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傳播中國形象

如何傳播中國形象

發布時間:2022-01-22 23:06:27

1. 如何塑造中國國家形象

「國家形象」作為反映在媒介和人們心理中的對於一個國家及其民眾的歷史、現實,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的綜合印象,「是國家的外部公眾和內部公眾對國家本身、國家行為、國家的各項活動及其成果所給予的總的評價和認定」,其中既包含著對於國家的認識,同時也包含著理性評價和感性態度,「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凝聚力,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體現。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在中國正在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的進程中,「國家形象」已經並仍將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每一個中國人必然遭遇的現實問題。國家形象,既包含特定國家在國內的形象也包括其國際形象,在全球信息和市場流通的前提下,國家的國際形象和國內形象之間往往互相參照、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僅深刻地影響到本民族每個個體對於國家共同體的認知、認同,從而影響到民族凝聚力和歸屬感,而且也復雜地影響到其他國家和民族對於中國政府、民眾以及所有中國的精神信息和物質產品的接受和評價,從而影響並決定著中國和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地位。 國家形象,作為一種主觀印象,實際上構成了人們對於一個國家及其民眾的心理預設。負面的國家形象,會使人們對這個國家及其民眾的所有相關信息和行為的認知和評價帶有或多或少、有意無意的敵對性、排斥性和刻板印象;而正面的國家形象則往往使人願意用更理解、更親和、更接納的方式對待該國及其民眾的信息和行為。因此,國家形象的塑造,其實就是對人們認識和評價一個國家及其民眾的正面預設的塑造。

2. 中國的李子柒,是如何傳播中國文化的

引言:說起李子柒,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因為她不僅從短視頻平台中迅速火出圈,而且她還將她的視頻裡面凸顯的中國文化傳揚到全世界裡面去,而且在外國社交平台上,她的視頻也被很多外國友人點擊觀看,她通過視頻拍攝以及其他的方式進行傳播中國文化。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總而言之,李子柒通過網路技術以及短視頻平台,向外國人輸出中國的文化是非常好的一種行為,也值得很多創作者學習。

3. 如何宣揚中國的國際形象

1、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宣傳思想戰線積極作為、開拓進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主流思想輿論不斷鞏固壯大,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

2、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窗口,彰顯時代創新、體現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當代中國故事也引來八方喝彩。

3、完善國際傳播工作格局,創新宣傳理念、創新運行機制,匯聚更多資源力量。

講好中國故事,既是責任擔當,也要遵循規律、改革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關注、認同與日俱增,但「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噪音雜音依然存在,唯有把握大勢、區分對象、精準施策,主動宣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3)如何傳播中國形象擴展閱讀:

國家形象的重要性:

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國際體系中其他行為體對它的認知的結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輸入和輸出產生的結果,是一個「結構十分明確的信息資本」。國家形象被認為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可以從一個方面體現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因此,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深受各國政府的重視。

4. 中國「功夫形象」是如何流傳出去的為何能聞名於世界

“功夫”,來自於李小龍,它的前身是武術,是香港對“武術”的稱謂,是我國特有體育項目。

中國的“功夫形象”,二十世紀初在大陸萌芽, 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在香港發展,中國的“功夫形象”具有獨特的東方男性的氣質,功夫,代表的就是中國。功夫,早已經就是中國文化的代名詞。

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備受關注,它的文化自然也是一大熱議的話題,而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功夫,自然被國內外人熱議,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學習漢語,學習中國文化,感悟中華文化的魅力,越來越多的人給予中國功夫肯定和支持,也收獲了無數海外粉絲的喜愛。功夫已經走向國際,走進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的心裡,融入了它們的生活,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總結

中國的“功夫形象”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折射出的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功夫走出國門,靠的是國家和人民的努力,靠的是社會的共同努力,也是文化的自信和自強。願我們更加努力,讓中國更多的優秀文化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全球化背景下好萊塢電影中中國功夫的運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9:29.

[2]中國武俠題材三維動畫角色與動作設定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1

[3]撒旦與家臣——美國電影中的華人形象[J].電影藝術,2009(1).

[4]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男性形象解讀[D].山東大學,2009:54.

