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
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
在大多數的國家,一夫一妻制為法定的婚姻制度。在這些地區,有仍維持婚姻關系之配偶而再度與第三者結婚,或同時與二人以上結婚者,將觸犯刑法上的重婚罪。
此外,有些國家可能會基於道德或優生學的觀點,為避免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結婚,導致其婚生子女增加遺傳性疾病機率,或產下畸形兒,而於法律明定禁止其性行為。
一夫一妻制家庭是指由一個男子和一個女子結合而組成的家庭。它是以經濟條件為基礎,即以私有制對原始的自然形成的公有制的勝利為基礎的第一個家庭形式。
「一夫一妻制度」是單配偶制。如果已經結婚的男人,進行嫖妓,這也是違反「一夫一妻制度」的行為。女人進行婚外情,也是違反「一夫一妻制度」的行為。
古代的中國是「一夫一妻制度」。小妾和情婦違屬於「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所以古代中國也不是「一夫多妻制度」,絕大多數平民階層均為嚴格的一夫一妻制。
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中國實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因為各種歷史原因,一些少數民族實行一夫多妻制甚至一妻多夫等制度,直至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我國真正徹底確立一夫一妻制。
『貳』 誰是中國最早提出一夫一妻制的人
最早提出一夫一妻制的是: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中國實行一夫一妻制,不是單獨的某個人。
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中國實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因為各種歷史原因,直至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國才真正徹底廢除一夫多妻制。
『叄』 中國的一夫一妻制是什麼時間開始的由誰制訂的
到中華民國時,一夫一妻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但最後確定一夫一妻制還是在1949之後。
『肆』 中國實行一夫一妻制度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誰提出的!
早在1912年就有人站出來倡議文化的婚姻軌制了,至於這人是誰,歷史上並沒有寫明,1912年公布的《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施一夫一妻制,但因為各類史書緣由,這一軌制沒能真正落地,那時也還有很多「一夫多妻制」的現象。
直至1950年5月1日頒行的《婚姻法》,我國才真正完全廢棄一夫多妻制。實施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度」,最早出現在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歐洲。古代的歐洲,是最早對發生婚外情的人進行懲罰的國家。基督教是最早通過法律對「一夫一妻制度」進行了規范。基督教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獻。現代的「一夫一妻制度」起源於基督教和古代歐洲。沒有基督教,就沒有現在的「一夫一妻制度」。
(4)中國什麼時候一夫一妻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絕大多數平民階層為一夫一妻制,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國亦實行一夫一妻制。現今的許多非洲國家和一些亞洲國家(如泰國)都實行一夫多妻制。
嚴格意義上的一夫一妻制從對偶婚發展而來,產生於歐洲,它的確立是文明時代開始的標志之一,並適應於整個歐洲歷史。確立這種婚姻形式,主要由於私有制的發展,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里,男子掌握經濟大權,女子處於從屬地位。父親的財產只能由出自父親的子女繼承,因此作為妻子必須嚴格保持貞操和對丈夫絕對服從。
古時的一夫一妻制的生育模式使人類有更多的精力進行社會活動,而不是雄性動物將全部精力放在爭奪配偶上和交配權上。一夫一妻的生育模式讓族群中的兩性不必為交配和生育這兩件事耗費所有精力,進而解放出來的精力可以去做其他靈長類動物不會做的冒險和嘗試。
『伍』 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度
古代中國大體也是一夫一妻制度。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同樣實行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monogamy)亦稱「單偶婚」、「個體婚」是文明世界的體現。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婚姻形式。與之相對是polygamist (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一夫一妻制度」,指一個男人只能和唯一的一個女人進行結婚和性愛。現今的許多非洲國家和一些亞洲國家(如泰國)都實行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至今仍是個飽受爭議的話題。
特點:
由群婚、走婚發展而來是文明世界的體現。歐洲自從古代開始就在法律上規定了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從古代的希臘、羅馬到中世紀歐洲,再到近代和現代,都是這樣的。從傳說中的羅馬建城直到西羅馬帝國滅亡,羅馬人都是古代世界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範例。
古代羅馬的法學家莫德斯丁即稱,「婚姻是一夫一妻的終身結合,神事和人事的共同關系」。即便貴為羅馬皇帝或歐洲國王,也不能夠違反一夫一妻制度。歐洲的帝王基本沒有妻妾成群,嬪妃如雲。他們只能有一個配偶,同普通百姓一般。
(5)中國什麼時候一夫一妻擴展閱讀:
來源
1、世界起源
「一夫一妻制度」,最早出現在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歐洲。
嚴格意義上的一夫一妻制從對偶婚發展而來,產生於歐洲,它的確立是文明時代開始的標志之一,並適應於整個歐洲歷史。確立這種婚姻形式,主要由於私有制的發展,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里,男子掌握經濟大權,女子處於從屬地位。父親的財產只能由出自父親的子女繼承,因此作為妻子必須嚴格保持貞操和對丈夫絕對服從。
2、古代中國
古代的中國是「一夫一妻制度」。因為小妾和情婦不屬於妻,所以古代中國也不是「一夫多妻制度」。
古代的中國有正房、偏房的區別,中國屬於一夫一妻制。
