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朝核危機的由來、實質以及中國對策
概況
朝核問題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美國以其衛星照片為依據,懷疑朝鮮有研製核武器的設施,並揚言要對這些設施實行檢查。朝鮮方面則反復聲明沒有製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時指責美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威脅它的安全。
朝核問題自2002年10月再次凸顯以來,為了朝核問題的和平解決,中國政府曾多方進行斡旋,最終促成朝鮮、美國、中國、韓國、俄羅斯、日本六國同意就政治解決朝核問題舉行會談。
在中國及有關各方的努力下,從2003年8月開始至今,六方會談已進行到第六輪。
六方會談
第一輪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
美國強調和平解決核問題是應該也是可能的,美國無意威脅朝鮮,無意入侵和攻擊朝鮮,無意更迭朝鮮政權,希望通過談判解決雙方關心的問題,逐步走向美朝建交。朝鮮表示渴望和平,願與所有國家建立友誼,無核化是朝鮮總的目標,擁核不是目的。只要美方改變對朝政策,不再對朝鮮進行威脅,朝鮮可以放棄核計劃,朝鮮願與美國和平共存。
各方共同點包括:都願意致力於通過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維護半島和平與穩定,開創半島持久和平;主張半島應無核化,同時也認識到需要考慮和解決朝鮮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關切;主張保持對話、建立信任、減少分歧、擴大共識;同意繼續六方會談的進程。
第二輪
(2004年2月25日至28日)
朝鮮在核問題上的立場是,只有美國放棄對朝敵對政策,朝鮮才能放棄核計劃。在此基礎上,朝鮮提出「口頭對口頭」原則作為第一階段行動措施,即朝鮮凍結核武器計劃,美國相應放棄對朝敵對政策。美國重申,在關切的問題解決後,美國最終願與朝鮮實現關系正常化。在棄核目標上,美方再次重申「全面、可核查、不可逆轉地放棄核計劃」概念。
中國、韓國和俄羅斯承諾在一定條件下,向朝鮮提供能源援助。美國和日本承認朝鮮有能源需求,並對此表示理解。日本表示將在日朝關系正常化後,對朝鮮提供大規模經濟援助。
與會六方最終以《主席聲明》形式闡明了各方共識,表示將致力於朝鮮半島無核化,並願本著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精神,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核問題,維護朝鮮半島和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這次會談的主要進展是:成功推進了實質問題的討論;明確了採取協調一致步驟解決問題的方式;發表了啟動和談進程以來首份文件;確定了第三輪會談地點和時間;同意建立工作組推進會談機制化
第三輪
(2004年6月23日至26日)
各方都提出了解決朝核問題的方案和設想。在棄核問題上,美方首次提出希望朝鮮以永久、全面和透明的方式放棄所有核計劃,朝方也首次提出可以透明地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相關計劃。在核凍結問題上,朝方明確表示凍結是走向棄核的第一步,並願意為此接受核查。中國、俄羅斯、韓國、日本都願意同時採取行動以解決朝方的關切。美方也表示願意研究朝方的要求。但朝美雙方在棄核范圍和方式,以及關於核凍結范圍和相應措施等方面存在分歧。
會後發表了第二份《主席聲明》,明確以「口頭對口頭、行動對行動」的原則,尋求朝核問題的和平解決。各方通過了工作組概念文件。
第四輪
(2005年7月26日至8月7日)
第一階段會議;9月13日至19日
第二階段會議,2005年9月19日,
參加會談的六方團長在新聞發布會後握手,各方經過艱苦漫長的談判,通過了六方會談進程啟動以來的首份共同聲明。朝方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早日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回到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美方確認,美國在朝鮮半島沒有核武器,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攻擊或入侵朝鮮。
朝方聲明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其他各方對此表示尊重。此外,共同聲明還就朝美、朝日關系正常化,對朝經濟合作和能源援助,以及建立朝鮮半島永久和平機制問題做出了承諾。
第五輪
(2005年至2007年)
