部有大河融區、構造融區外,為多年凍土連續分布區。連續多年凍土並向西和西北延伸與天山多年凍土區相連。安多往南至藏南谷地為島狀凍土帶,多年凍土下界4600~4700m。安多以南的(或南部的)島狀凍土帶南北寬達100km,比北部昆侖山區的寬得多。藏南谷地海拔僅4000m為季節凍土帶。

島狀凍土帶平均溫度為0~-0.5℃,在基本連續(大片)凍土帶內一般為-0.5~-3.5℃,4900m以上的丘陵山地海拔凍土溫度低於-3.5℃。島狀凍土帶厚度由幾米至20~30m,連續凍土帶20~30m至130m,隨海拔增至4900m以上厚度會更大。同一高度,自北而南高原凍土溫度升高0.5~1.0℃/(100~200)km,厚度相應減薄10~20m/(100~200)km。

青藏公路以東地區的地勢自西向東降低,海拔3500~4500m。區內有片狀、島狀多年凍土、季節凍土。多年凍土向東減少,分布下界自北而南升高。東北部和東南部為山地島狀和零星島狀多年凍土區,山間的廣大地區為多年凍土片狀分布或斷續分布區。

高原多年凍土分布下界具有明顯的緯度地帶性變化。同緯度條件下多年凍土下界的海拔高度自西向東有所降低。海拔對凍土特徵的影響極為明顯,平均海拔每升高100m,地溫下降0.8~0.9℃,凍土厚度增大20m左右,具有垂直地帶性(周幼吾等,2000)。

黃河源區的多年凍土表層溫度為-2~-5℃。季節凍土層表層每年5月開始融化,8~9月間達到最大融化深度,季節融化深度一般為l~4m。9月下旬又開始凍結,可與下面的多年凍土相銜接,到最冷的季節(11月~次年2月)繼續向深層凍結(圖9.3)。

圖9.3 黃河源區瑪多逐旬地溫(℃)變化圖

凍土地區常有凍脹裂縫、凍脹斑土、冰錐、凍脹丘、熱融滑塌、熱融崩塌、熱融泥流、熱融沉陷、熱融湖塘、石環等冰緣地貌或現象。

㈢ 凍土的中國的凍土

中國的凍土(frozen ground of China)中國凍土可分為季節凍土和多年凍土。季節凍土佔中國領土面積一半以上,其南界西從雲南章鳳,向東經昆明、貴陽,繞四川盆地北緣,到長沙、安慶、杭州一帶。季節凍結深度在黑龍江省南部、內蒙古東北部、吉林省西北部可超過3 米,往南隨緯度降低而減少。多年凍土分布在東北大、小興安嶺,西部阿爾泰山、天山、祁連山及青藏高原等地,總面積為全國領土面積的1/5 強。
青藏高原凍土退融
自1962年以來,青藏高原凍土正表現為凍結持續天數縮短、最大凍土深度減小等現象。青藏公路沿線分布的各類凍土層凍脹融沉強烈。在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安獅公路南北面積分別為30多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其凍土幾十年來在持續退化。
高原凍土的融化加劇凍土區域的地面不穩定性,並引發出更多的凍土區工程地質問題,不利於大型道路和工程的建設。

㈣ 說出我國凍土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是否有凍土如果有是哪種類型的凍土

我國凍土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和青藏高原;

長江中下游地區有凍土,屬於瞬時凍土。

㈤ 中國東北的凍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區還是山區凍土區的植被是森林還是草原

中國東北部的多年凍土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一帶,它是歐亞大陸多年凍土的最南突出地帶,屬於中高緯型多年凍土。在各種地質地理因素的影響下,該區多年凍土已經形成以谷地為中心,具有地溫低、凍土厚度最大以及分布面積廣泛的基本特徵。

