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五穀是指什麼

中國的五穀是指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6 18:35:50

1. 五穀具體指的是什麼

五穀原是中國古代所稱的五種穀物,後泛指糧食類作物。
關於「五穀」古代有多種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谷」原來是指有殼的糧食;象稻、稷(jì計,即穀子)、黍(亦稱黃米)等外面都有一層殼,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從殼的音來的。五穀原是中國古代所稱的五種穀物,後泛指糧食類作物。關於五穀主要有兩種說法,主流的是稻(俗稱水稻、大米)、黍(shǔ,俗稱黃米)、稷(jì,又稱粟,俗稱小米)、麥(俗稱小麥,製作麵粉用)、菽(俗稱大豆)。因為有的地方氣候乾旱,不利於水稻的種植,因此有將麻(俗稱麻子)代替稻,作為五穀之一。
關於稻、麥、菽由於生活中常見,這里就不介紹了,下面主要介紹現在生活中不常見的但是在古代確實常見的穀物:
黍:黍去殼,就是黃米,其子實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由於不利於消化,現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為主食了。
稷:又稱粟,生長耐旱,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粟適合在乾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區生長。其莖、葉較堅硬,可以作飼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現在主食基本上不用「稷」了。
麻:麻主要是用來農作生產的,他的莖皮,經漚制可以做繩子(麻繩),麻衣,麻紙等,很耐用。去皮後的莖,可以當柴燒,可以蓋房子,有點木質的感覺,目前皮與桿經提煉纖維,可以做宣紙等各種高檔紙。
菽:豆類的總稱,古語雲:「菽者稼最強。古謂之尗,漢謂之豆,今字作菽。菽者,眾豆之總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則曰荅。」豆類製品也是中國百姓們喜歡的食物之一。
另外,也曾有關於「五穀」劃分為「天谷」、「地谷」、「懸谷」、「風谷」、「水谷」的。天、地、懸、風、水所代表「五穀」並不一定都是糧食:「天谷」含諸如稻、谷、高粱、麥等果實長在頭頂類的作物;「地谷」含諸如花生、番薯等果實長在地面下的作物;「懸谷」含諸如豆類、瓜類等果實在枝蔓上的作物;「水谷」含諸如菱角、藕等水中生長果實的作物;唯有「風谷」特殊,指玉米是通過風傳播花粉,將頭頂花粉吹到作物中節長出的須上從而結出果實的作物。
有句俗語稱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四體就是四肢,就是怕走路,怕動手幹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懶人就沒有分辨事物的本質了,變相的說一個人懶。因為古時大多數人都是農業勞作,不去勞動的人,到了農田也就不認識什麼樣子的農作物是五穀了,尤其幼苗小時候樣子有點相似。

2. 五穀是指哪些

五穀是指:稻、黍、稷、麥、豆。泛指糧食作物。

平常俗稱的「五穀」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

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歷史記載

「五穀」即是古代所指的五種穀物。比《論語》更古的書如《詩經》、《書經》等裡面,只有「百穀」,沒有說「五穀」的。從百穀到五穀,是不是糧食作物的種類減少了呢?不是的。當初人們往往把一種作物的幾種不同品種一個個起上一個專名,這樣列舉起來就多了。

而且「百」字在這里不過是用來指多的意思,也並不是真有一百種。五穀這一名詞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分類概念,同時反映當時的主要糧食作物有五種。

3. 中國五穀是哪五穀

五穀有兩種說法:

1、稻、黍、稷、麥、菽。

2、麻、黍、稷、麥、菽。

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五穀文化舉足輕重,可謂人類文明之起源。據權威資料顯示,人類在數十萬年前的石器上觀察到高粱的痕跡,說明五穀孕育了人類十多萬年。人類將野生雜草培育成五穀雜糧,這不能不說是人類史上的一個壯舉,五穀孕育了人類文明。

(3)中國的五穀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五穀的養生功效:

1、大米重潤肺。

大米涵蓋稻米、紫米等,在出現肺熱、咳嗽等症狀時,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

2、大豆重養腎。

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的功效,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3、小米重養脾。

小米是五穀之首,常食能補脾益胃。小米對脾虛體弱的人而言,可謂是進補的上品,可補中益氣、延年益壽。

4、高粱重養肝。

高粱和大豆都屬於雜糧,但卻是五穀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持續吃一段時間後,會有良好的功效。

5、小麥重養心。

小麥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征、自汗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

4. 中國人說的五穀指是是哪五種

「五穀」中的「谷」原本是指帶殼的糧食,「谷」字的讀音其實是由「殼」的音來的。五穀在古代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而現在的五穀其實只是糧食作物的總稱,或者泛指糧食作物罷了。

稻就是加工以後的大米,米是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因此被列為五穀之首。古代的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如今的河南一帶),水稻的生長與氣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它需要有充足的雨量和濕潤的空氣,所以主產於南方;北方種稻有限,這里的人會用麻來代替稻,作為五穀之一。因而五穀也就產生了「有稻無麻」和「有麻無稻」的兩種說法。

黍也就是黃米,它略大於小米,煮熟後有粘性,可以用來釀酒或者做糕。美中不足的是,黍這種糧食不利於消化,因此現在基本也沒人用黍來作為主食了。

稷又稱粟,也就是小米,中國最早的酒就是用小米釀造的。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糧食,故以「社稷」一詞來代指國家。它們適合在乾旱的地區生長,其莖、葉較堅硬,可作飼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

麥有大麥和小麥之分,在古代特指小麥,用來製作麵粉。古人稱大麥為麰,它與小麥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穀物。大麥吃得最多的是藏族人民,他們所食用的青稞便是大麥的一種。

菽是豆類的總稱,但古代豆的種類沒有現在多,是以黃豆為主的。古語雲:「菽者,眾豆之總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則曰荅。」

麻俗稱麻子,主要是用來農作生產的,其莖皮經漚制後可以用來做麻繩、麻衣、麻紙等,很耐用。去皮後的莖又可以當柴燒,可以蓋房子,有點木質的感覺,皮與桿經提煉纖維,可以做宣紙等各種高檔紙。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五穀是指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雷達哪裡買 瀏覽:31
印度電影有哪些是國語 瀏覽:848
越南重卡有哪些 瀏覽:831
東風5和印度烈火哪個先進 瀏覽:857
薩達姆和伊朗打了多少年 瀏覽:191
酸甜義大利面怎麼和面 瀏覽:919
中國人去越南如何交流 瀏覽:795
和平精英國際服白卡在哪裡使用 瀏覽:706
伊朗為什麼拒絕進口殲10 瀏覽:579
越南花卉市場都有哪些 瀏覽:358
印尼電信卡wf怎麼連接 瀏覽:390
現在去伊朗溫度是多少 瀏覽:282
法語義大利語屬於哪個語系 瀏覽:59
在越南哪裡買最便宜 瀏覽:837
義大利什麼時候可以玩 瀏覽:899
中國有哪些專科 瀏覽:496
英國足球隊為什麼會輸 瀏覽:957
義大利vs西班牙在哪裡直播 瀏覽:700
中國電信如何求助 瀏覽:574
義大利哪裡意麵正宗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