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情景交融如何在中國詩歌中體現300字

情景交融如何在中國詩歌中體現300字

發布時間:2022-06-15 07:42:26

『壹』 淺析《古詩19首》融情與景,情景交融的特點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從樂府民歌汲取養料,滋養自己的創作。他們有感而發,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決無虛情與矯飾,更無著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中就這樣概括《古詩十九首》的藝術特色:「觀其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意味無窮。遣詞用語非常淺近明白,「平平道出,且無用功字面,若秀才對朋友說家常話」,卻涵詠不盡,意味無窮;2.質朴自然。從情感說,《古詩十九首》感情純真誠摯,沒有矯揉造作;從藝術表現說,它的寫境用語好像都是信手拈來,沒有錯采鏤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詩境。

3.情景交融。《古詩十九首》所描寫的景物、情境與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過或白描、或比興、或象徵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渾然圓融的藝術境界;4.語言精練。《古詩十九首》語言淺近自然,卻又極為精煉准確。傳神達意,意味雋永。

此外,《古詩十九首》還較多使用疊字,或描繪景物,或刻畫形象,或敘述情境,無不生動傳神,也增加了詩歌的節奏美和韻律美。

『貳』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中國詩文中最突出,最擅長的表現方法嗎

借景抒情是指讓感情依附於一定的景物,通過景物的描寫來抒發感情,它是間接抒情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應,互相交融,達到物境與我情融為一體的藝術境界。借景抒情有兩種寫法:一種是把情與景分開寫。可以先寫景,後抒情;或者先抒情,後寫景。也可以是把景和情穿插起來寫。另一種是把景和情糅合在一起,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這種寫法,不必添加任何詞語,我們就可以從作者描繪的景物中看出人物(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感情。寓情於景即通過寫景來抒發作家的內心之情。

『叄』 在中國詩歌中體現情景交融的方法

作詩無非情景二字的安排,在心為情,有判斷、有議論、有抒情;在目為景,山川舟橋、花鳥風月等。

王國維說作詩有造境有寫境,寫景也有虛有實, 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未必是柳宗元眼中所見,詩人虛構之境是造境;「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詩人眼中所見,是寫境。

詩人抒情寫景的組合也有各種不同手法,例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上句寫景,下句寫情;又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每一句都情景交融,緣情而寫景;「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由景而生情。

詩幾乎都是情景交融,老街這里說的,是以分析句子的情或景而不是指特指整首詩。下面按照自己的學習體會,說一說詩詞中情與景的不同表現手法。

一、分開寫的情和景
1、一情一景

詩詞中常見的是一部分寫景、一部分寫情,例如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上句寫景,下句寫情。

絕句中常見一半是景,另一半是情。也有結構特殊的,例如唐·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第一句和第四句是景,中間二句是抒情: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老街自己寫過一首《春思》,前三句是景,後一句抒情:

【階前春草半青黃,樓外春風桃李香。落盡梅花笛聲遠】, 獨憐江水似愁長。

七律中間二聯多見一情一景,例如秋興八首其三,第二聯寫景:「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第三聯寫情:」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2、都寫景

剛才說過,七律中間二聯一般一情一景,但是有二聯都寫景的。《秋興八首》第七首,第二聯和第三聯都寫景: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肆』 情境交融如何在中國詩歌中提現

談詩歌創作中的情感生成方法——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說的形成脈絡

一切文藝作品,都需要表達感情。 詩歌,尤其需要表達感情。在詩歌創作中都要表達詩人明確的是非,強烈的愛憎,感人的一腔愁緒與歡樂。 感人的詩歌總是把詩人的喜怒哀樂洋溢在詩歌的的字里行間,從而震撼著讀者的心靈並使讀者得到美的享受。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狄德羅也說:「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筆調都不可能打動人心。」 一首詩歌有沒有充沛,濃烈,炙熱,細膩的情感,可以說是詩歌成功與否的的一個重要標志。

對於詩歌要表現感情的問題,我國古代的作家評論家,早有認識。 比如,《毛詩序》的作者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在這里明確把「情」與「志」並舉, 也就是說詩歌的最重要特點就是要表達思想(志)和情(感情)。

