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
近幾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興盛,許多國人都紛紛出國游。而我們中國這一個大群體,自然是帶動了不少國家的旅遊業發展。與此同時,國外的許多質疑聲也在這時候出現。部分中國人去到外國,不文明的現象也遭到外國人的排斥,以至於許多外國人一提及中國人,便紛紛表示不喜歡。
對此,你是怎麼看待這些外國網友對中國的評價呢?
2. 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
他們對中國人沒什麼看法。覺得自己在別人心中有對方會想我們是怎麼樣的,覺得老外歧視我們,或者覺得老外認為我們很窮,或者我們很勤勞,的人是偶像包袱太重了。
比如別人提到的,老外認為我們吃苦,勤勞,愛家,只是因為我們在問她們。他們被迫要誇我們。
你出門問在中國的老外,覺得中國怎麼樣?99.9%會誇獎我們。 當你問別人的時候。別人要編造一些好聽的話給你聽。
完全是是自己的意淫。就像是你平時會專門去想一下義大利人是怎麼怎麼樣嗎?不會,你對他們沒有看法。因為他們在你心中不重要。老外心中,中國人也不重要。
別人沒空對我們有什麼看法。
你們遇到的主動會去了解我們,會主動去關注我們的老外,都是已經被中國「吸引」,無論是討厭還是喜歡,那些只是0.1%
主要的99.9%的外國人根本沒空想中國人是什麼樣的。
3. 外國人究竟如何看待中國人
中國地大物博,雖然我們擁有非常高的民族自豪感,可是你知道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和中國人的嗎?在國外有這樣一個現象,一部分沒有來過中國旅遊的人,對中國人或許還有一種偏見,而來過中國旅遊的人,他們對於中國會有一個這樣的評價。
在到中國旅遊之前,他們還以為在中國人人都會功夫,甚至覺得中國人如今還都是過著農耕的生活。不過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卻讓他們大吃一驚,甚至有外國遊客,乾脆就不想回國,想要留在中國生活。或許他們對於中國美食有一定的誤解,可是當他們吃過中餐之後,才知道有多麼的美味。
而對於外國遊客來說,雖然中國可以滿足他們的安全感需求,而且生活各個方面也比較的方便,甚至拿一個手機就可以滿足一天的旅行消費了。可是他們卻認為在中國旅遊的費用太高了,還不如到一些東南亞國家旅遊。
外國人還認為中國人太勤勞,他們不理解中國人為什麼無休止的加班和工作,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生活就沒有什麼意義了,甚至連旅遊的時間都沒有!
4.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是怎麼樣的
中國人,上至高官顯要,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一種冷寂而內向的尊嚴,即使是一個受過歐洲文化教化的人,也不會損失這種特性。中國人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民族都是很謙恭的。他們的自豪感來自於自信,他們承認中國軍隊不如外國軍隊強,但中國人卻認為國家的強大主要來自於人或民族的素質。我認為,中國人從心底里認為自己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偉大、最文明的國家,而西方人對此不能接受,因為判斷的標准截然不同。但是,中國人的這種觀點也逐漸被西方人認為至少不是荒唐的,因為各自持有的價值標准不同,結論也會不同。典型的西方人希望在所處環境內引起盡可能多的變化;而典型的中國人則希望得到盡可能多而奢侈的享受。西方人與中國人之間這種性格差別,形成根本的鮮明對照。