第一階段會議(2005年11月 9日至11日) 各方在第三份《主席聲明》中重申,將根據「承諾對承諾、行動對行動」原則全面履行共同聲明,早日可核查地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維護朝鮮半島及東北亞地區的持久和平與穩定。各方強調,願在增信釋疑的基礎上,整體落實共同聲明,分類實施各項承諾,自始至終及時行動、協調一致,實現利益均衡,達到合作共贏。各方同意,本著上述精神制訂落實共同聲明的具體方案、措施與步驟。各方商定盡快舉行第五輪會談第二階段會議。
第二階段會議(2006年12月18日至22日)
第一階段會議結束後,六方會談因朝鮮反對美國的金融制裁而陷入僵局。2006年10月9日,朝鮮宣布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地下核試驗。此舉引起國際社會極大關注。
經過各方努力,在停頓13個月後,第二階段會議於2006年12月18日在北京重啟。在朝美及有關各方進行了密集、深入的雙邊和多邊磋商後,22日宣布休會。會後發表第四份《主席聲明》,以「兩個重申」向外界傳達了六方在本階段會談中取得的共識:重申通過對話和平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各方的共同目標和意志;重申認真履行9· 19共同聲明,根據「行動對行動」原則,盡快採取協調一致步驟,分階段落實共同聲明。
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一階段會議(2007年3月19日至22日)
2007年3月19日,第六輪六方會談如期在北京開幕。本次會談有3個議題:聽取各工作組報告工作進展;討論落實起步行動的具體步驟;就下一階段各方准備或應採取的行動進行初步探討。 會後各方發表了第一階段會議主席聲明。重申將認真履行在9·19共同聲明和《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共同文件中做出的承諾。
第六輪六方會談團長會(2007年7月18日至20日)
2007年7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第六輪六方會談團長會,在會後發表的新聞公報中,各方就六方會談下一階段工作達成四點框架共識,各方同意採取工作組會議等3個步驟落實達成的框架共識。
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2007年9月27日至10月3日)
2007年9月27日至10月3日,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會議制定並通過了《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共同文件。
5個工作組會議
2007年3月15日至18日,經濟和能源合作、東北亞和平與安全機制、朝鮮半島無核化3個工作組先後在北京舉行了首次會議。朝美、朝日關系正常化兩個工作組已分別在紐約和河內舉行了首次會議。
2007年8月16日至17日,六方會談朝鮮半島無核化工作組第二次會議在沈陽召開,來自中國、朝鮮、美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的代表將在會議中討論推進半島無核化的有關事宜。
2007年8月20日,六方會談東北亞和平與安全機制工作組第二次會議在莫斯科舉行。俄羅斯、中國、朝鮮、韓國、美國和日本的有關官員參加了會議。
2007年10月29日至30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經濟與能源合作工作組會議於在板門店韓方一側的「和平之家」舉行。韓國外交通商部朝核外交企劃團團長林聖男在板門店表示,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經濟與能源合作工作組第三次會議就朝鮮對其核設施「去功能化」和有關各方向朝鮮提供重油援助達成了協議。
2007年12月12日,六方會談經濟與能源合作工作組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就向朝鮮提供經濟與能源援助的方案進行了討論,並且達成了多項重要共識。
朝鮮退出
2009年4月14日,朝鮮外務省14日在平壤發表聲明,宣布退出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並將按原狀恢復已去功能化的核設施。朝鮮中央通訊社當天報道的這一聲明說,朝鮮「譴責和反對」聯合國安理會就朝鮮發射問題通過的主席聲明,將「繼續根據國際法行使自主的宇宙利用權利」。
聲明說,尊重自主權和主權平等是六方會談通過的共同聲明的基礎和生命。在這一精神被「全面否定」的情況下,朝鮮「絕對不再參加六方會談」,並且「不再受六方會談達成的協議的約束」。 聲明表示,朝鮮將「千方百計地加強自衛性的核遏制力量」。為此,朝鮮將按原狀恢復已經去功能化的核設施,並使之正常運轉。作為這一措施的一環,朝鮮將對從試驗核反應堆中取出的乏燃料棒進行再處理。朝鮮還將「積極研究建設自己的輕水反應堆問題」。
㈡ 朝鮮核試驗中國怎麼應對國際!
