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海洋大學院士名單都有誰
中國海洋大學院士名單:
文聖常院士、管華詩院士、馮士筰院士、李慶忠院士、高從堦院士、麥康森院士、吳立新院士、宋微波院士、李華軍院士、包振民院士、張國偉院士、劉鴻亮院士、金翔龍院士。
1、文聖常院士
男,1944年武漢大學畢業,歷任廣西大學、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山東大學、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曾任山東海洋學院院長,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海洋大學-兩院院士
B. 2020年中國四大抗疫英雄簡介
鍾南山
男,漢族,福建廈門人,1936年10月出生於南京,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曾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范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現任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李蘭娟
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於浙江紹興,感染病學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
李蘭娟主要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各類肝炎、感染性疾病、新發突發傳染病診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態研究
張文宏
男,1969年出生,浙江瑞安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黨支部書記、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員。
1987年張文宏考入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醫學專業;從上海醫科大學畢業後進入華山醫院感染科,先後在香港大學;2010年被選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 ;2015年被評為上海市先進工作者;2017年獲得首屆「國之名醫·優秀風范」獎。
張文宏長期從事感染病與肝病專業的臨床研究。2020年2月,入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2020年5月,被授予「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榮譽稱號。
王辰
1962年8月出生,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德州人,現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中共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
1985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1991年於同校獲醫學博士學位。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辰長期在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醫院、中日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從事臨床、研究、教學與管理工作。
(2)中國院士王辰長什麼樣擴展閱讀:
人才培養
截至2003年7月,鍾南山先後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十名,其中包括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陳榮昌教授和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榆林一院李莉博士。鍾南山從教數十年,是一位桃李滿天下、銳意創新的教學名師。
2010年,為了推動醫學教育改革創新,培養更多拔尖人才,鍾南山親自參與挑選和面試,從廣州醫學院2010級416名臨床醫學專業新生中選拔32名成立「南山班」,並親自擔任班主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鍾南山
網路-李蘭娟
網路-張文宏
網路-王辰
C. 抗疫英雄有哪些
抗疫英雄有:
1、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再次臨危受命,掛帥親征,敢於發聲,家喻戶曉,一聲號令,全民不動,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戰士,更是一位國士。
2、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對打贏這場戰役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勛,第一個提出「武漢封城」的人,奮戰在抗疫一線,嘔心瀝血,帶領團隊研發疫苗。
3、陳薇:中國工程院院士,生化專家,病毒終結者,縮短核酸檢測時間,加快了確診速度。
4、張文宏: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更像是一個醫術高超的心理治療師,他在和人們調侃的同時醫治著疫情帶給人們心靈的創傷。
「最有效的葯物是什麼?人的免疫力」「你在家隔離也是戰士,病毒都給你悶死了」,「都在歌頌醫生,完整說法應該是醫護人員」,「防火防盜防同事」成為抗疫的名句。
5、張繼先: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疫情上報第一人,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急病人所急,「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
6、王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與鍾老齊名,大膽提出建設方艙醫院的設想,讓武漢在短短24小時之內,迅速建成3所「方艙醫院」,增加了4000多張床位,是火神山醫院床位的4倍還多。
7、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發揮中醫葯獨特優勢,提高了中度和輕度病人治癒率,降低了重度和危重病人死亡率。
8、張定宇: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疫情狙擊手,身患漸凍症依然戰斗在抗疫一線。「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這位硬漢、這位狙擊手眼中只有一個目標---新冠狀病毒,狙擊、狙擊、再狙擊。
D. 王辰院士簡介年齡
男,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日醫院院長。
中文名稱
王辰
民族
漢
臨床職稱
主任醫師
學歷
博士
教學職稱
教授,博士生導師。
執業地點
中日醫院
E. 王辰是什麼行政級別
副部級。王辰,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國家監察委員會第一屆特約監察員、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主任。
F. 現代英雄人物有哪些
1、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1924年6月25日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
後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1956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由於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2019年12月18日,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
2009年9月10日入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名單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於1986年7月29日因手術時大出血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
G. 疫情中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1、王辰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與鍾老齊名,大膽提出建設方艙醫院的設想。
讓武漢在短短24小時之內,迅速建成3所「方艙醫院」,增加了4000多張床位,是火神山醫院床位的4倍還多。
H. 中國工程院王辰院士,他迄今都取得過哪些重大的科研成就
王辰院士是中國呼吸衰竭與呼吸支持技術、肺栓塞與肺動脈高壓、新發呼吸道傳染病等領域的主要領軍者與推動者之一。並且做出序貫機械通氣、肺栓塞減量溶栓療法、確證中葯對流感療效等多項創新並進入國際指南,指導改善臨床實踐 。
王辰院士曾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並且獲中國青年科技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世界衛生組織控煙傑出貢獻獎,人們最近對王辰院士了解最多的就是從新型冠狀肺炎的這件事情上,而且白岩松的《新聞1+1》節目中 ,也不止一次的采訪過王辰院士。
在有這樣的醫療人員的情況下,我們何愁擔心新型冠狀肺炎不會被治癒呢?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減少出門,給前線工作人員給予理解和支持。
I. 秋冬疫情如何避免「遭遇戰」王辰院士給出了哪些建議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影響著全球。上個月中旬,22屆中國科協年會在青島開幕,中國工程院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士、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再開幕式上做出了這樣的判斷:“我國的新冠疫情現在呈總體控制,間斷發生局部小規模流行。經常有人說現在已是後疫情時代,必須清楚,現在不是後疫情時代,現在正處疫情中,是疫情時代。”
面對秋冬季節可能出現的疫情反彈,我們要做好充分的准備。
J. 王辰的學術成就
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呼吸病學重點學科帶頭人,科技部呼吸與肺循環疾病創新團隊帶頭人,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醫學部榮授院士。
長期從事肺栓塞與肺動脈高壓、呼吸衰竭與呼吸支持技術、新發呼吸道傳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煙草病學領域的醫教研工作。取得肺栓塞半量溶栓療法、序貫機械通氣療法等多項重要創新並進入國際診療指南。大力推動國家控制吸煙工作。承擔多項國家重點科研課題和國際研究項目。
任英國醫學雜志(BMJ)編輯指導委員會委員,Chest編委,ClinicalRespiratoryJournal主編,ChinsesMedicalJournal主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柳葉刀》等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發表論著100餘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獲世界衛生組織控煙傑出貢獻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