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軍機性能怎麼樣

中國軍機性能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21 14:53:17

A. 中國的殲10飛機性能如何

殲-10作為一款我國自主獨立研製的高性能第三代戰斗機,其起點較高,難度較大,為我國航空技術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各種困難面前,我國科研人員打破常規,大膽創新,在國內首次突破了近距耦合鴨式氣動布局,機身線條流暢,採用了機身融合翼技術,後機身設一對雙腹鰭,單發單垂尾,機身後有小邊條,進氣口為矩形,採用二元可調式進氣道,在注重亞聲速飛行性能的同時兼顧飛機超聲速能力。開發出集總體、氣動、飛控為一體的綜合/優化設計方法,突破了電傳飛控系統研製的關鍵技術,成功研製了全許可權三周四餘度數字式電傳飛行控制系統,實現了全包線一級飛行品質;首次開發了高度綜合化、數字化航電系統,實現了全系統集中管理控制,提高了綜合作戰效能。

B. 中國那麼多款戰斗機 最先進最強大的是哪個 性能如何

目前,中國空軍正在實施戰略轉型,由量變積累向質變跨越。其使命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

一款戰斗機是否好,其電子設備、機動性能、載彈量及武器性能、隱身性能等成為評價標准。

第五名:蘇-30

優點:第三代多用途重型戰斗轟炸機、AL-31F發動機、電子干擾吊艙、機載信息綜合系統、反雷達導彈、最大載彈量8噸等。

缺點:無隱身性能、雷達及電子設備落後等。

中國空軍從殲-6、殲-7、殲-8等戰機,一步步發展至今三代機已成為主力戰機,綜合實力排名世界第二。「中國版蘇-30」殲-16戰機已經服役,殲-16是在蘇-30MK2基礎上研製的一款高性能戰斗轟炸機,它將成為中國海航部隊裝備的最先進的戰斗轟炸機。

C. 中國殲-10戰斗機的作戰能力怎樣

當獲得有關殲-10的首批情報時,雖然西方國家知道它先進的氣動布局和技術直接來自以色列「幼獅」戰斗機,但還是認為它是一種輕型戰斗機。實際上直到最近,大部分西方媒體在提供殲-10的評估數據時仍是基於「幼獅」戰斗機的重量、尺寸和技術性能。

但在獲得了准確的數據後,顯露在人們面前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殲-10實際上是一種中型戰斗機,在作戰性能上類似於F-16C Block 50和幻影2000-5,或者更准確點說,就像單發的歐洲戰斗機或「陣風」。因此,說殲-10與最新的F-16型號具有相當的作戰能力一點也不為過,只是它的機身更大,並有更好的發展前景。殲-10最初的設計選擇中,與當前西方戰斗機設計思路不謀而合的地方得到了加強,特別是採用可調節式進氣道。

殲-10與其他亞洲國家的國產戰斗機一樣,當前最現實的問題是其航電設備和制導武器的發展進程和可靠性。另外一個需要關注的是數字線傳飛控系統,它不僅存在著可靠性問題,而且在與滿載現代航電系統的戰斗機結合以後,它是否能夠全面發揮潛能也將令人拭目以待。

殲-10性能參數為:機長14.57米,翼展8.78米,推力12444千克,最大速度2600千米/小時,最大升限18000米,作戰半徑1100公里,最大航程250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19277公斤,載彈量7000公斤,推重比大於1.1。這些數據表明,殲-10除維持正常平飛外,還有足夠的推力來滿足執行各種機動動作的需要,使水平加速、爬升、盤旋等性能均有較大提升,甚至可以在空中格鬥狀態下毫不費力地垂直向上爬升。

D. 中國戰機性能

一:殲11B計劃的來由
蘇-27的引進之初,我國就把蘇27
的國產化作為引進、發展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制訂了分步驟,先進行進口散件的組裝,之後不斷提高國產率,最後利用我國近年來在飛機控制、航空電子與歐洲交流、航空標准向美國看齊的基礎上,開發研製自主的一套改裝系統,用於蘇27的改進,以適應新的作戰任務和航空電子技術的發展,進而全面實現國產化。由此,經過邊組裝、邊改進,最終出現殲-11B這一型號。

