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海諸島歷史都是我國領土的組成部分,東漢時稱南海為什麼
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指今中國南部的南海以至爪哇海一帶的海區和中國的南海諸島。可能因其隨潮汐漲落而襯托放大而得名。較早記載漲海名稱的為晉謝承的《後漢書》。清代逐漸改稱南海。南海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幾乎等於渤、黃、東海總面積的3倍。平均水深1100米,最大水深5567米。
南海位置
南海以廣東省南澳島至台灣省本島南端貓頭鼻一線與東海分界,東以我國台灣、菲律賓的呂宋、民都洛及巴拉望島等為岸,西依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南抵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與加里曼丹島之間的隆起地帶。南海四周幾乎全被大陸和島嶼所包圍,為一較完整的深海盆地。
因其位於熱帶,適於造礁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許多珊瑚島。如中國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等。曾母暗沙是中國領土的最南端。南海盛產魚、蝦和名貴海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海
② 中國古代史上「南海」不同歷史時期的稱謂是什麼
中國古代史上南海不同歷史時期的稱謂史:
南海(South China Sea)是中國以南的邊緣海。南海是中國古代人的一個地理海域概念,不同歷史年代南海這個地理海域概念和范圍是不同的,遠在古代,中國古代人就知道了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但是,在中國古代對各海區的名稱使用混亂。
在先秦時代,中國古代人的地理知識有限,但是,已經認識到中國是天下的一部分,天下雖大,不如海洋大,海洋環抱著陸地。那時的中國古代人已有了「南海」概念,即指中國南方海洋及附近洋面。隨著航海活動增加,對中國周圍的海洋有了進一步認識。「南海」這一地理概念覆蓋的地理范圍更為廣闊,除了指中國南方海洋外,也指東南亞和印度洋東部海域。
③ 中國三大海域分別是什麼
中國三大海域分別是黃海、東海、南海。
黃海位於我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北在鴨綠江口,南以長江口北角到韓國濟州島的西南角連線與東海分隔,西北以遼東半島南端的老鐵山角到山東半島北岸的蓬萊角連線與渤海分隔,為一半封閉的淺海,海水平均深度約44米,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
東海位於中國大陸與台灣島以及日本九州島和琉球群島之間,北與黃海相連,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島南端連線與南海分隔,是一個比較開闊的邊緣海,海水平均深度約370米,面積約77萬平方千米。
南海位於中國南部,南接大巽他群島的加里曼丹島,東鄰菲律賓群島,西面是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南海海域遼闊,海水平均深度約1212米,最深達到5559米,面積約350萬平方千米。
特徵
黃海是太平洋的邊緣海,在中國與朝鮮半島之間,南以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流入的各河攜帶泥沙過多,近岸海水呈黃色,故名。全部為大陸架,平均深度44米,中央部分深60-80米,最大深度140米。
鹽度平均為31-32‰,表水溫度夏季為25℃,冬季為2-8℃,透明度南部15米左右,沿岸3-5米。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朝鮮半島西海岸曲折,多港灣島嶼。著名漁場,盛產黃魚、刀魚等。制鹽業發達。
東海北起中國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作經澎湖到台灣東石港)一線同南海為界,東至日本琉球群島。
面積77萬多平方公里,多為200米以下的大陸架。鹽度為31-32‰,東部為34‰。海水溫度平均9.2℃。冬季南部水溫在20℃以上。世界著名漁場之一,產大黃魚、小黃魚、刀魚、墨魚等。
南海,因位於中國南邊而得名。近代有人從英語South China Sea翻譯為南中國海,但中國仍採用南海作官方名稱。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則稱之為南中國海。從東海往南穿過狹長的台灣海峽,就進入洶涌澎湃的南海了。南海是我國最深、最大的海,也是僅次於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陸緣海。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沖,在經濟上、國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南海位於我國大陸的南方。南海北邊是我國海南、廣東、廣西、福建和台灣五省,東南邊至菲律賓群島,西南邊至越南和馬來半島,最南邊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島。
④ 南海全稱是什麼
南海全稱是南中國海與中國南海。
南海,位於中國大陸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該海域自然海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為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中國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千米。
南海有豐富的海洋油氣礦產資源、濱海和海島旅遊資源、海洋能資源、港口航運資源、熱帶亞熱帶生物資源,是中國最重要的海島和珊瑚礁、紅樹林、海草床等熱帶生態系統分布區。
南海南部水接近赤道,並經南通道與爪哇海水交換,形成與中北部水團不同的特點。在-50米以淺的水層中存在著平面分布的南海赤道陸架水、混合水、南沙中央水3種不同性質的水團;在局部海區的水體自上而下垂直分布著表層水、次表層水、中層水、深層水4種不同性質的水團。
⑤ 南海是在什麼地方