朝鮮又掀風雲,先是傳言要換立太子,然後是重新啟動核試驗,連中國的延吉都有了震感!美國發出措辭強硬的聲明,即朝鮮在不聽話美國就會動武相威脅!日本,韓國紛紛表態你朝鮮敢和我玩陰的我們就不惜一戰,可憐我們偉大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怎麼辦?!難那!真要是朝鮮還不聽話繼續搞核威脅,那麼中國就實在不能在偏袒了!那麼朝鮮半島局勢真的惡化了,中國又不可能不管!問題是朝鮮老這么玩火是為了什麼?!它真的就只是跟老美示威一下嗎?!還是金正日真的是放棄六方會談,在他有生之年准備統一朝鮮半島?答案都是不可能的!金正日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讓他的兒子金正雲接好班,讓世界所有的國家都知道朝鮮仍是不可小瞧的國家,我們擁有核武器,我們有遠程打擊能力,武器裝備上不用依靠任何國家,包括中國、和俄羅斯、我們要讓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知道,朝鮮半島上乃至東亞戰略局勢上,朝鮮仍是處於主導,只要別干涉我國過內政,我就會給你個天下太平!
自古弱國無外交,這點上任何國家都明白!朝鮮這次的動作不光是給美國、日本、和韓國一個警告,同時也是個世界上所有國家一個警告,包括過去和他並肩戰斗過的朋友,(中國),他現在的伎倆是在學俄羅斯,也就是說俄羅斯是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俄羅斯明白目前的態勢是,只要朝鮮態度越強硬美國就無力在喬治亞的問題上就會越曲線!可惜沒有證據證明俄羅斯在朝鮮核試驗上幫助了朝鮮多少忙!一切都只能是看目前國際態勢來分析的!
作為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態度應該堅決,應展示出安理會理事國的風范,對此問題上要強硬,但同時應在外交上與朝鮮在東亞局勢上,積極溝通開展戰略對話,勸其適可而止!同時與俄羅斯加強戰略聯合的同時,與韓國、日本等國進行戰略對話,淡化朝核危機!加強經貿往來,文化交流是淡化敵視的最好手段!展現一個寬容平和,有安全感的國家,同時加強自身軍備技術的建設,提高綜合國力的同時,與歐洲建立更加廣泛的多樣往來,增加交流,事實上歐洲在美國的影響力是很大的,經管美國一些政客也已經意識到了!可那已經是根深蒂固了,美國和歐洲的關系就好象是自己的親戚,所以美國很多外交戰略的制定,都要向他的親戚歐洲來探討,是一種無意識上的習慣!加大歐洲的接觸是俄羅斯在害怕的,因為歐洲害怕俄羅斯就好象,東南亞國家怕中國的感覺是一樣的!只要我國能在多級世界裡始終游刃有餘的話,即便丟掉個朝鮮也沒什麼太大的危險。(結束謝謝閑閱)
㈢ 簡述朝核問題及我國立場
中國處理朝核危機始終以國際法為准繩,不以意識形態劃線,而是依據事實的是非曲直決定中國的立場。中國既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又反對美國打壓朝鮮,並把原本不願談判的美、朝雙方拉到了談判桌上。對這次朝鮮核試爆,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已公開表示了我國堅決反對的原則立場,但反對用武力解決朝核危機。主張通過談判政治解決。
㈣ 朝核危機的實質與中國的立場
中國處理朝核危機的立場是:1、以國際法為准繩,不按意識形態劃線;以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為判斷依據;2、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也反對美國打壓朝鮮,無視朝鮮的國家安全要求;3、反對日本借口朝核危機加快發展軍事大國步伐,不同意日美採取過激措施,使朝鮮政策更冒險、更強硬。
㈤ 中國政府在朝鮮核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和政策主張是
中國政府在朝鮮核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和政策主張是:
1、中方始終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
2、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
3、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朝鮮核問題,是指朝鮮開發核應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區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問題,相關方為美國、中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中國是朝鮮半島近鄰,無論是著眼於維護東北亞地區和平穩定,還是維護中國自身良好周邊環境,中國都堅持推進半島無核化目標,這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
(5)中國如何應對朝核危機擴展閱讀:
1、對於朝鮮半島的形勢,我們一貫主張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緩和不要緊張,要對話不要對抗。朝鮮半島生戰生亂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2、中方始終致力於維護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致力於實現半島無核化,並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解決朝核問題的唯一有效途徑是對話談判,各方應通過恢復六方會談,平衡解決各自關切,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實現半島長治久安。
㈥ 中國應該如何應對朝核危機
