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人的體重標准!
中國曾是世界上「最瘦」的國家之一,如今中國的肥胖增長比較快,正迅速地趕上西方國家。 中國肥胖也有自己獨特的標簽。西方人多為全身性肥胖,而亞洲人多為臀腹部肥胖,也稱為中心型肥胖,是內臟脂肪過多的表現。 肥 胖研究中標準的制定因各民族的不同特性而有不同。通常人們用體重指數(BMI)作為體重控制指標。按常規方法是測量身高、體重、腰圍、臀圍,測量是否超重及肥胖則有簡單的公式: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 中國成人的分類標準是以24為篩查超重切點,28為篩查肥胖的切點。用公式表示就是BMI<18.5為體重過輕,18.5≤BMI<24為體重正常,24≤BMI<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 例如:一個成年女性體重56(Kg),身高1.62(m),則她的體重指數(BMI)=56/(1.62×1.62)≈21,按照中國成人的分類標准屬於體重正常。
❷ 標准體重公式是不是有問題按那個標准我們算出大部分都偏輕,只有少數胖子達到了那個體重。
可能是更適合18歲以上吧。反正我測算出來是偏胖。就是那個少數∏_∏,這只能說明現在的人大多數是真的很瘦。
❸ 中國標准身高體重表是什麼
中國人身高體重標准:
1、女標准體重=(身高cm-70)*60%
2、男標准體重=(身高cm-80)*70%,計算得到了。
數值上下浮動10%左右都屬於正常值。
輕度肥胖或過輕:標准體重正負10%-20%。
重度肥胖或過輕:標准體重正負20%
不同的肥胖標准
1、肥胖的亞洲標准:
亞洲人體格偏小,用肥胖的世界標准來衡量就不適宜。比如:日本人當BMI為24.9時,高血壓危險就增加3倍;香港地區的中國人,BMI在23.7時死亡率最低,越高時便開始上升。專家們認為,亞洲人的肥胖標准應該是BMI在18.5-22.9時為正常水平,BMI大於23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2、肥胖的中國標准:
我國專家認為,中國人雖屬於亞洲人種,體重指數的正常范圍上限應該比亞洲標准低些。有專家建議,中國人體重指數的最佳值應該是20-22,BMI大於22.6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標准體重
❹ 標准體重的疑惑
首先,同體積的肌肉和脂肪的重量是不相等的。所以有的人雖然看起來很胖但體重比較輕。另外,這個標准並不是中國人制定的,並不符合中國人的體制,國家好像在幾年前公布過一個計算公式,它換算出來的標准體重比這個公式輕20%左右
❺ 比標准體重輕太多是什麼概念。有人跟我說ta182cm,50kg。我覺得應該輕了很多吧。這是為什麼
182CM,50KG。確實過瘦。
標准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之一。過胖和過瘦都不利於健康,也不會給人以健美感。不同體型的大量統計材料表明,反映正常體重較理想和簡單的指標,可用身高體重的關系來表示。
簡易計算標准體重法
成人:
男性 :(身高 - 80)×0.7(千克)
女性 :(身高 - 70)×0.6(千克)
兒童:年齡×2 + 8(千克)
標准體重+10%屬於正常范圍;超重20%屬輕度肥胖;超重50%屬重度肥胖。
除以上這個計算標准之外,還要考慮骨骼是否粗大,肌肉是否發達,脂肪的肥厚及分布情況。
❻ 體重問題
■增肥方法:
中國醫學認為,體病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氣血不足所致。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氣血盛,則肌肉豐腴,肢體強勁。反之,則身體消瘦,肢軟乏力。醫治體瘦先要排除因甲亢、肝病、腎病以及腫瘤等多種慢性病。然後採用中葯治療,會有很好的效果
■瘦弱測試
一個人是胖是瘦不是憑眼睛看就能測算的,可以根據以下公式算出自己是否瘦弱了點:用身高的厘米數減去100後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標准體重。如個人身高180厘米,標准體重就是(180-100)×0.9=72公斤,低於或高於標准體重10%都屬於正常現象。如果你的實際體重低於標准體重10%以上,就要考慮自己是否偏瘦了。
■特別提醒
一般情況下,體重過輕與遺傳因素有關系,同時,一些情緒容易亢奮的人,由於內分泌的影響就可以加速熱量的消耗。有些人容易緊張,結果可能是漏掉一餐或者食慾不振,一次損失上千卡熱量自然不在話下,這樣肯定不會胖。
