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人在越南開公司有什麼優勢
您好,中國人在越南開公司一般有以下幾個優勢:
自然資源比較豐富。
越南的土壤、氣候和生物資源具備了發展農、林、漁業的條件,可以養活眾多的人口並有多種產品出口。
人力資源潛力較大。
越南現有7200萬人口,在東南亞10國中居第二位,勞力資源豐富,勞動力價格低廉,有利於吸引外資,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這也是很多人選擇注冊越南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理位置比較優越。
越南優越的地理位置,使該國具備了發展對外經濟、吸收國外投資、發展經貿合 作以及航空、航海、旅遊等方面的有利條件。
已具備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經過幾年的革新開放,越南的物質財富逐漸增加,出口增長較快,經濟開始有積累。
已積累了不少發展經濟的經驗。
越南革新的起步較晚,有條件利用國外改革的成功經驗,有可能借鑒 其他國家改革中的某些教訓,從而結合本國的實際,減少改革中的曲折,審時度勢地把改革推向前進
改革中的阻力相對較少。
以上就是對「中國人在越南開公司有什麼優勢」這一問題的綜合解答,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想要了解的話可以資訊:
⑵ 中國和越南的貿易前景是怎樣的呢
胡志明市的經濟發展在越南整體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份量甚至超過上海在中國的地位。胡志明市是越南經濟和商貿中心,其經濟總量佔全國的1/5左右,上交財政佔全國的1/3,進出口約佔全國的40%。因此,其經濟每變動一個百分點,都對越南整個國家的經濟造成影響。談到胡志明市與中國雙方經濟貿易的關系和發展前景,以及中國產品在胡志明的銷量情況時,高德可說:作為越南的經濟中心,胡志明市在越中兩國經貿關系中起著積極作用。去年兩國貿易額達67億多美元,其中胡志明市有巨大的貢獻。TCL、新希望、中國電器聯營進出口總公司、中建、南航、中行等一批中資企業已在胡志明市獲得成功。目前中資公司在胡志明市設有34個辦事處和21個生產和貿易公司。胡志明市既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城市,又是越南最發達的城市,2004年人均GDP達1800美元,其經濟正在以每年11%-12%的速度快速發展,並計劃在越南率先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在胡志明市,無論做投資還是做貿易,商機都很多。提起華人在胡志明市的現狀和對胡志明市形成的重要影響,對當地情況瞭然於心的高德可侃侃而談:越南全國有華人約100萬人,胡志明市就佔有50萬。越南實行各民族大團結的政策,鼓勵少數民族大力發展經濟,積極參與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華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對胡志明市的經濟建設和市場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創造了不少越南名牌產品,如:平仙鞋、明隆瓷、藝昌傢具、德發餅、蔡俊紡織、天龍筆等等;成功創辦了越南最大的私人工業園——越香工業園;還涌現了一批名畫家,如張漢民、李松年、張路等……
今年4月11日,率廣西政府代表團訪問越南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陸兵在胡志明市召開了中國-東盟博覽會重要客商座談會,徵求進一步辦好第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建議,並對廣西與胡志明市今後的合作提出希望。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副主席阮有信、外事辦副主任黎興國,越南貿易部駐南方辦公室主任范世豪及胡志明市部分重要商會代表參加了座談會,對於廣西與胡志明市以後的雙邊關系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阮有信在會上說,近幾年越南與廣西的經濟貿易獲得了長足進步,在廣西南寧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包括越南在內的東盟各國企業家提供了更多合作的機會,促進了各國經濟發展。」「擁有700萬人口的胡志明市是越南經濟貿易中心,市場很大,商機很多,廣西與胡志明市發展經貿合作前景十分看好,相信廣西企業家在這里會找到有實力的經濟合作夥伴。」高德可認為,廣西與胡志明市在產品上、經濟上的互補性強,有很好的合作基礎。與國內其他省市自治區相比,在開展與胡志明市的經貿合作方面,廣西佔有天時、地利的優勢。建議廣西進一步加強對胡志明市的了解,加大宣傳和促銷力度。高德可對於廣西與越南的合作充滿信心:目前正在構建的「昆明-老街-河內-海防-廣寧」、「南寧-諒山-河內-海防-廣寧」兩條經濟走廊和環北部灣經濟圈對於深化中越雙方,特別是對廣西、雲南與越南經貿領域的互利合作,提高雙方經貿合作的水平和質量都有著積極意義。廣西地處祖國的南疆,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由於廣西具有沿海、沿江、沿邊的獨特區位優勢,在對接東盟推動外向型經濟方面,廣西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南寧是一座美麗的城市,素有「綠城」美譽。現在,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南寧,使南寧成為中國與東盟開展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廣西還處在「兩廊一圈」的中心,廣西、南寧的明天會更加美好。