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都有哪些有什麼優勢
中國地理位置堪稱完美。西部有大山脈,有兩條母親河持續的提供水源。南北跨度大,幅員遼闊,都是很好的地方。從地形上說從東往西依次提升,環境多樣性,地形多樣性,這樣的環境也造就了物種的多樣性,美國就不適合大熊貓等物種生存。這樣也出現了南北東西飲食的不同,形成了飲食文化。中國最大的優勢在於,東面可以發展遠洋經濟,西面可以一帶一路,南面可以兩路同開,周邊國家都將是市場腹地。美國貿易需要更高運費。
著名的長江中下游平原也極為肥沃,到了明清時期,這里出產的糧食幾乎可以養活全天下的人口,所以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還有著名的黑土地東北平原,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也是目前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擁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占據了亞洲的制高點。著名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最高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
2. 中國的比較優勢有什麼啊
比較優勢: 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用其他產品來衡量)低於在其他國家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也可以說,當某一個生產者以比另一個生產者以更低的機會成本來生產產品時,我們稱這個生產者在這種產品和服務上具有比較優勢。
中國的比較優勢在於中國人工成本低、資源價格低、交通運輸成本低(基礎設施良好),尤其是人工成本,長期以來被視為主要的比較優勢。但目前人工不斷上漲,這種優勢正在減小,所以需要我們不斷創新,改進經濟發展模式,以期獲得持續發展。
3. 中國抗擊疫情的最大優勢是什麼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大優勢就是制度優勢。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我們看到了我國制度優勢中領導力量所起的關鍵作用。這個領導力就是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堅強有力的集中統一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中國人民的主心骨。
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這是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不斷被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了的一個真理。這個真理在這次抗擊疫情斗爭中又一次得到新的驗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正是由於黨的堅強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全國抗擊疫情各項工作主攻方向明確、工作重點突出,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的戰略格局。
(3)中國的優勢是什麼擴展閱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優勢科研力量集中攻關,「用創紀錄短的時間甄別出病原體」。在武漢10天建成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1600張床位的雷神山醫院,並將各種配套設施、醫療設備及時調配到位。還先後建立16家方艙醫院,床位達到1.4萬余張,創造了人類防疫建設史上的奇跡。
中央決定全國支援湖北和武漢,建立了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除武漢以外的16個市州及縣級市的機制。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全國各地和軍隊的援鄂人員迅速集結,346支醫療隊、4.26萬名醫務人員以及6.5萬余件醫療設備從四面八方匯聚武漢、馳援湖北各地。
截至5月31日,全國確診住院患者結算人數為5.8萬人次,總醫療費用13.5億元,確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約2.3萬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過15萬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療費用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最高的一位患者達到150萬元,全部由國家承擔。
所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國家力量基礎之上的。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這是我們戰勝疫情的重要經濟基礎和強大物質保障。舉國體制只有中國才能夠做得到、做得好。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中國力量再次震撼世界。
4. 中國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什麼優勢
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的優勢如下:
一從緯度位置看,中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類似寒帶的中年冰雪大,所以緯度位置優越。
中國優越的緯度位置,使我國擁有多樣的氣候和豐富的農作物資源。因此,我國在糧食種植、畜牧養殖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
中國南北相距5500餘千米,東西相距5200千米,形成了西部深入亞洲腹地,東南面伸向世界海洋,在世界軍事地理結構中,我國的地理位置對我們實施積極防禦戰略,制止和反對外敵侵入保衛世界和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
中國地理位置在世界上的這幾大優勢,也使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我們偉大祖國驕傲吧。
5. 中國相對其他國家來說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中國的人口資源,是中國最大的優勢。美國是3億人,歐盟是5億人。中國13億人比歐美的總人口還要多出5億人。中國的崛起相當於整個歐美國家的崛起,中國的市場相當於整個歐美的市場。如此多的人口,一個國家便是一相巨無霸的大市場,可以確保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會受困於歐美國家。中國最大的優勢是政治制度
中國的政治可以確保專家治國,避免了完全民主的盲目性。 仔細想來,幾個大國相比,中國的優勢主要在於政治制度和人口規模。美國的優勢是軍事和科技。俄國的優勢是能源。如果中國放棄這種政治制度的優勢,可能便沒有什麼優勢。
中國的政治優勢還體現在,全國上下一心,各省可以統一號令。整個國家是一個目標一致,紀律一致,命令一致的整體。全國一盤棋。今年初戰勝雪災和五月份的抗震救災,就體現了這種優勢。
而西方多是聯邦制,地方各自為政,政黨天天斗爭,很難形成統一號令。完全是一盤散沙。美國的救市方案,本以為很容易在眾議院通過,結果第一次沒有通過。國家面臨很大災難,但總有一些人,關心的是政治斗爭而不是拯救美國。在如此大災面前,仍然不能團結一心拯救美國。
中國的政治優勢還體現在確保社會不會發生大動亂。不會出現民族分裂。
中國的政治優勢還體現在人的觀念上。務實,高效,靈活多變。
在中國沒有變不了的事情。從改革開放前,到改革開放後,如此大的體制、思想、利益的大轉變,如是在其它國家,可能要經歷上百年,要流很多血。在中國說變就變了。有人批評中國是威權政治,這大概就是威權政治的好處。
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民意綁架了政府。而民意注重的是個人利益,短期利益,眼前的事情。民意不可能體現全局利益,長遠利益。因此西方的民主政治,不可能著眼於長遠的事情。很多關系全局利益的事情,因為可能傷害了少數人的利益,便被耽誤,或是實行不成,比如城市建設經常受制於釘子戶。美國的救市政策在眾議院沒有通過,也是這個問題。
前面說,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民意綁架了政府,後面還應再加一句,局部利益可以綁架全局利益。
西方的政治體制從本質上來說,是重眼前不重長遠,重局部不重全局,重個體不重全體。
中國人重集體主義,西方人重個人主義。西方的政治是一盤散沙,中國的政治是團結一致。團結才有力量。這就是中國政治優勢的根本所在。
6. 中國制度的優勢是什麼
第一,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證了人民通過普遍的民主選舉,產生自己的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有力地保證了全國各族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廣泛的民主、自由和權利;保證了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人民代表大會定期選舉或任命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並依法對其進行監督。