如果發現自己的體重過輕,身體過瘦,首先要查一下是不是疾病的潛在影響。如甲狀腺、糖尿病、腎上腺、消化系統疾病等,都容易造成體重過輕。排除了疾病的情況,才可以實施增肥計劃。
■身心愉快
瘦弱男女在飲食方面,有不少都存在挑食和偏食現象。因此,應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增加膳食的攝入量,膳食應豐富多樣。多吃碳水化合物,麵食最管用,此外,高蛋白食品、蔬菜和水果一樣都不能少,平日里更要口不離那些健康的零食,如花生、奶糖等,喝完啤酒再喝點果汁也是不錯的主意。
在攝入足夠蛋白質的情況下,宜多進食一些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即澱粉、糖類等)較豐富的食物。這樣,多餘的能量就可以轉化為脂肪儲存於皮下,使瘦弱者體態健壯起來。胃腸功能較弱的瘦子,可選擇雞、鴨、魚、羊的肝臟來食用,除此,魚類也易消化和吸收。
■飲食多樣
要想增肥,首先應當做到科學增肥,為健康增肥。平衡飲食外,還應保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人的睡眠若比較充足,胃口就比較好,而且也有利於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少瘦人喜歡過夜生活,動不動就玩個通宵,第二天又要強打精神去上班,嚴重影響了睡眠的質量,這樣下去不瘦才怪。
還要注意的是個人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緊張和壓力、生活中一些小事的想不開、超出人體負荷的「瘋狂」學習或工作等,都會使人愈加消瘦。相反,愉快的心理狀態、和諧的人際關系則有助於增肥。
■適當運動
對於那些長期坐辦公室的瘦人來說,每天應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鍛煉,這不僅有利於改善食慾,也能使肌肉強壯、體魄健美。人體的肌肉是「用進廢退」,如果長期得不到鍛煉,肌肉纖維就會相對萎縮,變得薄弱無力,人也就顯得瘦弱。
在運動方式上,慢跑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人在慢跑的時候腸胃蠕動次數明顯增多,這樣可以消耗人體能量,在進餐時胃口就好。一般來說,大運動量運動、短時間運動和快速爆發力運動都能起到增肥效果,也是欲減肥的人最應忌諱的。
★★★附:食物增肥一方
山葯粥
成分:山葯、乳酪、白糖。
其製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將鮮山葯洗凈,搗泥,待大米粥熟時加入拌勻,而後調入乳酪、白糖食用;另一方法是,將山葯曬干研粉,每次取30克,加冷水調勻,置爐上,文火煮熟,不斷攪拌,兩三沸後取下,調入乳酪、白糖即可食用。
山葯性味甘平,可補虛贏,長肌肉、潤皮毛,為治消瘦、美容之妙品。乳酪可養肺潤膚、養陰生津。兩者合用,可健運脾胃,資助化源,故於虛瘦病人,效果甚佳。
常常聽到體瘦者抱怨,現在減肥葯滿天飛,就是沒有增肥葯。其實,一般瘦弱欲增肥健身,無需求助於葯物,只要恰當飲食,用食療來調補,就能收良效。
體瘦之人,多有陰虛、血虧津少,故飲食上宜多食甘潤生津之品,如牛奶、蜂蜜、雞蛋、鱉(甲魚)、海參、銀耳等。常用有效食療方有:核桃牛乳飲,蜂蜜飲料,海參膏,龜肉百合紅棗湯,甲魚滋腎羹,參麥甲魚,銀耳鴿蛋,百合雞子黃湯等。
陰虛往往內心熱,體瘦者多見煩躁易怒、口乾咽痛、性慾亢進等虛熱內生現象,故在滋養的同時,還要注意清虛火,可選食蛤蜊麥門冬湯、菊花肉片等。
1.均衡的飲食
可以使用奶油或其它食用油、果醬、糖類等高油脂、高糖類食物來增加熱量,雖然體重增加較為快速,但長期或過量食用,會破壞食慾,並可能帶來慢性疾病危及健康。採用均衡飲食及漸進式的增加食量,避免強迫性的供給,破壞食慾。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細嚼慢咽。
3.改變進餐的程序
先吃濃度高,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再吃其它食物。
4.選擇適度烹調的食物
選擇經適度烹調的食物,如:蒸、燉、鹵、炒、煮..等,避免因油炸、煎、烤..等導致食物堅硬,不易消化。
5.保持心情愉快,布置良好的進餐環境,集中精神用餐。
緊張和焦慮不但影響食慾,腸胃道消化吸收功能也不好,代謝率提高相對地消耗較多的熱量。
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改善您頎長消瘦的身材時,建議您還是請專業的醫師幫您一起找出為什麼肉肉長不出來的原因,用一個健康的方式長健康的肉肉喔!
