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子彈都造不出來,為何卻造出了原子彈
通過別的國家的幫助印度造造出了原子彈,但是子彈的技術印度並沒有。印度能夠造出原子彈也不是自己的功勞,印度的武器來自各個國家自己造子彈並不劃算,其次印印度製造原子彈得到了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的支持。
印度製造業並不是很發達,但是印度的軍事實力非常的強大,不僅僅有航母還有原子彈,但是都不是自主製造的。印度能夠造出原子彈也不是自己的功勞,恰恰得到了因為兩國關於原子彈方面知識的資助,其次由於自身國情決定如此。
Ⅱ 印度當初連子彈都造不出,它是怎麼造出原子彈的
可是讓人不解的是,印度的工業差勁的不是一點半點,甚至連子彈都有困難。首先,印度製造核武器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蓄謀已久的。最主要得的原因是發達國家對他們的支持。印度首先打著發展民用核的幌子找到了英國。印度的核材料和反應堆,以及第一個民用核電站,都是在英國的幫助下完成的。此後又得到了法國和蘇聯的幫助。
在冷戰時期,蘇美兩國勢均力敵,都希望印度可以加入自己的陣營,對印度十分的友好。所以對於印度核試驗的研究並沒有太多的制裁。特別是美國,還在暗地裡幫助印度,賣給印度許多的核武器。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不是在冷戰特殊時期,或許印度也沒那麼容易就研製出自己的核彈來。
Ⅲ 印度為何不買中國製造的武器
這主要是因為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印之間的關系還沒有恢復到可以進行軍售的程度。自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之後,中國和印度之間,關系一直不好。尤其是印度,更是時常把中國作為「假想敵」。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印度不會開口向中國求購伍器裝備,而另一方面,中國也不會答應向印度「售武」。
二是印度目前在國際可謂是「左右逢源」。不僅跟俄羅斯關系不錯,跟西方歐美國家也打得「火熱」。因此,印度若要購入伍器裝備,渠道很多,也很方便(只要肯砸銀子就行了~~)。根本不用求助於中國。
三是印度一直認為中國的科技水平趕不上西方先進,伍器裝備亦是如此。這也正好應驗了一句話,即:觀點決定一切!~~所以,印度的做法,與其跟不太友好的中國買落伍的裝備,還不如向西方買最新最先進的裝備,也就不難理解了~~
Ⅳ 印度軍隊有中國產的武器嗎
隨著印度隊中國軍事威脅的擔心,以及和中國之間的領土爭端,越來越受到兩國民意的裹挾,通過軍事解決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由於上次中印戰爭對印度造成的心理陰影比較大,使得印度急於通過軍購來獲得某種心理滿足和心理依賴。對於印度的軍購出現了三個熱點:第一個就是急迫;只要是西方或者以色列和俄羅斯的先進武器,就要據為己有,似乎只要有了先進武器,就有了依靠一樣,有了心理上的滿足感。第二個就是不惜重價;這已經被世界都知道的,印度成了俄羅斯和美國很敲竹杠的國家,最近,以色列和法國,甚至英國都開始對印度敲起了竹杠。第三個熱點就是擴張急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買入國,印度的武器可以說是萬國牌的,隨著萬國牌的逐漸增多,印度的軍隊也出現了急速膨脹!這種急速的軍事膨脹必然會引起政治和印度對戰爭慾望的膨脹,所以一旦膨脹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戰爭。那麼在印度來講,印度現在正在對三個作戰方向上積極准備著。具體的三個作戰方向如下:
一、向北——中國方向。
自從中國戰勝了印度之後,中國就成了印度在南亞次大陸的假象敵。而且中印之間存在巨大的領土爭端,雖然其間有中國高層的對不戰的保證,但是隨著新一代的逐漸走到前台,政策發生轉變也是可能的。因此,在北方這個印度最大的敵人面前,印度只有做好最大的准備。
二、向西——巴基斯坦方向。
自從印巴分治以來,巴基斯坦就一直被印度視為可以通過戰爭爭取的領土,加上印度一直以來都想建立大印度斯坦,一直想對南亞次大陸執行自己的戰略利益,所以在巴問題上不但克什米爾是爭議問題,巴基斯坦的核技術也是爭議問題。對於這個戰爭方向上,印度是一直抱有勝券在握的感覺的。如果沒有中國人的保護,巴基斯坦早就成了印度戰爭鐵蹄下的玩物了。
三、向南——印度洋方向。
對於這個方向,印度發現的比較晚,主要原因是中國海軍發展的比較晚,所以一旦中國海軍出現在印度洋上的時候,讓印度可是如坐針氈了一段時間。所以印度在印度洋上,想要一直保持自認為的優勢。下一步,在海軍建設上印度,依舊不會停步。
當然對於這一次的防空導彈的購買,還是考慮到了中國向巴基斯坦銷售了幾十架飛機的原因。因此,對於抱有野心的印度,還是要提防的好!
