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為什麼不高興
當一幫具有民粹主義情結的「老憤青」為了迎合許多愚昧的老百姓而再次炮製出《中國不高興》這樣的「精神鴉片」時,再次激發了中國人虛偽的自大狂心理。正如一位中國學者所言,《中國不高興》推銷的是一種病態的民族主義。民族主義的形式雖然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健康的和病態的。健康的民族主義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病態的民族主義則常常自戀及排他,具有「暴發戶心態」,妄想充當世界的領袖,缺乏一種真正自信、包容和博愛的能力,是一種變態的流行「病毒」。
『貳』 中國人為什麼不開心
其實不光是中國人,不開心不分國籍。
最近情緒是不是很低落,心情很差,總是高興不起來,做事情也沒有動力和精力,腦子里還會老是想著一些事情,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尤其是腦子里老是想著這些事,好像腦子里有個小人在嘮叨一樣,停也停不下來,弄得自己很疲憊,還浪費了很多時間。
其實是人在抑鬱情緒下經常會體驗到的一種狀態——「反芻思維」。
什麼是反芻思維?
反芻思維就是當我們遇到外界的負性事件後,腦子里總會反復的思索這些事件帶給我們的影響以及不良後果。我們還會一遍一遍問自己,為什麼這些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除了在腦中一遍一遍的過電影般的浮現那些令人痛苦、煩惱的畫面之外,我們並沒有採取行動去改變這種困境。
「反芻思維」這種思考方式很容易讓人們產生憤怒、焦慮、擔憂等負面情緒。而對於陷入抑鬱情緒的人來說,反芻思維會讓個體把精力放在那些痛苦的事情上,不斷回憶不好的事情,相信自己採取一些措施也不會改變自身的情況,任憑自己坐在那裡胡思亂想也不願意起來去做一些事情。這種反芻性型的思考方式,反過來會加重個體的抑鬱、憤怒、焦慮等不良情緒。
有時候我們明知道有些事情、有些人,多想也無益,但是它偏偏就像煩人的蒼蠅,總是在身邊飛來飛去,引起我們的注意。抑鬱的人也知道自己這種無休止的思考並不利於問題的解決,但由於這種思維已經自動化,有時候並不容易被發現和意識到。
心理學研究發現,抑鬱個體會有負性的注意模式、記憶模式以及解釋模式。也就是說,抑鬱的人很容易關注外界負性的事件,而忽視掉那些好的事情。他們總是容易記住並回憶那些痛苦、煩悶的事情,並且傾向於把外界的某些場景和事情解釋為對自己不利。
如何阻止自己的反芻思維?
把圍繞你大腦中的問題用筆寫下來
在陷入抑鬱情緒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在腦中不斷的浮現各種負性的畫面,會抱怨、自責,還會找人傾訴心中的苦悶……這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於自己的情緒上,而不是問題本身。
此時,如果我們將自己所擔心的事情以及對應的感受寫下來,將其視覺化,這有助於整理我們的思維和情緒,並將兩者分開來。這既可以避免頭腦一團糟,又可以找到抑鬱情緒的源頭。
處理情緒和處理事情是兩碼事。我們需要將情緒和事情剝離開,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就可以將情緒控制在合理范圍,不至於影響處理事情時的思維和計劃。
轉移注意力
當我們在家裡或是某個角落裡反復思考一些糟心的事情,且折磨的睡不好覺吃不好飯,我們可以去做些讓自己開心,能讓自己換個環境的事情。盡管這時候你會認為,沒有什麼事情會讓自己從抑鬱的泥潭中走出來。
這樣做的目的是,換個環境、做些別的事情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暫時離開那些糟心的事情或場景。你會覺得這樣有用嗎?早晚還是要面對那些讓人痛苦的事情。
的確,轉移注意力並不會使我們遇到的問題自動化解。但是,注意力的轉移可以使我們的大腦接受新的刺激,暫時得到休息,甚至心情會稍微好一些。當我們從一個環境轉移至另外一個環境時,你所接觸的人和事情,也許就會幫助你發現新的解決思路和靈感。
但是這個效果只是暫時的,如果不把根源找到寫下來 並且解決它,它還是會時不時的竄出來折磨你。
尋求專業咨詢師的支持
盡管你已經嘗試了很多辦法來緩解自己的情緒,比如找好朋友傾訴、旅遊、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等等,但它們依然沒有用。並且,那些負面情緒(抑鬱、恐懼、煩躁等)、負性事件依然讓你痛苦不堪,使你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才能讓自己恢復如初。
那麼說明你的心理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請盡快咨詢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來幫助自己。他們會運用自己的心理學理論和技術,甚至醫學知識來幫助你脫離這個「怪圈」。
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
『叄』 為什麼中國不高興
很高興!