天塌下有高個頂著,金當家的很機智著呢,打不起來。北朝鮮最近和美國接觸謀和解,有倒向美國的趨勢,如果北朝鮮、南朝鮮都成了美國小弟就有趣了。其實我們更該多關注,空心菜怎麼不再多作死些呢~~~
㈦ 中國對朝核問題的態度是什麼(簡短,不要深入)
其實有的人說美日韓三國聯合制止朝鮮無核化,在必要時會採取一些必要的行動,那麼中國一定會毫不猶豫的站在朝鮮方面的立場說話。我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我們看在聯合國最新發布的制裁朝鮮半島無核化的1874號決議草案當中,中國(包括俄羅斯)的立場和其他國家的態度是一樣的:堅決反對朝鮮的核武舉動!那麼我們來看朝鮮這次地下核試驗的地點其實是離中國國土很近的,也就是說朝鮮的核武器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給中國造成了威脅,中國的態度由此也就會由原來的「中間立場」瞬間轉變為「強硬立場」!這正是許多國人不能夠理解的。我們再從朝鮮的地理位置看,朝鮮北臨中國東北,南鄰韓國,東西兩邊全是海岸。從這次聯合國的決議草案看五國實行對朝船隻進行臨海檢查,對朝實施各種經濟制裁,全力封鎖一切(除人道主義援助)朝鮮出境的渠道。那麼假如朝鮮非得要出境,他唯一的一個通道就是行走中國的領土,而鄰居韓國根本就是紙上談兵!有些人就要問了:中朝自古就是「鐵哥們」,兩國在抗美時期不是簽署了一個協議嗎?協議上白紙黑字寫著:雙方保證共同採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國家對締約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締約一方遭受到一國或幾國聯合武裝進攻時,締約另一方應立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這是周恩來總理和朝總統金日成在1961年簽署的中朝友好協議啊,至今仍生效啊?可是那畢竟是想當年的決定,那是迫於當時的國際形勢和中朝兩國的發展需要才簽署的,如果拿上世紀的友好助約來談今世紀的國際形勢和兩國關系,未免有點不符事實的味道。
而如今,中國人民哪位想重蹈過去半個世紀的戰爭覆轍?哪位中國的公民不希望中國在和平年代穩定的向前發展?有的亦說:朝鮮早晚要變成第二個越南!我的觀點是無論他變成什麼,只要不危及到我們國家的安全,中國,因為他姓中,所以我們一定要站在「中間立場」對待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這樣最有利於我們的發展!什麼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通俗地講:就是和為貴!我們每一位國人要謹記胡主席的那句話:「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
㈧ 中國在處理朝鮮核問題時的做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20
㈨ 分析我國在朝鮮核危機問題的和平解決上應該發揮的作用
第一,促成六方會談有利於維護東北亞地區安全。
中國軍事科學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朝鮮問題專家分析,朝核危機持續升溫,可能給東北亞地區安全帶來三大威脅。一是導致地區軍備競賽加劇。二是導致東北亞出現「核多米諾骨牌效應」。三是朝鮮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在增加。朝鮮半島是美日中俄四大國利益的交匯點,朝鮮半島一旦發生戰爭,必將觸動這四大國的利益,甚至引發地區性戰爭。而這三輪六方會談為避免上述三種威脅提供了對話機會,也為化解美朝和其他各方之間的矛盾創造了條件。東北亞的安全與穩定局面的維持,將會使該地區的所有國家受益。
第二,促成六方會談有利於改善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查道炯認為,朝鮮是中國的鄰國,朝鮮半島如果爆發沖突,自然會危及中國的利益。朝核沖突如得不到妥善解決,某些國家會以此為借口,增加在中國周邊的軍事部署,或升級對台灣地區軍售,這會惡化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
第三,促成六方會談能夠為中國樹立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國際形象。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的朝鮮問題專家於美華研究員指出,當今世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全球性擴散日益嚴重,中國促成這三輪六方會談,有助於防止核擴散,爭取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中國的努力已經受到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肯定和稱贊。
於美華認為,藉助促成三輪六方會談,中國已初步樹立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中國處理朝核危機始終以國際法為准繩,不以意識形態劃線,而是依據事實的是非曲直決定中國的立場。中國既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又反對美國打壓朝鮮,並把原本不願談判的美、朝雙方拉到了談判桌上。
於美華說,第三輪六方會談順利召開本身就是中國取得的一項意義重大的成就。六方會談的繼續,表明朝核問題的「和平列車」仍在向前行駛,只要這趟列車不脫軌、不停開,盡管它的速度時快時慢、將來能否提速也存在不確定性,但它前進的大方向卻是正確的,它一直在朝著目的地———和平解決朝核問題———不斷前進。中國為此付出的辛勞和取得的業績,必然會載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