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孟姜女的紀念廟宇
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可說是家喻戶曉。後人為了紀念她,便修了貞女祠,俗稱孟姜女廟。這座貞女祠,坐落在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城東6.5公里處的望夫石村北鳳凰山小丘陵之巔。1956年,被公布為河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整個景區由長階、山門、神亭、前殿、後殿、望夫石、梳妝台、振衣亭、海眼、孟姜女苑等景點組成,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廟宇四周林木蓊鬱,掩映著青磚紅瓦,顯得格外古樸清幽。
長階是通往姜女廟正門的必由之路,青石砌成,隨地勢而逐漸增高,直達山門。長階共一百零八級,抬頭仰望,使孟姜女廟增加了幾分庄嚴。 銅川姜女祠位於郊區金山山麓,距銅川古城約1.5公里。這里交通便捷,環境幽雅,兼有神奇、悲壯的姜女傳說,使其蒙上了幾分神秘色彩。據《陝西通志》、《大名一統志》、《郡國志》以及山海關孟姜女廟刻記載「孟姜女是陝西同官(今銅川市印台區)人。
銅川姜女祠修建於1000多年前,歷經宋、元、明、清修葺擴建,到清代乾隆年間時,已成為規模宏大,廟宇林立,影響久遠的名勝古跡。民國末年,由於國民黨反動軍隊的破壞,姜女祠日漸荒祀。1990年郊區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資金開始整修擴建姜女祠。經過四年的辛勤工作,如今以全新的面貌對遊人開放。新修姜女祠的山門、祭亭和孟姜女雕像及踏步層層錯落,渾然一體,山門面闊三間,仿清代歇山式建築,半拱飛檐,正中門額懸掛「孟姜女」牌匾,山門院內,矗立著高達4.5米的孟姜女塑像,高達1.5米的基座上鐫刻著明代陝西巡撫秦揚的《過節婦孟姜祠祀》,兩側豎立著古人歌詠姜女祠的詩文碑。孟姜女的故事在我國,尤其在民間流傳極為廣泛,具有鮮明的個性,在眾多的孟姜女的故事中,銅川姜女祠是最值得人們旅遊光覽的一處勝地古跡。
㈡ 「孟姜女哭長城」在中國老幼皆知,可有電視劇記錄這個故事
《九尾狐與仙鶴》
孟姜女和萬喜良本是石霞山上修煉了五千年的九尾狐和仙鶴。由於私下凡間,觸犯了天庭的清規戒律,被王母娘娘貶入凡間。上天將這對鴛鴦硬生生地分拆於兩仇家,不過事有巧合,使得有情人終成眷屬。誰料想,新婚之日的一道聖旨,萬喜良被官兵抓走修砌長城。獨守空房的孟姜女日夜思念夫君,矢志不渝的愛情力量讓她不顧世俗的偏見、家人的阻攔,毅然走上了千里尋夫之路。當她歷經了千般磨難終於來到了長城下,丈夫萬喜良卻已永遠被埋在了長城腳下。孟姜女悲痛欲絕,滿腔的愛化作如泉涌的淚,連長城都被感動了,轟然倒下了一片城牆。
㈢ 孟姜女的故事
孟姜女的故事
這一年,孟家堂屋裡住下一對巧燕。在那時候,據說燕子住在誰家,誰家就會吉祥如意。因此,孟家對巧燕十分愛憐。在巧燕住的第三個年頭上,已經到了陽春三月,別人家住的燕子都飛回來了,就是不見自家住的燕子回來,一家人都很掛念。
就在孟家人焦急的時候,忽然有一隻巧燕撲楞楞直向堂屋飛來,落在屋正中的方桌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孟大人甭提多高興了,走到近前一看,瞧見燕子的右腿纏著一道紅布,心中一驚,他想,哎呀,是不是被誰家的孩子逮住把腿弄傷了?
