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人什麼時候稱自己為"中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下生活的人民,就應該叫中國人
其實你應該是說以前的華人或唐人吧?
1、華人是對中華民族的人的泛稱。今日廣義的「中華民族」,包含中國境內各大小民族,以及這些民族在海內外的後裔。中國境內的西藏人,新疆人,朝鮮人,回民等,都沒有被漢化,但是他們可以稱為中國人,也可稱為華人。有些新加坡人是華人,但不是中國人。
漢族古稱為華。南朝 宋 謝靈運 《辨宗論·問答附》:「良由華人悟理無漸而誣道無學,夷人悟理有學而誣道有漸,是故權實雖同,其用各異。」 唐 許渾 《破北虜太和公主歸宮闕》詩:「恩沾殘類從歸去,莫使華人雜 犬戎 。」 明 沈德符 《野獲編·佞幸·滇南異產》:「夷人珍之,不令華人得售。」《恨海》第七回:「定睛看時,五個是洋人,兩個是華人。
【指涉范圍】
古代發源於今中國境內的華夏民族,以及帶有其血緣的人。
今日中國境內其他各民族,以及帶有這些民族血緣的人。
居住在中國以外的地方,而其祖先屬於以上各民族的人。
2、為什麼中國人又叫唐人 為什麼外國人把海外華人居住的地方叫"唐人街" 為什麼海外各族人把中國服裝叫"唐裝",無他,就因為中國最為頂盛的時候是唐朝,是因為唐朝文化真正地影響和造福於世界. 在炎黃子孫的心目中,唐朝是中國人的光榮與夢想.為了寄託一個民族的自豪和興盛之願望,海外華人無不言必稱唐朝. 也就是說,唐朝是一個能引發四海之內華人集體認同的一個象徵.這也是唐裝為何能風行世界一個最為內大的民族情結。
2. 「中國人」這一概念具體產生於哪一年
一、「中國」一詞之本義考
華夏族人稱其四境民族為蠻、夷、戎、狄,而自稱為「中國」。「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徒中國」。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而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又如在宋代,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
3. 歷史中外國人什麼時期開始稱我們是中國人
歷史中外國人從公元1世紀以後開始稱我們是中國人。
現在西方對中國所用的「支那」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公元1世紀以後。公元1世紀中葉,一本用希臘文寫成的《厄利垂亞海航行記》首次提到了「支那」這個名字。這本書的作者不詳。在這本書里,專門提到了「支那人」(thinae),並且明確說到,絲綢就是從這里來的。
歐洲一些國家稱中國為「China」、「Chine」是源於 「秦」(Chin)。英文「瓷器」(china)一詞則是由 「China」一詞派生來的,而不是「China」是從「c hina」派生的。說Chinese是「瓷人」完全是無中生 有,挑撥離間。隨便問問你身邊的美國人或英國人就會得出答案。 Chinese硬譯是「秦人」。就像早先的華人自稱「唐人」。
4. 中國這個稱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叫的以前我國被叫做什麼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古代文獻記載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諸夏(華夏)或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
「中國」一詞所指范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涵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
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擴張,「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以來,又把中原王朝政權統轄范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
從漢朝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比如,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事實上,「中國」一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嚴格地說,古代「中國」並不是一個專有名詞。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國號。
