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周邊哪裡蛇最多
河南省有18種蛇,其中毒蛇1種,無毒蛇17種。已知的蛇亞目有30種,游蛇科24種,蝰科4種,隸於16屬,無鈍頭蛇屬Pareas的記錄,分布河南的蛇有:銹鏈腹鏈蛇,草腹鏈蛇,黃脊游蛇,赤練蛇,雙斑錦蛇,王錦蛇,白條錦蛇,灰腹綠錦蛇,紫灰錦蛇,紅點錦蛇,黒眉錦蛇,中國小頭蛇,福建斜鱗蛇,大陸花尾斜鱗蛇,大陸虎斑頸槽蛇,華游蛇,烏梢蛇,菜花原矛頭蝮。其中分布於桐柏大別山地丘陵動物地理省的有26種[2],占河南蛇亞目的86.7%.
主要為平鱗鈍頭蛇!
2. 河南土布袋蛇是什麼蛇
豫西南稱為「土布袋」 的動物是蝮蛇,有劇毒。因為喜歡縮成一團,體色如泥土色而得名。
蝮蛇(Agkistrodon halys),指蝮亞科的蛇,是成員繁多的蛇科,有神秘莫測的巨蝮屬、詭異狠毒的響尾蛇屬、猙獰凶險的矛頭蝮屬、華麗優雅的竹葉青屬、妖嬈美艷的棕櫚蝮屬、美輪美奐的鎧甲蝮屬、外表獨特的尖吻蝮屬、小巧玲瓏的亞洲蝮屬等,均為爬行綱,蝰科,蝮亞科。
生長繁殖
蝮蛇為卵胎生。蝮蛇胚胎是在雌蛇的體內發育成長的,小蛇出生之後就能夠獨立生活。因為這樣的生殖方式能夠使小蛇得到最好的保護,所以成活率非常高。
每年的5~9月是蝮蛇的繁殖期,每一條雌性蝮蛇可以產下2~8條小蛇。剛出生的小蛇體長在14~19厘米,體重為21~32克。小蛇在進入冬眠之前會脫皮1~2次。
3. 河南都有啥蛇
河南已知蛇亞目30種,游蛇科24種,蝰科4種,隸於16屬,無鈍頭蛇屬Pareas的記錄,其中分布於桐柏大別山地丘陵動物地理省的有26種[2],占河南蛇亞目的86.7%.
主要為平鱗鈍頭蛇!
4. 河南的蛇以哪種為主
河南的蛇以小青蛇,菜花蛇,灰蛇為主,基本沒有毒蛇,我活了20年沒見過毒蛇- =!見過的最可怕的一條是紅的,並且有2米多長,這是我在河南見的最恐怖的蛇~~還是被人抓住了- -!河南的蛇不多,可以說很少見,村裡的話,運氣好的話一年能見個一倆回,城市裡,別想了····
5. 黑花子蛇河南地帶,紅色的身子上有黑斑點,有人認識嗎
赤練蛇
赤鏈蛇是蛇亞目游蛇科鏈蛇屬的一種,俗稱火赤鏈、紅斑蛇、桑根蛇等。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越南、俄羅斯的無毒蛇。在中國分布的為赤鏈蛇指名亞種(Lycodon rufozonatus rufozonatus)。該亞種成體全長約1米左右,體背黑褐色與紅色相間。因具有51—87+12—30以上的紅色窄橫紋而得名,但部分個體缺少紅紋。頰鱗常入眶。頭背黑色,鱗緣紅色,枕部有一「∧」形紅色斑,眶後有一黑紋向後達第7枚上唇鱗。背鱗平滑,或體後段的中央少數幾行微棱,19(17,20,21)—17(19)—15(17),福建崇安一標本中段行數為21。腹鱗雄188—224,雌184—222。
火赤鏈、紅四十八節、紅長蟲、紅斑蛇、紅花子、燥地火鏈、紅百節蛇、血三更、鏈子蛇、桑樹根 安徽北部地區稱花斑子 等。
你們那邊叫黑花子蛇。。。
赤鏈蛇被認為是無毒蛇,但其口腔分泌物或對人體有害。無致命記錄。日本所記載之「赤鏈蛇」的致死記錄實為虎斑頸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之誤。
