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用一根繩編中國結
工具:紅線、紙張。
1、取一根線繩,對折,左右兩條線再對折,如圖成十字形。
② 如何編中國結手鏈
步驟一:用粗玉線1.5米的兩條,0.6米的一條。把3條線繫到一起
基本結法:目前中國結的基本結法有十多種,其名稱是根據繩結的形狀、用途、或者原始的出處和意義來命名的。
1、雙錢結:形狀像兩個中國古銅錢半疊的式樣,故名。
2、鈕扣結:常用以扣緊衣服,因其功能而命名。
3、琵琶結:此結是以雙線紐扣結演變而來,用以做唐裝和旗袍的裝飾紐扣。
4、團錦結:外型類似花形,故名。團錦結結形圓滿,變化多端,類似花形,結體雖小但美麗且不易鬆散,常鑲嵌珠石,非常美麗。
5、十字結:結之兩面,一為口字,一為十字,名為十字結。
6、吉祥結:吉祥結為十字結之延伸,亦是古老裝飾結之一,有吉利祥瑞之意。編法簡易,結形美觀,而且變化多端,應用很廣,單獨使用時,若懸掛重物,結形容易變形,可加定形膠固定。
7、萬字結:其結體的線條走向像佛門的標志,故名。
8、盤長結:基本形狀就如佛教八寶之一的盤長,盤長是象徵回環貫徹,是萬物的本源,是最重要的基本結之一,經常是許多變化結的主結,也因為中國結具有緊密對稱的特性,所以在感觀視覺上容易被一般人所喜愛。
9、藻井結:結構緊湊,華麗,形如古時的天井而得此名。井與錦同音,亦稱藻井。
10、平結:平結是以一線或一物為軸,將另一線的兩端繞軸穿梭而成,平結用途很廣,可用來連接粗細相同的線繩,也可編制手鐲,掛鏈等飾物。
11、雙聯結:「聯」,有連合、接續不斷之意。本結是以兩個單結相套鏈而成,取其牢固、不易鬆散,故名「雙聯結」。
12、酢漿草結:又名「中國式蝴蝶結」,其三個外耳就像是酢漿草的葉片,因而得名。酢漿草是愛爾蘭的國花,結形美觀,寓意吉祥如意。
③ 中國結怎麼編
1、先捏住繩子中間位置,把繩子捏出三個如圖形狀的環,然後排成十字形,下端未成環的繩自然擺放,如圖所示:
④ 最簡單中國結怎麼編程序
菊花結\r\n\r\n 材料:絲繩粗3mm 長120cm 1條\r\n\r\n 1.各環長10cm,兩繩頭往上擺 2.A環移至左上方 3.B環移至下方\r\n\r\n 4.C環穿出5.拉緊各環,B環移至C環上方 6.C環移至上方\r\n\r\n 7.上邊兩條繩下擺 8.A環穿出 9.向四方拉緊大環,翻面\r\n\r\n 10.拉緊四個小環 11.完成\r\n\r\n 葵花結\r\n\r\n 材料:用線300cm 1根\r\n\r\n 1.編一個草花結,分別在草花結的左右編盤長結,必要時用珠針固定 2.同時在環耳上完成雙線結\r\n\r\n 3.整形、拉緊 4.左邊重復右邊編盤長結\r\n\r\n 5.用三個結的余線編一個三環結 6.最後編一個雙扣結 7.整形,完成\r\n\r\n 如意結\r\n\r\n 材料:繩子100cm 1條\r\n\r\n 1.光編三個漿草結,用剩下的線再編一個漿草結\r\n\r\n 2.按圖繼續編 3.按圖編繩 4.完成\r\n\r\n 雙喜結\r\n\r\n 材料:繩子 150cm 2條\r\n\r\n 1.編一個如意結 2.再編4個環耳相連的三環結;第一個三環結 3.第二、三個三環結 4.第四個三環結\r\n\r\n 5.整形、拉緊,構成一個口子 6.重復前面編法編下半部 7.用同等長線編第二個喜字,注意橫向勾連 8.完成、整形\r\n\r\n 發簪結\r\n\r\n 材料:繩子 70cm 1條\r\n\r\n 1.做A、B兩環,B環交換放在A環上 2.B環繩頭按箭頭方向穿A環 3.上邊繩頭穿各環\r\n\r\n 4.繼續穿繩 5.用兩繩頭按原線路穿至左上方出 6.剪斷上邊繩,下邊繩剪剩下4cm\r\n\r\n 7.上下切口互相粘牢,翻轉面便成發簪結 8.