他慌忙上前捉住小燕子,小心地把紅布解開。一看,紅布里邊裹著一個小紙包,上面寫著「種上」二字。孟大人很奇怪,慢慢打開紙包,一看,原來里邊包著一粒飽盈盈的葫蘆籽兒。
他二話沒說,就把種子種在了朝陽的牆根,每天都要看上一遍,過幾天,長出一棵又青又壯的葫蘆苗,姓孟的全家很高興。施肥澆水,精心養護。
葫蘆秧越長越旺,越長越長,很快地就爬上牆頭又拖到了姜家院里長。姜家也是精心照料。說來也巧,就在秧子中間,牆頭頂上結了一個葫蘆,孟姜兩家都怪喜歡。商量著待葫蘆成熟後一鋸兩半,一家一半做個瓢用。
到秋後,葫蘆長熟了。兩家正准備摘下來鋸瓢的時候,只聽「嘣」地一聲,葫蘆崩開了,從葫蘆里蹦出個小女孩。這女孩長得十分俊美,很招人喜愛,孟姜二人歡喜不盡,商量著給小女孩起個名字。
說來兩家對此女都有功勞,又是長在兩家中間,算是兩傢伙著一個閨女,就按兩家姓氏取名叫孟姜女。孟姜女慢慢長大了,心靈手巧,尊大讓小很懂事。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模樣更是如花似玉。
長到二九十八歲,提親的踏破門檻。有的是王孫公子,有的是富家子弟,孟姜兩家商量來商量去無有一家中意。兩家的老人為孟姜女的婚事也都非常著急。有一天,一個賣詩討飯的書生來到孟家門口,孟大人一看寫的那字遠看是花,近看是字。再看那人雖是衣服破爛,但仍然不減瀟灑風度。
不禁頓起愛慕之心。讓家人把他叫到屋裡,好茶好飯給他吃,慢慢拉起家常來。原來這書生是孟姜倆人的當朝好友范世安之子范喜良。因秦始皇聽信奸臣讒言將其父殺害,母親氣絕身亡,剩下范喜良無依無靠才落到這步田地。
孟姜二位大人對范喜良的不幸遭遇深為同情,當即收留了他,又把孟姜女許配給范喜良,了卻了二位大人的一樁心事。天有不測風雲,就在范喜良和孟姜女成婚的第三天,秦始皇下令在全國抓派壯年勞力去北方修築長城。范喜良在地里幹活時被抓去了。孟姜女聽說後哭得死去活來。
一轉眼就到了冬天,這年冬天又特別冷。不斷有人從北方捎信來,說皇上只顧早日修好長城,不顧民工死活,凍餓而死的不計其數。孟姜女聽說這些信兒更是坐卧不安。連夜趕做了幾件棉衣辭別兩家父母上路了。
孟姜女一路上,飢了吃帶的饃,渴了喝口涼水,日夜趕路。這一天,終於來到長城跟前,四處打聽丈夫的下落。問來問去問到山東民工,說是范喜良凍餓死後埋在長城裡面了。孟姜女一聽,心裡很悲痛,放聲大哭起來。一連哭了七七四十九天,感動了上天。
這一天,孟姜女正失聲痛哭,只聽「撲嗵」一聲,長城倒塌了,露出一具屍體。孟姜女上前一看,正是自己的丈夫范喜良,她上前抱住丈夫,更是淚流不止。
紀念孟姜女的地方
1、孟姜女廟
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可說是家喻戶曉。後人為了紀念她,便修了貞女祠,俗稱孟姜女廟。這座貞女祠,坐落在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城東6.5公里處的望夫石村北鳳凰山小丘陵之巔。1956年,被公布為河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整個景區由長階、山門、神亭、前殿、後殿、望夫石、梳妝台、振衣亭、海眼、孟姜女苑等景點組成,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廟宇四周林木蓊鬱,掩映著青磚紅瓦,顯得格外古樸清幽。
2、孟姜女祠
銅川姜女祠位於郊區金山山麓,距銅川古城約1.5公里。這里交通便捷,環境幽雅,兼有神奇、悲壯的姜女傳說,使其蒙上了幾分神秘色彩。銅川姜女祠修建於1000多年前,歷經宋、元、明、清修葺擴建,到清代乾隆年間時,已成為規模宏大,廟宇林立,影響久遠的名勝古跡。