話題轉到胡志明-南寧的臨時航班即將開通時,高德可很高興地說,去年的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許多打算前去參展的越南客商因為搭不上飛機而無法成行,今年這個航班的開通,將大大方便越南客商參加第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並拓寬了雙方客商的貿易交往門路。她希望這個臨時航班能變成永久性航班,認為胡志明市與南寧之間如能開通永久性航班,會對中越兩國之間的交往產生積極的影響,因為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經濟、商貿中心,同時也是與東南亞開展交流的物流中心。高德可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胡志明市政府對博覽會十分重視。去年,胡志明市工商會組織企業參加了首屆博覽會,越南不少企業如ODP葯品公司、越興公司、平光公司等對南寧市近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表示贊賞,認為中國-東盟博覽會人氣旺、商機多,參加博覽會收獲很大。今年的中國-東盟博覽會,越南將組織更大的代表團,並有更多的企業參展。通過各種渠道的宣傳,胡志明市企業對中國-東盟博覽會的了解也在不斷加深。他們希望第二屆博覽會能給客商提供更多接觸、洽談的機會,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建立聯系,更快更好地促進企業之間的經貿交流與合作。
⑶ 從中國遷出到越南的製造商,發展會如想像的那麼順利嗎
發展並不會如想像般那麼順利,因為越南社會對於中國人非常的不友好。而現在越南為了發展國內的經濟,才會選擇讓這些中國的製造商轉移到越南來。因為這樣可以增加越南當地人的就業機會,這樣就可以使得越南人的收入越來越多。從而可以使得越南的經濟得到一個很大的發展。但是對於這些中國製造商來說,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順利,因為首先面對的是語言問題以及環境問題,還有一些政策問題,而這些都是比較棘手的問題。
當然我們在國外也一定要注意一些危險,如果一旦遇到危險的話,應該及時向當地的大使館求助。這樣才會使得我們的生命財產得到保障。
⑷ 越南比中國的經濟前景更好是嗎
近些年來,全球經濟增長開始放緩,但有一個國家卻持續保持了很高的增長水平,近幾年的經濟增速達到7%左右的水平,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鄰國,東南亞國家越南。為什麼越南能實現持續的增長水平呢?
越南經濟前景值得期待
可以說,目前越南確實處於“歷史性的機遇”時期,如果越南能進一步做好營商環境,持續堅持利用好外資投入,依舊可以保持較高水平的增長。根據越南“2035年越南:走向繁榮、創新、公平、民主”的目標規劃,在今後十幾年內,越南仍將以經濟發展為最重要目標,到2025年越南將由目前的中等偏低收入國家,進入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
⑸ 越南製造業崛起,對中國來說有何利弊
如今越南實踐上在走中國的路,就是應用低價的人工來吸收外資企業的入駐。而中國由於人工逐步上漲,的確招致很多外企將消費搬到越南去。
不轉型就無法完成產業高技術含量化產品高勞動附加值含量化,但是,他的經濟開展由於遭到兩頭限制,因而越南要想在現有根底上上幾個台階,簡直沒有可能。一但其勞動密集型產業根底沒有它的優勢了,國際資本可能就會轉向別處,假如有那樣一天,越南經濟勢必會墮入滅頂之災。
⑹ 當中資企業漸漸把產能轉到越南後,會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根據最新的統計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我們的第一季度,越南貿易規模越來越大了,很多的中國企業將產能轉移到國外去,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導致所謂的外商投資慢慢地遷移,產能轉移對於我們整體的趨勢會有哪些影響?對於我們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又能夠怎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詳細聊一聊這個話題。
綜上所述。產能和訂單的轉移是非常正常的行為,我們不必過於的焦慮。而選擇適當的將產能向外轉移,也能夠擴大兩國之間的貿易,從而能夠帶動整體產業鏈的完善,保障我們國內產業進步,提高整體行業的水平,如果利用好我們的優勢,更是可以倒逼國內企業提高生產效率。
⑺ 越南經濟壞境及發展特點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機遇:中國可將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向其轉移,利用越南的廉價勞動力和廉價能源。
挑戰:外國資本可能因為同樣的原因向越南轉移,不利於中國的經濟發發展。以為越南的勞動力更為廉價,所以外國資本可能會更喜歡將勞動密集型企業向越南轉移而不是中國了。
⑻ 越南再引外資108億美元,中國龍頭紙企為何都會看重越南
因為在越南辦企業有很多好處。眾所周知,最近幾年來越南的發展可謂是越來越好了,而越南之所以得到如此迅速的發展與其得到的中國企業的投資有著很大的關系。而且不僅是我國,很多國家都喜歡去越南進行投資。而越南在這樣高密度的投資之下,經濟也得到了非常好的發展。
除此之外,越南對於一些企業的環保要求還是比較低,因此能夠為企業節省一定的成本。對於很多發達國家來說,在這些國家辦工廠需要花費很大的一筆環保費用,而這就使得很多企業無形中增加了辦廠成本,所能夠獲取的利潤也就越來越少。而近幾年來我們國家對於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就迫使這些企業去尋找像越南這樣的國家來分攤環保成本。
其實在越南進行投資肯定是有著非常多好處的,畢竟商人都以利潤為重,如果沒有好處這些商人怎麼可能在越南選址呢?