編一個釋迦結做扣子 9.完成\r\n\r\n 袈裟結\r\n\r\n 材料:絲繩粗 2mm,長150cm 1條\r\n\r\n 1.按圖編繩 2.兩邊繩各自穿環 3.右邊放上面,左邊放下面\r\n\r\n 4.兩邊繩各自穿環 5.右邊在上,左邊在下 6.重復圖3、4 7.用牙簽固定\r\n\r\n 8.右邊繩穿環 9.除去右邊牙簽,左邊穿環 10.除去左邊牙簽,整形完成\r\n\r\n 領巾環\r\n\r\n 材料:絲繩粗 3mm、長80cm 2條\r\n\r\n 1.先編龍目結後,右繩向左繞穿各環 2.取另一繩按原路線由左穿至右下方出(取兩條繩穿也可以) 3.用手指穿入中心孔,邊調整邊拉緊繩頭,使之變成筒狀 4.剪去露在外面的繩頭,在里邊用膠水粘牢 5.完成\r\n\r\n 雲雀結\r\n\r\n 1.按圖編繩 2.按圖編繩 3.完成\r\n\r\n 1.按圖編繩 2.按圖編繩 3.按圖編繩 4.也可繼續編多環形\r\n\r\n 雙錢結\r\n\r\n 1.按圖穿繩 2.按圖穿繩 3.繼續 4.完成 5.可用雙線編腰帶\r\n\r\n 草花結\r\n\r\n 材料:繩子 120cm 1條\r\n\r\n 1.各環長10cm,兩繩頭往上擺 2.A環移至上方 3.B環移至下方\r\n\r\n 4.C環穿出 5.拉緊各環,B環移至C環上方 6.C環移至上方\r\n\r\n 7.上邊兩條繩往下擺 8.A環穿出 9.向四方拉緊大環,翻面\r\n\r\n 10.拉緊四個小環
⑤ 中國結怎麼編(詳細、圖解)
中國結的編制,大致分為基本結、變化結及組合結三大類,其編結技術,除需熟練各種基本結的編結技巧外,均具共通的編結原理,並可歸納為基本 技法與組合技法。基本技法乃是以單線條、雙線條或多線條來編結,運用線頭並行或線頭分離的變化,做出多彩多姿的結或結組;而組合技法是利用線頭延展、耳翼延展及耳翼勾連的方法,靈活的將各種結組合起來,完成一組組變化萬千的結飾。
學習中國結藝的最後階段是自行設計作品階段。設計一組美觀大方的結飾時,最重要的是先確定其用途和功能,再決定其大小和形狀,同時考慮顏色的搭配和配飾的適當運用。飾品的應用講究細膩精緻、古樸優雅的風格。只要將飾口隨心所欲地和結組靈活運用,把自己的藝術美感和濃濃情思融注其中,便能充分表現出中國傳統藝術之美。
步驟
1,結形、顏色與飾物要搭配得當,大小相宜。
2,線的兩端可繞膠帶或使它硬直,開始時與線的間隔可留寬些。
3,線路較復雜時,可用珠針固定,鉤針、鑷子可輔助抽拉。
4,認清線路位置,如有錯誤,應立即調整。
5,靈活運用中國結式的意義及典故,配加小配飾。抽形
6,先將結心拉緊,以防變形;再調整耳翼大小、形狀。
7,用鉤針或鑷子調整線路,注意結形美觀、搭配。
8,認清方向先抽哪個線頭和保留幾個結耳。修整
9,以顏色相同的細線,將易鬆散部位縫牢。
10,鑲上相配的小珠子,以增添結飾的美觀。
11,可以在結的尾端,編一個簡單的小結,也可穿上珠子或飾物。
12,線頭的處理要隱蔽,以免破壞美感。
工具
編結主要是靠一雙巧手,古人編結時是讓線在雙手中盤繞,就能編出各式優美的結形。此為方便初學者,特別列出幾種可能用到的簡便工具。
在編較復雜的結時,可以在一個紙盒上利用圖釘來固定線路。一般來說,普通形式的肩頭圖釘就很合用,長頭圖釘可能反而使手指不易在釘之間穿梭往來。一根線要從別的線下穿過時,也可以利用鑷子和鉤針來輔助。結飾編好後,為固定結形,可用針線在關處稍微釘幾針。另外,為了修多餘的線,一把小巧的剪刀是必須的。
材料
編制結飾時,最主要的材料當然是線,線的種類很多,包括絲、棉、麻、尼龍、混紡等等,都可用來編結,究採用那一種線,得看要編那一種結,以及結要做何用途而定。一般來講,編結的線紋路愈簡單愈好,一條紋路復雜的線,雖然未編以前看來很美觀,但是取來編結,在一般情況下,不但結的紋式盡被吞沒 ,而線的本身具有的美感也會因結子線條的干擾而失色。