民國末年,由於國民黨反動軍隊的破壞,姜女祠日漸荒祀。1990年郊區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資金開始整修擴建姜女祠。經過四年的辛勤工作,如今以全新的面貌對遊人開放。新修姜女祠的山門、祭亭和孟姜女雕像及踏步層層錯落,渾然一體。
山門面闊三間,仿清代歇山式建築,半拱飛檐,正中門額懸掛「孟姜女」牌匾,山門院內,矗立著高達4.5米的孟姜女塑像,高達1.5米的基座上鐫刻著明代陝西巡撫秦揚的《過節婦孟姜祠祀》,兩側豎立著古人歌詠姜女祠的詩文碑。
㈣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怎樣的
傳說在秦代,江南有一戶姓孟的人家,老兩口無兒無女,相依為命。孟家的隔壁鄰居是姜家,說也湊巧,姜家也是老兩口過日子,沒有兒女。 一年的春天,孟爺爺在牆跟下種了一粒葫蘆籽。很快,葫蘆籽發芽長葉。又過了些日子,葫蘆蔓順著牆頭長呀長,爬到隔壁姜家院子里去了。這時,葫蘆蔓上開出一朵白白的花兒。葫蘆花謝了,結出個毛絨絨的小葫蘆。孟爺爺在這邊施肥澆水,姜爺爺在那邊捉蟲搭架。到了秋天小葫蘆長成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大葫蘆,沉甸甸地把蔓兒都墜彎了。孟爺爺對姜爺爺說:「葫蘆長這么大,多虧了你的辛勤勞動。咱們把它切開,一家一半吧。」當他們把葫蘆打開後,奇怪的事發生了:葫蘆里睡著個白白胖胖的小閨女!孟家和姜家別提多高興了。兩家一商量,就給這個葫蘆里生的閨女取名叫「孟姜女」。
一年一年的過去了,孟姜女很快長大成人。她又聰明又伶俐,而且很愛勞動,不是紡紗織布,就是洗衣做飯。那時,正是秦始皇到處抓人修築萬里長城的時候。一天,一個叫萬喜良的年輕小夥子,因為逃避官府抓人,路過孟姜女家。孟爺爺和姜爺爺見這小夥子忠厚朴實,就把孟姜女嫁給了他。剛剛結婚3天,萬喜良就被官府抓住,押到北方去修萬里長城了。
春去秋來,萬喜良一去半年多沒有消息。孟姜女一心想著萬喜良,眼看冬天到了,沒有棉衣在北方怎麼過冬呀!於是,就用自己親手織的布,給丈夫做了一身厚厚的棉衣。棉衣做好,孟姜女背起包袱,拿著雨傘,就動身上路去給丈夫送棉衣了。一路上,孟姜女千里迢迢,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長城腳下。只見成群結隊的民工,有的背著又大又重的城磚,有的抬扛著石塊,向高山坡上艱難地爬著。他們衣衫破舊,揮汗如雨。經過幾天的尋找和打聽,孟姜女才知道,自己的丈夫萬喜良,已活活地累死了!他的屍首就埋在了城牆中。
孟姜女聽到這一噩耗,真如晴天的霹靂。她悲痛萬分,一直在長城腳下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這時,只聽「轟隆隆」 一聲響,城牆坍塌下來,修好的長城被孟姜女哭倒了800里。
這個動人的傳說故事,既是對秦始皇時代殘酷徭役的控訴,又說明了人民在修築萬里長城中付出的艱苦勞動。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力量和智慧的體現。為了紀念這位千里尋夫的孟姜女,後人在長城腳下修建了孟姜女廟。廟里有孟姜女的塑像,廟旁還有傳說孟姜女尋夫時登高眺望的「望夫石」哩。
㈤ 孟姜女千里尋夫的意義
中國有著豐富多彩的民間傳說,這些傳說既娛樂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時,它所蘊含的文化意義還教育著一代又一代人,並把民族的精神、精髓傳承了下來。中國的四大民間傳說包括《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說》以及《梁山伯與祝英台》。