5. 身為當代青少年,我們該如何正確地傳播中國形象

注意語言。語言是人類交往溝通活動的基本工具。人們靠語言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表達感情,文明的語言樹立人文明的形象,雄辯的語言樹立人雄辯的形象,幽默的語言樹立人幽默的形象,虛偽的語言樹立人虛偽的形象。

6. 怎樣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塑造中國形象

體育是一種社會文化活動,與大眾傳媒的關系十分密切。在現代社會,體育離不開大眾傳播媒介,大眾傳播媒介離不開體育。社會越發達,體育與大眾傳播媒介的關系就越密切。

體育運動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吸引社會注意力,促進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大眾傳播媒介中的體育節目可以刺激體育消費,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大眾傳播媒介對體育的正面影響表現有以下幾點:

  1. 大眾傳播媒介影響了人們的體育態度與行為

  2. 2. 大眾傳播媒介縮短了體育活動與人們的社會距離

  3. 3. 大眾傳播媒介是體育運動的傳播速度加快,社會覆蓋面加大

  4. 4. 大眾傳播媒介為體育樹立形象

  5. 5. 大眾傳播媒介為社會提供體育娛樂,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6. 6.體育運動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可以吸引社會注意力7. 大眾傳播媒介促進體育產業和體育市場的發展8.體育運動是各種大眾傳播媒介進行新聞戰的爭奪內容。

  7. 大眾傳播媒介也對體育的發展產生一些消極作用,大眾傳播媒介對體育的負面影響表現有以下幾點:負面影響:

  8. 1. 大眾傳播媒介推崇錦標主義

  9. 2.大眾傳播媒介使部分觀眾遠離體育參與

  10. 3.體育傳播媒介的性別歧視

  11. 4.體育傳播媒體對體育暴力的追逐影響社會安定5.體育傳播商業化對體育比賽的反客為主(1)影響運動項目的競賽規則(2)電視轉播權干預了賽程安排(3)電視轉播影響了運動員的行為。

  12. 體育對大眾傳媒也有著諸多影響,體育競技體育、商業體育等部分的不斷發展使大眾傳媒的影響范圍和知名度不斷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大眾傳媒的發展和優化,帶動大眾媒體相關產業的發展,並帶來諸多商機,產生經濟效益,如賽事轉播權,廣告等方面的收益。