⑼ 越南一季度出口額首超深圳,國內外貿工廠企業如何再創佳績
國內外貿工廠企業應該發揮區位優勢,同時利用政策優惠吸引外資辦廠。
⑽ 越南加入tpp,在越南的中國企業有什麼影響
2014年初,越南紡織集團(Vinatex)負責人稱,當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TPP)簽訂後,在2020年前越南紡織行業將能夠完成出口額250億美元的目標。目前,越南正在為與有關各方簽署TPP進行多場談判。
據越南媒體10月19日報道,為在未來5年內達到10億美元營業額的目標,越南紡織企業提出了擴大生產、增加生產線技術投資、提高原料自給等解決方案。
毋庸置疑,TPP將帶給越南新的機遇,讓越南的紡織企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但同時,越南紡織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越南製造」的紡織品能否沖上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成衣出口稅額 或銳減12%-32%
日前,據路透社報道,華盛頓意欲促成一項協議。根據這項協議,越南將成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成員國中的大贏家之一,而且將從中國和其他非協議成員國手中獲得服裝市場的部分份額。而墨西哥或中美洲國家不會從中獲益。
如今,得益於區域性貿易協定,美國一半的紗線和布料產品都會出口到邊境以南,利用那裡廉價的勞動力把它們製作成成衣。大部分情況下,這些服裝會成為美國消費者「回購」的免稅品。
服裝業是越南優先發展的產業。但服裝業僅是其他國家需要考慮的許多問題中的一個。作為在紡織品問題上支持華盛頓的回報,這些國家或許會在其他領域尋求讓步。
其他已經加入或即將加入TPP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和新加坡。
不同行業的待遇取決於美國對其產生的經濟影響。實際上,這會意味著有關方面需要等待更長時間才會對內衣和男士針織襯衫等棉織品降低關稅。而中美洲國家在這些領域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包括羽絨外套和合成纖維服裝等中國佔有生產支配地位的產品會很快降低相關關稅,從而給越南帶來一定優勢。
事實上,即使徵收關稅令其產品成本增加了三分之一,但自2010年以來,越南對美國的出口額提高了38%。研究人員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相關模型預測稱,截至2025年,越南的出口將進一步增加46%,而墨西哥、中國和印度的出口則將減少。
預計新協定規定的更高的勞動力和環保標准將推高越南的生產成本。不過,若僅僅考慮勞動力成本,美國和中美洲國家比不過它們的亞洲對手。
2014年中期,中國在美國服裝市場所佔份額從2010年的高於39%下降至37%以下。而越南在美國服裝市場的份額則增至10%以上。
美國時裝工業協會負責人朱莉婭·休斯說:「越南的服裝已經比中國的便宜了。而實施免稅優惠政策後,其稅額可能會出現幅度達12%至32%的銳減。這將產生巨大的差別。」
中國商務部沒有對相關問題做出回復。而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拒絕發表評論。
TPP帶動外資企業對越投資
由於TPP的關稅減免是有條件的,主要的製造工序如紡紗、編織和印染必須在TPP成員國進行。為了享受關稅減免政策,許多企業正積極將工廠遷往越南。一些成衣生產企業的收入在2013年增長了50%。
增長的趨勢覆蓋越南全國,今年一季度,越南的紡織品出口增長了20%。已經有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紡織企業在越南設立了生產廠,或正加快進入越南的步伐,其中不乏為國際大品牌代工的企業。但另據報道,由於越南服裝製造企業沒有大規模的資金儲備,因而很難投資建立自己的紗線和紡織工廠,主要需要依賴中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有經濟學家指出,在紡織服裝行業,TPP的簽署將主要使在越投資的外國企業獲益,而不是越南本土企業。
現在,泰國服裝製造商協會已經將越南視為頗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越南《人民報》10月28日報道:泰國服裝製造商協會稱,歐盟對泰國紡織服裝產品徵收的進口關稅將由目前的9.6%提高至12%,這將使泰國紡織服裝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競爭力。為應對這種情況,泰國紡織服裝企業正計劃將生產線轉移到越南、緬甸等勞動力成本低,且享有普遍化優惠關稅制度(GSP)的鄰國。目前,約有30家泰國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在鄰國設立第二家生產廠,其中主要在越南和柬埔寨。
據報道,中國針織服裝產品製造商申洲國際近日在一份中期報告中稱,主要進口國的貿易政策苛刻,製造成本攀升,這些正在壓縮市場份額。該公司計劃在越南設立面料和服裝工廠。其他一些中資企業也打算將越南作為基地,譬如天虹紡織、互太紡織等。
「越南製造」將擠壓「中國製造」?
