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說說你對聖誕節的看法,不寫事例作文
作為一個無宗教信仰的中國人,我認為,一方面,對聖誕節一味抵制是沒有用的,反而更加引起人們對聖誕節的關注,而聖誕節作為外來文化能夠在中國火起來也說明了聖誕節有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從世界范圍內說,隨著「聖誕節」演變成為人類
歷史上最大的消費主義「狂歡節」,「聖誕節」已失去了其真正的宗教意義。而且,現在的「聖誕節」即使在西方也都已逐漸遠離宗教意義了,至於中國人過的「聖誕節」則更是離之十萬八
千里。就像北京的一位著名表演藝術家說的那樣:「我們並不真正關心聖誕節在其他方面
意味著什麼。我們喜歡聖誕節因為他給了我們一個與朋友聯絡、放鬆的機會。」 而從歷史
上看,幾千年來外來文化一直在不斷地進入中國,就連滿清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也未能抵擋得住西方文化的傳播。
『貳』 中國人為什麼過聖誕節作文範文大全
中國的傳統節日雖有不少文化味很濃,但都難排除「吃」的影子,略顯單調,似乎少了些像聖誕節、情人節那樣熱鬧、溫情的氛圍,過節的禮品也無外乎幾大類:「春節吃臘肉送臘肉」,「中秋吃月餅送月餅」,「端午吃粽子送粽子」,「冬至殺雞殺鴨送雞鴨」……,社會發展到今天,這些平日里百姓餐桌上常見的食品,也很難再引起大眾特別是年輕人的興趣。比較而言,西方國家聖誕節孩子可以收到心儀禮物,自然更有吸引力。 中國人愛上洋人節,並非壞事,並非全是崇洋媚外,也並非因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太俗氣不受重視。社會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提升健康向上的節日文化品味和更濃、更溫馨人情味也就成為時尚。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而又燦爛文化的古國,在當代,中國人的節日如何增加文化品味?能不能為國人過節設計出高雅、實惠、象徵美好、體現文明的漂亮的禮物來?營造出更具健康娛樂和文化氣息的氛圍來?這看起好像是民間小事,實際上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大事情!因為可以通過這來推動我們社會的進步和精神文明的光大?這件大事,現在應當是廣大社會工作者認真研究探討的時候了!這就是洋人節在中國大地上悄然興起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採納哦
『叄』 中國人過聖誕節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英語作文
這個英語作文你可以先說你自己的觀點,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然後詳細解釋
『肆』 如何看待中國人過聖誕節英語作文帶翻譯
寫作思路:介紹聖誕節的習俗特色,總結自己的感受。
Christmas Day is the biggest festival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聖誕節是西方國家最盛大的節日。
It is on December 25,the birthday of Jesus Christ.
節日在12月25日,是耶穌基督的生日。
Before the festival,every family will buy a Christmas tree,and put it in the middle of the living-room.And their houses look more soft and beautiful.
節日前,每個家庭都要買一顆聖誕樹,放在起居室的中央,這樣他們家看起來又溫馨又漂亮。
On Christmas Eve,children always hang up their Christmas stockings and hope Father Christmas will come to put presents in them.In fact,their parents put the presents in their stockings.
在平安夜,孩子們總是把聖誕襪掛起來,希望聖誕老人會把禮物放到裡面,實際上把禮物放到襪裡面的是他們的父母。
How interesting it is!On Christmas Day,people say "Merry Christmas" to each other.
