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龍應台在當代華文壇及思想界,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作家。從1984年11月的那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這本書,由一則社會新聞剖析傳統文化的弊端抨擊逆來順受,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學,透視台灣自然環境和道德環境的惡化,呼喚人們的社會責任感。
❷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讀後感作文1000字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讀後感
面對著瘦肉精,面對著注水羊,面對著外國人對中國人特點的標語。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我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叫做《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是中國人,看了都有所感觸。
這篇文章是湖南衡山人龍應台女士寫的。寫的是中國人的種種陋習。她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出寫出來,讓中國看了,沒有道理不生氣。使中國人如坐針氈。由於作者對中國愛的深沉,所以對國人的劣根性恨之入骨。連連問: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聲討懦弱的中國人,直逼我們每一個人的良知,撕開中國人醜陋的靈魂,質問我們的尊嚴。是啊,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我們應該站起來,指著不道德人的鼻尖,告訴他們,我們生氣了!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很都有骨氣的人,秦朝有項羽烏江自刎,宋國有岳父精忠報國,抗擊金軍,明有鄭成功復台灣,清有林則徐火燒鴉片••••••這些都是中國人!有骨氣的中國人!難道經過幾千年傳承,這種骨氣都隨風而去了嗎?
當攤販把你的搞得的像個破落的打雜院,城市的交通一團烏煙瘴氣,淡水河是條爛腸子,你捧著自己的無腦嬰兒,你在無言的對天哭泣嗎?
看到外國人在旅遊景區上寫著一塊牌子—請勿大聲喧嘩,只寫給中國人看。看到最後的一句話時,是中國人都會生氣,憤怒。沒想到中國人在外國人的眼裡竟是這樣的形象。
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那?你難道不為此感到憤怒嗎?為此感到惋惜嗎?
中國人應該站起來了,我們一定要改掉陋習,從自己,從大家,從點滴開始做起。告訴他人,你生氣了!你受夠了!你已不再沉默了!
我想信中國人一定,會改變,一定會清醒過來。加油!每一個中國人!
❸ 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為什麼感到驕傲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驕傲。
因為我們國家地大物博,
我們的人民勤勞肯干,善良,勇敢
我們過去有四大發明,現在的生活
也是很不錯的,我們不再受別人欺負
❹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賞析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這是一篇渾身是刺的散文,體現著作者耿直、認真、批判現實的風格,文中的反復質問相當有力,發人深省,被認為具有魯迅投槍匕首雜文之遺風。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一文針對社會生活中人們對破壞自然環境、違反社會公德等不文明行為漠視、姑息的現象,作者用一連串的「你為什麼不生氣?」發出怒吼和指責,引起讀者內心的反省與共鳴。作者冷靜縝密的思考,硬性剛勁的文風和犀利的視角,讓讀者感到風雷滾滾,正氣凜然。
細讀此文,反復品味,我們就會發現文章更深刻的內涵:正面指責的是國人懦弱怕事、姑息邪惡以致壞人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實質上作者所要肯定的是社會中人的因素,一個由具備健康人生價值觀的公眾群體所組成的社會是不會出現病態的。
文中沒有空洞的說教,有的是精選的生活細節,揭開醜陋,用一腔熱血,對一個民族說話:希望人們振奮,扔掉惡習。
(4)中國人你為什麼擴展閱讀: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中寫道,當她向一個被政府潛規則的商販詢問為什麼不投訴時,商販一臉漠然地說「大家都這樣」,然後又說「投訴會取消營業資格,損失更大」,龍應台感到很生氣但又很悲哀,她寫道:「如果你有良心,就要去告訴他們:你受夠了,你很生氣!」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中說明了沉默不是良葯,可以一勞永逸,它是糖衣炮彈,品嘗過短暫的甜蜜後將人炸的體無完膚。要生氣,把生氣燒成大火,讓它從荒原上滾過,只留下平整的大地,不要多餘的野草。只有你站起來了,你就邁出了改變的第一步,才能看見火紅的初陽。
❺ 《中國人,為什麼不生氣》課文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龍應台
在昨晚的電視新聞中,有人微笑著說:「你把檢驗不合格的廠商都揭露了,叫這些生意人怎麼吃飯?」
我覺得惡心,覺得憤怒。但我生氣的對象倒不是這位人士,而是台灣一千八百萬懦弱自私的中國人。
我所不能了解的是: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包德甫的《苦海餘生》英文原本中有一段他在台灣的經驗:他看見一輛車子把小孩撞傷了,一臉的血。過路的人很多。卻沒有一個人停下來幫助受傷的小孩,或譴責肇事的人。我在美國讀到這一段。曾經很肯定地跟朋友說:不可能!中國人以人情味自許,這種情況簡直不可能!