『肆』 轉:說說我為什麼不高興(說出了很多中國現實)
熊培雲梭羅說,我們首先是人,然後才是公民。以下是培雲發表在《南方都市報》上的專欄文章,隨意列舉了自己身處這個轉型國家時的最真切感受,種種不高興的理由。感興趣的朋友,亦可隨之補充。 思想國·21世紀評論據說在經濟危機之下,世界已經進入一個炫耀肌肉的時代了。國外媒體最近注意到中國的一個新變化:雖然中國業已超過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它還成功舉辦了奧運會並進行其首次太空行走,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為中國會很快樂的,但中國高興不起來。 與此相關的是,最近有幾人合寫了一本書,向世界宣告中國不高興。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談到今日中國的一些知識分子對時局的思考過於封閉與偏執,與上世紀初的開放與包容精神相比可謂一代不如一代。我舉的是胡適的例子。胡適那一代人雖然也知道中國要建立有兵的文化,但並不把中國之落後簡單地歸罪於國外勢力或者帝國主義,而是首先從中國內部找原因。在胡適看來,那個時代的當務之急是完成文化與制度上的改良,一方面要整理國故,再造文明,另一方面要實施憲政這平常人的政治,以清除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這困擾中國幾千年的五大禍害。 早在若干年前,龍應台先生寫過一篇流傳很廣的文章《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在這篇文章中,龍先生說:在一個法治上軌道的國家裡,人是有權生氣的。而且,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為你是個大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你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的話,明天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種、有良心,你現在就去告訴你的公僕立法委員、告訴衛生署、告訴環保局:你受夠了,你很生氣!你一定要很大聲地說。 當說,不高興是一項基本人權。問題在於,誰能代表中國不高興?眾所周知,中國作為一個國家組織,本身並無情緒。既然中國是無數中國人組成的,如果有情緒,有喜怒哀樂,那也是具體每個中國人的事。 不高興派的確可以告訴大家自己很生氣,但不要冒充中國。我在國外也經常見到一個人的示威,比如有一年在柏林的馬路邊上便看到一位中年男子舉著個紙牌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顯而易見,他只是代表自己。如果他自詡代表整個德國,代表所有德國人的意志,那他就已經是一個侵略者、一個意淫犯了。 細想下來,今日世界與中國讓我不高興的事還挺多,不妨略舉數例:我的父母在鄉下吃了一輩子共和國的苦和虧,被征了一輩子的皇糧國稅剪刀差,到老年卻沒有社保,以至於我不得不像臨時政府一樣為他們盡責 不同在於我不向他們征稅。為什麼21世紀的中國仍要養兒防老而不能做到養政府防老?那麼多的財政收入究竟要用到什麼緊要地方?納稅人養政府,政府卻不養納稅人。為此,我不高興。 我回到鄉下,看到村莊空空盪盪,道路坑坑窪窪,一片蕭瑟景象。,家鄉長了幾百年的大樹被掌權者販賣。在那裡,我真切地感受到故鄉淪陷。地球是圓的,陽光只照耀城市。為此,我不高興。 開車時,我看到三三兩兩的婦女抱著租來的孩子站在馬路中間乞討;不開車時,我看到司機從不知道禮讓斑馬線上的行人,有時甚至將人撞飛。孫立平先生說,中國的危機不是社會動盪,而是社會潰敗。為此,我不高興。在一個代議制國家,我的利益被人
『伍』 中國孩子為什麼不開心
孩子從小就被拿來和「別人家孩子」比較,比較成績、能力、拿的獎狀多還是少,以及考上的是不是名校。等畢業出來工作,又被比較工作夠不夠好、薪水優不優厚、福利多不多……長期置於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和比較之下,久而久之,自己也就習慣性地養成攀比的習慣:我比不比別人優秀?我的吃穿用度比不比別人好……
攀比成習慣,自然不快樂。當人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更幸福時,快樂就要遠離我們了。中國人面對的壓力非常多,工作的壓力、成家的壓力、撫養子女的壓力、人際交往的壓力等等,而在這些重壓之下,他們忙得幾乎沒有時間去緩解這些壓力,日積月累,這些壓力帶給中國人的不僅僅是不快樂,甚至傷及他們的健康。
『陸』 白岩松:中國人為什麼總是不高興
因為中國式的煩惱跟中國式的悲劇太多了。
『柒』 中國人為什麼總是不開心
現在中國人好像總是不快樂,學生抱怨作業多,白領抱怨工作累,婦女抱怨家務忙,官員抱怨應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
究竟是什麼,讓中國人一臉愁容?
1、缺失信仰
為什麼我們周圍的黑人、墨西哥人靠領救濟,甚至街頭要錢度日卻整天樂樂呵呵?為什麼這么多華人有些人事事順意,卻仍然鬱郁寡歡?
說到底是華人的思想意識出了問題。
現在中國人,拋棄了信仰,又沒有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學,人生失去了方向,也就失去了駕馭快樂手段,導致很多人在幸福中選擇了不快樂。我們每個人的快樂、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們看問題的觀念和態度。就像彌爾頓說的:「意識本身可以把地獄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
2、愛攀比
中國人的一生似乎都用來攀比。
孩子從小就被拿來和「別人家孩子」比較,比較成績、能力、拿的獎狀多還是少,以及考上的是不是名校。等畢業出來工作,又被比較工作夠不夠好、薪水優不優厚、福利多不多??長期置於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和比較之下,久而久之,自己也就習慣性地養成攀比的習慣:我比不比別人優秀?我的吃穿用度比不比別人好??