南海,為南中國海(地理水域)、中國南海(中國領海)的簡稱,位於中國大陸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 ,九段線內海域為中國領海,該海域自然海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國領海總面積約210萬平方公里,為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南海位於北緯23°37′以南的低緯度地區,北抵北回歸線,南跨赤道進入南半球,南北跨緯度26°47′ ,位於印尼的南蘇門達臘和加里曼丹之間,北邊至中國廣東、廣西、福建,香港和澳門,東北至台灣島,東至菲律賓群島,且包含呂宋海峽西半側,西南至越南與馬來半島,通過巴士海峽、蘇祿海和馬六甲海峽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匯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韓江以及中南半島上的紅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南海周邊國家(地區)從北部順時針方向有台灣地區、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尼、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越南、中國(大陸地區)。
⑥ 南海諸島歷來都是我國領土的組成部分,東漢時稱南海為什麼
南海在東漢時成為漲海、沸海。
中國漢代、南北朝時,南海稱為漲海、沸海。清代逐漸改稱南海。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南海中國大陸海岸線長5800多公里,沿海地區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台灣。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傳統經濟魚類的重要產卵場和索餌場。
(6)中國南海叫什麼擴展閱讀:
南海海底地貌的特點是北、西、南部是淺海大陸架,外緣是大陸坡,陸坡上有高原、海山、峽谷、海槽和海溝;東部是狹窄的島架,外緣臨海溝和海槽。
中央是深水海盆,盆底為寬廣的平原,點綴著孤立的海山。按照地貌成因和形態,結合南海諸島的空間分布情況,可以將南海海底劃分為9個地貌區。
北部堆積型陸架區、北部斷裂階坡區、西部堆積-侵蝕型陸架區、西部堆積-侵蝕型陸架區、西部斷裂階坡區、南部堆積型大陸架區、南部分割高原陸架區、東部侵蝕-堆積型島架區、中央深海平原區。
⑦ 中國的四大海名字分別叫什麼
中國四大海域:渤海(內海)、黃海(黃海的西區即中國黃海)、東海(東海的中國區域即中國東海)、南海(南海的九段線內是中國南海)。
1、渤海是我國的內海,三面環陸,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
2、黃海的西區是中國領海,黃海的東區是朝鮮半島的領海。黃海是太平洋的邊緣海。
3、東海有中國區域、琉球國(日本託管而非日本領土)區域、日本區域、韓國區域。
4、南海的九段線內是中國南海,線外有很多國家。因位於中國南邊而得名。
(7)中國南海叫什麼擴展閱讀
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內海、中國最北的近海,亦為中國最淺的半封閉性內海,三面環陸,被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陸地環抱,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
黃海在西北以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角與山東半島北岸蓬萊角連線為界,與渤海相聯系;南以中國長江口北岸啟東嘴與濟州島西南角連線為界,與東海相連接。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四大海域
⑧ 東漢時稱南海叫什麼
東漢時期稱南海為「漲海」。根據記載,「漲海」一名一直被沿用到南北朝,南北朝時期稱其為「漲海」、「沸海」,清代時期被改為「南海」,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傳統經濟魚類的重要產卵場和索餌場。
南海在哪裡
南海位於中國大陸南部,是太平洋的西部海域,自然海域面積約為35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
南海是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中國領海由渤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沿海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台灣。
南海海域中有超過200個無人居住的島嶼,其中屬於中國領土的有南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和西沙群島。
⑨ 南海的全稱是什麼
你好,南海的具體名稱是南中國海或中國南海。
希望能夠幫到你。
⑩ 中國南海和南中國海有何區別
中國南海和南中國海沒有區別。
兩者實際上是指同一片海域,只是稱呼不同而已。
南中國海、中國南海簡稱南海,位於中國大陸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 ,九段線內海域為中國領海,該海域通過狹窄的海峽或水道,東與太平洋相連,西與印度洋相通,是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閉海。
南海南北縱跨約2000公里,東西橫越約1000公里,總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為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南海諸島
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這些群島分別由數量不等的島嶼、沙洲、礁盤、暗沙和淺灘組成。這四個群島都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其中南沙群島島礁最多,分布范圍最大,太平島是其中最大的島嶼,面積約0.5平方公里,植被茂盛,擁有淡水。
南海(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_網路
南海簡介_中國南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