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建造最長的海上大橋是怎樣建造的
提問
寶寶知道寶寶問題媽媽知道立即下載
海上大橋如何建設?
十分鍾內有問必答,下載網路知道立即下載
我來解答
推薦回答
大橋簡介
杭州灣跨海大橋(Hangzhou Bay Bridge)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成為繼美國的龐恰特雷恩湖橋後世界第二長的橋梁。
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後將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120公里,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h,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40億元。2003年11月14日開工,經過43個月的工程建設,2007年6月26日全橋貫通,計劃於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橋面鋪裝,大橋已於2008年5月1日晚11時58分正式通車。
大橋的建設有利於主動接軌上海,擴大開放,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與交流,提高浙江省特別是寧波市和嘉興市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增強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利於完善長江三角洲區域公路網布局及國道主幹線,緩解滬、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壓力;有利於改變寧波市交通末端的狀況,從而變成交通樞紐,實施環杭州灣區域發展戰略;有利於促進江、浙、滬旅遊發展的需要。
大橋概況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鄭家埭,跨越寬闊的杭州灣海域後止於寧波市慈溪水路灣,全長36km。大橋建成後將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 120餘公里,從而也大大緩解已經擁擠不堪滬杭甬高速公路的壓力,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兩小時交通圈。
大橋總投資預計超過140億人民幣,其中大橋36公里,118億;北岸連接線29.1公里,17億;南岸連接線55.3公里,34億。來自民間的資本佔了總資本的一半,包括雅戈爾、方太廚具、海通集團等民營企業都參與了對大橋的投資。大橋收費年限為30年,收費標准預計為55元/輛。
杭州灣跨海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km/h,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18億元。大橋設南、北兩個航道,其中北航道橋為主跨448m的鑽石型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5000噸;南航道橋為主跨318m的A型單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000噸。除南、北航道橋外其餘引橋採用30~80m不等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長的跨海大橋
B. 山上竟沒有任何支撐,中國的跨山大橋究竟是怎麼修建的
所謂「要想富先修路」,我國經濟高速發展離不開基建的建設,目前我國的各種橋梁的基建水平在世界上已經名列前茅,據說我國有一座跨山大橋,山上沒有任何支撐,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怎麼修建成功的,接下來小編帶你一起去看看這座大橋,了解一下我國工程師的智慧。
現在這座跨山大橋已經正式竣工使用,以前要兩個小時的路程如今幾分鍾就可以到達,大大加快了三地交通的速度,方便了居民的貿易和交流。如今我國基建水平讓世人都嘆為觀止,不管是跨山還是跨海,我們的橋梁都在不斷突破,小編對於我國的基建水平真的很自豪,基建狂魔的稱號當真名不虛傳。
C. 海水那麼深,跨海大橋的橋墩是怎麼「埋」進去的
橋梁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不僅僅是方便了人們的通行,同時橋梁的出現也拉近了兩座城市的距離,讓原本需要繞的遠路變得更加的近了,而且我們國內橋梁的數量也是非常的多。
大海波瀾壯闊,隨便一個大浪就能把人淹沒,但隨著我國建築工程的發展,很多跨海大橋都已經建成,有人就好奇了,跨海大橋的橋墩到底是怎麼建成的,海水那麼深又怎麼在海里施工呢?