據路透社報道,有業內專家認為,TPP會刺激全球紡織和服裝貿易發生進一步的變化。中國2010年在美國服裝市場所佔份額為39%,在2014年中期時已經跌破37%,而越南在美國服裝市場的份額則已攀升至10%以上。「越南(的製造成本)本就比中國低,而屆時的免稅優惠可能提供12%-32%減稅待遇,這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美國時裝業協會主席JuliaHughes說。
據路透記者Krista Hughe撰文表示,如果美國能在TPP談判中如願以償,那麼「中國製造」在美國服裝店裡將會不再那麼常見了。
在出口方面,另據越南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9個月越南全國紡織業針織品出口額達到約19億美元,紡織品出口額提升至155.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9%。越南紡織服裝協會副會長范春鴻表示,越南加入TPP之後,越南企業將在關稅方面享受更多的優惠,因此這也是幫助越南企業擴大出口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份額的動力。屆時,在5年內達到10億美元營業額的目標,對業內的一些大企業來說相對更容易些。
不過,當今的越南紡織業在原材料和輔料領域仍舊嚴重依賴進口。越南企業競爭力實際上仍舊較弱。
因此,范春鴻表示,為了大力發展越南國內的原材料、輔助材料,越南紡織行業各企業之間應加強製造過程中纖維-紡織-印染-縫制環節的密切合作,逐漸將生產形式從加工FOB(原材料采購,半成品)商品過渡到ODM(自主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商品。只有這樣,越南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仍舊能夠做到可持續、健康發展。
鏈接
紡織機械產品對越出口迅猛增長
我國紡織業出口在遭遇了去年的「寒流」之後,今年上半年出口呈現顯著復甦跡象,紡織原料、製品及紡織機械出口額增速均出現恢復性增長。
據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共出口紡織原料及製品123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其中,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115.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6%;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類產品出口199.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1%;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917.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6%。另外,第一季度我國紡織機械產品出口額為11.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5%。
今年上半年,我國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額為917.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6%。其中,對歐盟出口為181.7億美元,同比增長3.3%;同期對美國和日本市場分別出口156.5億美元和109.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5%和0.3%。對以上三大市場出口額合計占同期我國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總額的48.8%。
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國紡織機械產品共出口11.7億美元,同比增長7.5%。其中,對印度出口2.4億美元,增長16.3%,對越南出口1.1億美元,迅猛增長1.3倍。
孟加拉國重振成衣業
近期,匯豐銀行發布一份貿易預測報告指出,孟加拉國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增長率將由2010年的2.8%上升到2020年的3.8%。孟加拉國的服裝出口將在未來10年中繼續增長。
時至目前,距離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市郊薩瓦爾鎮的數家成衣廠發生倒塌事故已有一年半的時間,1100多名工人喪生以及工廠安全防護措施的落後,曾使質疑該國生產安全及行業發展前景的言論不絕於耳,該國工廠安全問題也為其成衣業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孟加拉國政府近日表示,為應對這一情況,孟加拉國紡織服裝廠已經引入了新的法律法規,來加強成衣廠的安全法規標准,這將有助於加強孟加拉國與國際買家建立合作關系,並促進行業擴大生產。自2013年12月起,工廠把服裝工人的最低工資提高了77%,這雖然增加了企業成本,但業內人士預計孟加拉國服裝業仍將在全球市場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