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十大刑偵案件都有哪些
安部政治部牽頭策劃、公安部宣傳局全面引導。
全國三十一個省市區公安廳局參與製作,眾多公安專家傾情點評。
改革開放以來,二十多年間,中國警方經典案例集粹。
《追捕變態色魔》(捕狼記)
喪盡天良的變態色魔向年幼女童伸出罪惡之手,28個幼女慘遭摧殘。刑警布下天網,雪地奔襲千里,抓獲變態色魔
也是一個
⑵ 關於中國法律界牛人
張文顯,吉林大學法理學牛人。
江平,中國政法大學(或者是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學牛人
趙秉志,高銘暄,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牛人。
⑶ 中國現代十大名醫
沒有「中國現代十大名醫」的說法,知名的有鍾南山、林巧稚、鄧鐵濤、吳咸中、任應秋等。
1、鍾南山
鍾南山,男,漢族,福建廈門人,1936年10月出生於南京,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曾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
鍾南山出生於醫學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屆全國運動會上,鍾南山以54.4秒的成績奪得男子400米欄冠軍,創造了當時的全國紀錄。
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范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4、吳咸中
吳咸中,男,滿族,1925年8月出生,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市南開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醫葯治療常見病症,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中國中西醫結合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5、任應秋
任應秋,當代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出生於四川省江津縣(今重慶市江津區),4歲即就讀私塾,及長,入江津縣國醫專修館攻讀經學,其間曾求學於經學大師廖季平。
當時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聰敏好學,故悉心指點,並傳授治學之法,使任應秋在治經學、訓詁學、考據、目錄等方面打下扎實基礎,為以後研究中醫學奠定了文學方面的根底。
⑷ 中國最好看的刑偵類網劇有哪些
白夜追凶
滅罪師
心理罪
法醫秦明
⑸ 我國著名刑法學專家有哪些
刑法學來說,國內的情況大概如此:
1,清華法學院,張明楷、周光權、黎宏、勞東燕這個團隊的確太牛逼了,中青年結合,朝氣蓬勃,潛心學術研究,連續多年在法學核心期刊上獨領風騷,實力第一;張明楷是刑法改革派的領袖,他的理論,直接動搖了高銘暄學派的理論基礎,所以高銘暄現在也很惱火,被高銘暄及其弟子圍攻批判,不過,真金不怕火燒,批的越凶,越證明了他的正確性,只不過他動了傳統勢力的乳酪,算是發展路上的一個插曲罷了,現在大勢所趨,國內已經開始接受張明楷的理論了,張明楷的刑法學時代已經到來了。
2,北大法學院,陳興良領銜。陳興良是高銘暄的得意門生,最早也是屬於高銘暄學派的,但後來也發現高銘暄的理論有很多漏洞,慢慢就跟就恩師分道揚鑣,目前已經往張明楷學派靠攏,是僅次於張明楷的二號人物。但北大除了陳興良,其他人跟他相差太遠,獨立難撐啊,不過北大排第二應該沒問題;
3,人大法學院,雖然有高銘暄,但年事已老,他的四要件核心理論已經被證明是很落後,很過時的,而且是錯誤的,發現自己理論被動搖後,他發動他的眾多弟子圍攻張明楷和陳興良,但他的學派漏洞太多不能自言其說的。其實作為中國刑法學的奠基人,最聰明的做法就是順應潮流,而不是阻礙刑法的發展和變革。另一個,人大被趙秉志拉走了幾乎整個刑法學團隊,元氣大傷,年輕一點只有馮軍還不錯,幸好底子還在。
4,北師大法學院及刑法所,靠著趙秉志帶來整個團隊,一下子飆升,不過底子還是差點。而且,趙秉志作為高銘暄指定的接班人,完全繼承高銘暄的過時的四要件理論。趙秉志抱殘守舊,毫無創新,學術水平和理念跟張明楷、周光權、陳興良差的很遠,他走的方向沒什麼前途。。
5,往下的還有中南政法、華東政法、武大、西南政法、中國政法、東南大學等,但這些學校實力都不錯,但缺少大腕牛人。
⑹ 中國民法學的泰斗有哪些有哪些經典著作
中國民法學的泰斗有:
1、江平(1930—— ),最負盛名的民商法專家,原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編纂負責人,被譽為「中國民法三傑」之一。
江平教授1930年12月出生,浙江省寧波市人。1948年至1949年就讀於北京燕京大學新聞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1956年畢業;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民商法博士生導師。
2、梅仲協
梅仲協 (1900-1971) 字祖芳,浙江永嘉人。法國巴黎大學法學碩士,1933年後在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和中央政治學校擔任民法講席,曾任中央政治學校法律學系主任,抗戰期間重慶東吳大學教授。
3、謝懷栻