『伍』 沁園春長沙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點是怎樣體現出來的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寫景抒情詩文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即在景物描寫中自然而然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詞中分別寫了山、林、江、舸、鷹、魚;又分別描繪了它們的特徵,如紅、染、碧、流、擊、翔;再突出它的數量、程度、范圍,如萬、層、漫、百、長、淺;再展示它們的空間位置,如空中、水底、遠、近、高、低等。

最後由點到面,「萬類霜天競自由」,用一個「競」字寫出了生命的力量。在青年革命者毛澤東眼中的秋,呈現出了一種色彩斑斕、生機勃發的美,一種催人奮進、給人力量的美。面對這樣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澤東抒發了改天換地的壯志豪情,發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浩嘆。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寫景抒情詩文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即在景物描寫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物皆著我之色彩(釋義:所以物品都帶有我自己的主觀色彩)」(王國維語),而不是寫景和抒情「兩張皮」。

這首詞的上片,雖然也是一般地寫秋,但這秋景卻全是詩人眼中景,打上了詩人鮮明的情感烙印。無論是樹葉經霜變紅似染過的「萬山」,還是湘江中百舸爭流的場面,或是搏擊長空的雄鷹和水中自在來往的游魚,都是經詩人眼中篩選過的景物,並經過詩人眼光折射出來。

這些景物不像古人眼中的秋景,給人的感覺不是「悲」,不是「愁」,而是「萬類霜天競自由(釋義: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熱烈、喜人的場面,詩人傳達給讀者的是一種樂觀、昂揚向上的情緒。

(5)情景交融如何在中國詩歌中體現300字擴展閱讀:

原詩:

《沁園春·長沙》近現代: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釋義:

深秋季節,我獨自站立在橘子洲頭,望著滔滔的湘水向北奔流。萬千山峰全都變成了紅色,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後。鷹在廣闊的天空里飛,魚在清澈的水裡游,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對廣闊的宇宙惆悵感慨:這曠遠迷茫大地的盛衰沉浮,該由誰來主宰呢?曾經我和我的同學,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里漫遊。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勁頭正足。

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可曾記得,那時我們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馳而來的行船?

賞析: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釋義: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勁頭正足)」在這崢嶸歲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學如蔡和森、何叔衡、張昆弟等立志救國的知識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熱情奔放。

詩人巧妙地化用了《莊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釋義:一個修養高尚的「至人」,上能窺測青天,下能潛入黃泉,精神自由奔放達於宇宙八方,神情始終不會改變)」的意境,來形容新時代的青年從舊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自由奔放的胸襟。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釋義: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這是對「崢嶸歲月」「揮斥方遒」的進一步具體化。面對「萬山紅遍」的美景,他們既贊嘆錦綉河山的壯美,又悲憤大好河山的沉淪。

於是,發表激濁揚清的文章,抨擊黑暗,宣揚真理,鄙視當時的「萬戶侯」──軍閥如糞土。在這一時期,毛澤東同志在長沙組織了湖南學生聯合會、新民學會,開辦了平民夜校、文化書社和湖南自修大學,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領導了驅逐張敬堯等軍閥的活動。

特別是創辦《湘江評論》,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為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湖南地區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這些既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具體內容,又是寫作這首詞的時代背景。了解這個背景,有助於我們進一步體會詞中閃耀著的革命者崇高心靈的美的光芒。

『陸』 李白的《夜宿山寺》詩如何體現情景交融的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紀游寫景短詩。
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發端一個「 危 」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出來了。
次句以極其誇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雲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
三、四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詩人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山寺的高聳,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山上的這座樓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樓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這兒大聲說話,恐怕驚動了天上的仙人,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卻十分生動形象。
這里,詩人發揮大膽想像,渲染山寺之奇高,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像的宏偉建築展現在我們面前。
寫作背景:說詩人夜宿深山裡面的一個寺廟,寺院後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樓,他登上去了。憑欄遠眺,星光閃爍,李白詩性大發,曰:"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柒』 《沁園春.雪》這首詞情與景的交融體現在什麼地方是怎樣「交融」的