你說有趣不有趣!在聖誕節那天,人們互相祝賀「聖誕快樂」。
『伍』 議論文作文中國人應不應該過聖誕節600字
聖誕節早成了熱鬧日子,在我們班就有不少同學發禮物,可關
於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的爭論早有發生。有媒體報道,溫州
中小學校長均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不在校園內舉行任何與聖
誕有關的活動」;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封校禁止學生過平安夜。這樣
的舉措難免遭人議論,學校固然沒有必要搞聖誕活動,不過讓教育
部門下發禁令實在有些小題大做。
禁令的出發點應該是出於保護中國傳統文化。聖誕節之所以屢
遭抵制,也正是因為有人覺得社會對這一西方節日的重視程度超過
了不少中國傳統節日,是西方文化的擴張。不過在這一點上,我們
該有更多對自身文化的自信。
西方節日在中國大行其道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家為了製造
商機而大肆宣傳、渲染。實際上,聖誕節在中國早走了味,其在西
方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在我們這里並不突出,在更多人看來,無非是
一個購物、社交的湊熱鬧的日子,沒有多少人真正是為了它的宗教
含義而去過節的。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為了事業而客居他鄉,像
清明、中秋、重陽這一類的節日對於他們來說未免過於沉重,以至
於不願提起,並且生活壓力的過重,聖誕節的狂歡為他們提供了放
松和發泄的最好契機。還有,在春節時,大家都回家鄉過年,朋友
、同學、同事不能聚在一起,平時的節假日也不多,所以聖誕節也
就成了非親人的同伴之間的聚會節了。
雖然聖誕節或許比端午、中秋、重陽更熱鬧,但原因並非是西
方節日文化壓倒了傳統文化,而只是其現實意義更容易被人接受,
讓人更湊得起熱鬧而已。新興的「光棍節」、「雙十二」,隆重程
度恐怕不亞於各種東西方節日,那為什麼沒有人像「打壓」洋節一
樣去禁止呢?這就是很好的旁證。相反的例子也不少,感恩節、萬
聖節等等洋節,雖然也總有商家宣傳,但在社會中總難以形成什麼
熱潮。說白了,洋節並不是什麼妖魔鬼怪,更不是傳統節日被淡忘
的根源,真要因為聖誕節就驚呼洋節壓倒中國節,未免有些大驚小
怪。
從這個角度來說,要弘揚中國傳統節日,靠「打壓」洋節顯然
不對路子,而是應發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讓其跟現代社會生活
更好地融合才是正理。可以在元宵教學生做湯圓,在端午教做粽子
,在重陽組織登山活動……春節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中國人保持
著團圓、守歲的習慣,農歷新年的地位就永遠不會被公歷元旦所取
代。
我們常說中國泱泱大國,文化兼容並蓄,在小小節日話題上,
當有順應社會潮流、兼並包容的心胸,洋節和中國節並沒有沖突,
完全可以和平共處。且不說聖誕節是否應該冷處理,即使真的要「
打壓」,用教育局禁令的方式反而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事
與願違。
聖誕節傳入中國已被娛樂化,沒多少人會考慮它是不是宗教性
的節日,只要自己過的快樂就行了。它幾乎衍生成為青年朋友尋求
放鬆、獲取快樂,與人狂歡的理由和契機。
不鼓勵、不宣傳、不渲染、不抵制,對它進行冷處理才是對待
西方宗教性節日應該採取的態度。同時要加大對我國傳統節日的保
護、重視與宣傳,這才能真正的讓傳統節日不再「寂寞」!
『陸』 中西方過節你怎麼看作文四百字
中國人是沒有過聖誕節的傳統的,但是,近些年聖誕節的「節味兒」是愈來愈濃郁了。今年,西安市就對重點路段實行了一定的管制,以確保節日的安全,還有網上流傳的各地的聖誕消息,簡直隱隱有直追春節的趨勢了。
國人隱約分為兩派,一派歡迎,一派反對。其實都有道理。歡迎無非就是兩類理由:多一個和家人團聚,享受親情的節日,當然好。 或者這是中國開放的一種表現吧。而反對者多是從和我們傳統節日的的對比來看,現在傳統節日是越來越沒有氣氛了,甚至春節都不太有「年味」了。此消彼長,頗有中華文化前景堪憂的感覺。
其實,我感覺過過聖誕也沒有什麼不好,多一個節日有什麼不好呢?更何況現在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大,大家多一個釋放的途徑。只不過這個節日在中國,我看更多的是因為商業目的被炒作起來的,商家要找一個好機會拉動消費。所以,聖誕的氣氛就很容易濃郁起來了。更何況我們年輕一代,確實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東西,而對中國傳統文化了解的並不一定多。就像有人因為「元旦」是根據公歷算的,而以為它也是舶來品一樣。一切的一切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另外,從改革開放的角度來看,開放不只是經濟上開放,文化的開放也一樣重要,兼容並包。中華文化的一個重大特點就是其包容性非常強,這可以說是我們的文化中的一個核心內容,從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到北大蔡元培校長的「兼容並包,思想自由」,再到現在的改革開放,甚至包括我們現在的社會制度,都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包容性。任何想同化中國文化的人,最後結果就是,他們變成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他們被中國文化同化了。我不是對滿族同胞有任何不敬,清朝滿族的入關,再看看現在的滿族,確實能夠為此提供一個明證。
『柒』 有關與該不該過聖誕節的800字作文
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此文是宇凡2012年12月25號寫的,現經修改,再次發布,希望大家看到的可以醒醒腦,當然了,我又不是什麼法師,寫的文章又不能打死妖怪,固只是自個兒的茶後閑話罷了。
中國人應不應該過聖誕節?