中國人給妻室們配以不同的頭銜,顯示的是一種等級制度。比如古代有「三妻四妾」的說法,所謂「三妻四妾」,就是「一發妻二平妻四偏妾」。發妻持家,平妻在旁輔佐,偏妾則要盡心伺候夫君與三房夫人。
3、中國法律
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正式確立一夫一妻制。
古代中國也是一夫一妻制度。中國1950年正式確立一夫一妻制度。
只有不知道歷史的中國人,才會認為古代中國是一夫多妻。古代中國是一夫一妻。
『陸』 中國真正實行一夫一妻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在大多數的國家,一夫一妻制為法定的婚姻制度。在這些地區,有仍維持婚姻關系之配偶而再度與第三者結婚,或同時與二人以上結婚者,將觸犯刑法上的重婚罪。
此外,有些國家可能會基於道德或優生學的觀點,為避免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結婚,導致其婚生子女增加遺傳性疾病機率,或產下畸形兒,而於法律明定禁止其性行為。一夫一妻制家庭是指由一個男子和一個女子結合而組成的家庭。它是以經濟條件為基礎,即以私有制對原始的自然形成的公有制的勝利為基礎的第一個家庭形式。
(6)中國什麼時候一夫一妻擴展閱讀
「一夫一妻制度」,最早出現在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歐洲。
嚴格意義上的一夫一妻制從對偶婚發展而來,產生於歐洲,它的確立是文明時代開始的標志之一,並適應於整個歐洲歷史。確立這種婚姻形式,主要由於私有制的發展,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里,男子掌握經濟大權,女子處於從屬地位。父親的財產只能由出自父親的子女繼承,因此作為妻子必須嚴格保持貞操和對丈夫絕對服從。
『柒』 新中國何時實行一夫一妻制
1921年。
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同樣實行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monogamy)亦稱「單偶婚」、「個體婚」是文明世界的體現。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婚姻形式。與之相對是polygamist (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一夫一妻制度」,指一個男人只能和唯一的一個女人進行結婚和性愛。現今的許多非洲國家和一些亞洲國家(如泰國)都實行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至今仍是個飽受爭議的話題。
「一夫一妻制度」,最早出現在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歐洲。嚴格意義上的一夫一妻制從對偶婚發展而來,產生於歐洲,它的確立是文明時代開始的標志之一,並適應於整個歐洲歷史。
確立這種婚姻形式,主要由於私有制的發展,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里,男子掌握經濟大權,女子處於從屬地位。父親的財產只能由出自父親的子女繼承,因此作為妻子必須嚴格保持貞操和對丈夫絕對服從。
(7)中國什麼時候一夫一妻擴展閱讀
人類社會除了一生只有一名配偶的一夫一妻外,還有系列一夫一妻制(serial monogamy),即一生中有多名配偶,但同時不會有超過一名配偶。
有人認為人類是一種系列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在遺傳學上,人類並非嚴格的一夫一妻動物。宗教道德情操上的說法是,一夫一妻彼此忠誠,才真正為人,否則與畜生禽獸無異,犯下邪淫原罪於輪回之後也將成為畜生。
在大多數的國家,一夫一妻制為法定的婚姻制度。在這些地區,有仍維持婚姻關系之配偶而再度與第三者結婚,或同時與二人以上結婚者,將觸犯刑法上的重婚罪。此外,有些國家可能會基於道德或優生學的觀點,為避免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結婚,導致其婚生子女增加遺傳性疾病機率,或產下畸形兒,而於法律明定禁止其性行為。
『捌』 中國一夫一妻制什麼時候開始的
古代中國不是一夫一妻制度。中國直到1950年才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度。
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因為各種歷史原因,直至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國才真正徹底廢除一夫多妻制。
『玖』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
到中華民國時,一夫一妻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但最後確定一夫一妻制還是在1949之後.
一夫一妻制又稱「個體婚制」或「單偶婚制」,是由一男一女結成穩定的配偶關系的婚姻家庭形式。它是在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拾』 中國何時開始一夫一妻制
最早以法律形式記載的是唐朝
一夫一妻制(monogamy)亦稱「單偶婚」、「個體婚」。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婚姻形式。與之相對是polygamist (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由對偶婚發展而來。它是在父系氏族社會中產生的,建立這種婚姻的目的在於確保所生的子女出自一個父親,以繼承家庭的財產。在遠古的時代,一夫一妻制比較固定,不過丈夫可以解除婚姻關系,而妻子沒有這種權利。中國的龍山文化就出現了一夫一妻的合葬墓。到了後來,主要是封建禮制完善之後,一夫一妻制寫進了律法。《唐律疏議·戶婚》明確 一夫一妻制記載,「一夫一婦,不刊之制。」 對於後世講的一夫多妻,可能是將妻、妾混淆了。在古代,妾是不能和妻相提並論的。「妻者,齊也,秦晉為匹。妾通買賣,等數相懸。」所以,我們自古以來,實行的都是一夫一妻制。當然,在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這里的妾包括了滕、婢等)。
當今的社會是一夫一妻制社會,而不是過去的多妻制,在過去能夠擁有多妻的群體------社會的上層階級主動放棄擁有多妻的權利,即使一個社會優勢群體的成員對不是自己妻子的女人產生興趣,他也不會和這個女人發生關系,因為這樣可以使社會穩定,在穩定的社會下社會更發達,每個人將比以前生活得更好,最好的例子就是封建社會的人平均壽命35歲,現在是75歲,一夫一妻的制度是重要的貢獻之一.
到中華民國時,一夫一妻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但最後確定一夫一妻制還是在1949之後. 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更是加以明文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