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古典園林分為哪幾個時期以及特點是什麼
一、生成期(相當於先秦、兩漢)
以地主小農經濟為基礎的封建帝國初步形成,相應地皇家的宮廷園林規模宏大、氣魄渾偉,成為這個時期造園活動的主流。
1、尚不具備中國古典園林的全部類型,造園活動的主流是皇家園林。
2、園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獵、通神、求仙、生產為主,逐漸轉化為後期的遊憩、觀賞為主。
3、由於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禪活動,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響,大自然在人們的心目中尚保持著一種濃重的神秘性。
二、轉折期(相當於魏晉南北朝)
豪門士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皇權為首的官僚機構的統治,民間的私家園林異軍突起。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使寺觀園林也開始興盛。園林藝術兼融儒、道、玄諸家的美學思想而向更高水平躍進,奠定了中國風景園林發展的基礎。
1、在以自然美為核心的時代美學思潮的直接影響下,中國古典風景式園林由再現自然進而至於表現自然,由單純地摹仿自然山水進而至於適當地加概況、提煉、抽象化、典型化,開始在如何本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方面有所探索。
2、園林的狩獵、求仙、通神的功能已基本消失或僅保留其象徵的意義,游賞活動成為主導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3、私家園林作為一個獨立的類型異軍突起,集中地反映了這個時期造園活動的成就。它一開始即出現兩種明顯的傾向:一種是以貴族、官僚為代表的崇尚華麗、爭奇鬥富的傾向;另一種是以文人名士為代表的表現隱逸、追求山林泉石之怡性暢情的傾向。
4、皇家園林的建設納入都城的總體規劃之中,大內御苑居於都城的中軸線上成為城市中心區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5、建築作為一個造園要素,與其他的自然諸要素取得了較為密切的諧調關系。
三、全盛期(相當於隋唐五代)
作為一個園林體系,它的獨特風格已經基本形成了。
1、皇家園林的「皇家氣派」已經完全形成,它作為這個園林類型所獨具的特徵,不僅表現為園林規模的宏大,而且反映在園林總體的布置和局部的設計處理上面。
2、私家園林的藝術性較之上代又有所升華,著意於刻畫園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小品的細致處理。
3、寺觀園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結果,城市寺觀具有城市公共交往中心的作用,寺觀園林亦相應地發揮了城市公共園林的職能。郊野寺觀的園林把寺觀本身宗教活動的場所轉化為點綴風景的手段,吸引香客和遊客,促進原始型旅遊的發展。
4、山水畫、山水詩文、山水園林這三個藝術門類已有互相滲透的跡象,中國古典園林的詩畫情趣特點開始形成。
四、成熟前期(相當於兩宋到清初)
封建文化的發展已失去漢、唐的閎放風度,但卻轉化為在日愈縮小的精緻境界中實現著從總體到細節的自我完善。相應地,園林的發展亦由盛年期而升華為富於創造進取的完全成熟的境界。
1、這個時期園林的創作方法逐漸向寫意轉化。
2、文人廣泛地參與造園,豐富的造園經驗不斷積累,再由文人或文人出身的造園家總結為理論著作刊行於世。
3、隨著佛教禪宗傳入日本,中國的造園藝術繼唐代以後再度影響日本,促成了盛極一時的禪宗園林,如書院造庭院、枯山水以及茶庭等的相繼興起。
五、成熟後期(相當於清中葉至清末)
園林的發展,一方面承前一時期的成熟傳統而更趨於精緻,表現了中國古典園林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則暴露出某些衰退的傾向,逐漸流於繁瑣、僵化,已多少喪失了前一時期的積極、創新精神。
1、皇家園林經歷了大起大落的波折。
2、民間的私家園林一直沿襲上代的高峰水平,並形成江南、北方、嶺南三大地方風格鼎峙。
3、園林已由賞心悅目、陶冶性情為主的遊憩場所轉化為多功能的活動中心。
4、造園的理論探索停滯不前,沒有出現像上個時期那樣的有關園林和園藝的略具雛形的理論著作。
5、中、西園林文化開始有所交流。
(1)中國寫意山水園林是什麼時期擴展閱讀
園林分類:按佔有者
1、皇家園林
是專供帝王休息享樂的園林。古人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統治階級看來,國家的山河都是屬於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點是規模宏大,真山真水較多,園中建築色彩富麗堂皇,建築體型高大。現存為著名皇家園林有:北京的頤和園、北京的北海公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