回國一年了,我睜大眼睛,發覺包德甫所描述的不只可能,根本就是每天發生、隨地可見的生活常態。在台灣,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蟬螂,而是「壞人」,因為中國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殺到他床上去,他寧可閉著眼假寐。
我看見攤販占據著你家的騎樓,在那兒燒火洗鍋,使走廊垢上一層厚厚的油污,腐臭的菜葉塞在牆角。半夜裡,吃客喝酒猜拳作樂,吵得雞犬不寧。
你為什麼不生氣?你為什麼不跟他說「滾蛋」?
哎呀!不敢呀!這些攤販都是流氓,會動刀子的。
那麼為什麼不找警察呢?
警察跟攤販相熟,報了也沒有用;到時候若曝了光,那才真惹禍上門了。
所以呢?
所以忍呀!反正中國人講忍耐!你聳聳肩、搖搖頭!
在一個法治上軌道的社會里,人是有權利生氣的。受折磨的你首先應該雙手叉腰,很憤怒地對攤販說:「請你滾蛋!」他們不走,就請警察來。若發覺警察與小販有勾結——那更嚴重。這一團怒火應該往上燒,燒到警察肅清紀律為止,燒到攤販離開你家為止。可是你什麼都不做;畏縮地把門窗關上,聳聳肩、搖搖頭!
我看見成百的人到淡水河畔去欣賞落日、去釣魚。我也看見淡水河畔的住家整籠整籠地把惡臭的垃圾往河裡倒;廁所的排泄管直接通到河底。河水一漲,污穢氣直逼到呼吸里來。
愛河的人,你又為什麼不生氣?
你為什麼沒有勇氣對那個丟汽水瓶的少年郎大聲說:「你敢丟我就把你也丟進去?」你靜靜坐在那兒釣魚(那已經布滿癌細胞的魚),想著今晚的魚場,假裝沒看見那個幾百年都化解不了的汽水瓶。你為什麼不丟掉魚竿,站起來,告訴他你很生氣?
我看見計程車穿來插去,最後停在右轉線上,卻沒有右轉的意思。一整列想右轉的車子就停滯下來,造成大阻塞。你坐在方向盤前,嘆口氣,覺得無奈。
你為什麼不生氣?
哦!跟計程車可理論不得!報上說,司機都帶著扁鑽的。
問題不在於他帶不帶扁鑽。問題在於你們這廿個受他阻礙的人沒有種推開車門,很果斷地讓他知道你們不齒他的行為,你們很憤怒!
經過郊區,我聞到刺鼻的化學品燃燒的味道。走近海灘,看見工廠的廢料大股大股地流進海里,把海水染成一種奇異的顏色。灣里的小商人焚燒電纜,使灣里生出許多缺少腦子的嬰兒。我們的下一代——眼睛明亮、嗓音稚嫩、臉頰透紅的下一代,將在化學廢料中學游泳,他們的血管里將流著我們連名字都說不出來的毒素——
你又為什麼不生氣呢?難道一定要等到你自己的手臂也溫柔地捧著一個無腦嬰兒,你再無言地對天哭泣?