我們西方人崇尚「進步」,這只不過是渴望環境發生變化的一種倫理上的幌子罷了。如果有人問我,機器是否真正地改善了這個世界?這個問題會使我們的回答語無倫次:機器確實給世界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它使世界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們確信,十有八九所謂崇尚「進步」的西方人,所謂愛好「進步」實際上是嗜好權力,喜歡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使事物發生變化和差異。為了追求這種樂趣,一個美國青年會沒命地工作,以致當他成為百萬富翁時,自己卻成了消化不良的受害者,被迫靠吃烤麵包和白開水為生。他在設宴款待賓客的許多筵席上,面對山珍海昧自己卻只能充當一名旁觀者。即使如此,他仍然會自慰地想,他能控制政治,按其投資的需要能發動或阻止戰爭。恰恰是這種特有的氣質,使西方民族具有「進取性」。
當然,中國也有抱負遠大、雄心勃勃的人,只是不像在西方那樣普遍。而且他們的抱負和雄心採取了不同於西方---並不優於西方的表現形式。他們選擇了由偏愛享受權力而產生的一種形式。正是這種貪婪泛濫,導致了中國人由強變衰。金錢意味著能帶來享樂,因而中國人把金錢作為強烈渴求的對象。對我們西方人來說,人們渴求金錢,只是把它看作爭取權力的工具。政治家追求獲得權力,並非看重金錢,因此經常滿足於個人寒愴拮據的生活。在中國,權柄在握的官僚們,幾乎總是用權去滿足自己的唯一慾望---搜刮大量錢財。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在適當時候身持巨額財富逃往國外安享余年。事實上,逃離後喪失了權力對他們來說根本無所謂。顯然,這樣的中國政客們所造成的社會災難僅限於他們管轄的范圍以內。而我們西方政府則不然,為了在選舉中獨占塑頭,不惜損害包括本國利益在內的全世界所有人的利益。
中國政界的腐敗和混亂所造成的損害,遠不如我們想見的那麼可怕。我們西方的所謂「高效率」政府,特別是日本政府那掠奪成性的追求巨大權力的慾望所帶來的災難比中國要大得多。絕大多數現代政府的行為都具有危害性。因此,他們乾得越差,效果就越好。在中國,政府懶散、腐敗、愚昧,那裡卻有一定程度的個人自由。這種個人自由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已喪失殆盡、
5. 外國人怎麼看待中國人
外國人怎麼看的中國人,外國人開的中國人認為中國人很勤勞很能幹,而且非常的靈巧聰明,智慧結果。
6. 你知道外國人眼裡的中國人是怎麼樣的
中國人特徵1:不愛社交;中國人特徵2:愛扎堆;中國人特徵3:自尊心強 幽默感差;中國人特徵4:學習特別用功;中國人特徵5:中國人做飯技術好,中國菜做的很好吃。
7. 聽聽外國人怎麼說中國人的
愛怎麼說怎麼說,外國人說中國好說中國壞都是跟他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關的。
從中國得到好處了,會說中國人好;在中國受委屈了會說中國人的不是。
當然,也有一部分損人不利己的,吃著中國人的飯,罵著中國人的娘。
所以,不用關心別人怎麼評論自己,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8. 外國人怎麼看中國人
國內的人老說外國人或外國的媒體對中國不友好,這是片面的。人家外國人就說了,「我們連總統都敢批評,敢罵,這其實沒什麼」人家老外就是直來直去。我們也不要太敏感了。
老外對中國對中國文化都有很大的興趣,他們大多數人心裡是喜歡中國的,他們認為中國很神秘,對中國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但當他們接觸到中國中國人時,又有點失望,吐痰-闖紅燈-不排隊-不守公共秩序-大聲喧嘩,成了中國人的招牌,能在國外的繁華大街邊拖下鞋子晾腳丫的也只有中國人,應該說能出國的在國內的生活水平是不錯的,但他們的素質真是丟臉……外國人看不起中國人不是因為窮,而是因為素質問題。
相反老外的階級觀念很淡,不會看不起窮人,在中國的一高檔小區里,流浪漢被人當成過街老鼠趕,國人把他當瘟疫,惟有一家老外把他妥善安置好。
在紐西蘭中國的學生的地位也不高。主要是我們自己不團結,看到有中國人被欺負,中國人看見了也不會幫忙,有些旁觀者為避免惹麻煩,竟然謊稱自己是韓國人日本人……就這樣老外不欺負你才怪。而韓國日本人做得就很團結。
在大學里中國學生作弊成風,有些老師還在考試前漏題,老外蹬大眼睛說這簡直難以置信,用他們的話說,一個充滿騙子的社會能值得信任嗎,能在國際立足嗎?
