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紅星照耀中國又名什麼

紅星照耀中國又名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1 18:19:47

Ⅰ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什麼的作品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紀實文學的作品。

《紅星照耀中國》,曾易名為《西行漫記》,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所著的紀實文學作品,於1937年10月在倫敦首次出版,於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

從多個方面展示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而艱苦奮斗和犧牲奉獻的精神,瓦解了種種歪曲、醜化共產黨的謠言。

記述了埃德加·斯諾於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即後來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通過采訪、對話和實地考察後的所見、所聞、所感,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藝術特色:

作為一個力求客觀報道事實的記者,大量使用各種修辭手段不僅未影響其文字的客觀性,反使讀者對這事實有更真實的了解與把握。

該書中出現的比喻按有無喻詞及本體是否出現的標准,有明喻、暗喻、借喻幾種。修辭方式頗為靈活多樣,如映襯、易色、誇張、排比、引用、懸念、宛曲、雙關、借代、摹擬等等,但用得最多的還是比喻。

講求形象性是設喻的目的,用鮮明的形象表達情感也是設喻的重要動力。埃德加·斯諾似乎在有意減弱自己情感的流露,力圖以公正客觀冷靜的敘述來傳達事實。

Ⅱ 《紅星照耀中國》又名作者是哪國哪位請列出其中的四個章名。

1、《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紅星照耀中國》(原名《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父親開了一家小印刷廠,家裡過著小康生活。父親要他也從印刷業開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卻走上了一條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世界著名的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3、全書共12篇,主要內容包括:關於紅軍長征的介紹;對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主要領導人的采訪;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政策,紅軍的軍事策略;作者的整個采訪經歷和感受等。

第一篇,探尋紅色中國

一.一些未獲解答的問題

二.去西安的慢車

三.漢代青銅

四.通過紅色大門

第二篇,去紅都的道路

一.遭白匪追逐

二.造反者

三.賀龍二三事

四.紅軍旅伴

第三篇,在保安

一.蘇維埃掌權人物

二.共產黨的基本政策

三.論抗日戰爭

四.懸賞二百萬元的首級

五.紅軍劇社

第四篇,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

一.童年

二.在長沙的日子

三.革命的前奏

四.國民革命時期

五.蘇維埃運動

六.紅軍的成長

(2)紅星照耀中國又名什麼擴展閱讀:

寫作經歷: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搜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四個月的采訪,他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

當年10月底,斯諾帶著他的采訪資料、膠卷和照片,從陝北回到北平,經過幾個月的埋頭寫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譯名為《西行漫記》或《紅星照耀中國》的報告文學終於誕生。

Ⅲ 《紅星照耀中國》的內容簡介是什麼

《紅星照耀中國》的內容簡介是:

1936年,為尋找「東方魅力」的美國青年記者埃德加·斯諾,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使命感,沖破國民黨的重重封鎖,冒險深入到紅色中國臨時首都陝北小鎮保安,采訪了毛澤東,以及周恩來、彭德懷、徐海東等一批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紅軍戰士和蘇區百姓。

親眼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工農紅軍的風采,不僅領略到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信仰,還對中國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把紅色中國推介給全世界,並發出了紅星照耀中國的歷史性預言。

紅星照耀中國的賞析:

《紅星照耀中國》風格獨特,既具有豐富性,也具有統一性。影片以紀實為主調,雜糅了戲劇化段落、寫意化風格,產生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從整個敘事框架到幾乎每一個重要的段落、重要的場景都尊重歷史,努力做到有據可查、有史可依。都既高度尊重歷史,又鮮明樹立了人物形象,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影片不像傳統戲劇式的結構,但是整部影片包括流動的這些視點,產生強大的戲劇張力,吸引觀眾。明麗的地域元素,為影片奠定了一種溫暖的底色,這溫暖寓意著歷史和未來。這種靈動的電影鏡頭和詩意的電影語言,是影片獨到的藝術特色。

Ⅳ 《紅星照耀中國》為何曾改名為《西行漫記》

《紅星照耀中國》的原名就是《西行漫記》,《西行漫記》是美式翻譯法,中文翻譯為《紅星照耀中國》。

主要原因是當時的政治環境復雜,各方面斗爭尖銳。如果使用名稱《紅星照耀中國》,它將是敏感的。很難出版發行。對於保證正常發行,出版社更名為《西行漫記》,讓人以為是小說或游記,不容易認出是歌頌解放區的「紅」書,容易在社會上通行。

修辭方法的運用

《紅星照耀中國》中的修辭方式頗為靈活多樣,如映襯、易色、誇張、排比、引用、懸念、宛曲、雙關、借代、摹擬等等,但用得最多的還是比喻。

作為一個力求客觀報道事實的記者,大量使用各種修辭手段不僅未影響其文字的客觀性,反使讀者對這事實有更真實的了解與把握。修辭手段的運用,成為傳達作者所見所聞所感的有效方式。該書中出現的比喻按有無喻詞及本體是否出現的標准,有明喻、暗喻、借喻幾種。

Ⅳ 紅星照耀中國又名

西行漫記。
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埃德加斯諾,美國著名記者。他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Ⅵ 紅星照耀中國原名是什麼作者是誰1936她踏上紅色蘇區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什麼樣的

哦,那是美國的一個記者斯諾寫的。把中國共產黨介紹給了全世界。

Ⅶ 紅星照耀中國又名( )

《紅星照耀中國》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Ⅷ 紅星閃耀中國又叫什麼,作者是誰,什麼國籍,什麼職業於什麼去了上海

你說的是紅星照耀中國吧。《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作品,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他是美籍,以記者的身份36年九月去的上海。

Ⅸ 《紅星照耀中國》曾易名為什麼

紅星照耀中國曾易名為西行漫記。紅星照耀中國,曾易名為西行漫記,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所著的紀實文學作品,於1937年10月在倫敦首次出版,於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紅星照耀中國說明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經典的紀實文學作品。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人民的偉大朋友艾德加斯諾,他不僅是一位聞名世界的作家、新聞記者,而且是一位拍攝了許多珍貴歷史文獻照片的攝影記者。斯諾先生是中國人民的朋友,他一生為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將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閱讀全文

與紅星照耀中國又名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的小說平台有哪些 瀏覽:51
印度產的牛肉是什麼 瀏覽:819
伊朗為什麼高核武器 瀏覽:536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瀏覽:222
英國的雞怎麼畫 瀏覽:506
遨遊中國中如何休息 瀏覽:800
英國留學公章怎麼寫 瀏覽:381
為什麼印度電影比較好 瀏覽:241
印度大選花費多少 瀏覽:24
印尼雅加達亞運會為什麼舉重 瀏覽:782
印度銀行有多少家 瀏覽:734
義大利現代輕奢傢具有些什麼品牌 瀏覽:278
為什麼印度人咬腳 瀏覽:854
中國西電歷史最高股價是多少 瀏覽:682
養印尼虎魚用什麼背景 瀏覽:624
伊朗可以用什麼做象徵 瀏覽:596
義大利到底哪裡好 瀏覽:151
中國滿洲里巴達廣場在哪裡 瀏覽:349
越南招聘信息在哪裡看 瀏覽:429
一兆越南幣能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