㈥ 中過凍土地區有哪些

我國多年凍土可分為高緯度多年凍土和高海拔多年凍土。高緯度凍土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高海拔多年凍土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山高原及東部一些較高山地,如大興安嶺南端的黃崗梁山地、長白山、五台山、太白山。

1.東北凍土區屬於歐亞大陸凍土區的南部地帶,其分布具有明顯的緯度地帶性規律,自北而南,分布面積逐漸減少。本區有寬闊的島狀凍土區(南北寬200~400公里),其中凍土類型分布中熱狀態很不穩定,對外界環境因素改變極為敏感。這個凍土區的自然地理的南界變化是在北緯46°36'~49°24'之間,並且以年均溫0℃等值線為軸線擺動於0℃和±1℃等值線之間的一條線。

2.西部高山高原和東部一些山地,只有達到一定的海拔高度以上(即多年凍土分布下界)才會出出多年凍土。凍土分布具有垂直分帶規律,如祁連山熱水地區海拔3480米出現島狀凍土帶,3780米以上出現連續凍土帶;島狀凍土是在青藏公路上的昆侖山上分布於海拔4200米左右,連續凍土帶則分布於4350米左右。我國青藏高原凍土區是世界中、低緯度地帶海拔最高(平均4000米以上)、面積最大(超過100萬平方公里)的凍土區。從地理上來講,青藏高原凍土區的分布范圍北起昆侖山,南至喜馬拉雅山,西抵國界,東緣至橫斷山脈西部、巴顏喀拉山和阿尼馬卿山東南部。由此可知,在青藏高原地區有大片連續的多年凍土和島狀多年凍土。

從青藏高原的地勢來看,西北高,東南低。由於年均溫和降水受西北低,東南高的總格局影響,其凍土分布面積也由北和西北向南和東周方向減少。高原凍土最發育的地區在昆侖山至唐古拉山南區間,本區除大河湖融區和構造地熱融區外,多年凍土基本呈連續分布。往南到喜馬拉雅山為島狀凍土區,僅藏南谷地出現季節凍土區。中國高海拔多年凍土分布也表現出一定的緯向和經向的變化規律,其凍土分布是隨緯度降低而升高。

㈦ 我國的凍土主要分布在什麼位置

分布中國多年凍土又可分為高緯度多年凍土和高海拔多年凍土,前者分布在東北地區,後者分布在西部高山高原及東部一些較高山地(如大興安嶺南端的黃崗梁山地、長白山、五台山、太白山)。

凍土分布具有垂直分帶規律,如祁連山熱水地區海拔3480 米出現島狀凍土帶,3 780 米以上出現連續凍土帶;前者在青藏公路上的昆侖山上分布於海拔4200 米左右,後者則分布於4350 米左右。

青藏高原凍土區是世界中、低緯度地帶海拔最高(平均4000 米以上)、面積最大(超過100 萬平方公里)的凍土區,其分布范圍北起昆侖山,南至喜馬拉雅山,西抵國界,東緣至橫斷山脈西部、巴顏喀拉山和阿尼馬卿山東南部。

(7)中國什麼地區有凍土擴展閱讀

凍土分布區的環境條件存在差異。冰沼土分布區屬苔原氣候,大部分地面被雪原和冰川所覆蓋,年平均溫在0℃以下,一般都在-10℃至-17℃,冬季氣溫可低至-40℃,甚至-55℃,夏季溫度也很低,7月份平均溫度不超過10℃,全年結冰日長達240天以上。

由於凍土區氣候嚴寒,植被是以苔蘚、地衣為主組成的苔原植被,草本植物和灌木很少,常見的植物有:石楠屬、北極蘭漿果、金鳳花等開花。

南緣有雲杉、落葉松、樺、白楊、柳、山梣等,生長緩慢,矮小且畸形,各種植物的年生長量均不大,苔原地帶每年有機質的增長量為400公斤/公頃,是世界各自然地帶中最少的。