老外看不慣中國的就是中國有些人的素質,還有就是不團結沒骨氣,不講誠信。
9. 你身邊的外國人是怎麼評論中國的
感慨中國發展之迅速,當然他們也會覺得中國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幻想電影當中的那些飛檐走壁會出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個人覺得外國人的想法還是非常幽默的。
10. 外國人到底如何看待中國人
十幾年中周遊亞、非、歐、美,也體會到外國人怎樣看待中國人。人家雖然不追著我們中國人看熱鬧,但是卻經常好奇地向中國人提一些問題,在此歸納,以饗國內讀者。1.到了西方,剛結識的外國同事、朋友或老師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到了我們國家,最令你震驚和奇怪的事情是什麼?」如果我們要以誠實的態度去回答這個問題的話,那答案應該是:這里的一切和我的想像差不多。原因很簡單,今天的中國人通過報刊、電視、電影、網際網路等媒介對西方的政治、文化、生活有翔實的了解,來到國外,除了一時語言還有所不適應以外,真的怎麼也體會不到CultureShock。許多外國朋友對這個答案自然很不過癮。以他們對中國的了解,覺得你們來自「黃土地」上那個至今還「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窮鄉僻壤,乍一到我們這燈紅酒綠的發達世界一定覺得頭暈目眩,有很多感觸吧!2.出國在外,總是有外國人問「Peking」什麼時候被改成「Beijing」的。對這個問題,我總是胸有成竹地答道:北京就是北京,從來就沒改過名,只是拼音的方式改用中國漢語拼音。可就有一次,一位略通漢語的法國人接著問:那為什麼「中國」不用漢語拼成「Zhongguo」在國外通用呢?我一時語塞。是啊,「中國」在英文里是「China」,在法文里是「Chine」,在阿拉伯語中是「思因」,在泰語中是「今」,還真就是沒有叫「Zhongguo」或是「Zhonghua」的。不過不要著急,將來台灣回歸祖國,統一以後的中國的外文名稱說不定就叫Zhongguo。3.剛到巴黎時,有法國人問:你喜歡吃狗肉嗎?我那時初出神州,不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不論我怎麼回答,我都承認了吃狗肉這個事實,而這正是他想達到的目的。在這些外國人看來,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你們怎忍食而啖之!?不過,我很難告訴外國人,狗兒在中國雖然一樣可以看家、破案、陪主人,但是地位卻不高,名聲也不大好。比如我們中國人在貶低他人時常說「狗仗人勢」、「走狗」、「臭狗屎」等等。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吃點這「狗東西」的肉也算不上什麼吧。當然在老外面前千萬不要誇耀魚翅熊掌燕窩,免得擔上虐待動物的罪名。4.許多老外下功夫練習使用筷子,到了中國餐館就拒絕用刀叉,說是不使用筷子就吃不出中餐的滋味。可是有一件事許多外國人始終搞不明白,那就是用筷子怎麼喝湯?我聽見有老外自作聰明地說一定是有一種像吸管那樣的筷子,平時夾菜吃飯,喝湯的時候就放在嘴裡吸。我告訴他們,中國人喝湯的時候把筷子放在一邊,或用勺子喝,或端起碗喝。外國人聽了似信非信:就這么簡單?5.對我們中國人而言,姓在前名在後,很符合邏輯。而西方人則不然,要先說名字,然後再說姓。所以外國人見了中國人的名字,不知所以然,往往要問:那個是姓,那個是名?回答當然是:我的前面的名字是姓,後面的名字是名字。別看這么簡單,用英語說就羅嗦了,老外總是弄混。所以現在好多中國人出國後自報家名時乾脆把姓名顛倒。6.記得那次去法國,在戴高樂機場有法國朋友來接,張牙舞爪,連親帶吻,誇張的動作好像幾輩子沒見面。同時來接機的還有在巴黎的中國同學,老鄉遇老鄉,雖然是兩眼淚汪汪,但僅僅是握握手而已,臉上卻平靜如水,絲毫看不出波瀾。法國朋友看見這場面,不解地問:「你們見面不高興嗎?」唉,怎麼跟外國人解釋呢?中國人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主要指心情的愉悅,而不是嘻嘻哈哈的外在表現。當然,凡事總有個例外。我的一位中國朋友愛說愛笑,表情發達,雖然也是黑眼睛、黑頭發和黃皮膚,但是總是有洋人打聽她是美國還是拉美哪個國家的人?100多年來,中國人對於如何認識國外人對自己的評價也幾經變化。從天朝上國到失落自卑,從自信的革命國家到虛心的學習心態。然而,直到今天,什麼人能夠代表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