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牛頓是不是中國古代出色的發明家
不是
艾薩克·牛頓(1643年(格里歷)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1] 。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 在經濟學上,牛頓提出金本位制度。
是英國人了
Ⅱ 牛頓的生平簡介
1643年1月4日,艾薩克·牛頓出生於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落伍爾索普村的伍爾索普(Woolsthorpe)庄園。在牛頓出生之時,英格蘭並沒有採用教皇的最新歷法,因此他的生日被記載為1642年的聖誕節。
1648年,牛頓被送去讀書。少年時的牛頓並不是神童,他成績一般,但他喜歡讀書,喜歡看一些介紹各種簡單機械模型製作方法的讀物,並從中受到啟發,自己動手製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風車、木鍾、折疊式提燈等等。
1654年,牛頓進了離家有十幾公里九龍的金格斯皇家中學讀書。牛頓的母親原希望他成為一個農民,但牛頓本人卻無意於此,而酷愛讀書。
後來迫於生活困難,母親讓牛頓停學在家務農,贍養家庭。但牛頓一有機會便埋首書卷,以至經常忘了幹活。
1661年6月3日,他進入了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在那時,該學院的教學基於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但牛頓更喜歡閱讀一些笛卡爾等現代哲學家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開普勒等天文學家更先進的思想。
1665年,他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並開始發展一套新的數學理論,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微積分學。1665年,牛頓獲得了學位,而大學為了預防倫敦大瘟疫而關閉了。
在此後兩年裡,牛頓在家中繼續研究微積分學、光學和萬有引力定律。
1669年,被授予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
1689年,他當選為國會議員。牛頓在1689年到1690年和1701年是皇家科學院的成員,在1703年成為皇家學會會長,並任職24年之久,在歷任會長中僅次於約瑟夫·班克斯,同時也是法國科學院的會員。
1696年,牛頓通過了當時的財政大臣查爾斯·孟塔古的提攜遷到了倫敦作皇家鑄幣廠的監管,一直到去世。
1705年,牛頓被安妮女王封為爵士。
1727年3月31日(格蘭歷),偉大的艾薩克·牛頓逝世,與很多傑出的英國人一樣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鐫刻著:讓人們歡呼這樣一位多麼偉大的人類榮耀曾經在世界上存在。
(2)牛頓是中國偉大的什麼家擴展閱讀:
不管牛頓的生平有過多少謎團和爭議,但這都不足以降低牛頓的影響力。1726年,伏爾泰曾說過牛頓是最偉大的人,因為「他用真理的力量統治我們的頭腦,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們」。
事實上,如果你查閱一部科學網路全書的索引,你會發現有關牛頓和他的定律及發現的材料要比任何一位科學家都多二到三倍。
萊布尼茨並不是牛頓的朋友,他們之間曾有過非常激烈的爭論。但他寫道:「從世界的開始直到牛頓生活的時代為止,對數學發展的貢獻絕大部分是牛頓做出的。」
偉大的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寫到:「《原理》是人類智慧的產物中最卓越的傑作。」拉格朗日經常說牛頓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
在美國學者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牛頓名列第2位,僅次於穆罕默德。書中指出:在牛頓誕生後的數百年裡,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大都是基於牛頓的理論和發現。
在過去500年裡,隨著現代科學的興起,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同1500年前的人相比,我們穿著不同,飲食不同,工作不同,更與他們不同的是我們還有大量的閑暇時間。
科學發現不僅帶來技術上和經濟上的革命,它還完全改變了政治、宗教思想、藝術和哲學。
Ⅲ 牛頓是---國偉大的什麼家.他認為他能有這樣的發明是因為他站在了什麼上
英國偉大的科學家.巨人的肩膀上
Ⅳ 牛頓介紹
Ⅳ 中國數學史上的牛頓之稱是誰
劉徽是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被稱作「中國數學史上的牛頓」。
牛頓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數學家。其實在我國也有很多像這樣子在某些學科領域有著傑出成就的人,下面我們來說說國數學史上的牛頓是誰。
劉徽是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被稱作「中國數學史上的牛頓」。