增肥可以考慮牛奶、杏仁、芝麻、腰果等食物,您可以將杏仁和芝麻粉加入牛奶來喝,腰果則可以當作零食來吃,如此會有不錯的效果。
在社會的人口分布結構中,體重不足也是很常見的一個族群。只是目前社會一片減重風潮之下,那些體重過輕的人,反而是一般人羨慕的對象。可是,實際上體重不足者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容易疲倦、抑鬱、肌肉耗損等症狀。嚴重者更會出現免疫力變差、容易生病,尤其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還會增加並發症、愈後不良的機率。
◎增重不增肥
在學理上增肥與增重的意義並不一樣。因為「增肥」顧名思義是增加身體組織的脂肪比例,而「增重」除了脂肪的增加之外,應還涵蓋肌肉組織的成長。我想您要問的應該是「增重」而非「增肥」吧?!
人體的重量,大致上是來自於骨骼、肌肉、脂肪、水分以及其他內臟器官,有意義的「增重」應著重在肌肉、脂肪的比例增加。那麼,我們要如何來進行身體的改造工程呢?答案仍然是「飲食」與「運動」!
【飲食篇】
飲食方面,高蛋白質、高熱量飲食,是增重的不二法門。濃縮的蛋白質與高熱量食物,例如重乳酪蛋糕、小西點、小蛋糕等等,少量多餐、餐後適時補充幫助消化的木瓜酵素或綜合酵素,以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蛋白質的選擇
選擇優良的蛋白質來源,例如雞蛋、牛奶、肉類、家禽類等,應占每日蛋白質總量的一半以上。植物性蛋白質則以分離萃取的黃豆蛋白粉末,效果會比較好,因為少了阻礙吸收的植物纖維。至於吃肉或喝牛奶那一種方法較好?講求效率的人,可以嘗試喝高蛋白奶粉(例如三多奶蛋白),會比喝一般鮮奶、吃肉的蛋白質攝取量來的高,吸收利用率也比較好。
◎醣類的選擇
醣類的攝取也是重要的一環,選擇澱粉質較高的食物,例如白土司、饅頭、白飯、地瓜、芋頭、南瓜等。烹調時可以芶芡、羹湯、濃湯的型式,或在湯或果汁、牛奶中,加一些麥芽糊精(一般所謂的玉米水解澱粉,可直接加入食物中食用),增加熱量的攝取。
◎脂肪的選擇
油脂部分,可適量使用吸收利用率較佳的中鏈脂肪酸(MCT),以增加濃縮熱量的攝取。純的中鏈脂肪酸(MCT)因不含「必須脂肪酸」,需搭配一般油脂使用。建議可選用已混合必須脂肪酸的中鏈脂肪酸產品(例如:三多高熱能),避免必須脂肪酸的缺乏。一般建議中鏈脂肪酸占總油脂使用量,以不超過60%為原則。
【運動篇】
欲增重者的運動,以「重量訓練」為主要方式,而非減重者所強調的「有氧運動」。因為「有氧運動」是促進能量消耗的,而「重量訓練」則是用來增加肌肉比例的。藉助啞鈴、杠鈴與訓練器材的使用,配合大肌肉群的完全收縮與放鬆,可以達到肌肉的建造工程。
那什麼叫大肌肉群呢?就是我們所謂的胸肌、腹肌、背肌、腿肌、二頭及三頭肌(手臂)。經由重量訓練與飲食補充,可使大肌肉群成長,相對的便會累積一些體重。
目前在美國,已經在嘗試對老人加以適當的重量訓練,配合增重食品補充,來增加肌肉比例,以改善營養不良、容易疲倦、抑鬱、肌肉耗損、免疫力變差、容易生病等症狀。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也會減少並發症、愈後不良的機率。
【早餐:一定要吃、才有活力!】
偏好西式口味的人:
1.現榨柳橙汁一杯
2.低脂牛奶一杯
3.澆滿糖漿、果醬、奶油的煎餅一份。
喜歡中式口味的人:
1.一碗皮蛋瘦肉粥或小米粥
2.一杯豆漿或米漿。
3.一顆水煮蛋
【早上的點心:幫助身體儲藏能量】
下列食物任選一份:葡萄乾、核果、花生、香蕉。
【午餐:快樂的進餐、才能吃胖唷!】
偏好西式口味的人:
1.蘋果一個
2.低脂牛奶一杯
3.三明治一個
4.生菜沙拉一盒