這首詞寫於1936年2月.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毛澤東率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陝北之後,領導全黨展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在陝北清澗縣,毛澤東曾於一場大雪之後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塬 yuán :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一種地貌,呈台狀,四周陡峭,頂上平坦.)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過後寫下了這首詞.
這首詞分上下兩片.上片描寫北國雪景,展現祖國山河的壯麗;下片由祖國山河的壯麗引出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抒發詩人的抱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三句總寫北國雪景,把讀者引入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北國風光」是上片內容的總領句.「千里」「萬里」兩句是交錯說的,即千萬里都是冰封,千萬里都是雪飄.詩人登高遠望,眼界極為廣闊,但是「千里」「萬里」都遠非目力所及,這是詩人的視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擴展,意境更加開闊,氣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純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靜,「雪飄」舞姿輕盈,靜動相襯,靜穆之中又有飄舞的動態.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中以「望」字統領下文,直至「欲與天公試比高」句.這里的「望」,有登高遠眺的意思並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顯示了詩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意興.「望」字之下,展現了長城、黃河、山脈、高原這些最能反映北國風貌的雄偉景觀,這些景觀也正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長城內外」,這是從南到北,「大河上下」,這是自西向東,地域如此廣袤,正與前面「千里」「萬里」兩句相照應.意境的大氣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惟余莽莽」「頓失滔滔」分別照應「雪飄」「冰封」.「惟余」二字,強化了白茫茫的壯闊景象.「頓失」二字,則寫出變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聯想到未冰封時大河滾滾滔滔的雄壯氣勢.這四句用視覺形象,賦予冰封雪飄的風光以更為具體更為豐富的直覺,更顯氣象的奇偉雄渾.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其中「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動態描寫,都有活潑奔放的氣勢.加上「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句,表現「山」「原」與天相連,更有一種奮發的態勢和競爭的活力.「山」「原」都是靜物,寫它們「舞」「馳」,這化靜為動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飄飛中遠望山勢和丘陵綿延起伏,確有山舞原馳的動感,更因詩人情感的躍動,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顯得生氣勃勃,生動活躍.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前十句寫了眼前的實景,而這三句寫的是虛景,想像雪後晴日當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氣象.雪中的景象在蒼茫中顯得雄偉,雪後的景象則在清朗中顯得嬌艷.「看」字與「望」字照應;「紅裝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裝,形容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艷麗景象.「分外妖嬈」,贊美的***溢於言表.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這兩句是上文寫景與下文議論之間的過渡.「江山如此多嬌」承上,總括上片的寫景,對「北國風光」作總評;「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啟下,展開對歷代英雄的評論,抒發詩人的抱負.這一過渡使全詞渾然一體,給人嚴絲合縫、完整無隙的感受.祖國的山河如此美好,難怪引得古今許多英雄人物為之傾倒,爭著為它的統一和強大而奮斗.一個「競」字,寫出英雄之間激烈的爭斗,寫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繼崛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為之傾倒的姿態,並揭示了為之奮斗的動機.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這幾句以「惜」字總領七個句子,展開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論.詩人於歷代帝王中舉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開一幅幅歷史畫卷,使評論得以具體形象地展開,如同翻閱一部千秋史冊,一一加以評說.一個「惜」字,定下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論基調,飽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詞極有分寸,「略輸文采」「稍遜風騷」,並不是一概否定.至於成吉思汗,欲抑先揚,在起伏的文勢中不但有惋惜之極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識」二字而帶有嘲諷了.「彎弓射大雕」,非常傳神地表現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句中的「俱往矣」三字,將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一筆帶過,轉向詩人所處的當今時代,點出全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主題.「今朝」是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今朝」的風流人物不負歷史的使命,超越於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並且必將創造空前偉大的業績,這是詩人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
這首詞畫面雄偉壯闊而又妖嬈美好,意境壯美雄渾,氣勢磅礴,感情奔放,胸懷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是中國詞壇傑出的詠雪抒懷之作