跨海大橋和大家想像的會有一點點不同,並不是要跨越整個海洋,而是基本上都修建在內海的,橋墩也是建在沒有那麼深的海里,大多數都是在河流的入海口,而不是那些幾百米甚至幾千米深的地方。
第一種是沉井基礎,用通俗的話來理解就相當於把一個圓桶放在水面,再用船把它拉到指定位置,然扣往桶里灌混凝土,讓桶沉下去,再在桶的上面接著放混凝土,並讓它們能通過自重直到下沉到指深度為止。
第二種傳統的方法就是採用沉箱。沉箱是一種有頂無底的箱型結構,井筒壁的下端有刃腳,內部設置隔板,可在水中漂浮,可通過調節箱內壓載水控制沉箱下沉或漂浮。頂蓋上裝有氣閘,便於人員、材料、土進出工作室,同時保持工作室的固定氣壓。當其沉到預定深度後,就將沉箱底封死,然後用混凝土填實工作室,作為重型構築物(如橋墩、設備)的基礎。
D. 山上沒有任何支撐,中國的跨山大橋到底是如何修建的
沙哈拉大橋,如果我們有機會來到這里,將會因其壯觀而贊賞,它被稱為「嘆息之橋」。這座橋最奇怪的地方是它橫跨兩座山,中間沒有柱子,橋的兩邊都沒有護欄。如果你在上面行走,會有摔倒的危險,當地歷史上沒有發現任何製造沙哈拉橋的記錄,直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製造的。然而,它已經有400年的歷史了。
參觀過它的人會欣賞古人的智慧,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就建造這樣一座宏偉的橋梁是不尋常和不容易的!此外,400年過去了,這座橋至今仍未修復,這足以證明這座橋的耐久性。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這座橋是如何建造的,但它每年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許多遊客來觀賞它。
E. 中國大橋空中轉體刷新世界紀錄,中國鐵建是怎麼做到的
保定轉體斜拉橋經過90分鍾驚心動魄的空中「飛越」後,位於保定市樂凱大街的這座超長轉體雙翼斜拉橋實現轉體合龍,打破世界紀錄。
那麼一切准備就緒了,如何確保橋梁精確對接呢?
重點就是這個重達70多噸,直徑61.48米球鉸的製作、安裝以及轉體過程中應力應變、位移與線形的實時監測,然後用數據來指導施工。
正式轉動時,母塔與子塔將以每小時8米的速度轉體,母塔逆時鍾轉動49.3°角,子塔逆時針轉動50°角。
事實上,建設該橋梁所使用的這種「子母塔雙轉體技術」早就存在,為什麼河北的這座橋能成功吸引了全球基建行業的目光呢?
我們都知道,橋梁越重路面越寬,建設過程中對各種技術的要求也更高,比如起重設備、精度控制等
F. 海水那麼深,跨海大橋是怎麼完成的
中國修建的跨海大橋非常多,比如東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等,這些都體現了中國的實力。海水這么深,這大橋修建確實需要技術。不過中國的跨海大橋因為建在靠近內地板塊的地方,海水不是特別深,加上中國工程技術越來越先進,於是建設跨海大橋取得的成績非常輝煌。
3、有了橋墩然後就是鋪路了,這和在陸地上差不多,只不過採取的有些方式不同,畢竟海里需要大型船隻和使用海上大型機械。
橋墩按照規劃打完之後,我們就會在橋梁間進行鋪路接龍工作。這項工作比起陸地上來說還是有些難度的。畢竟不能像在陸地上那樣很好的施展手腳,不過我們的技術夠先進,這也只是小菜一碟。
不得不佩服我國技術的先進,這么長的大橋都能修建。
G. 跨海大橋怎麼建的
跨海大橋修建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最重要的是把橋墩打入海底。
1、打樁,由專業的打樁船將預制好的樁運到預定的位置,直接使用專用機械打入海底。
(7)中國大橋是怎麼弄上去的擴展閱讀
跨海大橋指的是橫跨海峽,海灣等海上的橋梁,這類橋梁的跨度一般都比較長。短則幾千米,長則數十千米,所以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非常嚴苛,是頂尖橋梁技術的體現。