赤鏈蛇在國內分布很廣。國內除內蒙古西部到新疆和西藏外,其他各省(區)均有分布。國外見於朝鮮、日本等地,其中沃氏亞種(Lycodon rufozonatum walli)分布於日本。
滿意請採納哦
6. 河南最毒的蛇排名第一
短尾蝮蛇。
河南最毒的蛇排名第一為,短尾蝮蛇。其次有山烙鐵頭蛇,菜花原矛頭蝮、原矛頭蝮,福建竹葉青蛇。
世界上排名前十的毒蛇,NO1最毒:裂頰海蛇,學名:內陸盾尖吻蛇,分布:澳大利亞西部。other:體長約三尺。棲息於沿岸近海,特別是半鹹水河口一帶,以魚類為食。除極少數海蛇產卵外,其餘均產仔,為卵胎生。
7. 河南土布袋蛇是什麼蛇
土布袋蛇學名腹蛇,是毒蛇,被蝮蛇咬傷後,應立即注射抗生素毒血清,此葯對該蛇咬傷有特效。不治療肯定是會死的。
腹蛇,屬於蛇目 Serpentiformes, 蝮科 Crotalidae 。蝮蛇體長60~70厘米,頭略呈三角形。 與頸部分界明顯;眼、鼻之間有頰窩,眼後到頸部有一條棕褐色縱帶,其上緣鑲有一黃白色細紋。體粗,尾短,末端尖細。口內前部有一對著生在上頜骨的圓錐狀管型毒牙;後方還有8對預備毒牙。體色不一,可由淺褐色逐漸轉成紅褐色的變異。背麵灰褐色到褐色,頭背有一深色「∧」形斑,腹麵灰白到灰褐色,雜有黑斑。我國至少有6種蝮蛇。
8. 生活在安徽、山東、河南的平原蛇類都是什麼蛇、像這些幾乎沒有天敵的平原蛇類會有很強的毒性嗎
安徽省蛇類名錄
4科37屬48種 毒蛇12種
鉤盲蛇※;白頭蝰,尖吻蝮,短尾蝮,山烙鐵頭蛇,原矛頭蝮,福建竹葉青蛇;黑脊蛇,銹鏈腹鏈蛇,棕黑腹鏈蛇、草腹鏈蛇,絞花林蛇,鈍尾兩頭蛇,黃脊游蛇,翠青蛇,黃鏈蛇、赤鏈蛇,赤峰錦蛇、雙斑錦蛇、王錦蛇、白條錦蛇,玉斑麗蛇,紫灰山蛇,紅紋滯卵蛇,黑眉曙蛇,灰腹綠蛇,中國水蛇,雙全白環蛇※、黑背白環蛇,頸棱蛇,中國小頭蛇、飾紋小頭蛇,山溪後棱蛇,平鱗鈍頭蛇、台灣鈍頭蛇,福建頸斑蛇,紋尾斜鱗蛇,灰鼠蛇、滑鼠蛇,虎斑頸槽蛇,黑頭劍蛇,赤鏈華游蛇、烏華游蛇,漁游蛇,烏梢蛇;銀環蛇,舟山眼鏡蛇 ,中華珊瑚蛇
山東省蛇類名錄
3科11屬17種 毒蛇7種
廟島蝮※;黃脊游蛇,赤鏈蛇,赤峰錦蛇、雙斑錦蛇、王錦蛇、團花錦蛇、白條錦蛇,紅紋滯卵蛇,黑眉曙蛇※,虎斑頸槽蛇,烏梢蛇※;青灰海蛇、青環海蛇、淡灰海蛇,平頦海蛇,長吻海蛇
河南省蛇類名錄
3科25屬34種 毒蛇6種
鉤盲蛇※;短尾蝮,山烙鐵頭蛇※,菜花原矛頭蝮、原矛頭蝮,福建竹葉青蛇;銹鏈腹鏈蛇,草腹鏈蛇,鈍尾兩頭蛇,黃脊游蛇,翠青蛇,黃鏈蛇※、赤鏈蛇,赤峰錦蛇※、雙斑錦蛇、王錦蛇、白條錦蛇,玉斑麗蛇,紅紋滯卵蛇,紫灰山蛇,黑眉曙蛇,灰腹綠蛇,雙全白環蛇※、黑背白環蛇※,頸棱蛇,中國小頭蛇,平鱗鈍頭蛇※,大眼斜鱗蛇、紋尾斜鱗蛇,虎斑頸槽蛇,黑頭劍蛇,赤鏈華游蛇※、烏華游蛇,烏梢蛇
這些中國原生蛇種都不可能沒有天敵,否則當地無法保持生態平衡,至於毒性是根據品種特性來的,跟分布區域沒有關系
9. 中國河南省有多少種毒蛇
一、河南省共有各種蛇類3科25屬34種,其中毒蛇有6種,毒蛇包括:短尾蝮、山烙鐵頭蛇、菜花原矛頭蝮、原矛頭蝮、福建竹葉青蛇、五步蛇(蘄蛇)。
二、毒蛇簡介。