2、私家園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賈等休閑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築小巧玲瓏,表現其淡雅素凈的色彩。現存的私家園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蘇州的拙政園、留園、滄浪亭、網獅園,上海的豫園等。
『貳』 中國古典園林最早出現以自然山水為主的造景風格是哪個時期
明、清是中國園林創作的高峰期。皇家園林創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時期最為活躍。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給建造大規模寫意自然園林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圓明園」、「避暑山莊」、「暢春園」等等。私家園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園林為主要成就,如「滄浪亭」、「休園」、「拙政園」、「寄暢園」等等。同時在明末還產生了園林藝術創作的理論書籍《園冶》。它們在創作思想上,仍然沿襲唐宋時期的創作源泉,從審美觀到園林意境的創造都是以「小中見大」、「須彌芥子」、「壺中天地」等為創造手法。自然觀、寫意、詩情畫意成為創作的主導地位,園林中的建築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為造景的主要手段。園林從游賞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漸發展。大型園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還集仿各地名勝於一園,形成園中有園、大園套小園的風格。
自然風景以山、水地貌為基礎,植被做裝點。中國古典園林絕非簡單地摹仿這些構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識地加以改造、調整、加工、提煉,從而表現一個精練概括濃縮的自然。它既有「靜觀」又有「動觀」,從總體到局部包含著濃郁的詩情畫意。這種空間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築如亭、榭等來配景,使風景與建築巧妙地融糅到一起。優秀園林作品雖然處處有建築,卻處處洋溢著大自然的盎然生機。明、清時期正是因為園林有這一特點和創造手法的豐富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集大成時期。到了清末,造園理論探索停滯不前,加之社會由於外來侵略,西方文化的沖擊,國民經濟的崩潰等等原因,使園林創作由全盛到衰落。但中國園林的成就卻達到了它歷史的峰巔,其造園手法已被西方國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國家掀起了一股「中國園林熱」。中國園林藝術從東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認的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
『叄』 論述我國寫意山水園林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對現在園林的影響
寫意山水園是以山水為骨骼,以詩情畫意為表現的園林形式,文人建築山水園則在前者的基礎上突出了建築的成分。
據有關典籍記載,我國造園應始於商周,其時稱之為「囿」。漢起稱「苑」。漢朝在秦朝的基礎上把早期的游囿,發展到以園林為主的帝王苑囿行宮,除布置園景供皇帝遊憩之外,還舉行朝賀,處理朝政。畫家參與造園,進一步發展了「秦漢典範」。北魏張倫府苑,吳郡顧辟疆的「辟疆園」,司馬炎的「瓊圃園」、「靈芝園」,吳王在南京修建的宮苑「華林園」等,又是這一時期有代表性的園苑。隋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後期的戰亂狀態,社會經濟一度繁榮,加上當朝皇帝的荒淫奢糜,造園之風大興。在城市與鄉村日益隔離的情況下,那些身居繁華都市的封建帝王和朝野達官貴人,為了逍遙玩賞大自然山水景色,便就近仿效自然山水建造園苑,不出家門,卻能享「主入山門綠,水隱湖中花」的樂趣。進入了盛唐時代,宮廷御苑設計也愈發精緻,特別是由於石雕工藝已經嫻熟,宮殿建築雕欄玉砌,格外顯得華麗。「禁殿苑」、「東都苑」、「神都苑」、「翠微宮」等等,都旖旎空前。宋朝元朝造園也都有一個興盛時期,特別是在用石方面,有較大發展。宋徽宗在「豐亨豫大」的口號下大興土木。這期間,大批文人、畫家參與造園,進一步加強了寫意山水園的創作意境。明、清是中國園林創作的高峰期。皇家園林創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時期最為活躍。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給建造大規模寫意自然園林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圓明園」、「避暑山莊」、「暢春園」等等。