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舉出中國同盟會制定的政治綱領的內容!謝謝
「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同盟會的政治綱領。
1905年7月30日,孫中山和黃興派人分頭邀請各省傾向革命的留學生,在東京舉行建立同盟會的籌備會,商討組建統一的革命組織問題。到會的有70餘人,包括來自17省的留學生。會上,孫中山、黃興等先後發表演說,分析當時形勢,痛陳革命大義,闡明進行革命的方法和組建統一革命組織的必要性。經反復磋商,最後確定組織名稱為「中國同盟會」,簡稱「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同盟會的政治綱領。
Ⅱ 同盟會的綱領
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中國同盟會於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東京赤阪區霞關阪木金彌子爵的宅邸召開成立大會。中國同盟會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綱領。
1905年8月20日,中華國民軍都督奉軍政府命,以軍政府之宗旨及條理,布告國民。即同盟會「成立宣言」。內容如下(略):
一、驅除韃虜。
二、恢復中華。
三、創立民國。
四、平均地權。
1906年5月6日,中國同盟會訂立同盟會總章,並要求會員共同遵守。
總章宗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亦即同盟會綱領
總章內容如下:(略)。
Ⅲ 中國同盟會的16字綱領是什麼
中國同盟會的16字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中國同盟會的16字綱領為孫中山提出,該綱領後又被解釋為三民主義學說。
中國同盟會的16字綱領發行《民報》(原名《二十世紀之支那》,為華興會機關刊物,同盟會成立後易名《民報》)。《民報》在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編下,由胡漢民、汪精衛等執筆,與由康有為、梁啟超執筆的主張保皇的《新民叢報》展開激烈論戰,成為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
(3)中國同盟會綱領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同盟會,亦為中國革命同盟會,是中國清朝末年,由孫中山領導和組織的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召開成立大會,到會者約有100人,除甘肅尚未派留日學生外,其餘關內17省均有人參加。大會通過孫中山起草的《同盟會宣言》和《同盟會對外宣言》以及黃興起草的會章。
經大會討論通過的章程規定,以東京為本部所在地,總理以下分設執行、評議、司法3部;在國內外分設9個支部,並在各省區成立分會。會上推舉孫中山為總理,黃興為執行部庶務長,協助總理主持本部工作。大會又通過以《二十一世紀之支那》雜志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後改名為《民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同盟會-綱領
Ⅳ 中國同盟會的綱領和章程分別是什麼
中國同盟會的綱領為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並舉行宣誓,公推黃興、陳天華、宋教仁、馬君武、汪兆銘等8人起草同盟會章程。
Ⅳ 同盟會的十六字綱領包括哪些內容
隨著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成立全國的革命領導中心的要求愈益迫切。1905年7月,孫中山、黃興、陳天華等七十餘人在東京集會,決定成立中國同盟會,把分散的革命力量聯合起來,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以及其他小團體的成員陸續加入進來。8月中旬,孫中山在留學生歡迎會上發表了著名的《中國應建設共和國》的演說。同月20日(七月二十四),同盟會召開成立大會,孫中山被推為總理,黃興被推為執行部庶務,會議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十六字綱領。11月,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出版,孫中山在發刊詞中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內容的三民主義。
Ⅵ 中國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是什麼
同盟會的綱領是:以孫中山先生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作為革命綱領,後來在《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把它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它是中國近代史上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
Ⅶ 中國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是什麼
中國同盟會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孫中山將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三大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就是三民主義。
Ⅷ 中國同盟會的綱領
中國同盟會以孫中山先生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作為革命綱領,後來在《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把它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它是中國近代史上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
喜歡請採納,謝謝
Ⅸ 舉出中國同盟會制定的政治綱領的內容
1906年,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一批資產階級革命精英,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曰知會等革命團體,在曰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並制定同盟會政治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它的歷史意義在於:一是我國第一個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提出的第一個政治綱領;二是希望成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共和國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治綱領,對當時資產階級革命起到了巨大的號召和推動作用,僅過五年時間,結束中國兩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