E. 中國的戰斗機性能在世界排幾名

「中國的戰斗機性能」,我的理解是中國現役的全部戰斗機的性能。
中國現役約700架三代戰斗機(蘇27/殲11系列和殲10系列),約500架二代半戰斗機(殲8系列)和戰斗轟炸機(殲轟7系列),以及超過700架二代戰斗機(殲7系列)。中國的戰斗機還處於從二代到三代過渡的時期,平均來看算是二代半。
如果以平均裝備水平來排名的話,中國的排名肯定在20名以後了。大多數空軍強國的戰斗機已經基本過渡到三代了,例如以色列有近400架三代機(F15/16),英法德等國都是200多架三代機(台風和旋風、陣風和幻影),俄羅斯是500多架三代機(蘇27和米格29系列)和300多架二代/二代半(米格31和蘇24系列),日本是280架三代機(F-15和F-2)和100架二代機(F-4系列),沙特200多架三代機(F15和旋風)和不到100架二代機(F5)。
現在空軍強國裡面,只有土耳其和韓國的情況與中國差不多,三代機和二代機各佔一半(200多三代+200多二代)。再就是印度的裝備水平比中國差,大約200多架三代機(包括蘇30、米格29、幻影、LCA等)和600多架二代機(米格21、23、27)。
補充一下:三代和三代半的劃分,我這里沒寫出來,其實很多發達國家的三代機已經達到三代半的水準,例如台風、陣風、F-15K、蘇-35等。三代半的標准,我認為應該是四代航電(至少也得是相控陣雷達)和三代增推發動機,印度的蘇30MKI還算不上。中國的殲-16如果裝上太行改進型,就能算是三代半了。
至於二代和二代半的劃分,我認為應該是以能發射主動中距彈為標准。中國的殲-8系列大約有一半具備這個能力,殲轟-7系列80%以上具備這個能力,我在這里沒有細分。

F. 中國殲20的性能怎麼樣和美國的F22有哪些差距

1、首先,殲-20最大作戰優勢無疑是隱身性能。從外形上看,殲-20採用了隱身戰機特有的氣泡式座艙、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以及隱身塗層和吸波復合機身材料。正因為採用了這些獨特的隱身結束,外界普遍認為,殲-20前半球的雷達反射截面可能在0.2平方米左右,而F-22為0.01平方米,F-35為0.1平方米,殲-20已經基本達到了國際頂尖的隱身水準。

2、再者,殲-20的氣動設計也比傳統三代戰機更加優異。眾所周知,不像F-22、蘇-35那樣安裝有高性能渦扇發動機和推力矢量噴口,殲-20隻能依靠氣動設計來提高其飛行性能。殲-20採用了全動鴨翼和雙垂尾,可以說,這種翼面設計若再配以一款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足以拉近與F-22、蘇-35氣動性能的差距。自2011年公開露面,殲-20已經有至少8架原型機用於技術驗證和工程試裝。

3、由於殲-20的尺寸在已經面世的五代機中數最大,因此其內部空間也很大,這就為在機內部署更多的載油、載彈空間提供了必要條件。預計殲-20不掛副油箱的作戰半徑與蘇-27相當,即1500千米。此外,殲-20還可以在翼下掛4個副油箱並可以進行空中輸油來增加航程。總之,殲-20在隱身性、氣動性和遠航性方面都超過中國現有軍機,這些特殊性能使其成為中國空軍未來空中戰場的「撒手鐧」裝備。

G. 殲-20性能究竟如何

殲-20毫無疑問是中國下一代戰機的主力,被給予了很高的期望。不過,殲-20的戰鬥力到底怎樣?對這個話題,存在兩個極端的看法,一種是肯定殲-20不可忽視的優異性能,另一種說法則盡力貶低。

不過,一款戰機的性能到底如何,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需要大量的實戰訓練,甚至於直接上戰場檢驗才能夠得出。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的殲-20目前無法上戰場,這一點確實不如北方鄰居。要知道,剛剛,俄羅斯的蘇-35在敘利亞戰場大顯身手,無論是起降頻率、還是打擊效果,確實讓世界刮目相看,這一點,也是我國再次引進24架蘇-35的原因所在。

當然,暫時沒有機會上戰場,絕不意味著就不能通過其他形式展現出殲-20的實力。

目前來看,殲-20的實力令人側目,不可小覷,主要證據有兩點:第一,前一時期,我國官方報道指出,在與四代戰機殲-10的對抗中,殲-20創造了30:0的優異戰果,可以說是一鳴驚人、不負眾望!