5.高纖餅干一份
喜歡中式口味的人:
1.奇異果一個
2.一杯優酪乳
3.一碗飯或一碗面
4.水煮青菜一份
5.高纖餅干一份
【下午的點心:不要讓小肚肚餓著了】
下列食物任選一份:奶昔一杯,高纖餅干幾片、鹵味小菜,或茶葉蛋一顆。
【晚餐:盡量按時進餐】
最好與家人或愛人一起用餐。甜蜜的感覺,會讓肉肉更快長出來唷!
1.現榨果汁一份
2.冰淇淋或優酪乳一份
3.生菜沙拉或炒青菜一份
4.一碗飯或一碗面
5.一份瘦肉或魚肉
6.飯後再吃點菠蘿、木瓜、或西紅柿。
【宵夜:盡量在睡前兩個鍾頭進食】
在土司上塗滿果醬、花生醬、奶油、大蒜醬。再喝一碗肉湯、牛奶、或豆漿。只要吃個意思就好了,以免吃得太飽,睡不著。吃完宵夜後,要刷牙漱口用牙線,才能睡覺唷!
★★★★★★★★瘦人為何瘦★★★★★★★★
俗話說,「水有源、樹有根」,人消瘦總有病根。找病因,除病根,是「瘦子」變胖的主要方法。據保健專家分析,消瘦原因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各種慢性病及器質性病變
例如腹瀉、消化性潰瘍、結核、腫瘤、貧血寄生蟲病等。
·遺傳和內分泌因素
在遺傳、內分泌等因素影響下,某些家庭成員都比較瘦,但是沒有器質性疾患,屬於無力型體型。其特點是:身體瘦高,頸細長,垂肩、胸廓扁平,胸骨劍突下角小於90度,精力也很充沛,完全能勝任學習或工作,但易患各種慢性病。
·精神因素
由於情緒因素,精神焦慮,生活不規律,過度勞累,睡眠不足,身體消耗多於攝入。
·飲食
飲食不調,缺乏體育鍛煉。缺乏營養,尤其是缺乏蛋白質成分。
◇瘦人如何練壯
據冬林健康城的幾位教練介紹,瘦人在進行健美鍛煉時,首先要弄清自己屬於哪種消瘦。因為消瘦有單純性消瘦和繼發性消瘦之分。單純性消瘦沒有明確的內分泌疾病,繼發性消瘦是由神經系統或內分泌系統的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如屬繼發性消瘦,則請病癒後再進行健美鍛煉。若屬單純性消瘦,那麼進行健美鍛煉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合理安排運動量
運動量的安排是科學鍛煉的重要環節之一。實踐證明,消瘦者應以中等運動量(每分鍾心率在130至160次之間)的有氧鍛煉為宜,器械重量以中等負荷(最大肌力的50%至80%)為佳。時間安排可每周練3次(隔天1次),每次1至1個半小時。每次練8至10個動作,每個動作做3至4組。做法是快收縮、稍停頓、慢伸展。連續做一組動作時間為60秒左右,組間間歇20至60秒,每種動作間歇1至2分鍾。一般情況下,每組應能連續完成8至15次,如果每組次數達不到8次,可適當減輕重量;以最後兩次必須用全力才能完成的動作,對肌肉組織刺激較深,「超量恢復」明顯,鍛煉效果極佳。
◇注意安全
健美鍛煉的器材都有一定的重量,不僅鍛煉前後要做好准備活動和整理活動,而且要注意檢查器材安裝得是否牢固,以防不測。鍛煉時要注意重量是否適度,切勿做力不能及的練習。使用杠鈴等重器械時,要有人保護。最好是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鍛煉,以便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互相保護。
◇打好基礎
消瘦者在初練階段(2至3個月)最好能進健美培訓班學習鍛煉,以便正確、系統地掌握動作技術,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特別要注意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鍛煉,逐步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要有重點和針對性