中國有名的跨海大橋有:杭州灣跨海大橋、朱家尖跨海大橋、舟山跨海大橋、廈門大橋等等。
修建橋梁時候,需要考慮所在海區的條件,遇到風大、浪高,水深、流急、潮汐明顯,島嶼多、海床起伏、覆蓋層淺薄、岩面傾斜、裸露,航道多,大風天數多,每年大於或等於6級風的天數達307,有效作業時間短、施工效率低。
H. 中國最高橋墩是個怎麼么建成的
跨海大橋橋墩建造難度相比於普通大橋的橋段要更難,不僅是因為海水對鋼材和水泥會造成嚴重的腐蝕,還在於海底地理環境相比於地面要更加復雜,所以,給跨海大橋建造橋墩的時候,是需要隔著海水對海床下方的地質架構進行調查,並使用特殊的方式,為跨海大橋的橋段建立基礎的。
在海水不太深的地方,人們還可以通過建造圍堰的方式,將海水排開,然後藉助淡水沖洗,消除海洋鹽分對建設過程造成的影響以後,按照常規大橋的建造方式來為跨海大橋建造橋墩了,只是,如果海水的深度比較高,導致建造圍堰又或者使用沉箱的成本遠超預算的前提下,人們就會使用打樁船來為跨海大橋建造樁基,通過將耐腐蝕的高強度鋼合金柱體直接戳入海底岩層的方式,來為跨海大橋的橋墩構建一個相當良好的基礎,然後在其上進行橋墩底部架構的施工,最後通過沉箱法在樁基上建立對應構架,為跨海大橋的橋墩打好對應的基礎。
I. 中國的跨河大橋是怎麼修建起來的,河中間怎麼打地基
首先,我們要知道橋的下部是由樁基礎、承台、橋墩和支座系統組成的,今天我們在這里主要說橋墩是怎麼建到海上的。
從樁基礎說起:
第一種沉樁:是工廠預制好的樁,可以是鋼的、鋼筋混凝土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的;由專業的打樁船將預制好的樁運到預定的位置,直接使用專用機械打入海底。注意:這個樁不是一整根的,是一段一段接上去的。
第二種沉井基礎:利用沉井做基礎,沉井簡單理解就是一個帶刃腳的大鐵桶,當然有的是非常非常大,比如長江大橋用的沉井基礎長度是86.9米,寬度是58.7米,高105米,高度就有30幾層樓那麼高,面積和三個籃球場加在一起的面積一樣,總重量也達到了30萬噸。海上一般採用的是浮式沉井,是中空鋼板製做的,由於中空可以浮在水上,用的時候先用船拉到預定位置,然後向裡面灌注混凝土進行增重,利用重力下沉。沉井一般採用接高的方式,先沉到預定位置,挖土,沉井內的土挖完以後,上面再接上一節,利用自身的重力下沉,然後在沉井裡挖土,挖完一節以後,接高沉井讓沉井再次下沉,接著挖,然後再接高,循環往復,直至完成,挖完以後澆築混凝土就行了。
樁基礎做完,如果是淺水低樁承台就採用鋼板樁圍堰隔水做承台,如果是深水高樁承台就採用有底套箱圍堰做承台。承台做好以後就可以在上面修橋墩啦!
關於大家疑惑的幾個問題說明一下:
跨海大橋:不是大家想像中跨過整個海洋的橋,一般的跨海大橋都是修建在內海,橋墩一般也是建在淺海處,更多的是河流入海口處,不是幾百米上千米深的地方,那樣的地方就修海底隧道了。
混凝土的養護:在大家的印象里水泥需要很久才能達到強度,其實那隻是正常的水泥,一般水中的樁幾天就能達到強度。水泥混凝土的凝結時間是可以人為控制的,想讓它早一點達到強度就摻加早強劑,想讓它晚一點達到強度可以摻緩凝劑。還有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地方,水泥澆築完只需要短短幾分鍾,十幾分鍾就可以達到要求的強度了,當然,造價非常高。
橋的形式:一般跨海大橋多採用斜拉橋或是懸索橋,這兩種橋型由於結構受力的方式,可以比其它橋型更容易修建大跨徑橋梁,可以說大跨徑橋梁都是斜拉橋或是懸索橋。一般長度不是那麼長的的跨海橋直接選用懸索橋,就在岸邊淺水的地方修兩個索塔就可以了。
另外提醒大家的是,不要一說到跨海大橋,就覺得是跨過整個海洋,海也是分深海和淺海的,淺海真實的深度比你想像的深度實際上還要淺一些。
摘自搜狐網
望採納,謝謝
J. 比港珠澳大橋雄偉一百倍,中國的這座橋梁是怎麼修建的
大橋的主體結構全部採用了鋼纖維混凝土,在世界橋梁建設史上也屬首例。正因為如此,它的地點就使它不能平凡,因此比港珠澳雄偉100倍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