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女英雄有那些啊她們又有什麼事跡
1、秦良玉
秦良玉,忠州人。膽智過人,擅長騎射,又擅長作文章,姿態風度嫻靜文雅。行軍治兵,號令嚴明,所領軍隊號稱「白桿兵」,遠近聞名。
崇禎十六年,張獻忠攻陷武昌,處死楚王朱華奎,率兵再次進犯四川,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勢給巡撫陳士奇,建議派兵守十三個關隘,但陳士奇不用,秦良玉又找巡按劉之勃,劉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計策,但是卻無兵可派。
2、梁紅玉
梁紅玉,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後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黃天盪之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
3、武則天
武則天,自名武曌,並州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武則天酷愛詩歌樂舞,稱帝後,她御撰了大量雅樂作品,如《唐明堂樂章》、《唐大饗拜洛樂章》等,對唐代音樂文化的繁盛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武則天的統治穩定之後,開始啟用酷吏。為鞏固統治,武則天使用嚴酷手段。為掌握國家統治大權,她毒死了已立為太子的親生兒子。稱帝第二年,武則天便用兩大酷吏之一的來俊臣殺了另一個酷吏周興;至萬歲通天二年,殺死來俊臣,結束了酷吏政治。
4、穆桂英
穆桂英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穆桂英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
穆桂英與佘賽花有許多共同點。佘賽花是因為打敗了楊繼業,楊宗保也是穆桂英的手下敗將;她們倆人的武功也都比自己丈夫的高。穆桂英比佘賽花高出一籌的是戰術。
5、王昭君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
昭君出塞後的幾十年時間里,漢匈兩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關系。呼韓邪單於附漢與昭君出塞,不但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此外,加強了雙方的交流,使當時相對落後的少數民族必然產生對中原先進制度的嚮往,促使一些少數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貳』 巾幗四大女英雄有哪些
巾幗四大女英雄有:
1、第一位,黃令儀院士。她畢業於華中工學院,之後又進入了清華大學深造,1989年時被派到了美國的一家公司進行合作,回國後就一直在對各種集成電路的方法進行潛心專研。
2002年時,66歲的黃令儀本應安享晚年,但她還是走進實驗室開始了晶元的研發。經過不斷的努力,黃教授終於和自己的團隊研發出了中國晶元,至少給我國節省了1.4萬億元。
2、第二位,何澤慧。她是傑出的核物理學家,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在德國海德堡皇家學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間,何澤慧首先發現並研究了正負電子幾乎全部交換能量的彈性碰撞現象。
回國後與其丈夫錢三強共同創立了研究院,為我國的核武器研究做出了極大貢獻,並培養出了許多的科研人才。
3、第三位,余旭。她出生於四川成都崇州,中國共產黨黨員,空軍上尉,曾任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中隊長,是一位革命烈士。
2016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進行飛行訓練中時,余旭所在的八一飛行表演隊發生一等事故,結果跳傘失敗,結束了她年輕的生命。
不過在我們心中,她一直存在,她不畏懼挑戰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4、第四位,侯靜。她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被譽為「激光女神。博士畢業後,她一直在對「超連續普光源」進行研究。
經過短短幾年的時間,侯靜率領研究小組就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關鍵技術瓶頸,並打破了美國保持4年之久的紀錄,與此同時,她還著力推動創新成果向生產力、戰鬥力轉化,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與軍事效益。
巾幗女英雄的重要性:
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中國就能成功從一個落後的國家逐漸發展為世界強國,這讓許多國家都感到十分驚訝。
中國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我國諸多科學家的努力,雖然我們更多了解到的是中國的男科學家,但我國的女科學家們同樣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這些女英雄都是中國的驕傲,如果不是她們研究出了這些成果,國人們根本無法挺直腰桿,也根本不可能不懼他國威脅。當然不僅是她們,江山輩有才人出。
現在的中國,同樣有著許多的巾幗女英雄,我們相信,在這些女英雄與男英雄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未來一定能發展得更好。
『叄』 驚才絕艷,中國古代著名的女英雄有哪些
中華男兒多豪傑,中華女子多巾幗。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裡面,出現過很多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她們的功績,完全不輸於男子豪傑。下面,我為大家介紹我心目中的兩大女英雄,在我的心目中,她們比古代四大美女更有魅力。她們是李秀寧、樊梨花。
樊梨花自幼學武、武功高強,而且有勇有謀,文武雙全,還能征善戰。她曾經官居大元帥,帶兵把敵人殺到屁滾尿流、落荒而逃。由於她出色的功績,唐代的統治者,封她為威寧侯、鎮國一品夫人。歷史上,能封侯的女人少之又少。