線的硬度要適中,如果太硬,不但在編結時操作不便,結形也不易把握;如果太軟,編出的結形不挺拔,輪廓不顯著,稜角不突出,但是扇子 、風玲等具有動感的器物下面的結子,則宜採用質地較軟的線,使結與器物能合而為一,在搖曳中具有動態的韻律美。
談到線的粗細,首先要看飾物的大小和質感。形大質粗的東西,宜配粗線; 雅緻小巧的物件,則宜配以較細線。假如編一件不為合器物而純為藝術欣賞的獨立作品,譬如壁飾等一類室內裝飾品,則用線比較自由,不同質地線,就可以編出不同的風格的作品來。
選線也要注意色彩,為古玉一類古雅物件編裝飾結,線直選擇較為含蓄的色調,諸如咖啡或墨綠; 然而為一些形制單調、色彩深沈的物件編配 裝飾結時,若在結中夾配少許色調醒目的細線,譬如金、銀或者亮紅, 立刻會使整個物件栩栩如生,璀璨奪目。
一件結飾要講求整體美,不僅用線要得當,結子的線紋要平整,結形要勻稱 ,還有結子與飾物的關系也要多 用心,兩者的大小、質地、顏色 及形狀都應該能夠配合並相輔相成才好。用太硬的線編結,轉折操作較不方便; 用太軟的線又不能編出結形挺拔、輪廓明顯的結。但是在扇子、風玲等具有動感的器物下面編的結子,則宜採用質地較軟的線,使結與器物能合而為一, 搖曳生姿。
用線
中國結的製作中,繩子是主要的材料。繩子的選用要注意其光澤度和韌性(質量差的繩子捏著會有一種中空的感覺),雖然取材可以不拘一格,但專業的編織用繩會更容易成型,編出的結也更美觀漂亮。下面列出的是一些常用的中國結編制用線,常說的韓國絲多屬於斜紋線,而台灣絲多為跑馬線。
編
根據結式和配飾,選定質地與色彩適宜的線以後,就可以開始編了。初學者不易把握編每一種結大約需要多長 的線,就不妨截取一段較長的線來編。 如果結式要配個飾物作墜子,開始編時就要先把飾物穿在線的正中央,然後依照圖解的步驟,按部就班地去編 。
線路較為復雜的結式,常令初學者眼花繚亂,可以借重圖釘,逐步把線固定在硬紙盒上慢慢編。盒子顏色宜淺才不費眼力。編時一面要注意線路走向,辨清線與線的關系,一面要留意線的紋路是否平整,盡量不要扭折。線與線之間的空間不妨留得寬一點,線路穿越會比較容易 。
編到後來,線條太密時,可以借用粗鉤針或鑷子幫住線頭穿越,鉤針不可太尖銳,以免把線鉤傷,產生起毛或出絮現象,影響整個結的美觀。
抽
編的步驟完成之後,要將結子抽緊定形,這是整個編結過程中最重要也最困難的步驟。 抽時不可操之過急,先認清要抽的那幾根線,然後同時 均勻施力,慢慢抽緊 並且隨時注意編線有沒有發生扭 折的現象。先把結的主體抽緊之後,再開始調整它的耳 翼,(葉瓣或花瓣)的長短,自結的起端開始把多餘的線向線頭的方向依次推移集中。 在此操作之中,絕對不能讓結的主體鬆散,而且若遇線段扭折,要一邊抽,一邊用拇指與食指轉動線段,或者借用鑷子施力,使之平展過來。往往由於抽的方法不同,可得不同形狀的結子; 這項技術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到結子外觀之美醜。所以在抽的時候,一定要拿出耐性,小心從事。
編好以後便可以把圖釘全部拿掉,開始進行抽的步驟。抽的時後要先抽結的主體,同時不要操之過急,先得要認清要抽的是那些根線,然後再左右或上下同時均勻施力,慢慢抽緊。
主體抽緊之後便不會鬆散了,這時可以把結子放在手中,開使逐個抽緊耳翼。抽時要把耳翼上過長的線段自然 的起端向線頭方向依次慢慢集中,同時注意調整扭曲的線紋。
進行抽結的時後,可以借用鑷子或鉤針把線往線頭方向抽拉。如果在線路復雜的地方,線紋有鈕折不平整的現象,也可以用鑷子或鉤針慢慢把線紋挑轉,調至平整為止。
也可以一邊抽一邊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線紋紐曲的線段,慢慢調整得平正。此外也要留意整個結形是否齊整、美觀,每個耳翼的長短、形狀是否拉至恰到好處。
