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電燈泡
中國最早是在1882年7月中國第一個電燈在上海南京路點亮(大清光緒五年八月十二),《新報》刊載《上海路政試用電燈》的消息。
1861年之後,英領事官邸開全武漢市的先河,最先有了電燈,供英租界使用。不久,俄、法、德、日租界相繼供電。
上海是國內生產和使用照明電器最早的城市之一。1882年,上海建成第一家由英商投資的發電廠,供應照明。
❷ 中國什麼時候有的電燈
1861年,英領事官邸開全武漢市的先河,最先有了電燈。後英國商人集資興辦的「漢口電燈公司」,火力發電,專供英租界使用。不久,俄、法、德、日租界相繼供電。
1882年英國商人開辦的上海電光公司所屬的乍浦路電燈廠開始發 電,這是我國土地上正式發電的第一座電廠(12千瓦)。
1888年清宮廷成立了西苑電燈公所,15千瓦發電機發電,供清宮廷專用。慈禧太後的寢室儀鑾殿的電燈,是北京亮起的第一盞電燈。
北京地區配電電網建是1906年「京師華商電燈股份有限公司」裝150千瓦交流發電機2 台,供官府衙門、市內較大商店及路燈用電,用戶為幾十戶,約有8000盞電燈。這是。北京地區配電電網建設之始
❸ 電燈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
電燈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進入中國的。
❹ 1950年中國有電燈嗎
有。
1882年7月中國第一個電燈在上海南京路點亮。1861年之後,英領事官邸開全武漢市的先河,最先有了電燈。英國商人集資興辦的「漢口電燈公司」,火力發電,專供英租界使用。不久,俄、法、德、日租界相繼供電。 上海是國內生產和使用照明電器最早的城市之一。清光緒八年(1882年),上海建成第一家由英商投資的發電廠,開始供應照明用電,開創了上海使用電燈的歷史。 1886年(光緒十二年),,西苑三海,大興土木,營建宮殿。在營建宮殿之時,西洋的現代科技產品引進到三海,儀鑾殿安上了電燈。華僑創辦我國第一家電燈公司 廣州第一家電燈公司,是由旅美華僑黃秉常於1890年創辦的。它的創辦比寧波電燈廠早11年。黃秉常早年在美國檀香山當工人,後
為成為華僑資本家。他在美國受排華運動的影響,將資金轉回國內,自辦電廠。於1889年開始籌辦,向美國華僑招集股金40萬元,從美國威斯汀霍斯電氣公司購買兩台1000匹馬力的發電機和兩台100伏特的交流電發電機。發電量可供1500盞電燈的照明之用。聘請美國威司任總工程師,負責技術指導,僱用工人100名。燈泡分16支光和10支光兩種。每月收費:16支光1.6元,10支光1元。當時廣州城有40條街的店鋪和公共場所安裝700盞電燈。中國最早使用電能是清光緒五年(1878年),當時在上海的英國殖民主義者為了歡迎美國總統格蘭脫路過上海,特地運來了一台小型引擎發電機,從清光緒五年(1879年)8月17日至18日在上海外灘使用了兩個晚上。清光緒八年(1882年)7月26日,英國商人開辦的上海電光公司所屬的乍浦路電燈廠開始發電,這是我國土地上正式發電的第一座電廠。在這座發電廠發電後第6年,津京開始辦電,並在華北最早使用電力。
❺ 中國的第一盞電燈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
中國的第一盞電燈出現在清光緒五年四月初八(1879年5月28日),當時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作的英國電氣工程師畢曉浦在境內乍浦路一幢倉庫里,以10馬力的蒸汽機為動力,帶動自激式直流發電機發電,點燃碳極弧光燈,由此,宣告電燈在中國開始投入使用。
❻ 電燈在中國是什麼時候普及的
中國的第一盞電燈出現在清光緒五年四月初八 (1879年5月28日),當時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作的電氣工程師英國人畢曉浦(J. D. Bishop)在境內乍浦路一幢倉庫里,以10馬力(7.46千瓦)蒸汽機為動力,帶動自激式直流發電機發電,點燃碳極弧光燈,由此,宣告電燈在中國開始投入使用。
1882年英國人立德爾購買美國製造的發電設備,在南京路江西路北角(今華東電業管理局)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發電廠,並在外灘一帶串接15盞電燈。夜幕下,眩人眼目的弧光燈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市民翹首圍觀。
上世紀50年代,在鼓浪嶼上,每天晚上只要電燈暗了一下立馬又亮起來,人們就知道是8點整了。
(6)中國電燈是怎麼有的擴展閱讀:
一、電燈的發展歷史
最早實用的電燈是白熾燈,但早在白熾燈誕生之前,英國人漢弗萊·戴維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了弧光燈,但這種弧光燈亮度太強產熱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場所根本無法使用。
1854年,移民美國的德國鍾表匠亨利·戈貝爾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絲,製成了首個有實際效用的電燈,持續亮了400個小時,不過他並沒及時申請專利。
1860年,英國人約瑟夫·斯旺也製成了碳絲電燈,但他未能獲得使碳絲保持長時間工作的良好真空環境。
直到1878年,英國的真空技術發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發明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並且獲得英國專利。斯旺自己的屋子是英國用電照明的第一所私人住宅。
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氣,以通電的碳桿發光,但他們沒有足夠財力繼續完善這項發明,於是在1875年把專利賣給了愛迪生。
愛迪生購入專利後嘗試改良燈絲,終於在1880年製造出能持續亮1200個小時的碳化竹絲燈。
不過,美國專利局判愛迪生的碳絲白熾燈發明落於人後,專利無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後,亨利·戈培爾贏得專利,最後愛迪生從戈培爾貧困的遺孀手上買下專利。
在英國,斯旺控告愛迪生侵犯專利,後來他們在法庭之外和解,於1883年在英國建立一家聯合公司。斯旺後來把他的股權及專利都賣給了愛迪生。
20世紀初,碳化燈絲被鎢絲取代,鎢絲白熾燈沿用至今。
1938年,熒光燈誕生。1998年白光LED燈誕生。
二、發明項目
「重力電燈」依靠重力產生電力,其亮度相當於一個12瓦的日光燈,且使用壽命長。
來自美國弗吉尼亞州的克雷·毛爾頓,在弗吉尼亞科技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他的研究課題是一種使用發光二極體製成的燈具。
這種燈具被命名為「格拉維亞」,它事實上是一個高度略大於4英尺(約1.21米)、由丙烯酸材料做成的柱體。這種燈具的發光原理是:燈具上的重物在緩緩落下時帶動轉子旋轉,由旋轉產生的電能將給燈具通電並使其發光。
這種燈具的光通量為600至800流明(相當於一個12瓦日光燈的亮度),持續時間為4小時。要打開燈具,操作者只需將燈上的重物從底端移到頂部,將其放進頂部的凹槽里。讓重物緩緩下降,只需幾秒鍾,這種發光二極體燈具即被點亮。
克雷·毛爾頓說,操作這種燈當然要比按開關麻煩,但仍可接受,而且更顯有趣,這就好比給一款古典的鍾表上弦或悠然自得地沖上一杯可口的咖啡。
毛爾頓估計,格拉維亞燈具的使用壽命可以達到200年以上。這種名為「格拉維亞」的燈具已經申請並獲得了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