『肆』 像劉胡蘭這樣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女英雄還有哪些
張晶麟(1926—1941) 女。山東省榮成市人。1940年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1年4月, 任峨石鄉婦女自衛團幹事,發動婦女站崗放哨,縫衣做鞋支援前線。為防止日偽軍擴大據點,在拆除部分廟宇時,於1941年農歷七月二十七日清晨,遭到日偽軍伏擊,不幸被捕。被捕後敵人對她使用種種酷刑,她威武不屈,農歷八月初一敵人將她押赴虎礎寺殺害。被當地群眾稱之為「少年女 英雄」。
江姐,即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中國共產黨地下時期重慶地區組織的重要人物,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江家灣人,畢業於四川大學,為中國共產黨追認的女烈士。
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後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1948年,江竹筠接任彭詠梧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1949年11月14日,被國民政府軍統於渣滓洞監獄所殺並毀屍。
趙一曼(李坤泰,1905年10月-1936年8月2日),字淑寧,出生於四川宜賓,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烈士。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6月30日晨,被追敵二度捉捕,受到殘酷的刑訊;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敵殺害。
陳康容(1915—1940),祖籍福建省永定縣,出生於緬甸。1937年陳康容在廈門與中共廈門工委接上關系,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5月受黨組織委派,回到家鄉以教書為掩護開展地下工作。1940年7月16日晚上,陳康容被當地保安團兵抓獲。敵人為從陳康容口中獲得黨組織的情況,下令把陳康容吊在房樑上用皮鞭抽打。陳康容被打得皮開肉綻、死去活來,但堅貞不屈,決不招供。她在《自首書》上寫道:「青春無價比,團聚何須提,為了伸正義,豈懼剝重皮!」1940年8月16日夜,陳康容被殘酷活埋在撫市的山墩上,犧牲時年僅25歲。
『伍』 中國抗戰時期的女英雄有哪些
1、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
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
2、劉耀梅(1921年10月18日—1943年11月21日),女,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烈士,河北阜平縣羅峪村人,抗戰爆發後,她積極追隨村婦救會主任做革命工作,1938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村婦救會主任和平陽區委委員後,她更加積極熱忱於革命工作。
1943年秋,侵華日軍荒井部「掃盪」平陽一帶,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平陽慘案」,劉耀梅組織群眾堅壁清野,安全轉移,後不幸落入敵手,入獄3天,荒井逼她說出我軍機密,用盡酷刑,劉耀梅堅貞不屈,破口大罵,日軍惱羞成怒,用殘暴手段將其殺害,其狀慘不忍睹。
3、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今四川省翠屏區白花鎮)。
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於1936年8月被捕就義。
4、成本華(1914—1938),女,安徽省和縣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縣,和縣人民奮起抵抗,成本華指揮戰斗,最終被日本侵略軍俘獲,她寧死不屈,視死如歸,被殘忍殺害。犧牲時年僅24歲。
5、冷雲(1915—1938),出生於黑龍江樺川,1931年入樺川縣立女子師范學校讀書。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等地從事秘密抗日活動。兩年後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成為抗聯戰士的冷雲曾經負責隊伍中的文化教育工作,後來調到第5軍婦女團,歷任小隊長、政治指導員。
『陸』 女英雄人物有哪些
女英雄人物有花木蘭。
花木蘭,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事跡流傳至今,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花木蘭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人物出處: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該詩約作於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錄於南朝陳的《古今樂錄》。僧人智匠在《古今樂錄》稱:「木蘭不知名。」
長300餘字,後經隋唐文人潤色。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戰,正史對於這場戰役有3個行軍記載切合了《木蘭辭》提及的地名。
『柒』 女英雄人物有哪些
1、花木蘭
流傳版本最廣為姓魏,名木蘭。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庄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後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但《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民歌,不可能隋朝才出現。最真實應是北朝人(由詩中「黑山」可知,黑山所處應是北朝)而北朝為鮮卑人為尊,初年士兵多是鮮卑人很少漢人,又因為鮮卑女性地位較高(最初為母系氏族),女子主母也可領兵。所以木蘭應該是鮮卑人姓賀賴,後音譯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