印度缺少的不是武器,而是理解戰爭本質的思想
那麼作為印度來講,已經軍購了幾十年了,幾乎印度所有的收入都用來購買了武器了。但是隨著印度購買的增加,卻發現自己越來越處於危險之中。此前幾日,印度宣稱要購入40架遠程能攜帶核武器的飛機,緊接著,又開始大范圍的采購先進的防空導彈,這些恰恰證明了印度的心虛。
為什麼心虛呢?因為印度知道,自己缺乏的不是武器,而是戰爭的人才。當年大敗給中國,不是輸在武器上,而是輸在人上。不過他應該慶幸,當年是什麼情況啊,那些都是毛主席老人家調教出來的將軍啊!當時可是將星如雲,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個頂個的。
而中國的軍事作戰思想也是世界一流的,這種幾千年凝結出來的戰爭藝術,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的。早就有人說過,在中國最厲害的不是士兵,而是中國的農民,他們放下刀槍,就能種地;拿起刀槍,就能打仗!這就是中國普通農民的本色!而正是這種一代一代的積累,加上經過最近一百年的戰爭提煉凝結成的毛澤東軍事戰爭思想,更是不可戰勝的。
Ⅳ 全球有八個國家有核武器,為什麼只有中國和印度宣布不
世界上目前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八個(擁有核武器和能製造核武器並不相同),包括:美,俄,中,英,法,朝,印,巴基斯坦,其中只有五常才是「合法擁有國」,其他國家都是違背了《核不擴散條約》,是非法擁核國家
但木已成舟,目前這幾個國家中,只有中國和印度奉行「最低限度的有效威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為什麼?
其實,蘇聯在1982年勃列日涅夫也正式宣布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過1995年衰落的俄羅斯不再承認這條承若,為啥?因為常規武器實在是無法和北約抗衡了
來看這張圖:
這是美國自己預測的,如果遭受核攻擊,哪些地區將被重點打擊
黑色圓圈是美國的行政和軍事中心(核力量指揮中心,防空中心),藍色三角則是工業區和城市群
美蘇為什麼搞核競賽?因為雙方的戰略縱深都太大了,國土面積太大,所以需要更多的核武器,這樣才能躲過第一波攻擊,才保證可以「相互毀滅」
他們都害怕自己被炸會石器時代,所以花費了巨量軍費來研發,維護核系統,還要造大量的防空設施,這些都太燒錢了
而中國呢?我們在研發出核武器時不能說一窮二白,但也差不多,沒那麼多錢燒,印度也是
威懾最強的海基核武器,也就是核潛艇,更是燒錢無底洞,美國的俄亥俄級核潛艇一艘光造價就要20億美元,他們預測未來接替俄亥俄的新型核潛艇造價至少翻倍,幾乎相當於一艘航母的價格
所以,美國和它的盟友們要繼續核壟斷,俄國常規武器已經跟不上了,所以必須維持巨大的核武庫來應付北約的威懾
而且,現在時代變了,大家都忙著做生意,一萬顆核彈頭和一千顆都可以把世界毀掉,維持過多的核武器是巨大的負擔,因此,美俄也都在消減核武庫的數量
而中國和印度,第一不實行核訛詐(也沒法實施),其次中印和北約其實沒有根本矛盾,沒必要搞那麼多核武器,幾百顆足夠了,你能毀滅我,我也能至少把你打殘
Ⅵ 印度的武器多少萬國造
說「萬國造」就有點太誇張了,因為印度最大的武器供應國分別是俄羅斯、美國、以色列和法國,尤其是以俄羅斯和美國為主,當然咯,肯定還會有部分裝備是以上的其他國家的,但那些都佔比較小的比例,如果真要較真算的話,美國的武器也不全是自己製造的啊,美國自產的武器基本都那些世界上最先進的,有些武器雖然也能製造但不太劃算,還不如向其他國家購買,甚至美國都有中國製造的武器,在這個時代,沒有哪個國家的武器是絕對的國產的,當然咯,印度買別人的裝備是因為他們造不出來或者造出來的與別人相比太差了