劉徽是公元三世紀世界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他在公元263年撰寫的著作《九章算術注》以及後來的《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從而奠定了他在中國數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劉徽的數學著作,留傳後世的很少,所留均為久經輾轉傳抄之作。他的主要著作有:《九章算術注》10卷;《重差》1卷,至唐代易名為《海島算經》;《九章重差圖》l卷。可惜後兩種都在宋代失傳。《九章算術》約成書於東漢之初,共有246個問題的解法。在許多方面:如解聯立方程,分數四則運算,正負數運算,幾何圖形的體積面積計算等,都屬於世界先進之列。但因解法比較原始,缺乏必要的證明,劉徽則對此均作了補充證明。在這些證明中,顯示了他在眾多方面的創造性貢獻。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進小數概念的人,並用十進小數來表示無理數的立方根。在代數方面,他正確地提出了正負數的概念及其加減運算的法則,改進了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在幾何方面,提出了"割圓術",即將圓周用內接或外切正多邊形窮竭的一種求圓面積和圓周長的方法。他利用割圓術科學地求出了圓周率π=3.1416的結果。他用割圓術,從直徑為2尺的圓內接正六邊形開始割圓,依次得正12邊形、正24邊形……,割得越細,正多邊形面積和圓面積之差越小,用他的原話說是「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他計算了3072邊形面積並驗證了這個值。劉徽提出的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奠定了此後千餘年來中國圓周率計算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劉徽在數學上的貢獻極多,在開方不盡的問題中提出「求徽數」的思想,這方法與後來求無理根的近似值的方法一致,它不僅是圓周率精確計算的必要條件,而且促進了十進小數的產生;在線性方程組解法中,他創造了比直除法更簡便的互乘相消法,與現今解法基本一致;並在中國數學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不定方程問題」;他還建立了等差級數前n項和公式;提出並定義了許多數學概念:如冪(面積);方程(線性方程組);正負數等等.劉徽還提出了許多公認正確的判斷作為證明的前提.他的大多數推理、證明都合乎邏輯,十分嚴謹,從而把《九章算術》及他自己提出的解法、公式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礎之上。雖然劉徽沒有寫出自成體系的著作,但他注《九章算術》所運用的數學知識,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包括概念和判斷、並以數學證明為其聯系紐帶的理論體系。
劉徽在割圓術中提出的"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合體而無所失矣",這可視為中國古代極限觀念的佳作。《海島算經》一書中,劉徽精心選編了九個測量問題,這些題目的創造性、復雜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當時為西方所矚目。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我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被稱作「中國數學史上的牛頓」。
Ⅵ 牛頓是偉大的什麼家
物理學家
Ⅶ 中國古代科學家牛頓在哪個朝代
艾薩克 • 牛頓 爵士,1642年出生在英國,是世界近代科學技術史上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他不是中國古代科學家。從年代上看,是我國清朝年代。但他不是中國人。
Ⅷ 中國的發明家的牛頓的簡短故事
1
善於思考: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是在外祖母家長大的。外祖母很疼他。牛頓8歲上學以後,外祖母有時給他一些零用錢,小牛頓一不買糖果,二不買玩具。他把錢積攢起來,買了錘子和鋸。他喜歡自己動腦筋,做些手工製品。
一天,小牛頓興沖沖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說:「外婆,你看這個。」外祖母一看小牛頓手裡捧著一面木板,中間釘著一個釘子,四周畫著一條條放射形的線條,外祖母問:「這是什麼呀?」
「太陽鍾。太陽光把釘子的影子投到哪條線上,就可以看出是什麼時間了。」
「是誰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小牛頓自豪地回答。
牛頓長大以後,始終保持著善於思考、勇於創新的精神,取得了許許多多科學研究成果。
2
煮懷表:牛頓從事科學研究時非常專心,時常忘卻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說:「先生!我出去買東西,請您自己煮個雞蛋吃吧,水已經在燒了!」正在聚精會神地計算的牛頓,頭也不抬地「嗯」了一聲。老保姆回來以後問牛頓煮了雞蛋沒有,牛頓頭也沒抬地說:「煮了!」老太太掀開鍋蓋一看,驚呆了:鍋里居然煮了一塊懷表,雞蛋卻還在原地放著。原來牛頓忙於計算,胡亂把懷表扔到了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