西方人來台灣觀光,他們的旅行社頻頻叮嚀:絕對不能吃攤子上的東西,最好也少上餐廳;飲料最好喝瓶裝的,但台灣本地出產的也別喝,他們的飲料不保險……
這是美麗寶島的名譽;但是名譽還真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健康、我們下一代的傻康。一百位交大的學生食物中毒——這真的只是一場笑話嗎?中國人的命這么不值錢嗎?好不容易總算有幾個人生起氣來,組織了一個消費者團體。現在卻又有「占著茅坑不拉屎」的衛生署、為不知道什麼人做說客的立法委員要扼殺這個還沒做幾樁事的組織。
你怎麼能夠不生氣呢?你怎麼還有良心躲在角落裡做「沉默的大多數」?你以為你是好人,但是就因為你不生氣、你忍耐、你退讓,所以攤販把你的家搞得像個破落大雜院,所以台北的交通一切烏煙瘴氣,所以淡水河是條爛腸子;就是因為你不講話、不罵人、不表示意見,所以你疼愛的娃娃每天吃著、喝著、呼吸著化學毒素,你還在夢想他大學畢業的那一天:你忘了,幾年前在南部有許多孕婦,懷胎九月中,她們也閉著眼夢想孩子長大的那一天。卻沒想到吃了滴滴純凈的沙拉油,孩子生下來是瞎的、黑的!
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為你是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你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說話,明天你——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種、有良心,你現在就去告訴你的公—仆立法委員、告訴衛生署、告訴環保局:你受夠了,你很生氣!
你一定要很大聲地說。
❻ 中國人你為什麼愛生氣:管理情緒,改變命運
《中國人你為什麼愛生氣:管理情緒,改變命運》是2010年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仕強。本書主要介紹了主觀感覺對情緒的影響、生理變化對情緒的影響、表情動作對情緒的影響等內容。
書名
中國人你為什麼愛生氣:管理情緒,改變命運
作者
曾仕強
ISBN
9787545406306, 7545406303
頁數
161頁
出版社
廣東經濟出版社
作者簡介
曾仕強,教授,中國式管理之父,當今中國極具影響力的管理大師與培訓大師。研究中國管理哲學近三十年,首倡中國式管理,名動政、商、學界,享譽海內外。
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行政管理碩士。曾任大學校長、教授多年,並長期擔任企業經營顧問、高級培訓師。現任時代光華公司特聘高級培訓師。被譽為中國式管理大師、最受企業界歡迎的十大名嘴之一。
重要著作有:《中國式團隊》、《圓通的人際關系》、《在中國如何當領導》、《管理的真相》、《從管人到安人》、《中道管理》等。
內容簡介
《中國人你為什麼愛生氣:管理情緒,改變命運》主要講述了影響情緒的各方面因素,以及有效管理情緒的方法。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國人愛生氣
第一節 中國人的情緒現狀/3
中國人情緒變化特別大/3
中國人很容易生氣/5
中國人生氣時不講理/8
第二節 情緒是一種反應/9
主觀感覺對情緒的影響/9
生理變化對情緒的影響/11
表情動作對情緒的影響/12
行為沖動對情緒的影響/13
第三節 情緒是一個警訊/14
情緒沒有好壞、優劣之分/14
情緒促使人們正確因應內外情境/15
第四節 情緒有理性和非理性兩大類/16
非理性情緒有兩大類:誇大與不符合實際/17
❼ 《論語》中國人,你為什麼活得那麼累
《論語.為政》中記載,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對於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這里說一說。曾經流行一個詞叫「瀟灑」,當時人們都力求瀟灑,自以為瀟灑。後來這個詞漸漸從我們的日常用語中淡出,現在基本沒人提了。因為我們現在開始更多地感覺不幸福,所以幸福成了我們現在的流行詞。但什麼是瀟灑、什麼是幸福,一直沒有誰說清楚過。孔子卻在無意間就對瀟灑和幸福作了最好的注釋,這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能夠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就不會活得那麼累。
