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黑船怎麼沒來中國

黑船怎麼沒來中國

發布時間:2022-06-16 23:07:59

① 日本的黑船事件與炮艦外交,對日本有怎樣的影響

日本的黑船事件與炮艦外交給日本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使得日本走上了現代化發展的道路,也為日本後來成為強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黑船一共兩次來了日本,第一次是在1853年7月8日,航行的主要目的是出示美國總統想對日貿易的全權證書。這次帶隊的是被譽為“蒸汽動力船之父”的佩里將軍,佩里不是一個普通人,他還是東印度艦隊的指揮官。在他的影響下,美國首先建造了兩艘大型蒸汽動力戰艦,第一艘是“密蘇里”號,這艘戰艦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被派往中國,但在途中沉沒。另一個是密西西比河,它被派到日本。

當時落後的日本沒有見過蒸汽船,被這種龐然大物深深地震懾了, 這個時候的日本當權的還是幕府,天皇只是為了國家象徵意義上的實際領導人,並沒有實權。幕府此時非常的兩難,他們既不想接受貿易,但是也沒有武力和美國抗衡,一時間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幕府的威信力大大的下降,為以後的倒幕運動埋下了伏筆。

而外部沖擊和日本固有的文化傳統造就了明治維新運動的誕生,日本實現了“脫亞入歐”,成為當時亞洲最強大的國家。

② 為什麼說「黑船來航」(黒船來航)被稱為日本歷史上的三大事件之一

因為黑船來航事件使日本被迫開放了下田和箱館兩個港口給美國使用,因此被稱為日本歷史上三大事件之一。

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國以炮艦威逼日本打開國門的事件,1853年7月8日美國海軍准將培里率領艦隊強行駛入江戶灣的浦賀及神奈川。

在美國的武力脅迫下,幕府接受了開港要求,於1854年3月31日(在神奈川簽訂了日美親善條約,日本被迫同意開放下田、箱館兩港口。

美國船可以在這兩個港口加煤上水,並得到糧食等物品的供應。條約還允許美國在上述兩港派駐領事,並享有最惠國待遇。

(2)黑船怎麼沒來中國擴展閱讀:

在1853年之前美國曾一再通過各種途徑試探日本,1799年美國商船富蘭克林號就冒充荷蘭商船造訪日本,1837年美國商船馬禮遜號又以送回日本難民為由。

從澳門駛向江戶灣,希望同日本建立聯系。但是等待馬禮遜的並不是清酒和歌姬,而是岸防炮的熊熊怒火。

七名日本難民也被自己的國家拒之門外,不得不隨美國商船遠離自己的家鄉。在正常交流無果的情況下,美國又在1846年派出由詹姆斯·貝爾特率領的三艘美國軍艦前往日本要求開國。

但依然遭到江戶幕府拒絕。每當兩種文明發生糾葛,沖突總是先發諸於思想,展現在日常交往,最後又訴諸於武力。

面對同大清一樣愚昧無知、冥頑不化拒不開國建交的日本,美國「不得不」採取同英國人打開清朝國門一樣的途徑武力。

1853年7月8日,美國海軍准將馬修·佩里率領艦隊長驅直入江戶灣浦賀海面。佩里率領的艦隊由兩艘巡洋艦密西西比號、薩斯喀那號和兩艘炮艦薩拉托加號、普利茅斯號組成。

四艘軍艦通體漆著防止腐蝕的黑色柏油,蒸汽機中燃燒的煤炭散發出滾滾濃煙。江戶市民形象的稱這四艘軍艦為黑船。

對幾百年來都未曾擁有遠洋船隻的日本來說,這四艘軍艦就如同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科幻武器,四艘船上攜帶的三十六門巨炮能夠將射程覆蓋內的任何一座城市夷為平地,船身覆蓋的鐵甲又足以抵擋日本國內任何火炮的攻擊,江戶市霎時間亂作一團。

③ 日本的黑船事件是什麼

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國以炮艦威逼日本打開國門的事件,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培里(也譯作「佩里」)和祖·阿博特等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的事件,最後雙方於次年(1854年)簽定《日美和親條約》(又稱《神奈川條約》)。

19世紀上半期,當日本在鎖國政策下局限於東北亞一隅時,世界正在快速轉變,英、法、俄、美等國成為新一波稱霸世界的強國,它們在經歷產業革命、交通革命的洗禮之後,開始為了產業革命後所需要的原料、市場、殖民地與轉運站積極經營遠東。


(3)黑船怎麼沒來中國擴展閱讀:

1853年7月8日,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領艦隊進入江戶灣(今東京灣)岸的浦賀,要求與德川幕府談判,史稱「黑船事件」。1854年,日本與美國簽訂了神奈川《日美親善條約》,同意向美國開放除長崎外的下田和箱館(函館)兩個港口,並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等。由於接踵而來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德川幕府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伐的目標。

1854年佩里再訪日本,3月31日強迫幕府簽訂《日米和親條約》,歸國途中在那霸停泊並與琉球締結《琉米修好條約》。佩里、祖·阿博特此行曾在基隆停泊約十日間,登陸勘查基隆煤礦,測量基隆港的港灣地勢。佩里返國後,提出報告力陳台灣適合作為美國的遠東貿易中繼站,台灣有如圍繞佛羅里達半島和猶加敦半島、制御墨西哥灣的古巴,主張加以佔領。