私家園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園林為主要成就,如「滄浪亭」、「休園」、「拙政園」、「寄暢園」等等。自然觀、寫意、詩情畫意成為創作的主導地位,園林中的建築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為造景的主要手段。園林從游賞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漸發展。大型園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還集仿各地名勝於一園,形成園中有園、大園套小園的風格。自然風景以山、水地貌為基礎,植被做裝點。中國古典園林絕非簡單地摹仿這些構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識地加以改造、調整、加工、提煉,從而表現一個精練概括濃縮的自然。它既有「靜觀」又有「動觀」,從總體到局部包含著濃郁的詩情畫意。這種空間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築如亭、榭等來配景,使風景與建築巧妙地融糅到一起。
『肆』 中國園林的形成是在什麼時期
中國的園林其實在唐宋元明清時。逐步發展出來的,在唐宋時就有。在明清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尤其南方。
『伍』 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歷史時期
①生成期:皇家園林規劃宏大、氣魄雄渾、成為這個時期造園活動的主流:殷、周樸素的囿;秦漢建築宮苑和「一池三山」;西漢山水建築園。
②轉折斯:初步確立了園林美學思想。南北朝自然山水園;佛寺叢林和游覽勝地。
③全盛期:園林發展進入了盛年期,作為一個園林體系,所具有的風格特徵基本形成。隋代山水建築宮苑;唐代宮苑和游樂地,唐代自然園林式別業山居;唐宋寫意山水園。
④成熟時期及成熟後期:園林的發展,一方面繼承前一時期的成熟傳統,而更於精緻,另一方面暴露出某些衰頹的傾向。北宋山水宮苑;元、明清宮苑
『陸』 中國古代園林萌芽於哪個朝代
中國古代園林萌芽於萌芽於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園林發展中的轉折點。佛教的傳入及老莊哲學的流行,使園林轉向崇尚自然。私家園林逐漸增加。自然山水園林形成。
唐宋時期園林達到成熟階段。唐宋寫意山水園林在體現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疊石、堆山、理水等,都有了一定的程式。
明清時期,園林藝術進入精深發展階段,無論是江南的私家園林,還是北方的帝王宮苑,在設計和建築上,都達到了高峰。現代保存下來的園林大多屬於明清時代,這些園林充分表現了中國古代漢族園林建築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
古典園林是漢族傳統文化寶庫的一支奇葩,它特色鮮明地折射出中國人的自然觀和人生觀。與西方園林藝術相比,古典園林突出地抒發了漢民族對於自然和美好生活環境的嚮往與熱愛。其中,江南園林是最能代表漢族古典園林藝術成就的一個類型,它凝聚了漢族知識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勞和智慧,蘊涵了儒釋道等哲學、宗教思想及山水詩、畫等傳統藝術,自古以來就吸引著無數中外遊人。
『柒』 中國古典園林史上一共有幾次飛躍分別在哪幾個朝代
3次飛躍,分別在秦漢、唐宋、明清。具體如下:
1、秦漢時期:此時期或可稱為「自然時期」,它不僅僅是一種自然山林的原始狀態的存在,而是日趨專門化了。帝王們在這里建「宮」設「館」,除了為游獵所需要,還配置了觀賞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園林」性質。
2、唐宋時期:它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形成時期,由於疆域的擴大、經濟的發達、民族的融合,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達到了一個空前繁榮時期。園林增加了休憩、游賞,甚至宴樂之功能。
3、明清時期:它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全盛時期,明代及清代初期,在中國園林發展史上是個輝煌的時期,在建築藝術中促進了國內各民族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使中國各民族豐富奇特的建築形式更添異彩。
(7)中國寫意山水園林是什麼時期擴展閱讀
中國古典園林的分類:
1、皇家園林:是專供帝王休息享樂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宏大,真山真水較多,園中建築色彩富麗堂皇,建築體型高大。現存為著名皇家園林有:北京的頤和園、北京的北海公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