高山凍漠土區植被為多年生和中旱生的草本植物、墊狀植物和地衣,常見的有鳳毛菊屬、葶藶屬、桂竹香屬、虎耳草屬、點地梅屬、銀蓮花屬、金蓮花屬、紅景天屬等,一簇簇地生長在石隙之間,或在冰雪融水灌潤的地方局部呈小片分布。五顏六色的粗糙碟衣、地圖黃綠衣、岩表黃綠衣等則著生於石塊上面。

㈧ 凍土地貌在我國的分布區域有哪些

我國凍土可分為季節凍土和多年凍土。
季節凍土佔中國領土面積一半以上,其南界西從雲南章鳳,向東經昆明、貴陽,繞四川盆地北緣,到長沙、安慶、杭州一帶。季節凍結深度在黑龍江省南部、內蒙古東北部、吉林省西北部可超過3 米,往南隨緯度降低而減少。
多年凍土分布在東北大、小興安嶺,西部阿爾泰山、天山、祁連山及青藏高原等地,總面積為全國領土面積的1/5 左右。

㈨ 凍土的凍土分布

凍土分布於高緯地帶和高山垂直帶上部,其中冰沼土廣泛分布於北極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區,包括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的極北部分和北冰洋的許多島嶼,在這些地區的冰沼土東西延展呈帶狀分布,在南美洲無冰蓋處亦有一些分布。據估計,冰沼土的總面積約590萬平方公里,占陸地總面積的5.5%。在前蘇聯境內,各種冰沼土的總面積為1688000平方公里,占前蘇聯國土面積的7.6%,佔世界冰沼土面積的28.6%。由於人類活動大多集中在溫暖地區或低海拔平原地帶,所以對於凍土的認識不是很多,但是隨著人類活動空間的擴大以及對資源需求的增多,人類逐漸將目光投向了太空、海洋和寒冷的極區。如近四、五十年來,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為解決能源危機,加緊開發北極和北極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氣。但是包括多年凍土在內的寒區有著自己獨特的環境特性,它是一個很脆弱的環境體系,一旦遭到破壞就無法挽回。
恩格斯說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在我們對自然的勝利。對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對自然的開發必須以了解、服從自然發展規律為前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給生活在寒區的人們和子孫後代留下一個沒有傷疤的地球! 分布中國多年凍土又可分為高緯度多年凍土和高海拔多年凍土,前者分布在東北地區,後者分布在西部高山高原及東部一些較高山地(如大興安嶺南端的黃崗梁山地、長白山、五台山、太白山)。
①東北凍土區為歐亞大陸凍土區的南部地帶,凍土分布具有明顯的緯度地帶性規律,自北而南,分布的面積減少。本區有寬闊的島狀凍土區(南北寬200~400 公里),其熱狀態很不穩定,對外界環境因素改變極為敏感。東北凍土區的自然地理南界變化在北緯46°36'~49°24',是以年均溫0℃等值線為軸線擺動於0℃和±1℃等值線之間的一條線。
②在西部高山高原和東部一些山地,一定的海拔高度以上(即多年凍土分布下界)方有多年凍土出現。凍土分布具有垂直分帶規律,如祁連山熱水地區海拔3480 米出現島狀凍土帶,3 780 米以上出現連續凍土帶;前者在青藏公路上的昆侖山上分布於海拔4200 米左右,後者則分布於4350 米左右。青藏高原凍土區是世界中、低緯度地帶海拔最高(平均4000 米以上)、面積最大(超過100 萬平方公里)的凍土區,其分布范圍北起昆侖山,南至喜馬拉雅山,西抵國界,東緣至橫斷山脈西部、巴顏喀拉山和阿尼馬卿山東南部。在上述范圍內有大片連續的多年凍土和島狀多年凍土。