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土家族,彝族,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什麼地區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區)的高原與沿海丘陵之間,主要聚集在楚雄、紅河、涼山、畢節、六盤水和安順等地,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
苗族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1)苗族在中國的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一、苗族名稱
苗族自稱Hmub(諧音:牡)、Hmongb(諧音:蒙)、Hmaob(諧音:摸)、maob(諧音:毛),有的地區自稱ghab nus(諧音:嘎腦)、ghab Xongb(諧音:仡熊)、deb songb(諧音:帶叟)等。
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英文寫作:MIAO或HMONG。
苗族在上古時代有「荊楚」、「荊蠻」、「南蠻」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殘酷戰爭以後,中原文獻不再有「三苗」的記載。荊楚、楚荊、荊蠻、南蠻等不同的呼喚,都是泛指苗族人們的共同體。
他的前身,還是三苗,歷商、周至戰國後期,三苗後裔在「荊」、「楚」、「蠻」的抽象掩蓋下,又出現於史冊。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二、土家族族稱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密基卡」或「貝錦卡」,意為「土生土長的人」。
歷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稱為「蠻」或「夷」。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地區的土家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 。
宋代以後,土家族就單獨被稱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蠻」等 。改土歸流後,隨著漢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往往對舉,以對武陵地區的土家、漢、苗三族進行區分。
「土家」作為族稱,是在較晚時期出現的。民國時期的《咸豐縣志》將土司後裔的「支庶之家」稱為「土家」,而將當地漢族移民稱為「客家」。
三、彝族族稱
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地區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許多不同的他稱和自稱,主要的他稱有「夷」、「黑彝」、「白彝」、「紅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主要的自稱中,雲南昭通、武定、祿勸、彌勒、石屏,四川大、小涼山的彝族自稱「諾蘇」、「納蘇」、「聶蘇」,這部分彝族約占總人口的1/2。雲南哀牢山、無量山及開遠、文山、馬關一帶的彝族自稱「密撒(潑)」、「臘蘇(潑)」、「濮拉潑」、「尼濮」等。貴州的彝族自稱「糯蘇」、「納」、「諾」、「聶」等。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民族識別,按照廣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願,以鼎彝之「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
❷ 苗族是哪個省的
苗族屬於:
苗族是一個發源於中國的國際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總人口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2011年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國內苗族人口達到1000萬,在國外的苗族有約二三百萬左右。
❸ 苗族分布在中國的哪些地方
中國大陸的分布
苗族主要集中在貴州(48,1%),其次是湖南(21,49%)和雲南(11,67%),但亦有分布於重慶(5,62%)、廣西(5,18%)、湖北(2,4%)、四川(1,65%)、海南(0,69%)等省市內。 此外在泰國、寮國、越南等國也有分布。分布在各地的苗族人有許多自稱,如「牡」、「蒙」、「毛」、「果雄」、「帶叟」等,還有些地方按其住地、服飾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冠以不同的名稱,如「長裙苗」、「短裙苗」、「長角苗」、「紅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小花苗」等。苗族人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
東南亞的分布
苗族人亦是越南及寮國的原居民族。
在泰國北部地區,亦聚居了苗族人,根據2004年的人口統計,當地苗族人口約有12萬人,是當地緊次於嘎良族的山區民族。他們約於18世紀至19世紀時自中國西南地區遷入泰北地區。現時老一輩的苗族人仍可以操雲南話。緬甸北部亦有從中國移居的苗族人。
❹ 苗族分布在哪裡些地方!
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雲南、廣西、海南等七個省區,東南亞地區也有。
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
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苗族也善舞蹈,蘆笙舞最為流行。苗族也是一個注重節日的少數民族,有很多傳統節日。
(4)苗族在中國的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與民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易暴露於敵人,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當僅有的那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文字也隨之丟失,留下的只有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
20世紀50年代後期苗族又開始創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
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慶獨特鮮明,有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玩年節、龍頭節等。
❺ 苗族居住地在哪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
我國苗族分布很廣,主要居住在貴州全省、雲南、湖南,其餘分布在廣西、四川等地,還有少數在廣東、海南島、湖北西南部以及散居於北京市,西藏、新鏖、內蒙古以及東北、華北、華東各省。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
(5)苗族在中國的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苗族居住地區地理環境可分土山型和石山型。貴州東南部、湖南西部、廣西東部等屬土山型,其間雖有高山深谷,崇山峻嶺,但青山綠水,木材資源豐富。有大小田壩,層層梯田沿山而上。
出產水稻、玉米、穀子、麥、薯、棉、豆、烤煙、花生、油菜、油桐等,地下埋藏著許多礦藏。清水江、都柳江、沅江、澧水等通行駁船以作水上運輸,陸路黔東南及廣西東部取肩挑,湘西取背背方式為主。
石山型是高寒山區,貴州西北部、滇東北、桂北等屬此類型。這些地區水源缺乏,石頭遍布,石多土少田更少,種植玉米、土豆、蕎麥等農作物。運輸主要是背背和馬馱。不論土山型或石山型地區,現在鄉鄉基本都通車。
❻ 苗族在哪個省哪個市
苗族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
苗族簡介:
苗族在上古時代有「荊楚」、「荊蠻」、「南蠻」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殘酷戰爭以後,中原文獻不再有「三苗」的記載。荊楚、楚荊、荊蠻、南蠻等不同的呼喚,都是泛指苗族人們的共同體,他的前身,還是三苗,歷商、周至戰國後期,三苗後裔在「荊」、「楚」、「蠻」的抽象掩蓋下,又出現於史冊。
❼ 苗族主要分布在哪幾個省
分布在黔、湘、鄂、川、滇、桂、瓊。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7)苗族在中國的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1、苗族的語言
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語劃分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稱東部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七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
2、苗族的宗教信仰
苗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不同地區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有的苗族地區由於交通閉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還有少數苗族地區,如威寧、石門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於受外國傳教士的影響,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
❽ 苗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雲南、廣西、海南等七個省區。其中,貴州最多。
(1)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漢族、土家族、苗族、瑤族、侗族、白族、回族等55個民族。其中世居的有漢、苗、土家、侗、瑤、回、壯、白族等9個民族,世居少數民族大多數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東山區。
(2)湖北,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處中國中部,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
(3)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個,其中世居民族有漢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瑤族、壯族、畲族、毛南族、滿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個民族。
(4)四川為多民族聚居地,有56個民族。漢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為省內世居民族。
(5)雲南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除漢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按人口數多少為序),15個民族為雲南特有,人口數均佔全國該民族總人口的80%以上。
❾ 苗族分布在中國的哪些地方
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雲南、廣西、海南等七個省區。其中,貴州最多。
(1)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漢族、土家族、苗族、瑤族、侗族、白族、回族等55個民族。其中世居的有漢、苗、土家、侗、瑤、回、壯、白族等9個民族,世居少數民族大多數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東山區。
(2)湖北,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處中國中部,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
(3)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個,其中世居民族有漢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瑤族、壯族、畲族、毛南族、滿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個民族。
(4)四川為多民族聚居地,有56個民族。漢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為省內世居民族。
(5)雲南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除漢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按人口數多少為序),15個民族為雲南特有,人口數均佔全國該民族總人口的80%以上。
❿ 苗族在哪
苗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民族遷徙:
大遷徙是苗族先民以其發源地今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帶,沿長江向東遷徙到長江中游的南北兩岸,南岸的達到洞庭、彭蠡之間定居下來;北岸的達到江漢平原。
在這里居住了很多年,隨著生產的發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東的大遷徙,大遷徙的原因是遠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向東遷徙,時間約在若干萬年以前(原始初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