1、短尾蝮:短尾蝮(學名:Gloydius brevicaus)又稱草上飛、地扁蛇,劇毒,多棲息於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區以及主要棲息於墳堆草叢及其附近。短尾蝮體較短粗,頭略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吻棱明顯,尾短,具管牙;有頰窩。頭背深棕色,體腹麵灰白色,尾尖棕黑色。
2、山烙鐵頭蛇:山烙鐵頭蛇(學名:Ovophis monticola)為蝰科烙鐵頭屬的爬行動物。山烙鐵頭蛇全長50~70cm,頭三角形,有長管牙,吻端較鈍,吻鱗寬遠超過高,鼻間鱗大,互相接觸,頭頂具有細鱗。常棲於灌木林、草叢、茶山或耕地以及有時也見於路邊及住宅周圍。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段包括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阿薩姆),向東經緬甸,泰國到中南半島各國,向南到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和台灣。
3、菜花原矛頭蝮:菜花原矛頭蝮(學名:Protobothrops jerdonii)為蝰科原矛頭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菜花烙鐵頭、菜花蝮、菱斑竹葉青。菜花原矛頭蝮頭較窄長、三角形、吻棱明顯,上頜骨具管牙,為有頰窩的毒蛇。背面黑黃間雜。多生活於海拔較高的山區或高原、常棲於荒草坪、耕地內、路邊草叢中、亂石堆中或灌木下以及亦見於溪溝附近草叢中或干樹枝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阿薩姆。
4、原矛頭蝮:原矛頭蝮(學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又名為龜殼花,為蝰科原矛頭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烙鐵頭、筍殼班等、老鼠蛇和惡烏子等,是台灣六大毒蛇之一。頭長呈三角形,頭長約為其寬的1.5倍。龜殼花常與無毒的擬龜殼花混淆,擬龜殼花的頭部較圓。原矛頭蝮為管牙類毒蛇,有劇毒。
5、福建竹葉青蛇:福建竹葉青蛇(Chinese green pit-viper),俗名竹葉青蛇,刁竹青,小青蛇等,是蝮亞科的1種,屬於竹葉青蛇屬。又名青竹蛇,焦尾巴。竹葉青蛇是一種美麗的毒蛇!全身翠綠,眼睛多數為黃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條線,有點象貓的眼睛,觀賞價值極高。
(9)中國河南有什麼蛇擴展閱讀
我國蛇類分布簡況:
1、我國地處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生態環境類型多樣,動植物資源豐富。據統計,我國已記錄有蛇204種及27亞種,毒蛇58種及12亞種,分別佔世界蛇類與毒蛇的10%。
2、蛇的分布地區是依種類不同而各異。從我國蛇類的分布狀況來看,古北界蛇類的種類數量較少,僅有4科41~85種5亞種。其中絕大多數,即:3科33屬60種4亞種對古北界、東洋界廣布種,而只分布在古北界的僅有3科14屬25種1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