謝懷栻,男,漢族。湖北省棗陽縣(現為市)人。1919年8月15日生。1938年在重慶入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法律系,1942年畢業。次年參加高等文官考試司法官考試合格。
1944年後歷任重慶、台北、上海各地法院推事。1948年任上海國立同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兼任上海大夏大學教課,講授民法、民事訴訟法。
1979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擔任過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於1988年退休。
4、佟柔
佟柔(1921年6月20日——1990年9月16日)男,滿族,遼寧省北鎮縣人,中共黨員。生前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民法專業博士生導師。
國內法學界,尤其民法學界,公認佟柔教授是新中國民法的開創者、民法理論的奠基人,是民法學的帶頭人,稱贊他是中國民法的權威或「泰斗」。
日本有的法學家譽其為「中國民法之父」,美國有的法學家稱他是「中國民法先生」。
5、史尚寬
史尚寬先生(1898—1970),字旦生,安徽桐城人,生於1898年農歷元旦,性厚重而穎悟,十一歲能文章,十五歲留學日本,由京都第三高等學校而東京帝大法律系,獲法學士學位。
史尚寬先生的「民法全書」對民國的立法時間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對後世的法學的研究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中國民法學經典著作:
《民法要義》、《公司法概論》、《公司法教程》、《國際私法新論》、《中國票據法釋義》、《法學緒論》、《中國司法大辭典》等。
⑺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哪些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張明鍇、高銘暄等。
1、高銘暄
高銘暄1951年從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1953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畢業,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 ,兼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名譽副主席暨中國分會名譽主席。
高銘暄是當代中國著名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中國國際刑法研究開創者。中國刑法學專業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導師。高銘暄教授與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馬克昌教授合稱為中國刑法學界「北高南馬」。
2、張明楷
張明楷教授主要從事刑法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獨著《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礎觀念》(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2015年將出版第5版)、《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
曾獨立承擔了多項科研課題,參加過聯合國預防犯罪委員會科研項目,並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國家重點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
(7)中國刑偵界泰斗有哪些擴展閱讀
研究對象
刑法學主要分為以下類型
1、規范刑法學,是指以本國的現行刑法為研究對象,主要採取注釋方法揭示法條的內容,並加以評注而形成的刑法規范知識體系。
2、理論刑法學,是指採用思辨方法,對蘊含在法條背後對法條起支撐作用的法理加以闡述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在理論刑法學中,按照其內容又可以分為刑法法理學與刑法哲學。
3、比較刑法學,是指採用比較方法,研究各國刑法,探求其立法思想和原理的異同,闡述其特徵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4、國際刑法學,是指對國際刑事法律規范(包括刑事實體法規范和刑事程序法規范)進行研究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銘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明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學
⑻ 誰能告訴我幾個中國刑偵大案紀實連續劇
刑偵大案紀實大案連續劇對人們起到警示以及法律教育作用,受到觀眾的歡迎。其中我最喜歡《命案十三宗》、《掃黑風暴》、《刑檔內幕》等。
第一,《命案十三宗》從兇犯角度進行案件演繹。