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將「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就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4)什麼時候叫中國人擴展閱讀:
解釋中國為什麼在英文中稱為「CHINA」
有歷史依據的說法,說China一詞的出現和古代中國的瓷器有關。
中國古代手工業發達,在冶金,紡織,制瓷業等方面一直長期領先於世界。明清時期中國古代制瓷業種類豐富,大放異彩,江西景德鎮是著名的瓷都。外國人稱譽中國為「瓷器大國」。中國出口的瓷器,凡景德鎮出品,必屬精品。
英文單詞China是瓷器的意思。讀音來自「昌南」的讀音,而昌南鎮即被稱為「瓷都」的景德鎮。葡萄牙人達.伽馬發現東方新航線之後,把瓷器稱為「porcelain」。這個詞原意是指東印度群島上的一種貝殼,由於中國瓷器質料與貝殼十分相似,就得到了這一流傳至今的名稱。
參考資料:網路-china (詞語)
5. 漢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叫的
秦作為統一的大帝國雖很短暫,但秦的影響非常大。至兩漢時期,北方和西北各族還稱漢朝人為「秦人」,而漢朝人自稱「中國人」。當時邊疆各民族也往往稱漢朝郡縣之民為「漢人」,但它還不是一個民族概念,它的意思是「漢朝的人」。不過漢時已出現「胡漢」、「越漢」、「夷漢」等合稱,大概已初具族稱含義。及至魏晉,中央政權統治下的漢族人自稱「中國人」、「晉人」,但邊疆各族卻仍稱之為「漢人」。顯然,這時「漢人」稱呼,已具有比較明確的民族含義了。不過也就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漢人」作為民族的概念,為漢族和非漢族所接受。同時,作為以前中央政權統治下的漢族自稱的「中國人」,這時已為居於漢地的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民族所共享。這是東漢以來邊疆各族內遷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進一步融合的結果。以「五胡」為代表的內遷各族紛紛建立政權,據有以兩京為中心的黃河流域,接受先進的漢文化,自稱「中國皇帝」,與晉室爭正統。這樣,具有文化優越感而基於地域概念的「中國」、「中國人」就不再適應於居於內地的漢族所專有了。「中國」或「中國人」為入居內地的各族所共享後,作為統治民族的非漢族為了將漢族區別開來,即用「漢」或「漢人」來專稱漢族。這樣,「漢」或「漢人」就成為一個正式的民族概念。唐時少數民族出現了「蕃」的稱謂,與漢族合稱「蕃漢」。五代繼唐,依舊有「蕃漢」之稱,宋時亦沿用。至元代,由於民族的進一步融合,原先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已被完全漢化,被稱為漢人了。
參考資料:《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618-619頁。
6. 古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自稱為中國人的
民國時期最早開始用中國指代現在的國家。以前中國這個詞指的是世界的中央,古代以王朝指代國家,天下指代江山,改朝換代指的是亡國,被其他民族入侵稱為亡天下。古時候雖然有中國這個詞,但沒有用過這個詞來稱呼我們國家,只是形容我們是出於世界中央。把中國上升為國家的高度是清滅亡之後,民國把國名命名為中國民國簡稱中國的。
7. 中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自稱中國人
1、現在的中國人也是一個含義很廣泛的稱呼。
恐怕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才能算中國人!
但是這裡面有很多人或許又不說自己是中國人!
很多概念:中國人、華人、中華民族、漢族、香港人、澳門人、加入中國籍的外國人?這個概念不好界定!
2、查二十四史
中國人出現過很多次,但都不是現在的中國人的意思。最早出現在《史記》一共5次,《漢書》出現過六次。原文不錄
3、但是大約在明朝的時候 中國人一詞被廣泛使用。意思與今天的中國人意思相近!大概這個時候略微有一點世界的概念,盡管知道的世界還是很小很小!
原文如下
明·邱濬《大學衍義補》
卷三十三
臣按:武帝通西南夷、滅朝鮮、擊匈奴而勞中國人,漕中國粟以爭無用之地,是猶以璀璨之珠而彈啁啾之雀也,務虛名而受實害,捐有用之財而易無用之地,豈帝王盛德事哉?
卷一百三十三
臣按:車戰之法,中國與中國人戰之法也,何也?
卷一百四十九
臣按:外國不用中國人,其為害不深,而其所以深為中國害者,用中國之人也。臣請立為條格,凡近邊之人有一才一藝者皆許自陳,試之稍如所言,不必深求全備,苟有可用,皆隨其才而授以官,如此,則此輩心有所系、跡有所拘而不為彼用矣。
4、在帝國或者說王朝時代,通常正式的稱呼應該是臣民!
比如清朝人雖說也可叫中國人,但正式稱呼該說自己是大清子民!
5、真正意義的中國人應該是帝制滅亡後!即民國成立後!