攀比成習慣,自然不快樂。當人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更幸福時,快樂就要遠離我們了。
3、對美好的事物不感動
「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我們可能沒有創造美的能力,但對於大自然創造的美,對於他人創造的美,我們是否去欣賞了呢?我們似乎總是腳步匆匆,對自然美、藝術美、心靈美、生活美、創造美,我們常常視而不見,渾然不覺。
學會欣賞,我們能感受到快樂的時刻將會多很多。
4、不懂得施捨也不願意
宋代張商英說「樂莫樂於好善」,一個懂得付出而不是單單索要的人才會快樂。施捨不是富人的專利。向災區捐贈幾個億是施捨,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也是施捨。
姚明則說:「我做公益、做慈善的最終目的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凈化自己,使自己升華,到最後,得到幫助的是我自己,讓我感覺到我對這個社會有用。」
5、單調與規律
中國人缺少生活的熱情與娛樂,生活通常是按部就班。
學生的生活是三點一線,為了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而活,人生單調得似乎只有學習和書本。職場人的生活也是上班、吃飯和睡覺,寶貴的周末時光僅用來休息也不夠,而難得出去郊遊或娛樂。也許到了老年,才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遊玩,卻是身體不爭氣,經不起四處出遊、大吃大喝了。
6、焦慮無處不在
中國人也無時無刻不出在焦慮之中。焦慮社會不公、焦慮沒錢沒權、焦慮物價依然飆升、焦慮食品不安全、焦慮子女教育、焦慮環境污染??似乎總有焦慮不完的事。
但是,只有無憂無慮的人才會快樂。總在憂慮,哪有時間快樂?
7、給自己太大壓力
中國文化一向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責任總會或多或少地賦予到中國人的身上,形成他們的壓力。
中國人面對的壓力非常多,工作的壓力、成家的壓力、撫養子女的壓力、人際交往的壓力等等,而在這些重壓之下,他們忙得幾乎沒有時間去緩解這些壓力,日積月累,這些壓力帶給中國人的不僅僅是不快樂,甚至傷及他們的健康。
8、不敢堅持做自己
媽媽的期望、爸爸的期望、姐姐的期望......
中國人被很多人期望著,從而不能堅持做自己。一個人要成為父母的好兒子、妻子的好丈夫、兒子的好爸爸、朋友的好夥伴、同事的好搭檔,唯獨不能成為想要的自己,自己總和自己打架,自然也很難真正的快樂。
9、心靈的封閉
早在1979年,美國有個學者就寫過一本書――《美國人心靈的封閉》,書中說美國人的心靈都關閉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年美國青年人沒有了遠大的理想,只是熱衷於眼前繁華的物質世界,疲於奔命於瑣碎的日常生活。
今天的每一個中國人是不是也將自己的心靈關閉了呢?
要知道,即使在最窮困、最危險的境地,只要你能打開心靈,也總是可以發現使自己快樂的東西。
『捌』 中國怎麼那麼容易發生不開心的事接二連三的煩心事需要沖沖喜啊先中美後象剛然後又是這。感覺很煩。
中國人民是世界上最文明最講道義的國家,當然,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美國是世界上的霸權國家,到處插手唯恐天下不亂,他們在亂中取利,把國內矛盾往外拋,目的就是要搞亂這個世界,所以才時時,事事到處作亂讓人感到心煩意亂不開心,實際上中美間的斗爭七十多年在抗美援朝中已經告訴了全世界,美帝國主義就是紙老虎,所以我們不應該有什麼煩躁的事。勝利一定屬於我們,屬於世界上有正義的人們的。
『玖』 中國人為什麼總是不開心
國外辱華太多了,一個沒有體育道德精神的人都逮不著,所以每次高興不起來。
『拾』 《中國為何不高興》txt全集下載
中國為何不高興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圓明園獸首遭拍賣
2009年2月26日凌晨,法國佳士得拍賣行在巴黎拍賣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兩個獸首分別以1400萬歐元的價格被一電話買家買走。佳士得拍賣行將兩件銅像的起拍價分別定為800萬至1000萬歐元,總價約為2億元人民幣。拍賣過程非常簡短。現場的競拍者無人出價,所有競拍報價都是通過電話進行,競拍的報價以100萬歐元為單位遞增。約3分鍾後,鼠首被1400萬歐元的天價拍走。隨後,兔首作為第678號拍賣品開始亮相,起價同為900萬歐元。短短幾分鍾後,它也以1400萬歐元的價格被人買走。中國人蔡銘超成為圓明園兔、鼠首拍賣的最後競拍者,但他表示不付款購買。
獸首拍賣事件回顧
2008年10月23日:圓明園鼠首兔首銅像將拍賣估價2億
國際藝術品拍賣巨頭佳士得公司宣布將於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國巴黎大皇宮舉辦「伊夫•聖羅蘭與皮埃爾•貝傑珍藏」專場拍賣,據悉,此次「專場拍賣的古董和藝術品超過700件,這些拍品均為伊夫•聖羅蘭和皮埃爾•貝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