這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幾年來此話題頗多,有的人認為應該過,而且要用我們自己的方式過聖誕,為自己放鬆找一個借口,讓聖誕節融入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是一種尋找快樂的方式吧。
而有的人認為不應該過,自己又不是西方人,中國有自己的節日,為什麼非要過西方的節日呢?每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習俗,這樣才有一個國家的特色。弄不懂為什麼有些人任何東西都要學老外?為什麼要崇洋媚外?難道外國的月亮就格外圓嗎?有爭議就必有糾紛,有糾紛就必有來由。
宇凡就延伸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所思所想。首先聲明,我是不過聖誕節的,因為中國沒有聖誕這個節日,自家的節日都過不過來的,哪還有閑情去過別人家的節日。當然不是說過了聖誕節就不是中國人,這只是個人的行為與「傳統潮流」而已。
聖誕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
我只知道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如今是變成了宗教和西方傳統文化的混合體。其他不想多述。
近年來我們國人生活壓力大,別說過節了,,就連過年都差不多快要沒時間了。要麼說沒假期,要麼說一票難求,要麼說沒錢。回想這幾年的節氣,中國確實是比以往重視了自家節日了,但卻沒有重視起節日氣氛,導致國人為了氣氛而眷戀著國外的節日。比如什麼西方情人節,聖誕節。
『捌』 對中國人過外國節日看法的作文800
1.
如何看待中國人過外國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有特定的內容,比如春節、中秋、端午節等,過節時也都有一定的安排,像春節,要一家人吃團圓飯,還要走親訪友,久而久之有的已變成一種固定的應酬,不管喜歡不喜歡都要做,甚至許多的內容帶有了更為復雜的背景。高興之外並不輕松。
洋節,即使是傳統的也只不過是家人團聚,而現在被商業開發後,基本上就是輕松消費、熱鬧玩耍。到了中國,由於並不受到年長者的重視,年輕人自由自在,三五成群、邀朋呼友,想怎麼過就怎麼過。加之商家的炒作,自然是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從消費和娛樂的角度看,多一個節日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好事。既可以促進消費,拉動內需,又能讓百姓感受到異域的文化,多一個娛樂消遣的機會。
★引進一些外來的節日文化,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歡樂,能多些人們相互間溝通感情、增進友誼的機會。
★各大商場里已經充滿了節日氣氛,五花八門的小禮品很吸引人的眼球,新鮮、刺激、有趣應該是年輕人愛過洋節的主要原因之一吧。其實不管洋節土節,都包含有家人團聚、祝福平安等吉祥的意思,所以除了我們的傳統節日,一年中再多一些洋節,不是多一份快樂嗎,只可惜,內地不像香港,過洋節不放假。
★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經過幾千年漫長歲月延續下來的,很難說哪些是我們原始的文化、原始的節日,就像我們沒有理由排斥國外先進的技術、文明,拒絕學習外民族語言一樣。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多一些節日沒有什麼不好。
★只是找個多吃一頓的理由和借口,又不是什麼大事,不必認真。喜歡這個節日的人,可以在平安夜約上幾個友人,共同享受這個浪漫的節日,如果不喜歡盡可以在家休息。
★有節就過啊,圖個開心。節日雖然分古今中外,但都算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凡是節日都有個特別的意味,過節就過個意味唄。
★聖誕節只是諸多「洋節日」在中國的一個縮影。近些年,情人節、愚人節、感恩節等眾多的「洋節日」在中國都市大行其道,但這些西方節日原有的意義已被中國的年輕人曲解,變成了「瘋狂聚會」、「狂歡的盛宴」。
★過春節總是要和父母長輩在一起,感覺很悶,洋節就不一樣了,每年的洋節都和朋友們一起過,大家沒有代溝,在一起無話不談,吃飯點菜也不用看長輩的臉色,真好!
★排斥與跟自己年齡相差懸殊的人交往,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對春節興味索然,歸根到底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和長輩在一起。洋節在中國還是新興事物,難以被年齡較大的人接受,基本屬於年輕人的『專利』,可以說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同齡集中』的機會,因此會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因為有意義、有趣。比如國外的聖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等,不都是非常有意義的節日嗎?跟政治、民族自尊沒有關系,誰不喜歡溫馨浪漫的節日氛圍呢
『玖』 關於節日的作文600字:中國人需要過聖誕節嗎
每當清晨出門後第一縷呼吸看到一絲霧光,我就會明白:又到冬天了。
每年的冬天似乎是人們忙碌的時候,但並不是為了儲備冬糧,更不是為了早早地置辦春節年貨。如果你去問他們,他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回答:「聖誕節」。
聖誕節是盛大的,在12月24日晚和12月25日,這段時間總是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商家的導購員身著聖誕老人裝站在門口,揮手向人們示意;廣場的聖誕樹上掛滿了會發光的鈴鐺,在音樂的伴奏下閃爍不停;人們歡聚在一起,相互送禮物,表達自己對他人的美好祝福。
這一切看起來是多麼的幸福祥和。
然而,我們為什麼要過聖誕節呢?