第二,有效地組織了全體人民以國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管理社會和發展經濟的有機統一體,能夠有力地組織全體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建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根本權利,同時為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法律保障。
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貧困人口脫貧速度令世人驚嘆。2013—201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9899萬減少到1660萬,每年減貧人數都保持在1200萬以上。2020年,我國將實現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7. 中國在經濟方面有什麼優勢
1、第一個有利條件:大規模經濟體的優勢開始顯現,我過迴旋餘地比以前增大了,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大大增加,工業化又在加快推進,所以我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在大大加強。
2、第二有利條件: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會在很長時期內繼續保持,我國是人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當然我們不是人力資源強國,是人力資源大國,這就使得我國在比較長時間內,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會有它特有的比較優勢。
3、第三有利條件:我國有利條件就是我國儲蓄率比較高,可以保障經濟較快增長對資金的需求,我國可以利用資金供給優勢有效整合國際優勢資源,但又不會對國外資本形成過渡的依賴,這是我們的優勢。
4、第四有利條件:我國的產業和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備,為我國加快發展提供了很多物質技術的支撐,我國這個產業體系,可以說我國有很多產品都是第一,全世界都是第一。
我國有很現代化的生產方式,有智能化的,柔性化的,集成化的生產方式都有,你到上海通用去看,生產線上各種車,不同品牌的不同型號的車在一條線上可以組裝,它可以通過計算機來控制。
5、第五個有利條件:我國經濟轉型加快也為經濟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我國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使國有經濟能夠發揮比較優勢的行業和領域,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來,集中到它能夠發揮比較優勢的這些領域。
包括基礎原材料,一些帶壟斷性的領域,帶自然壟斷性的這些領域,那麼我們進一步放寬這種電信、電力、金融、城市、公共事業、鐵路、航空、郵政這種壟斷行業的市場准入來加強它的競爭。
(7)中國的優勢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新常態九大特徵:
1、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徵,2014年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必須採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
2、從投資需求看,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後,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善於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3、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
4、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2014年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並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徵。
5、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2014年以後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6、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2014以後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統一全國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內生性要求,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
7、從資源環境約束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2014以後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
8、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葯,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
9、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必須全面把握總供求關系新變化,科學進行宏觀調控。
8. 中國有什麼優點(要真實的)
面積大,地形復雜;人口多,分布不均;歷史悠久而不斷;民族眾多而團結;統一是大趨勢。
中國,位於東亞,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中國人一般以龍的傳人、炎黃子孫自居,56個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1] 魏晉南北朝和宋遼金元時期,各民族進一步融合,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2] ,清朝時期人口突破四億[3] ,而到目前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4] 。
華夏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中華民族還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傳統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和國畫等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9. 中國人的優勢是什麼知乎
1、聰明,中國作為擁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其發明創造的文化科技數不勝數,能夠在新中國短短成立的幾十年,得到質一般的飛躍,其聰明程度可知
2、勤勞吃苦,眾所周知,中國的學生都非常的刻苦學習,也熱愛學習,學習的努力程度在全世界都是榜上有名的
3、以和為貴,中國人奉行中庸之道,維護世界的和平,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對世界維護和平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0. 我國的制度優勢是什麼
我國的制度優勢是:
一、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領導
中國有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是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們深入了解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就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
二、集中力量辦大事
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要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新機制。
三、人民當家作主的優勢
在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深刻總結近代以後中國政治生活慘痛教訓得出的基本結論,是中國社會100多年激越變革、激盪發展的歷史結果,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
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這「兩大奇跡」的背後,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