7. 談談如何塑造中國國際形象。

公共外交:塑造中國國際形象 </b>
公共外交能突破傳統外交政府對政府的僵化和民間對民間的軟弱,著眼於未來,通過溝通和交流贏得外國民眾的信任和承認,中國也因此更有理由更有可能開展成功的公共外交以塑造自己的軟權力體系,豐富我們綜合國力的概念。
10月1日,美國將重返闊別近20年之久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期將原來里根政府指責的「第三世界批評美國和以色列的講壇」變成為改變美國國際形象的重要舞台。這是「9·11」後美國政府重新重視以增強與世界溝通為目標的公共外交的重要體現,旨在解決「世界為什麼仇視美國」這一問題。
美國的教訓對我們不無啟示。中國也經歷過「非典」對我國際形象先抑後揚的教訓。今天,中國日益融入世界。中國的國際形象不僅關繫到中國的國際信用從而影響直接投資和對外貿易,而且從長遠講,與中國的「軟國力」密切相關,已經成為中國的無形資產。中國要成為負責任的大國,對世界做出更大貢獻,必須將中國的公共外交戰略提上議事日程。
我國幾代領導人都很重視民間外交,民間外交在中日邦交正常化過程中也扮演了十分積極的角色,但公共外交工作還有待於加強。公共外交是以本國政府為主體、他國公眾為受體的外交形式,既不同於公司間或政府間對等的公關外交,也不同於以公眾為主體的公眾外交,如民間外交,或稱為外交的第二、第三管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如何從形象上入世,影響國外民眾和媒體的中國觀,某種程度上比一時的外交得失更加重要。
那麼,中國的國際形象面臨哪些問題與挑戰呢?
過去,對國際形象問題我們存有不少錯誤觀念或心態,較典型的有以下幾方面。其一,將國際形象與國力等同,認為國家強大了人家自然就會尊重你。忽略了國家的親和力,即國際社會對你的親近和喜歡程度,某種程度上,這是「中國威脅論」產生、蔓延和強化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其二,重視國際地位,忽視國際形象。在歷史上的朝貢體系下,特別在乎的是中華民族的威望,現在則有重「威」忽「望」之勢。其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理應包括中國「軟國力」的復興。其三,發展戰略中偏經濟、輕文化,而文化也是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對現代中國形象宣傳不夠。其四,認為身正則影不歪、酒香不怕巷子深,敏於行而訥於言,忽視在國際社會宣傳自己、推銷自己,塑造正面的國際形象。其五,以歷史、文化大國自居,認為國際社會不了解我歷史和文化,因而不尊重中國;而外國民眾也常常只對中國的歷史感興趣,對現在的中國並不了解。我們心態則是,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大國,理應受到世界的尊重。但歷史上的受尊重不會自動轉化為現在的魅力;而曾經的受害者,希望自然而然地博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也是不現實的。在具體做法上,常常是拷貝國內宣傳做法開展對外宣傳或公關,而不是開展現代意義上的公共外交。
改革開放以前,由於中國長期游離於主流國際社會之外,國際形象主要是內政問題的某種折射;在此之後,內政問題也一直是影響中國國際形象的因素,甚至一度成為主導因素。內政問題首先是中國由於體制、價值觀等方面與西方標准差異明顯,因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其次是國家統一問題,在香港、澳門相繼回歸祖國之後,最主要的就是台灣問題了。
這說明,內政問題仍然是制約中國國際形象的長遠掣肘。
國際社會對中國國際形象的認知,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存在對方和我方兩方面的原因。對方原因包括:因不了解中國國情和意識形態的隔閡而產生的不信任等。我方原因則往往是不重視外部世界的反映,不善於推銷自己等。針對國際社會對我內政外交政策不夠了解,近年來,我國政府經常以白皮書的形式加以正面、詳細的闡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自1980年起先後批准加入了17個國際人權公約和協定書,並簽署了《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和《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公約》,更是消除了國外輿論對中國政府的詆毀。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威脅論」成為影響中國國際形象的主要制約。其中也蘊涵著一個悖論:以中美關系為例,中國處於弱勢,比如抗戰期間,中國較容易受美國同情,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就比較正面;反之,中國強大了,美國就認為是一種威脅,對中國看法較負面。因此,問題的關鍵在於改變中國強大了就會威脅人家的邏輯,增強對中國的信任。
中國國際形象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要求我們積極主動地開展公共外交活動,並把它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高度來推行。
公共外交是更好發揮一國「軟權力」的重要手段,它能突破傳統外交政府對政府的僵化和民間對民間的軟弱,著眼於未來,通過溝通和交流贏得外國民眾的信任和承認,中國也因此更有理由更有可能開展成功的公共外交以塑造自己的軟權力體系,豐富我們綜合國力的概念。
開展中國的公共外交,要求我們結合中國的歷史智慧,探討我們開展公共外交的觀念、環境、資源和挑戰,提出中國特色的公共外交戰略體系:
———目標:自信、務實、開放、負責的中國,是我國公共外交的基本目標定位,從長遠看是服從於中國國家發展目標的定位———「富強、民主、文明和負責任的大國」,積極配合「三步走」的經濟發展目標,循序漸進地使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由「中性」、「正面」向「親近」轉換。
———手段:關鍵是樹立政府在國內的親民、民主形象,中國駐外機構也要首先保護好每一個中國公民、僑民在海外的利益;其次通過開展文化廣播的國際交流形式,利用當地國家的電台、電視台渠道播放中國的新聞娛樂節目,利用當地華僑、留學生和對華投資跨國公司開展針對母國的形象宣傳活動,如「創意中國」、文化營銷國家活動,塑造充滿活力的、民主、開放和富有人性的國家形象,重視「國家品牌塑造」。
———重點:鑒於「今天中國的國際形象,基本上就是一個被美國媒體妖魔化了的形象」,我們應抓住美國和歐洲這些影響世界輿論的重點,及時對歐美某些媒體不負責任地妖魔化中國的行為進行消毒,並充分利用聯合國舞台傳遞中國的聲音,樹立起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機構:整合我國外交資源,設立公共外交事務的專門部門,統一協調公共外交工作。
(作者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博士、歷史學博士後)