Ⅶ 印度連子彈都造不好,為何能在22年前造出核武器
自從美國在1945年首次將原子彈投放到日本戰場的時候,人們就逐漸知曉了核武器所帶來的威懾力,因此為了增強自身的綜合國力,眾多國家都先後研製出了原子彈。首當其沖的自然是前蘇聯,它在1949年成功爆炸了自身第一顆原子彈,接著是英、法、中,它們在蘇聯之後也相繼成功了。
對於要上戰場的士兵而言,子彈出現問題無疑是致命的,因此印度對自身生產的子彈也不是很放心,可能當時沒問題,後來突然出現問題。但如果反復檢查良品率的話,又太耗人力與時間了。
因此,對於印度而言,還不如連子彈一起買更劃算一些。所以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印度子彈用買的方式解決,主要是為了降低一些成本。
Ⅷ 中國和印度武器對比
根據GFP2017年公布的軍事實力情況顯示,中國目前大約有714艘的軍艦、68艘潛艇、2955架飛機和9150輛裝甲坦克,緊隨其後的就是印度的軍事實力了,軍隊現在擁有6464輛裝甲車、2086架飛機、14艘潛艇和大約400艘軍艦。
印度陸軍的裝甲力量涵蓋,常勝者主戰坦克、阿瓊主戰坦克、T-55/T-54中型坦克、T-72系列主戰坦克、PT-76輕型水陸兩棲坦克、 BRDM-2(4×4)裝甲偵察車、白鼬(4×4)裝甲偵察車、BMP-1/BMP-2 Sarath AIFV/APC、OT-62/OT-64、、BTR-50/BTR-60、T-54/T-55裝甲救援車、WZT-3裝甲救援車、常勝者裝甲救援車、作戰工程拖拉機等等。
中國陸軍是公認的世界第一,無人敢惹!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來看,中國的軍事國防力量,是以本國建造的武器為主,且大部分都是完全自主研製的,而印度不愧為萬國牌,齊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武裝裝備,這也彰顯了印度不惜重金而購買的的裝備特點。這種兩種不同的發展思路,會有這樣的特點,印度依靠大量購買的裝備可以迅速的實現現代化的武裝力量,而研製開發的大量資金可以節省下來購買他國的新式武器,能夠通過捷徑擁有一支高科技的國防力量,中國的發展則會因為自主研發的過程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而在戰爭中,中國擁有自主研製的能力可以大開生產線,無需仰仗別人能夠在戰時動用資源快速的批量的建造各式裝備,而印度這樣的模式則不行會以至於在戰爭中非常的被動。
Ⅸ 中國製造的三樣「神器」,美國造不出來,是哪三樣呢
現如今中國製造的產品暢銷全世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國製造」依然是低端、廉價的代名詞,但實際上中國製造早已有了巨大的飛躍,很多機械現在只有中國能夠造出來。無論是嚴謹的德國工藝,還是日本的工匠精神都不行,中國造的設備就連美國也離不開!
此外中國的運輸車設備也領先全球,中國製造的運輸車全場300米,寬30米,有1000多個輪子,這玩意能夠在陸地上運輸超重的貨物,就算是上萬噸的航母也能運走!有意思的是咱們中國的運輸車採用了模塊化設計,運輸大的東西可以拼成大的,運送小型貨物的時候可以把多餘的部分拆下來,實在是令人驚嘆!現如今全世界能夠造這種設備的只有中國和德國,而中國技術更加先進,就連美國也日本也不得不向中國學習!這個大傢伙絕對堪稱國之重器,中國都不願意賣給別人,只是租借出去,就算是租借一年別人也要付幾十億的租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