2、私家園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賈等休閑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較小,表現其淡雅素凈的色彩。現存的私家園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蘇州的拙政園、留園、滄浪亭、網獅園,上海的豫園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古典園林
『捌』 中國園林發展經歷了幾個歷史階段及其歷史文化背景
中國園林從萌芽期、形成期、發展轉折期、成熟期、高潮期、新興期共經歷了6個歷史階段。
(1)萌芽期:中國園林的是從商殷時期開始的,中國園林萌芽與殷周時期,最初的「囿」是讓天然的草木和鳥獸滋生繁育,還挖池築台,供帝王們狩獵和游樂。春秋時期神話內容較豐富,對園林的影響較大,模擬東海仙境成為後世帝王園囿的主要內容。
(2)形成期: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營建的宮室活動中也有園林建設;漢代在囿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園林形式——苑,其中有宮室建築。苑中養百獸,供帝王狩獵取樂,有「一池三山」形式。
(3)發展轉折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屬於發展轉折期,是歷史的大動亂時期,是思想、文化、藝術的重大變化時期,形成了自然山水園或寫意山水園,開始興建佛寺。
(4)成熟期:中國園林在隋唐達到了成熟,主要有唐代山水建築宮苑,唐代宮苑和游樂園,唐代寫意山水園、北宋山水宮苑。
(5)高潮期:元、明、清時期園林建設達到了高潮,北方是以北京為中心的皇家園林,南方出現了私家園林。
(6)新興期:1949年新中國成立,園林的到了政府重視,是園林的新興期,建成了「園林城市」,「園林城區」當然在「文化大革命」中園林也受到了挫折和損失。
『玖』 中國古代園林的歷史
1、囿——中國園林的起始時期
2、苑——中國園林的進一步發展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的園林中有了進一步的風景組合,有土山等,已經開始營構自然山水園林。在園林中造亭築橋,種植花木,園林的組成要素已經基本具備,不再是簡單的囿了。秦漢時期出現了以宮室建築為主的宮苑。
3、園——中國園林的轉變、成熟與精深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園林發展中的轉折點。佛教的傳入及老莊哲學的流行,使園林轉向崇尚自然。私家園林逐漸增加。自然山水園林形成。
唐宋時期園林達到成熟階段。
唐宋寫意山水園林在體現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疊石、堆山、理水等,都有了一定的程式。
明清時期,園林藝術進入精深發展階段,無論是江南的私家園林,還是北方的帝王宮苑,在設計和建築上,都達到了高峰。
現代保存下來的園林大多屬於明清時代,這些園林充分表現了中國古代傳統園林建築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
『拾』 中國保存下來的園林大多屬於什麼時代
1、囿——中國園林的起始時期
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澤、水泉、鳥獸進行初期的造園活動。園林的最初形式為囿。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圍內讓草木和鳥獸自生自育。囿中還挖池築台,供帝王和貴族們狩獵和娛樂。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曾建「靈囿」。
2、苑——中國園林的進一步發展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的園林中有了進一步的風景組合,有土山等,已經開始營構自然山水園林。在園林中造亭築橋,種植花木,園林的組成要素已經基本具備,不再是簡單的囿了。秦漢時期出現了以宮室建築為主的宮苑。
3、園——中國園林的轉變、成熟與精深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園林發展中的轉折點。佛教的傳入及老莊哲學的流行,使園林轉向崇尚自然。私家園林逐漸增加。自然山水園林形成。
唐宋時期園林達到成熟階段。唐宋寫意山水園林在體現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疊石、堆山、理水等,都有了一定的程式。
明清時期,園林藝術進入精深發展階段,無論是江南的私家園林,還是北方的帝王宮苑,在設計和建築上,都達到了高峰。現代保存下來的園林大多屬於明清時代,這些園林充分表現了中國古代園林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