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表現出中國國民精神的詩句
1、漸老念鄉國,先歸獨羨君。——簡長《送僧南歸》
2、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3、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馬上作》
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5、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沉。——鄭思肖《二礪》
6、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楊炎正《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7、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8、晉武輕後事,惠皇終已昏。——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9、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張養浩《山坡羊·驪山懷古》
10、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
11、漢臣曾此作縲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詠北海》
12、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黃庭堅《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
13、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汪元量《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14、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15、天厭虜,臣離德。——史達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16、皇情眷億兆,割念俯懷柔。——鄭愔《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17、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18、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岳飛《滿江紅·寫懷》
19、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20、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夜泊水村》
2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22、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3、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4、霸基弊不振,晉楚更張皇。——柳宗元《詠三良》
25、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屈原《國殤》
26、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一試薶九京。——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27、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朱敦儒《水龍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28、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9、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龔自珍《漫感》
30、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㈡ 中國精神詩句
《詩經·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滿江紅·寫懷》
宋代: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病起書懷》
宋代:陸游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國殤》
先秦:屈原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揚子江》
宋代: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金錯刀行》
宋代:陸游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嗚呼!
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㈢ 表現中國精神的詩詞
1.
詩歌一、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巨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
詩歌二、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
詩歌三、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詩歌四:民族魂 因為難以 忘懷那個 以慈母的`心 編織成 裝滿思念的 七彩花籃 總有抽不完 索不盡的愛 無論春天 她是溫柔的陽光 或是夏天 她是涼爽的和風 秋天來臨她是 奉獻金果的季節 在冬天她是 燃燒的火 母親 全人類 一個民族 偉大的靈魂
㈣ 簡述中國古典詩詞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是被本民族絕大多數成員認同、接受和追求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這是一個民族的心理特徵、文化本質、思想感情在精神狀態上的集中反映。
沒有強大的物質力量,一個民族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強。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國幾千年來「攢下」的精神財富。如何發揮中華民族精神在建設國家中的作用,是百姓非常關心的大事。中華民族精神是立國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我們要培育和滋養中華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強自立的精神。在改革開放、與國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中華民族精神更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激勵中華民族進步與發展的精神動力。
民族精神培育著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它不但可以轉變為巨大的物質技術力量,還可使物質技術力量發揮出更好的作用。民族精神與革命精神、時代精神,是深深熔鑄在人民心中的綜合國力,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可以潛移默化,比如「散」,就是把主觀意圖散在若干細小的事物之中,情節之中;還有「滲」,即把主要目的滲透在若幹活動的細節之中;又如「糅」、「恆」、「暗」,可以將主要精神糅進若干過程之中,將工作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把主要要求融化在若干常被人熟視無睹的工作之中。潛移默化能做到潤物無聲、滲物無痕、耳濡目染、跬步前進、不知不覺、點滴滲漏,集小成為大成。
在人類社會的文明史上,中華民族堪稱最偉大的民族。她的偉大,不僅在於她勤勞勇敢的人民,壯麗秀美的山河,更在於她孕育了對人類文明曾經發生深刻影響並將永遠產生巨大影響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於綿延數千年的文明歷史和優秀文化傳統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㈤ 中國精神的詩句
中國精神
作者:楊景林
歷覽人類古今,
環顧世界風雲,
當屬我們中華民族,
飽經磨難卻歷久彌新,
因為在這片土地上,
生成鑄就了中國精神。
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
縱橫八萬里共氣同根,
龍鳳圖騰的民族自強不息,
亘古傳續的文明博大精深。
敢問誰與爭雄?
唯我中華獨尊!