根據基督教的說法,聖誕節是為了紀念耶穌的出生而設立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進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其慶祝方式的來歷已不可考證,但相互送禮物似乎就是聖誕節不成文的規定。
那麼,既然是基督教用於紀念耶穌出生的節日,中國人為什麼要過呢?當然,中國人里一定有基督教的信仰者。但我相信,多數漢族人的個人檔案中,關於「宗教信仰」一定是「無」。不過,回族或其他民族信仰伊斯蘭教就另當別論。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過聖誕節呢?
答案當然是,為自己找一個放鬆的理由。
據統計,中國民眾,不管是學生還是工作者,其生活壓力在世界排名上活躍於前列。為了給自己一個放鬆的理由,聖誕節就成了首選。其次,商家的炒作也是構成「中國式聖誕節」的一大因素。
類似聖誕節,不少外國的節日在建國60餘年間陸續悄悄進入國內,例如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等。相反地,中國許多除春節外的傳統節日都坐起了「冷板凳」,例如寒食節、端午節、重陽節等。
『拾』 我的中國聖誕節 作文
今天是12月25日,聖誕節。
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互相說:「Merry Chrismas!」爸爸說,西方國家的人過聖誕節就像我們中國人過春節那樣熱鬧。媽媽立刻打開電腦查閱了「聖誕節」、「聖誕樹」和「聖誕老人」的來歷及傳說。我覺得很好奇,也很有趣!
我拿出了幾天前悄悄地做給爸爸、媽媽的心愛的禮物。爸爸高興地連聲說:「Thank you! Thank you!」還把我抱起來了呢!我開心極了!
下午,媽媽帶我去漕運廣場買聖誕樹。那裡的人真多呀!媽媽給我買了許多禮物,有會唱「Jingle bell」的玩具聖誕老人,有傳說中神奇的魔術棒……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買聖誕樹,但是我已經很滿足了。
回到家後,我把禮包打開,把聖誕老人放在地上,只見他邊跑邊唱「Jingle bell,jingle bell……」我們都被逗樂了。爸爸提醒我說:「禮物要好好珍惜哦!」我說:「好,一定!」
今天,真是一個快樂的聖誕節!
聖誕節來臨,送禮物是最最讓人頭痛的問題,也是很出於無奈的問題。人情事故,總不好白要了別人的禮物。我實在不明白,那些還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怎麼這么捨得花錢賣弄人情,是想藉此為以後闖盪社會鋪好人際關系還是只為了炫耀自己?
對於我,倒是寧願大家一齊到餐館吃一頓,然後帳目平分,到那時誰還想要炫耀自己的話,倒也其樂融融。
禮物也有高低貴賤,即所謂談情傷錢。
感情是可以用錢來衡量的。
在當下,錢與感情是不分家的,沒有人會送給只和自己經歷一頓飯局的人鑽石的,你也不會送給生死之交一塊巧克力吧。
女人往往希望自己的丈夫送珠寶之物,這也並不見得該女人是貪錢之輩,男人分兩種:一種是肯為女人花錢的,一種是不肯為女人花錢的,肯為女人花錢不代表他愛這個女人,但只要他愛這個女人,就必定會為其花錢,女人的邏輯就是這么沒有邏輯,既然是感情動物,就從頭到尾都得以情量度。就算是相視一笑也有感情輕重之分,乍見微微一笑的,那隻當普通朋友,釋懷而笑的,關系就不一般了,而回眸一笑者,你自己琢磨去吧!
對於高三的我們,這個聖誕節意義非凡,照理中國人以春節為大,但春節的號召力過大,屆時就算是趕進度補課的高三學子也都一一遣散,倘若特意找來些人只為了即將畢業特此小聚未免太矯情,也沒那個必要,因此聖誕節成為大家寄珍惜與懷舊之情的工具,都希望可以互贈可供紀念的奢侈品,情景壯觀,倒像是在相互救濟。
希望明年聖誕節可以活的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