8. "中國形象"的對外傳播中有哪些可取或不足的地方

國家形象傳播要做到受眾認同
在國家形象建設上,付出和收獲會有如此之大的差距,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對孔慶勤博士關於國家形象片的研究應該如何看待?以下三點值得考慮:
第一,國家形象片應基於事實。
就像法庭判案,面對錯綜復雜的案情,各方往往眾說紛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更有庭外的「媒體審判」、「道德審判」干擾誘導。這時法官就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方能體現公平公正。可見事實是審判的基礎。同理,從新聞學原理的角度來看,事實(fact)也尤為關鍵。涉及到國家之間的關系,就更應注重事實。只有依據事實拍出來的片子,才能真正詮釋國家形象。
作為國家形象宣傳片,將自己優秀、引以為傲的一面展現給他人無可厚非,個人交往中誰都願意他人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進而促進更多的合作交流,國家亦然。然而,這里就存在一個觀念差異的問題。中國式的傳播愛突出領導、名人、政治,而這些對西方受眾可能會很陌生,或不易接受。除了精英,歐美觀眾更希望看到中國百姓的面孔、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有了他們的國家形象片,才會更加完整、全面、客觀。我們同外國人對話,並讓他們聽懂,關鍵在於以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來闡述我們的事實。
第二,「壞消息才是好消息」。
國際新聞界盛行「壞消息才是好消息」的原則,只有負面事件、有沖突、有爭議的新聞才值得關注。我們由於國情和媒體性質不同,對新聞價值的判斷和國際媒體有同有異。中央電視台著名的「新聞聯播」反映了這一異同,即所謂的「前邊的十分鍾中國領導很忙,中間的十分鍾中國人民很幸福,最後的十分鍾其他國家很亂」。想一想我們在報道外國的時候,也偏好負面的新聞,那外國人又怎麼能接受我們的正面報道呢?
另外西方主流媒體,至少在形式上獨立於官方,具有監督政府、批評官員的傳統,以社會的守望者和公眾的看家狗自居。私有的媒體不代表國家,一般也不會做正面的宣傳。歐美受眾習慣了西方的新聞觀和獨立的新聞體制,看到中國官方運作的正面宣傳「形象片」,自然就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中國形象片的傳播效果在歐美不如想像的好,也就不足為奇了。
盡管新聞觀和媒體性質不同,但人性總有相通的地方,比如突出對人的關愛、有趣的畫面、自然風光、文化覽勝等相對中性、滿足人情興趣的內容,要比負面不願意拍、正面沒人看的形象片好。
第三,淡化國家形象片的作用。
拍攝國家形象片實際是國家形象構建的一部分,這就涉及到新聞傳播中的「形象塑造」(Image making)問題。美國新聞學界的泰斗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其經典著作《輿論學》中提出一個著名的觀點,即:新聞媒介影響我們頭腦中的圖像,具體而言,就是大眾傳播媒體創造了我們對於世界的印象。盡管他指出,新聞界提供的形象常常是不完整和扭曲的,然而這些反映卻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基礎。④雖然傳播媒體在國家形象的塑造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認為一部國家形象片就能徹底改變國家形象,未免過於天真。
什麼是真正的國家形象?國家形象是一種心態。成熟的國家不會太在乎塑造國家形象,例如北歐諸國,是國民幸福指數高的代名詞,多少年來也沒見他們在形象片上有什麼大手筆。真正的國家形象是隨綜合國力的增強而增強的,並不是看誰的形象片拍得好。正如鄧聿文在文章中所說的,最好的國家形象展示是善待國民。這既有政治、經濟硬實力的增強,也有文化繁榮、法治建設、社會福利方面的改善。國民的幸福感增強,對國家的認同隨之提高,別人的看法也會相應的改變,自然無需過多的宣傳。所以如何更好地建設國家,才是真正塑造國家形象的落腳點。

9. 作為中國人,如何把中國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首先,你得把中國文化傳承下去。如果後繼無人,也就別談什麼傳播到全世界。

其次,你得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不能與時俱進的文化,遲早會被歷史淘汰,所以要不斷發展。

最後,你得把中國文化展示出來。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展現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地球人都去追捧,才能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10. 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的變化及其啟示

媒介合作是變化的突破口。
但媒介自由(國外)和網路沖擊往往是偏執的,因此,如何做好正確引導是下一步核心任務,同時要不斷增強國力,提高民族素質,提高國際競爭力和親和度。

閱讀全文

與如何傳播中國形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物價多少錢 瀏覽:667
美國和伊朗現在聊什麼 瀏覽:316
中國如何直面反傾銷 瀏覽:470
英國富人區死亡多少人 瀏覽:129
中國黃金福字戒指多少錢 瀏覽:487
伊朗前面是什麼海 瀏覽:295
印尼臘肉怎麼做 瀏覽:633
英國現在兵力多少 瀏覽:644
瑜伽是古印度什麼派別 瀏覽:695
紅蔥頭中國哪裡產 瀏覽:984
印尼巴士模擬器人怎麼下車 瀏覽:500
英國郵編ec4n6jp是什麼區 瀏覽:650
越南有什麼好企業嗎 瀏覽:138
英國克利夫頓學院留學有什麼條件 瀏覽:164
印尼用電量是中國多少錢 瀏覽:754
越南高速費用多少 瀏覽:511
義大利人想你怎麼說 瀏覽:435
義大利著名的冰激凌有哪些品牌 瀏覽:940
葡萄牙與伊朗哪個隊強 瀏覽:238
自媒體去印度用什麼器材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