這底氣、骨氣、豪氣,
就來源於中國精神。
它以愛國主義為核心,
是凝聚民族精神的興國之魂;
它以改革創新為核心,
是構建時代精神的強國之魂。
它在洛書河圖中孕育,
它在四書五經中紮根,
它用百家爭鳴啟蒙教化,
它用中醫本草治病救人,
它以楚辭漢賦抒情懷,
它以唐詩宋詞展胸襟。
三山五嶽作脊樑,
挺立鬼斧神工的雄渾;
五湖四海為血脈,
激揚波瀾壯闊的意韻;
千姿百態競風采,
飛騰氣象萬千的秀勁。
物華天寶如詩似畫,
人傑地靈如花似錦。
美麗富饒的土地啊,
養育繁衍龍鳳的傳人。
血染汗浸的華夏文明,
築成中國精神的底蘊。
河姆渡、大汶口、三星堆,
古陶瓷、青銅器、甲骨文,
三皇五帝、諸子百家,
萬里長城、一統大秦,
蒙元鐵騎橫掃歐亞,
八方來儀雄威大振。
張騫出使西域,
鑒真東渡日本,
鄭和下西洋史績輝煌,
敦煌莫高窟璀璨遺存,
魯班稱聖、岳飛封神,
還有祖沖之、鄭成功、李時珍……
以絲綢為媒介鋪路,
用瓷器做交流扣門。
更有震古爍今的四大發明:
火葯、造紙、印刷術和指南針。
碰撞、交融、外聯、內引,
中國為世界打下深深的烙印。
獨領風騷的東方古國,
近代卻陷於百年沉淪。
晚清政府的腐朽、沒落,
西方列強的欺凌、瓜分,
窮凶極惡的日本侵略者,
更使我國深受壓榨、蹂躪。
喪權辱國的鴉片戰爭,
喪心病狂的八國聯軍,
火燒圓明園的奇恥大辱,
甲午戰爭的慘痛遺恨……
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
中國淪落為半封建、半殖民。
潛龍在淵,蓄勢待發,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中國,向來不少志士仁人。
我們有薪火相傳的燦爛文化,
我們有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
太平天國、義和團,
洋務運動、百日維新,
辛亥革命、五四運動……
多少回爭戰,多少次探尋,
孫中山終帝制、起共和,
但國民黨終究不堪大仼。
慶幸,馬克思的幽靈,
在嘉興南湖紅船降臨。
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革命自此鍛
㈥ 表達中華民族精神的古詩句
第1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句千古絕句出自邊塞詩人王昌齡之手,豪邁之中帶著殺氣,氣勢恢宏,表達了對國家無視的熱愛,讓人讀了感覺熱血沸騰,給人一種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
第2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李白這首《俠客行》突出了表現了他的俠客之氣,不為功名利祿,但求活得無愧於心,詩仙的光芒讓萬世景仰,透露出一種放浪不羈的精神。
第3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代愛國詩人兼將領於謙,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保留著自己的氣節,這首《石灰吟》讓人們看到了古代那些賢臣良將的精神,表達了一種不屈的精神。
第4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這是一副對聯,在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墓上,主要是為了紀念名將岳飛的愛國精神,岳飛後背刺著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已經成為了中國父母教育孩子的經典名言,這一副對聯就是在歌頌那些愛國忠臣,諷刺賣國的奸臣。
中華文明之所以在人類文明史上享有舉世景仰的崇高地位,莫不與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緊密相關。從諸子百家等思想巨匠、四大發明等科技成果,到震撼人心的文化遺存、氣勢恢弘的偉大工程,直至今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都是中國人民偉大創造精神的神奇偉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偉大的奮斗精神
中國人民自古就懂得,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始終以辛勤汗水和聰明才智建設大好河山,開創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讓我們擁有了今天來之不易的一切。
㈦ 中國古典詩詞中體現自強不息精神和風骨的作品
中國古典詩詞體現自強不息精神和風骨的作品匯總如下
1.《滿江紅·寫懷》
作者:岳飛 【宋代】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過零丁洋》
文天祥(宋代)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行路難·其一》
李白(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4.《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5.《長歌行》
佚名(兩漢)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6.《竹石》
鄭燮(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7.《石灰吟》
於謙 【明代】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8.《夏日絕句》
李清照(宋代)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9.《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代)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0.《勸學詩》
顏真卿(唐代)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1.《勸學詩 / 偶成》
朱熹(宋代)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12.《金縷衣》
佚名(唐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13.《題烏江亭》
杜牧(唐代)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14.《論詩五首·其二》
趙翼(清代)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15.《上堂開示頌》
黃櫱禪師(唐代)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16.《小松》
唐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17.望闕台
戚繼光 明代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18.自嘲
魯迅 近代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19.獄中題壁
清朝 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㈧ 體現中國精神的詩句
1.
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詹玉《醉蓬萊·歸故山》
2.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於謙《石灰吟》
3.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