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的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那時,秦始皇到處抓人修築萬里長城。一天,一個叫范喜良的小夥子,因為逃避官府抓人,路過孟姜女家。孟姜女不忍心他去修長城丟了性命,便把他救了下來。
范喜良勤勞能幹,知書達理,讓孟家夫婦喜愛不已,便決定把孟姜女許配給他,讓兩人結為夫妻。成親那天,忽然闖進來的一隊官兵硬把范喜良抓走了。
孟姜女千里尋夫,來到長城腳下。她向其他的勞工打聽到范喜良早已經死了,屍骨被填進了城牆里。孟姜女悲痛萬分,在長城腳下哭了三天三夜,長城也在她的哭聲中轟然倒塌了。城牆坍塌下幾十里,露出了范喜良的屍骨。孟姜女流著悲憤的淚水,抱著丈夫的白骨,縱身跳進了大海。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千里尋夫痴心一片的孟姜女,便在山海關附近的一個山頭上,給她修了墳、建了廟,取名為「姜女廟」
㈥ 正史上的孟姜女哭長城,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孟姜女哭長城」是我國人民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學界對「孟姜女」這一角色的原型爭論不休,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孟姜女」的原型很有可能是春秋時期的齊國大夫杞梁的妻子。也許你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作為中國人,我們很有必要記住這位傳奇的女性。
幾千年來,我們都以為「孟姜女」代表了中國女性不屈的抗爭意識,實際上杞梁妻的故事卻體現了那個時代女性可悲的地位和境遇,令人喟嘆,令人心酸。希望中國女性永遠告別那個悲哀的時代。歡迎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㈦ 孟姜女的故事簡介30字內
美人名叫孟姜女,葫蘆仙子落凡塵。兩情相悅定終身,拜堂之日宴賓朋。忽聞堂外馬蹄響,緣是官兵尋上門。杞良北上修城牆,望夫石上念范郎。念你三餐不得飽,念你天寒無溫床。孟姜女,整行裝,千里尋夫離家鄉。
長亭一別兩寒暑,尋夫之路苦難當。行至關前先站定,無有關稅不放行。怎奈錢財早用盡,唱支悲曲差人聽。先唱千里尋夫苦,再唱離家念雙親。路人聞之皆落淚,城門大開謝神靈。得知范郎塵歸土,萬念俱灰痛失聲。
孟姜女,哭長城,城牆倒,山地崩,哭倒長城八百里,始皇聞聽發龍威。卻見此女不由贊,欲留宮中當嬪妃。修橋立碑行國葬,只為抱得美人歸。一女豈能從二夫,開口大罵無道君。縱身一躍入渤海,曠古真情永留名。
(7)中國人如何紀念孟姜女擴展閱讀
孟姜女的傳說一直以口頭傳承的方式在民間廣為流傳。直到20世紀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動下,才被納入到研究者的視野中。現代歷史學者顧頡剛在20年代中對這個傳說曾經作過系統的研究。編著有《孟姜女故事研究集》。除國內學者繼續研究外,日、蘇等國漢學家也注意對它進行研究。
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不僅在我國的山東、山西、陝西、湖北、甘肅、河北、北京、河南、湖南、雲南、廣東和廣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地廣為流傳,也被日本、俄羅斯等國的民眾所熟知,並逐漸形成多種傳說版本。早在唐朝時便有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日本寫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