消瘦者經過2至3個月鍛煉後,體力會明顯增強,精力也會比以前充沛。這時,應重點鍛煉大肌肉群,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背闊肌、臀大肌和股四頭肌等,運動量要隨時調整。另外,同一個部位的肌群可採用不同的動作、不同的器械進行鍛煉,並且要使所練肌群單獨收縮。隨著肌肉力量的嗇和動作協調性的提高,鍛煉的效果會越來越顯著。一般情況下,練習動作一個半月到兩個月變換一次。此外,鍛煉時精神(意念)要集中於所練部位,切忌談笑、聽音樂等。所練部位肌肉的酸、脹、飽、熱感越強,鍛煉效果越佳。這樣,再堅持半年到一年,體型就會發生顯著的變化。
◇少練其它項目
消瘦者進行健美鍛煉時,最好少參加其它運動項目的鍛煉,特別是耐力性項目的運動,如長跑、踢足球、打籃球等。因為這些運動消耗能量較多,不利於肌肉的增長,而且會越練越瘦。此外,平時不要做耗費精力太多的其它活動。
◇合理的膳食
只有攝入的能量大於消耗的能量,人才能變胖。因此,消瘦者的膳食調配一定要合理、多樣,不可偏食。平時除食用富含動物性蛋白質的肉、蛋、禽類外,還要適當多吃一些豆製品及赤豆、百合、蔬菜、瓜果等。只要飲食營養全面,利於消化吸收,再加上適當的健美鍛煉,就能在較短時間內變得豐腴起來。
◇堅定信心持之以恆
消瘦者要使體型由瘦變壯、豐腴健美,不是一兩天、一兩個月的事,憑「一時熱」,想「一口吃個胖子」的練法不行,因鍛煉方法不對、效果不明顯而喪失信心也不行,只有堅定勝利的信心做好吃苦的准備,以高昂的情緒積極進行科學的、有計劃的、堅持不懈的鍛煉,才能獲得最後成功。
❼ 體重偏輕的原因
針對目前一路飆升的肥胖率,或許有人覺得保持一個消瘦的身體也是難能可貴了。然而別忘了,消瘦的體質通常免疫力較低,容易受到各種疾病的侵襲,而且一旦得病恢復起來會難些。將引起消瘦的原因歸納一下,通常包括:遺傳、疾病、飲食習慣不良、生活方式不良、以及缺乏鍛煉等原因。
在遺傳、內分泌等因素影響下,某些家庭成員都比較瘦,但是沒有器質性疾患,屬於無力型體型。這類人完全能勝任學習或工作,但往往容易患各種慢性病。
一提起遺傳,很多人就覺得沒轍了,先天之力,爾等不可為也。事實上,所謂遺傳很多是由於後天的原因,你說基因真地缺乏嗎?只是極少數,很多情況下只是沒有表達。而基因表達與否需要誘導物,這就歸結於飲食習慣的原因了。有觀點認為之所以某個家庭多數成員偏胖或者偏瘦,不是所謂的遺傳,只是這個家庭有類似的飲食習慣,久而久之,造成類似的體型。因此,個人認為所謂的遺傳也是可以通過習慣的改變來改善的,當然某些確實存在相關基因缺乏的人群除外。
疾病包括各種慢性病以及器質性病變,例如腹瀉、消化性潰瘍、結核、腫瘤、貧血寄生蟲病等。中醫認為,體病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氣血不足所致。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氣血盛,則肌肉豐腴,肢體強勁。反之,則身體消瘦,肢軟乏力。到底是脾胃虛弱引起疾病,還是疾病引起了脾胃虛弱?這似乎存在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有人說我的瘦是因為生了一場病,可是考慮過沒?或許正是因為你的瘦才導致了你的疾病。
針對這一類人,耽誤之急當然是找醫生先治好你的病,同時別忘了葯補不如食補,請同時照看好你的脾和胃。