『捌』 中國詩歌中的情境交融如何體現

情境交融,指詩歌中的環境描寫、氣氛渲染跟人物的思想感情抒發結合得很緊密。多寫成「情景交融」。

中國詩歌中的情景交融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寓情於景。詩人將感情融會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自然景物或場面的描摹刻畫來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的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這里,春夜雨景,包含了詩人的喜悅心情。

2、借景抒情。詩人把自身抒發的情感、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如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詩人把立足點放在抒情上,借景抒情,關鍵在「借」,即寫景是次,抒情是主;寫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為抒情而寫景。

情景交融

『玖』 沁園春長沙這首詞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點是怎樣體現出來的

這首詞的上片,雖然也是一般地寫秋,但這秋景卻全是詩人眼中景,打上了詩人鮮明的情感烙印。無論是樹葉經霜變紅似染過的「萬山」,還是湘江中百舸爭流的場面,或是搏擊長空的雄鷹和水中自在來往的游魚,都是經詩人眼中篩選過的景物,並經過詩人眼光折射出來。從中體現出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原文: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白話譯文:

在深秋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眺望著湘江碧水緩緩北流。我獨自佇立在橘子洲頭。看萬千山峰全都變成了紅色,一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後。

廣闊的天空里鷹在矯健有力地飛,魚在清澈的水裡輕快地游著,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宇宙,(千萬種思緒一齊湧上心頭)我要問: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由誰來決定主宰呢?回想過去,我和我的同學,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里遊玩。

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

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可曾記得,那時我們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馳而來的船?

此文出自現代·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9)情景交融如何在中國詩歌中體現300字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沁園春·長沙》是近代詩人毛澤東所寫的一首詞。該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全詞在片語之間,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於1925年晚秋,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途中,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時所作。其時,作者面對湘江上美麗動人的自然秋景,聯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寫下了這首詞。

全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表現了詞人和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出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敢於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湖南湘潭韶山沖(今湖南省韶山市)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當代傑出的詩人。

1893 年12 月26 日生於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拾』 什麼是情景交融及呈現方式

指文藝作品中環境的描寫、氣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發結合得很緊密,情與景融合渾然一體。 情景交融,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重要文藝理論,以情景交融構成的意境是我國古代文學作品成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它是意境創造的表現特徵。

呈現方式:景中藏情式、情中見景式、情景並茂式。

(10)情景交融如何在中國詩歌中體現300字擴展閱讀

描繪景物往往離不開抒情。運用情景交融法,最主要的是抒發作者的感情。景是外在的,情是內在的。或觸景生情,或因情設景,但都必須融情於景,景中含情。

運用情景交融法作文,要注意三點。

1、要尋找適合抒發感情的某一類景物。例如,為了抒發歡快之情可以藉助於美好的景物,為了抒發悲哀之情可以藉助凄涼的景物。

2、根據抒發感情的需要,可以先景後情,也可以先情後景。

3、可用誇張、擬人等修辭手法等把感情滲透於字里行間,融於景物描寫之中,使一切景物都含情,一切景語皆情語。

閱讀全文

與情景交融如何在中國詩歌中體現3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拍賣玉璽多少錢 瀏覽:185
英國王子的房子叫什麼 瀏覽:320
印度的牛糞有什麼好處 瀏覽:446
義大利婚禮有哪些固定的傳統 瀏覽:535
英國首相入院後情況如何 瀏覽:730
伊朗有什麼好的學校值得留學 瀏覽:325
中國八大傳媒類學校哪個更好 瀏覽:217
越南服金幣可以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174
英國皇帝有名無實是在什麼時候 瀏覽:46
中國路橋國外工資多少 瀏覽:537
英國atas什麼能出結果 瀏覽:693
義大利mgm電機是哪裡生產的 瀏覽:80
越南為什麼快速撤軍 瀏覽:612
從丹麥運生蚝到中國用什麼方式 瀏覽:419
去越南河內玩大概多少錢 瀏覽:462
義大利人為什麼喜歡吃葡萄 瀏覽:994
伊朗的人口出生率是多少 瀏覽:60
伊朗為什麼怕步伊拉克後塵 瀏覽:199
伊朗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瀏覽:95
印度雷達哪裡買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