在編結的過承中,抽是最重 要的一個步驟,如果技法得當,可以使結子挺整美觀。而利用不同的抽法也可以得 到不同的結形,此中變化,相當巧妙。
修
結形調整得完全滿意之後,為了使之保持盡善盡美的狀態,有些容易鬆散之處,或垂掛飾物的著力處,最好選擇與結子同色的細線,很技巧的縫上幾針,結子就不會變形了。通常結子的上下兩頭是吃力之處 ,得用針線固定。縫時針腳要注意藏好,不要露出痕跡。 結式固定之後,可以在在結子的耳翼或在適當的地方,鑲上顏色相配的珠子,以增華美。珠孔夠大的珠子,可以在編的時候就穿在線上編進結中,用針鑲縫可以選擇最恰當的部位。通常珠孔都比線小,所以只好在結式固定以後再縫上去。接下來就可以再打一個簡單的小結,或穿上大珠子等飾物來收束整個結子。此處選用的飾物也要注意顏色、形狀和大小等能否與結的主體搭配得當 線頭的處理方法很多,可以打個簡單的小結,可以把現 頭藏在結子裡面,也可以使用金銀細線把線頭纏繞起來,這樣線頭就不會起毛了。總之,結在編好、抽好之後,修的工夫還是不能馬虎,在這種地方就能見出力求完美的工藝精神。
結形調整好之後,可用顏色相同的細線,很技巧的把結 子容易鬆散或垂掛飾物著力的地方,稍縫幾針,把結固定,以免變形。通常結子的上下兩端為吃力處,最需要固定。縫時注意不要露出痕跡。
要收束結子的時候,可以在結的尾端再打上一個簡單的小結,也可以在這里穿上一個大珠子或其他飾物,必須 注意其顏色、形狀與大小是否能與結的本體相配。
最後要處理線頭,不要讓散亂的線頭破壞美觀的結體。處理的方法很多,可以打簡單的小結或把線頭藏在結 子裡面,也可以使用金銀細線把線頭纏繞起來,纏繞時最好每纏數圈即縫一下,以免鬆散。
因為結子是種精緻的飾物,所以像線頭之類的小地方以不能疏忽,得要細心的處理和修整。此外,要使結藝更上層樓,審美的修養是必不可少的,選材、配色、結式設計飾物的搭配都需要敏悟靈通的審美能力。
⑥ 怎麼編簡易中國結
下面小編教大家編幾種簡單常見的中國結,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方法
1
雙聯結。"聯",有連、合、持續不斷之意。本結即是以兩個單結相套連而成,故名"雙聯"。聯與連同間,在中國吉祥語中,可以隱喻為連中三元、連年有餘、連科及第等。 雙聯結是屬於較實用的結,因為它的結形小巧,且最大的特點是不易鬆散,因此,常被用於編制結飾的開端或結尾,有時用來編項鏈或腰帶中間的裝飾結,也別有一番風味。
⑦ 如何編中國結
工具/原料
中國結線
方法/步驟1:
先用一個顏色的線按照如圖動作編制
⑧ 怎麼用一根繩子打中國結
1、首先需要准備一根長達40厘米的紅色繩子,繩子的大小粗細,如圖所示。然後需要將紅繩進行左右對折,將它弄成一個十字的形狀,十字的樣子如下圖所示。
⑨ 中國結怎麼編
一、先捏住繩子中間位置,然後排成十字形,如圖所示:
⑩ 怎麼編制中國結,簡單點的最好有圖解
這是中國結中盤長結的一種,叫雙耳四回盤長結,是盤長結的變化結,上下還有兩個雙連結,最下面是雙流蘇,這個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挺復雜,得先學會雙連結,再學二回盤長、三回盤長、四回盤長、雙耳變化盤長,這樣才可以編結這種中國結,還要學習製作流蘇,小的盤長結在針板上就可以操作,這種大型的得用專業得機架配合長鉤才可以完成,由於要使用長鉤,先要掌握製作中國結的技巧,因為它是應用中國結製作過程的反方向,就是反著操作,學習中國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沒有捷徑可走,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