第二,外界對殲-20戰鬥力的評價。近日,英國著名軍事專家吉姆史密斯指出,總體來看,殲-20是一款非常優異的戰機,各項性能優越,而且,具備更大的油料庫存、更大的載彈艙,因此,毫無疑問,殲-20是中國執行區域拒止戰略的利器。

令人興奮的是,殲-20不僅戰鬥力強悍,而且已經實現了實戰化部署,成為全球范圍內屈指可數的在役五代機之一。

香港媒體消息稱,近期,中國大陸新型的五代戰機殲-20進行了高原實戰演練,與空軍其他機種進行了完美的協同、對抗演習。

據悉,參與這次實戰演練的軍機種類眾多,包括運-20大型運輸機、轟6-K戰略轟炸機、新型殲-16戰機等。其中,殲-20、運-20的表現最為搶眼。

運-20戰機由西部高原起飛,冒著濃霧執行戰略運輸任務,展現了自身強大的適應性、可靠性。

轟6-K戰略轟炸機在演習中也表現優異,在戰斗警報拉響後,午夜緊急起飛,執行戰略反擊任務。

當然,最為搶眼的還是殲-20。據悉,在當天的實戰演練中,殲-20展現了兩大特點:一是超視距打擊任務。這一點,是四代機所不具備的,也是殲-20在戰鬥打響後發揮「臨門一腳」作用的關鍵所在。二是殲-20已經開始與殲-16進行對抗訓練,這說明殲-20不僅入役了,而且,已經形成戰鬥力。

可以說,美國的F-22、F-22等戰機,根本就不在話下。中國威武!

H. 中國現役戰斗機有哪些是什麼樣子的

我國現役戰斗機數量大約在3000架左右,排名世界第三位,這一規模基本和俄羅斯差不多,但與美國的13000多架相比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在現役戰機類型上,我國的戰斗機橫跨3代,主要以國產殲系列和俄式蘇系列為主。

綜述

我國戰斗機的發展一路走來千辛萬苦,能有如今的成就實屬不易,所以少一些挑剔,多一份理解,我們的戰機會更好。目前正值各國往六代機攻堅的關鍵時期,相信經過這么多年的技術積累,我們的下一代戰機不會差!

I. 中國戰機到底什麼水平

前不久,在央視的一檔電視節目中,殲-20總設計師楊偉,講述了我國戰斗機目前與西方的真實差距,從以前的「必然王國」,到如今的「自由王國」。所謂「必然王國」就是別人幹啥,我們跟著干,那個時候我們跟著就很起勁,而現在「自由王國」是,對不起,是我們想怎麼干,我們就怎麼干!

此前,楊偉總師還聲稱,「殲20戰斗機實際上只是一個小目標,在2025年還有更大的目標」,研製未來我國的新一代戰斗機。

不過要說到必然王國,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在仿製中艱難摸索,中國最早的空中脊樑殲-5戰斗機,仿製於蘇聯米格設計局的米格-17F殲擊機,殲-7仿製於蘇聯的米格-21「魚窩」戰斗機。1969年7月5日,殲-8 戰機首次試飛成功,其間經歷了總體布局、技術設計、木質樣機審查、發圖、新機製造、試驗等階段,歷時四年零十個月。這個速度在當時已經算是相當快的啦。殲-8代表著中國終於艱難的走出了自己的獨立自主路線,性能相比殲-7來說更加成熟可靠。在仿製的那些日子裡,咱們被坑過,被扣過,也被漫天要價所逼迫過。

殲-20採用了多翼面設計,鴨翼、垂尾和平尾都是全動設計,這在此前的F-22、F-35都是沒有的;對於隱身性而言,殲-20採用了菱形切角式機頭和DSI進氣口設計,使得正面半球的雷達反射截面與F-22不分伯仲。更令人叫絕的是,殲-20的機腹側彈艙還採用了更簡化的外翻式設計,這要比F-22更先進。殲-20的成功,為我軍武庫增添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戰機品種。

中國的藍天上已經翱翔著世界一流的戰鷹,國家戰略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第六代戰機也會出現在國人面前。中國的底氣,正是來源於千千萬萬像楊偉總師這樣的科學家、技術人員和普通工人,他們就是中國的未來,中國的自豪。

閱讀全文

與中國軍機性能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在中國區使用美區兌換碼 瀏覽:162
越南的錢能掙多少 瀏覽:592
越南魚多少錢一隻 瀏覽:115
有哪些印度的紀錄片 瀏覽:194
為什麼印度沒有形成政教合一 瀏覽:432
印尼人釣魚用什麼 瀏覽:330
中國石油行業哪個不釆油 瀏覽:59
在中國的茶葉里哪些是紅茶 瀏覽:912
英國有些什麼手機 瀏覽:220
上中國際部怎麼樣 瀏覽:476
伊朗跟中俄關系怎麼樣 瀏覽:842
伊朗和中國哪個國家強盛 瀏覽:928
成年英國鬥牛怎麼打理 瀏覽:145
印度人問候午飯怎麼說 瀏覽:265
為什麼印度訂單還在增加 瀏覽:435
義大利tec喇叭哪裡做的 瀏覽:300
英國授課型怎麼讀 瀏覽:441
印度高鐵哪裡造 瀏覽:555
500萬印尼盾英文怎麼說 瀏覽:794
越南清真寺有多少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