❽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的閱讀答案
12、4分。這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說,在台灣的現實生活中,因為很多的中國人怕事,自私,對於種種不文明的風氣,不敢勇於批判,運用法律勇敢地捍衛自己的權益,而是一忍再忍,畏縮退讓,導致了不文明者甚至是違法者為所欲為,橫行霸道。(能夠寫到忍讓導致壞人為所欲為大意的即可給滿分,能寫到「因為中國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殺到他床上去,他可閉著眼假寐。」句子給2分。)
13、3分。作者在文章開頭提到自己讀包德莆的《苦海餘生》一事,其實是為了引出下文,先揚後抑,通過當時自己堅信「中國人以人情味自詡」,肯定不會有不人道、無公德的行為發生,和後面自己的所見所聞形成鮮明的對比,以達到震憾人心的效果。(談到引出下文或先揚後抑、對給
1.5分,談到效果給1.5分。)
14、4分。作者不僅想要批評嗓音污染、水源污染、空氣污染、毫無公德、目無法紀等不良現象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更想批評那些熟視無睹、麻木不仁、不敢抗爭的民眾,正是這種對不良現象的忍讓與妥協,縱容了不良風氣的漫延。(答到大意給2分)我們作為充滿社會責任感的一代新人,要敢於和不良現象做斗爭,更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做個守法文明的好公民。(答到大意給2分。)
❾ 中國人,你為什麼還要去加拿大
來加拿大已經有七個月了。感受良多,很想利用假期這點時間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一來當成自己的日記,二來給那些想出國的人作點參考。然則時間不長,不少事情看得還不全面,不敢隨便進行合理想像,於是只能粗淺地講點心理感受。
但是,無所謂歸無所謂,剛剛落地之時,禁不住還是會認真地想一想,出國就一定是視野寬了?就一定是人生擁有更多的路可走,就一定比國內好嗎?我在出國前對這些問題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過來人卻告誡我:加拿大就這樣啦,你是不可能混進這邊的社會的,我們當初也嘗試過,後來知道不行的。所以,這邊是很難混的,最多就是混個國籍,差不多就要回國去混啦,大家都是這樣的啦。
這盤冷水潑得有道理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用了這半年的時間,漸漸地有了自己的看法。
先給我等大陸新技術移民畫個像:一開始,我是新移民我怕誰,我到哪裡都拍照;然後,語言不行,進語言學校,交了一班中國朋友;然後去打打工,或者進學校讀書,以求能找到專業工作;哎,好不容易混到一份稍為滿意的工作,日子就這么過啦,悶是悶了點,但是,想一想為了下一代吧。
語言障礙對於許多人來說最要命,它就好像一道牆,人如何穿得過去呢?不過還好,盡管講得支離破碎,還是可以應付日常生活之需,如購物、問路,不會吃啞巴虧。要想和那白人多講幾句,就是把牙根磨得噌噌作響,也擠不出幾個字來。還是中國朋友好,能夠很好地進行語言及情感的溝通,於是,就讓咱們一起去玩吧?我們不跟白人玩,也不跟本地長大的華人玩,不跟香港人玩,我們不跟台灣人玩,印第安人都呆在自留地呢,很少能見到,要見到了也不跟他們玩。
你以為把不同的文化放在一起,他們就會自動溶合嗎?把不同膚色的人放在同一個學校的班級,他們就能成為同學朋友嗎?不會的。文化是很難溶合的,加拿大所謂的二百種語言的多元文化,在我看來其實只有一種,白人文化,即主流文化,其他少數族群的文化異同,就用來被同化的。中國人帶來的文化,除了吃的文化外,其他方面都是用來被同化的。所以,新移民的文化弱勢是非常明顯的,不產生被邊緣化的感覺幾乎是不可能的。許多新移民都把自己當成是弱勢群體。
所謂邊緣化,自然存在一條邊界劃分出不同的族群。當意識到這條界線的存在的時候,我們就會自然地活在一個小小的中國人圈子中,工作學習之餘聚在一起,就一起咀嚼新鮮的人和事,享受著彼此的認同。當我們都把認同感放在這些朋友身上的時候,我們就不在乎白人怎麼去評價我們了,這個新鮮的社會的價值觀是如何了,因為那與我們無關。我們就封閉在從國內帶來的價值觀中,在加拿大建立了個小小的中國。所以,在唐人街,福建老鄉仍然是把垃圾往大街里掃,理直氣壯。雖然他也知道,在別的許多地方,地面都干凈得可以隨處坐下來而不怕弄臟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