《命案十三宗》於2000年上演,總共21集。由題目便可得知,這部電視劇是以十三宗真實發生的命案進行取材改編,通過電視劇的形式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這部電視劇還對這十三宗命案的罪犯進行了采訪,並將采訪內容加入電視劇中,讓觀眾了解罪犯的思維方式,提高警惕。
第二、《掃黑風暴》描述了黑勢力的可怖。
《掃黑風暴》是以打黑反腐為內容主旨的電視劇。你精彩的戰斗場面,真實記錄了公安人員工作在打黑第一線的危險。這部劇是中國唯一一部深入掃黑實地進行取材演繹的打黑反腐電視劇,對我國反黑以及觀眾具有深刻意義。
第三、《刑檔內幕》聚集了眾多熱點案件。
《刑檔內幕》每一集所講述的案件皆不相同,案件之間沒有任何的關聯,但劇內每一個刑事案件在發生時都形成不小的轟動,這使《刑檔內幕》在播出時具有較大的熱點。許多觀眾憑著對案件的好奇心觀看後,深入了解這些奇案發生的過程以及緣由,從而增高了在日常生活中的警惕性。
中國刑偵大案紀實連續劇中我較喜歡《命案十三宗》、《掃黑風暴》、《刑檔內幕》。我國還有許多刑偵大案紀實連續劇,觀眾可以根據個人興趣愛好進行選擇與了解感悟。
以上可依據《關於加強公安題材網路影視作品管理工作的通知》所提「一些公安題材影視作品由於在主題定位、題材開掘、人物塑造上把握不當,存在著違反公安工作實際、泄露公安工作秘密、過多過細展現暴力血腥場面等現象,損害了公安機關和公安民警形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
⑼ 法學界有哪些高手、泰斗級人物
王立明,民事合同法權威
⑽ 中國除了蔡駿還有哪些有名的偵探小說家啊
程小青 《霍桑探案集》(6冊)
群眾出版社,1997年
程小青是國內作家中的大師級人物,在民國時期創作了大量的霍桑探案,當時頗受追捧。霍桑系列不僅在謎團、推理方面出類拔萃,在人物、背景、作品主題上也很出色。時至今日,它們仍然魅力不減當年。本套書是建國後的修訂本,收錄長短篇作品73篇。
孫了紅 《俠客魯平》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年
如果說程小青的霍桑是福爾摩斯的化身,那麼孫了紅的魯平就是亞森"羅平的化身。魯平是偵探也是俠盜,常常扶弱濟貧,受到大眾的愛戴。孫了紅的小說氣氛詭譎,筆法獨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藍瑪 「偵探桑楚系列」(5冊),作家出版社,1992年
「神探桑楚系列」(8冊),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年
藍瑪是當代中國偵探小說界的領軍人物。他創作的桑楚系列、歐光慈系列在情節、推理上比較令人滿意,是為數不多堅守本格推理的作家。
翼浦 《雷鳴探案系列》(6冊)
大眾文藝出版社,2003年
短篇集。翼浦本人曾經是邏輯學方面的老師,他塑造的雷鳴是一位儒雅的警探,以推理見長。
馮華 《如影隨形》
遠方出版社,2000年
這是馮華的警探普克系列的第一部,一炮走紅之後又連續創作了《迷離之花》等多部系列。小說推理性並不是很強,故事情節較為令人滿意。
師承燕 《不在現場的謀殺》(女刑警文靜偵破案卷)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年
師承燕曾經在網路上發表多篇偵探小說,受到讀者的歡迎。本格謎團、邏輯推理是其作品的特色。
何家弘 《洪律師探案集》(2冊)
大眾文藝出版社,2003年
何家弘本人系法律系科班出身,不僅寫過多部法律著作,而且熱衷於寫推理小說,已有多部出版並獲獎。這個系列具有較多的法律特色,背景也較為可信。
曹正文 《紫色的誘惑》
浙江文藝出版社,1990年
中篇小說集,被作者本人稱為「中國第一部心理推理小說」,注重剖析犯罪心理。
湯保華 「司徒川系列」(《藍十字》、《「靈魂」盒》)
群眾出版社,1993年,1994年
中短篇小說集。警探司徒川這個人物的刻畫比較豐滿可信。作品也講求邏輯推理,故事性強,構思情節令人滿意。
彭祖貽 《天堂夢旅》(當代偵探推理小說文庫)
群眾出版社,1998年
公安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本書講述了一對來歷不明的老夫婦猝死在蓮花山莊的」情人坪」,於是由刑偵隊長黃宜軒和女警官鄭瓊等組成的偵破組進駐蓮花山莊。小說注重情感脈絡的把握,文學水平較高,但是推理、情節比較薄弱。
李迪 《傍晚敲門的女人》
華齡出版社,1997年
電器公司的總經理王少懷在他的養父家被人用銳器殺死,身體共挨了八刀,從傷口用力的程度足以判斷兇手對死者的仇恨。偵查圍繞死者的人際關系、生活作風等展開調查。當時據說引起較大轟動,以偵察員的第一人稱敘述,對人物心理、描寫較好,結局具有一定的意外性。
於洪笙 主編 《獨角獸文庫》第一輯(6冊)
大眾文藝出版社,2002年
中短篇為主。該套叢書,是全國首屆偵探小說大賽獲獎作家作品集。收入了1949-1998年期間,國內偵探小說之中精選的精品和代表性作品,包括傳統推理、公安小說、反特小說、少兒推理等各類型作品。
於洪笙 主編 《獨角獸文庫》第二輯(3冊)
長征出版社,2003年
中短篇為主。該套叢書,是全國第二屆偵探小說大賽的獲獎作品集。收入了1999-2000年期間,全國,包括台灣、香港,新創作偵探小說之中的精品和代表性作品。作品整體上具有時代感,可讀性較強。
任翔 選編 《少女的惡魔》
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
此集是「20世紀中國偵探小說精選」的第一輯,收入1920-1949年發表的9篇中短篇偵探小說。包括程小青、孫了紅、陸澹安、俞天憤、張碧梧、趙苕狂等民國時期名家作品。由於這些作品結集較少,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