8.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有點多哈
近代以來,古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使我們對於古人類的起源,有了比較科學的認識:由猿到人,經歷了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過程。就中國而言,已知的「直立人」有: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縣人等;已知的「早期智人」有:大荔人、金牛山人、丁村人、許家窯人、馬壩人等;已知的「晚期智人」(現代人類)有:柳江人、資陽人、山頂洞人等,這些構成了完整的中國古人類進化鏈。
然而,國際學術界關於「現代人類」的「單一起源論」,近來呼聲很高。他們根據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提出一種假設: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這就是所謂「夏娃理論」。這種「夏娃理論」認為,目前地球上的各個人種,都是二十萬年前某一個非洲女性祖先的後代,這個非洲女性祖先被稱為「夏娃」。「夏娃」的後代離開非洲,擴散到歐洲、亞洲等地,取代了當地原有的早期智人;而歐洲、亞洲原先的早期智人並非現代人類的祖先,它們與現代人類之間沒有什麼關系。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及其全球合作夥伴,2001年在美國《科學》雜志上披露他們對一萬二千條染色體的研究結果,在東亞人身上發現了七萬九千年前非洲人特有的遺傳標記。這一課題組負責人金力認為,這是目前支持「東亞人非洲起源說」的有力證據,它進一步表明,來源於非洲的人群完全取代了原來居住在亞洲的古人類。他們推論,東亞人的祖先大約是在六萬年前從非洲到達東南亞一帶,然後向北遷移至中國。
這種「夏娃理論」遭到中國古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的質疑。最有代表性的是吳新智院士,他指出:在中國大地上,從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現代人類的化石表明,他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連續進化,東亞的蒙古人種是從當地的古人類發展而來的,並非來自非洲。此外,中國的直立人與智人的舊石器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前後連續性,根本沒有出現過由於人類滅絕而導致的文化中斷,根本不存在外來文化大規模取代原有文化的跡象。因此說非洲人取代中國大地上的早期智人而成為中國人的祖先的推論是難以成立的。
2002年,中國科學家對具有解剖學上現代人特徵的柳江人進行重新測定,得到的結論是:柳江人生活在距今約七萬年至十三萬年之間的華南地區,用有力的實證反駁了中國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觀點。這一發現,顛覆了美國《科學》雜志2001年5月刊登的論文的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慰文認為,用基因研究結果推測人類進化的過程,無論如何是間接的,而來自化石的證據是直接的。柳江人化石年代的測定,直接證明了在七萬年至十三萬年前或更早,柳江人已經生活在華南地區,不可能是在這之後才從非洲遷移而來。
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的研究表明,在中國大地上幾十個地點發現的包括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化石,構成了一條完整的中國古人類進化鏈,證明了中國古人類有著明顯的體質特徵的連續性。因此可以說,中國人的主體是東亞大陸的土著居民。
其實,在國際學術界,關於現代人類的產生,除了「單一起源論」,還有「多區起源論」。這種學說認為,地球上各地區的現代人類是從各地區的早期智人進化而來的。地球上的早期文明是多元的,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都是相對獨立起源的,締造各種文明的古人類,理所當然應該是多元的——多區起源的。
看來,甚囂塵上的「人類起源非洲說」,日益面臨「多區起源論」的挑戰。千萬不要被聳人聽聞的新論、眼花繚亂的宣傳,迷惑了視線。
當然,我們並不否認,迄今為止,非洲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歷史最為久遠。目前國際學術界較為普遍的看法是:大約距今七百萬年以前的非洲,開始出現了人的系統和猿的系統的分離;大約在距今二百五十萬年以前,在非洲誕生了最早的人類——「能人」;大約在距今
二百萬年以前,地球上出現了直立人,它的化石在非洲和亞洲都有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有更多的發現,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確實,這一問題不僅學術界高度關注,而且新聞界也極為敏感,經常有最新研究成果在報端披露,並且配上奪人眼球的標題。以《文匯報》為例,2002年7月12日以引人注目的標題報道:「人類祖先在查德?——最新發現的頭骨化石可能揭示謎底」。該文報道,在非洲中部的查德,發現了被命名為「圖邁」的頭骨化石,科學家斷定它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頭骨化石。權威的《自然》雜志對此作這樣的評論:在人類進化史上,一千萬年前地球上有很多猿類;五百萬年前有了原始人類的留世記錄。在史前考古中,一千萬年至五百萬年之間,人類的始祖與猿分離,這一演進過程的物證卻少而又少。「圖邁」的發現,彌補了「缺失的一環」。但是也有科學家持有不同的看法,「圖邁」不僅不能填補「缺失的一環」,反而能夠說明原始人類演進的多樣化。人類的進化並非只是一個單向的階梯,而可能展示出「茂密的圖譜」。
有意思的是,2002年10月9日《文匯報》報道「我科學家運用先進方法測定柳江人生存年代」的消息,用醒目的標題寫道:「中國人遠祖更可能在中國——這一結論使現代東亞人『非洲起源』說受到挑戰」。該報道援引我國科學家的判斷,中國最早的古人類化石是二百萬年前的巫山人化石,在中國出土的各時期的古人類化石都有共同特徵,如鏟形門齒、長方形眼眶、扁平的臉等,這表明至少在二百萬年以來,中國人的進化是連續不斷的。
新聞界的高度關注,使這個離我們遙遠而枯燥的話題,透露出新鮮的活力。歷史誘人的魅力,以這樣的方式顯露無遺,我們真的需要對歷史刮目相看了。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得
9. 歷史上,什麼時候大家開始稱自己是中國人的呢
“中國”二字最先在周朝時使用,出自於國寶“何尊”底部銘文。而大家真正稱自己為中國人時,我想應該是民族思想解放的時候吧。中華民族是辛亥革命前後定義的概念,所以我認為真正稱為“中國人”是在辛亥革命前後。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我們中華文明一直延續到了如今,並且一直在不斷的向更加繁榮昌盛邁進,不用講我們實際的文明歷史傳承,就單單我們“中國”二字,足以讓每一個中國人無比自豪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