④ 1853年 黑船事件 ,1871年日本使瑞訪問歐美,甲午中日戰爭三者之間有何關系

1853年 黑船事件 敲開了日本閉關鎖國的國門,所以日本才會對外開放,向西方學習,從而會有1871年日本使瑞訪問歐美.日本通過向西方學習,學到了先進的技術和政治制度,從而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從而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

⑤ 中國將如何處理日本這次黑船事件

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不了了之。從大的方面來看盡管什麼GDP在世界排名第二狗屁!全是自己騙自己有什麼用,就為了在全國可以驕傲的宣布我們是世界第二,軍事上中國要比日本稍差經濟我就不說了是個人都知道。但中國強大的不是此時此刻軍事經濟政治實力,而是未來三十至五十年後的中國,中國的潛力令所有西方·臨近國家都感到可怕所以他們要接種種借口打壓中國,而中國領導更是深知這一點,所以能不用軍事就不用軍事手段,我們正在崛起可不能因此大打出手,戰爭是最耗錢財的,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軟弱被人欺負到家門口了還能忍嗎?絕不能。

⑥ 黑船事件與鴉片戰爭對日本和中國影響的異同

黑船事件與鴉片戰爭對日本和中國影響的異同,兩次的鴉片戰爭導致中國最少倒退了50年,因為在中國包括經濟文化都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⑦ 黑船事件

黑船來航(日語:黒船來航/くろふねらいこう),是指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培里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的事件。佩里帶著美國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的國書向江戶幕府致意,最後雙方於次年(1854年)簽定《神奈川條約》。此事件被視為日本歷史中幕末時期的濫觴。

1846年,美國海軍准將詹姆斯·貝特爾率領三艘美國軍艦來日要求開國,但被江戶幕府拒絕。之後的1852年,長崎荷蘭商館館長庫修斯聽說美國艦隊即將來日本的消息,便把此事告知幕府,並勸說簽訂日荷通商條約當作對策,江戶幕府仍不為所動。

佩里率領的四艘艦船——密西西比號(USS Mississippi)、薩斯奎哈納號、薩拉托加號(USS Saratoga)和普利茅斯號(USS Plymouth)一共載炮六十三門,要求將美國總統的國書遞交日本官方。這些船隻由於船體被塗上有防止生銹的黑色柏油,而被日本人稱為「黑船」。黑船的出現,為日本帶來莫大的騷動。當晚,江戶城一片混亂。

德川幕府不敢拒絕美國的要求,此時幕府將軍德川家慶病死,幕府老中阿部正弘借口要得到孝明天皇的批准方可接受條約。佩里因還有他事,沒有輕易動武;不過,佩里聲言明年再來,並且率艦繞航江戶灣,方才揚長而去。

嘉永七年一月(1854年1月),佩里率領九艘軍艦駛入江戶灣;這一次幕府諸臣無計可施,被迫與美國締結《神奈川條約》,打開國門。

⑧ 黑船事件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嗎

在100多年前的時候,美國海軍將領佩里率領著眾多艦隊首次叩開了日本的大門,在此之前,這個國家在幕府的統治下已經封閉了多個世紀,人們固執地相信,自己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此後,日本開始了奮發圖強,並奠定了日本世界強國的地位。 那麼對於100多年前的「黑船事件」,它所帶來的影響又是什麼呢?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在德川幕府的二百多年之間,向來是不準天皇參與政治的,但是為了減低各藩的反對聲音,於是准備以天皇的名譽締約,並且破裂邀請各大名,藩士,政治包括了平民來針對開國之事提出意見。於是天皇以及朝臣開始舉起了救國的旗幟,並活躍在了政治舞台上。但是怎麼說來,「黑船事件」的發生,最終使得日本政局開始變得一天比一天混亂,同時也為幕府的滅亡埋下了導火線。

但是令人不禁奇怪的就是,在這之後的日本人並沒有把以侵略者身份出現的美國將軍培里當作是敵人,我們都知道,是因為培里的出現才導致了「黑船事件」的發生,以及日本政府的混亂,可是日本卻將他當作是英雄。後期為了紀念培里,還為他建造了一座名為「培里」的公園,並且還在當年美國培里帶領黑船登陸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紀念碑。因為在日本人看來,正是因為培里所帶來的「黑船事件」,日本民族才會有之後的強大,所以在日本人民的心中,培里才是促使日本開放,富國強兵的恩人。而「黑船事件」也只不過是日本在變強大之前的一個墊腳石而已。

⑨ 為什麼黑船事件沒有發生在中國

因為中國不可能只因為敵軍來了一艘船就舉國屈服了。

閱讀全文

與黑船怎麼沒來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的人口出生率是多少 瀏覽:57
伊朗為什麼怕步伊拉克後塵 瀏覽:197
伊朗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瀏覽:93
印度雷達哪裡買 瀏覽:31
印度電影有哪些是國語 瀏覽:848
越南重卡有哪些 瀏覽:831
東風5和印度烈火哪個先進 瀏覽:857
薩達姆和伊朗打了多少年 瀏覽:191
酸甜義大利面怎麼和面 瀏覽:919
中國人去越南如何交流 瀏覽:795
和平精英國際服白卡在哪裡使用 瀏覽:706
伊朗為什麼拒絕進口殲10 瀏覽:579
越南花卉市場都有哪些 瀏覽:358
印尼電信卡wf怎麼連接 瀏覽:390
現在去伊朗溫度是多少 瀏覽:282
法語義大利語屬於哪個語系 瀏覽:59
在越南哪裡買最便宜 瀏覽:837
義大利什麼時候可以玩 瀏覽:899
中國有哪些專科 瀏覽:496
英國足球隊為什麼會輸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