體型瘦弱的人,通常都存在脾系虛證,主要包括下列幾類:脾氣虛弱,脾陰虧虛,脾陽虛弱,胃氣虛弱,胃陰虧虛和胃陽虛弱。脾為後天之本,其功能與胃、腸關系密切,主要決定了肌肉和四肢的情況。對這一類人關鍵要調養脾胃,可適當選擇一些補氣、補陰的補品,如人參、白術、黃芪、當歸、何首烏等。但是由於這些食材同時表現出葯材的功效,因此在食用時要注意,有些太虛的人攝入反而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調養脾胃關鍵在於養,所以平時選擇食物的時候應有所側重。結合現代營養學的觀點,具有調養脾胃功能的食物多為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例如各種魚類、禽肉類、蘑菇類、牛奶及奶製品、豆奶、豆腐等豆製品等。另外,對於脾胃虛弱的人還應該多選擇小米、糯米、各種豆類、甘薯、山葯、藕等澱粉類食物,最好將這些食物熬成粥喝。水果可側重於棗、荔枝、番茄、櫻桃、香蕉、梨、柿子等。此外每天還應該經常攝入花生、榛子、栗子等堅果類食物。
食物不是葯物,或許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長期堅持、慢慢改善。當第一天強迫自己這么做、第二天強迫做,到第三天或許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久而久之必成習慣,長此以往,脾胃可發生質變矣。
瘦弱人群在飲食方面,有不少都存在挑食或偏食情況,造成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的攝入不夠。那麼合理的飲食結構是什麼樣的呢?
可以參考中國營養學會2007年推出的居民膳食指南:每天吃得最多的谷類、薯類以及雜豆類大概在半斤到八兩左右,其中全谷類或薯類或雜豆的量應該在一兩左右;蔬菜每天大約吃6兩~1斤,當然這是新鮮時的重量,而且應該有一半是屬於帶顏色的蔬菜,例如綠葉菜、西紅柿、茄子等,水果則每天半斤左右;再往上就是動物性食物拉,畜、禽肉每天大約1~2兩,魚蝦類大約1~2兩,而雞蛋每天一個;接著是黃豆類食物以及堅果,每天大約一兩左右,而各種牛奶製品則每天大約1袋;與此同時,還應當限制每天炒菜用油在25~30克,鹽每天不超過6克;一個理想人的飲食結構如推薦,但只能把這個作為目標,作為長期衡量的一個標准,如果每天照著這么吃則有些生吞活剝的味道了。
作為已經瘦弱的人,飲食上應該做相應的調整。如果你真地想增肥,那麼首先改正挑食和偏食的毛病,適當增加進食量。也許你會說,吃多了我會撐的不行!沒關系,慢慢來,其實胃真地是可以撐大的。可以一點一點慢慢增加食物量,慢慢地不適感也就會消失了,然後可以增加進餐次數,每天正常不是一日三餐么,那麼你可以隨時帶些食物,在上午活或者下午的時候分別吃些東西。
為增肥應該選擇含營養豐富且富含能量的食物。濃縮的蛋白質與高熱量食物,例如重乳酪蛋糕(乾酪含鈣量是牛奶的4倍)、小西點、小蛋糕等等,都可以經常選擇,餐後適時補充幫助消化的木瓜酵素或綜合酵素,以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平日里更要口不離那些健康的零食,如花生、奶糖等、牛奶(優酪乳)、杏仁、芝麻、腰果等食物,您可以將杏仁和芝麻粉加入牛奶來喝,腰果則可以當作零食來吃,喝完啤酒再喝點果汁也是不錯的主意。補充脂肪可以通過燒菜的食物油、堅果類食品,但不要吃油炸食品。選擇澱粉質較高的食物,例如:饅頭、白飯、地瓜、芋頭、南瓜等。
在吃飯時,也應該調整一下進食順序,用餐時應先吃主菜或塞有肉或乳酪的開胃品而不要先吃蔬菜,從而每頓飯可以增加熱量的攝入;如果喜歡喝飲料,那麼最好改在兩餐之間而不是在吃正餐的時候,以便為高熱量食物節省空間。用餐結束時可以吃些甜食
晚上也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