在青藏高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年均溫和降水分布西、北低,東、南高的總格局影響下,凍土分布面積由北和西北向南和東南方向減少。高原凍土最發育的地區在昆侖山至唐古拉山南區間,本區除大河湖融區和構造地熱融區外,多年凍土基本呈連續分布。往南到喜馬拉雅山為島狀凍土區,僅藏南谷地出現季節凍土區。中國高海拔多年凍土分布也表現出一定的緯向和經向的變化規律。凍土分布下界值隨緯度降低而升高。二者呈直線相關。凍土分布下界值中國境內南北最大相差達3000 米,除阿爾泰山和天山西部積雪很厚的地區外,下界處年均溫由北而南逐漸降低(由-3~-2℃以下)。西部凍土下界比雪線低1000~1100 米,其差值隨緯度降低而減小。東部山地凍土下界比同緯度的西部高山一般低1150~1300 米。 全球凍土的分布,具有明顯的緯度和垂直地帶性規律。自高緯度向中緯度,多年凍土埋深逐漸增加,厚度不斷減小,年平均地溫相應升高,由連續多年凍土帶過渡為不連續多年凍土帶、季節凍土帶。極地區域凍土出露地表,厚達千米以上,年平均地溫-15℃;到北緯60°附近,凍土厚度百米左右,地溫升至-3℃~-5℃;至北緯約48°(凍土分布南界),凍土厚僅數米,地溫接近0℃(圖6-18)。在我國東北和青藏高原地區,緯度相距一度,凍土厚度相差10~20米,年平均地溫差0.5℃~1.5℃。
凍土是指地表至100厘米范圍內有永凍土壤溫度狀況,地表具多邊形土或石環等凍融蠕動形態特徵的土壤。本土綱相當於美國土壤系統分類的新成土綱(Entisol)、始成土綱(Inceptisol)、有機土綱(Histosol),聯合國土壤分類的始成土(Cambisols)、潛育土(Gleysols)、粗骨土(Regosols)、有機土。它包括的土類有冰沼土(冰潛育土)和凍漠土。
冰沼土相當於美國系統分類中新成土綱的永凍性的冷凍正常新成土(Pergelic Cryorthent)和始成土綱的冷凍潮濕始成土(Cryaquepts),有機土綱中部分冷凍有機土。聯合國土壤分類中始成土的冰凍始成土(Gelic cambisols)、潛育土中的冰凍潛育土(Gelic gleysols)、粗骨土綱中的冰凍粗骨土(Gelic regosols)、有機土綱(Histosols)中的冰凍有機土(Gelic histosols),所不同的是聯合國分類是指在2米深度內有永凍層。而凍漠土在美國、聯合國分類中還沒有相應的土類。而與美國分類的乾旱土和聯合國分類的鈣質土或石膏土有某些近似。
在世界各地的高山,如南美安第斯山,紐西蘭南阿爾卑斯山等亦有分布。

閱讀全文

與中國什麼地區有凍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留學公章怎麼寫 瀏覽:381
為什麼印度電影比較好 瀏覽:241
印度大選花費多少 瀏覽:24
印尼雅加達亞運會為什麼舉重 瀏覽:782
印度銀行有多少家 瀏覽:734
義大利現代輕奢傢具有些什麼品牌 瀏覽:278
為什麼印度人咬腳 瀏覽:854
中國西電歷史最高股價是多少 瀏覽:682
養印尼虎魚用什麼背景 瀏覽:624
伊朗可以用什麼做象徵 瀏覽:596
義大利到底哪裡好 瀏覽:151
中國滿洲里巴達廣場在哪裡 瀏覽:349
越南招聘信息在哪裡看 瀏覽:429
一兆越南幣能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815
伊朗警察抓捕了多少人 瀏覽:869
越南什麼地方有金錢龜 瀏覽:293
歐洲為什麼示弱伊朗 瀏覽:228
伊朗是怎麼回事兒 瀏覽:902
義大利為什麼打不過墨索里尼手 瀏覽:779
伊朗戰爭多的原因是什麼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