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代中國的現代化主要是指什麼
近代中國的現代化就是以近代工業、科學和技術革命為動力, 實現傳統的農業社會向近代化工業社會的大轉變, 使工業文明滲透到經濟、政治、思想和生活各個領域並引起社會組織和社會行為深刻變化的過程。
我國在現代化方面的表現及特點:
(1) 主要表現:
①經濟(工業化):一戰期間, 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
②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後, 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了悍衛民主共和斗爭作了一系列斗爭;中共成立與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
③思想(理性化):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轉型, 向西方學習已從經濟領域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領域。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 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社會習俗(現代化):社交禮儀、服飾等方面有較大變化。
(2) 特徵:
近代化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全面展開, 近代化的內涵和資產階級在近代化過程中的主角地位得到充分體現。
㈡ 中國的近代化其實是
(1)第一階段:洋務運動;第二階段: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第三階段:新文化運動。 (2)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3)譚嗣同。 (4)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㈢ 什麼是中國近代化
近代化也叫現代化,它們源於同一單詞「modernization」,以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志。在中國,近代化也就是工業化和與工業化相伴隨著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就是實現社會的轉型,即從中世紀社會轉化為近代社會。
㈣ 戊戌變法是近代化運動嗎中國的近代化運動有哪些近代化運動的定義是什麼
戊戌變法是近代化運動的一部分
2.中國的近代化運動有: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戊戌變法(變法圖強)、辛亥革命(不對清廷抱幻想)、新文化運動(新思想的普及)
3.近代化的特徵是由漫長而缺乏根本改變的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經濟運轉規律必然會有截然不同的變化。由此新的階級會創造他們所需要的新文化,並且會影響到上層結構改變成適應新經濟體的狀態。
所以是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的的整體社會轉型
-----------------
洋務運動的本意是引進機器生產來加強國防,順帶的才是發展一些民生工業,人員培訓和初步啟蒙就在這其中開始起步。但新文化的傳播較為有限,也並沒有讓改革隨著經濟發展而變化,所以是相當片面的作為。
一場輸給千年蔑視鄰居的甲午戰爭震動了清朝上下,他們突然發現過去幾十年的努力竟然打了水漂。不僅僅再是器不如人的地步,更思想、體制和制度上都不如人。
戊戌變法就是試圖進行修補,但一群官場新人的手段太過毛糙,解僱舊人並不安排去向,上升爭權又危及原有官僚的地位,本身又沒有廣泛動員底層且根底淺,所以很容易就被壓制了下去。
辛亥革命改變了體制,但未能改變經濟形態和社會思潮。
新文化運動是愛國學子不滿一戰帝國主義的分贓結果,明明站在勝利者一邊卻依然要被出賣和蠶食。所以他們便明白參與帝國不義之戰不是未來出路,要獲得經濟、政治的自主還得打倒帝國主義對中國干涉,必須讓中國擺脫國際食物鏈的末端才是未來。
㈤ 近代化是什麼
近代化就是指資本主義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經濟領域上的工業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學化。
近代相對於傳統而言,近代化的過程就是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變遷過程,它將引起社會生產力、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心理態度的多元化等各個方面的變革,其核心是經濟的工業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稱資本主義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的近代化具有明顯特色。近代中國前80年近代化可稱為資本主義化;後30年又增加新的內涵,即由無產階級領導的為社會主義開辟道路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在此過程中,必須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榮富強和持續發展。
近代化也叫現代化,以生產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志。
1. 從過程上看,它是人類社會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必經階段。
2. 從內容上看,它是以科技為動力,以工業化為中心,以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機器工廠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場為主要標志,並引起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全方位變化的一場社會變革。
3. 在中國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業化和與工業化相伴隨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就是實現社會的轉型,即從封建社會轉化為近代社會。
4. 完成這一歷史任務,必須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礎),二是社會的繁榮富強和持續發展(目的、要求)。
在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中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機,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追求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過程,就是中國近代化的過程 。
㈥ 中國近代化的具體內涵是什麼近代化的探索具體有什麼特點
近代化是指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化社會的轉變過程(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政治上的民主和法治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和科學化,以及社會生活的近代化,核心是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中國的近代化歷程,先技術,再到制度,最後深入到思想層面,由表及裡、層層推進、由淺入深。
㈦ 中國社會近代化是指什麼
近代化是指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化社會轉化的一個過程,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內容。19世紀60年代興起的洋務運動使中國開始了近代化,之後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都讓中國不斷近代化,資本主義民族經濟發展、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等,這一切都是中國近代化的表現。
㈧ 中國的近代化是從哪裡開始的
什麼叫做近代化?我知道近代史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的,
近代化就是指資本主義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經濟領域上的工業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學化。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稱資本主義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的近代化具有明顯特色。近代中國前80年近代化可稱為資本主義化;後30年又增加新的內涵,即由無產階級領導的為社會主義開辟道路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在此過程中,必須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榮富強和持續發展。也就是從1840年開始起步的
國近代化的發展歷程及階段特徵
(一)起步階段(1840~1895年)
主要是地主階級領導的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過程。
(二)整體發展階段(1895~1927年)
是中國近代化最重要的階段。主要特徵是: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與變革社會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中國近代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三)曲折前進階段(1927~1949年)
主要特徵:在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極為尖銳復雜的歷史環境下艱難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