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哪些地方古代是片綠洲

中國哪些地方古代是片綠洲

發布時間:2022-06-30 06:49:30

⑴ 精絕古城曾經是一片綠洲,如今為何成了沙漠中的一片遺跡

是由於氣候的變化,水土流失,沒有有效的治理,還有可能是戰爭導致的,百姓都遷徙了,就荒無人煙了。

在歷史資料記載,精絕古城的具體位置位於現在的新疆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端,受漢王朝西域都護府統轄。國王下設有軍隊的將軍、郡長、都領等,精絕雖是一個很小的國別,但它位於絲綢之路上的樞紐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精絕是西漢時期以農業為主要的生產來源,並且商貿雲集,經濟繁榮,百姓富足,現在看來,當時的精絕古城是比較富裕和繁華了。

對於精絕古城消失的說法,現在普通認為與當時環境的惡劣有關系,居民只能另尋生存之地,所以放棄了這片國土。

⑵ 森林覆蓋率接近100%,被稱為「地球綠洲」,是哪裡呢

貴州,地處中國西南陸地的內腹地區,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同時這里也是世界知名的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山地旅遊大省,這里處於群山包圍之中,省內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名勝區有71個,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18個。5A級景點有5個。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多山,氣候宜人,冬暖夏涼,是一個避暑勝地,每年夏天都會有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來這里旅遊,山水是貴州最美的金蛇,黃果樹瀑布,峨眉山,萬峰林,天河潭,紅楓湖等等。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景點,是貴州境內的一座山,叫作梵凈山,它是我國5A級景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里的森林覆蓋率接近百分之百,被稱為「地球綠洲」,因為美麗的風景,以及各種珍貴的野生動植物,這里也被很多遊客認為是「人間仙境」,沒有過多的商業痕跡,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

⑶ 被稱為古代綠洲的地方是什麼

東方是樓蘭,西方埃及是阿姆

⑷ 中國各城市的古稱謂及得名由來,美得不要不要的

中國各城市的古稱謂及得名由來
華北和東北:
天津——意為「天子的津渡」,明代永樂帝朱棣在這里率領大軍渡過海河南下推翻建文帝
邯鄲——城市名押an韻,邯鄲意為「邯山至此而盡」,鄲同單,「單」意思是山脈的盡頭,邯鄲是中國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秦皇島——秦始皇求仙入海之島,秦皇島是中國唯一用古代帝王稱號來命名的城市
大同——取自「天下大同之地」,「大同」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長治——長治古稱上黨,明代在此地設置長治縣,取「長治久安」之意
赤峰——得名於城東北的褐色孤峰
包頭——包頭由蒙古語「包克圖」演化而來,意思是「有鹿的地方」,包頭由此別稱為鹿城
烏海——烏達與海勃灣的合稱
大連——大連舊稱青泥窪,青泥窪大部分都是山東移民,在山東有一種很流行的事物叫做褡褳,大連就是由褡褳演變而來,另一說大連來自俄語「達里尼」
盤錦——盤山和錦州各取一字而成,也取「盤根錯節,錦上添花」之意
本溪——本溪得名於境內的本溪湖,本溪湖古稱杯犀湖,杯犀湖因「湖底上闊下窄,狀如犀牛之角」而得名,清代雍正年間因杯犀湖名稱過雅又難寫難辨,故取其諧音改稱為本溪湖
長春——意為「長年春色的城市」,東北的春天是非常寒冷的,以長春命名城市說明了該城的氣候特點是寒冷占據主導
吉林——吉林全稱吉林烏拉,滿語意思是「沿江的城市」,吉林市是中國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
佳木斯——佳木斯清代又稱「嘉木寺」,在滿語是「驛丞」的意思,因為佳木斯在古代地處松花江通往黑龍江江口的驛道
華東:
青島——因島上「山岩聳秀,林木蓊鬱」而得名,且與「琴島」諧音
威海——明代在此地設威海衛,取「威震東海」之意
淄博——淄川與博山的合稱
萊蕪——萊是植物名,俗稱灰菜,蕪指田野荒蕪,古時這里是一片荒涼的地方,故名萊蕪
菏澤——城市名押e韻,菏山與雷澤的合稱,菏澤也是中國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合肥——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在此匯合而得名
宿遷——春秋時為鍾吾子國,後宿國遷都於此,宿遷由此得名
連雲港——意為「在連島與雲台山之間的港灣」,雲台山是江蘇省的最高峰
鎮江——唐代為鎮海軍節度使的駐地,到了宋代因地理環境的變化,此地距大海較遠,故而更名為鎮江,取「鎮守長江」之意
無錫——先秦錫山產錫,至漢朝錫盡,故名無錫
上海——得名於松江(即蘇州河)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海意為「通向大海的地方」
金華——意為「金星與婺女爭華之地」
寧波——寧波古稱明州,寧波得名於「海定則波寧」
莆田——取「莆口成桑田」之意,莆田是極具閩越特色的地名,莆是由蒲字演化而來
廈門——明代築廈門城,意為「國家大廈之門」
龍岩——因城南的翠屏山麓有一龍岩洞而得名,龍岩是中國唯一用洞穴名稱來命名的地級市
鷹潭——因信江南岸龍頭山下有一深潭,「急流漩其中、雄鷹舞其上」,故名鷹潭
上饒——上饒之名得於「山郁珍奇,上乘富饒」,在古代這里是物產豐饒之地
九江——九江名稱來源於「劉歆以為湖漢九水入彭蠡澤也」,九是古代中國人認為的最大數字,因而九江也有「眾水匯集的地方」之意
宜春——宜春之名源於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瑩媚如春,飲之宜人」而得名
中南:
商丘——商丘是商王朝的發祥地,傳說遠古時期這里有一座叫「閼伯台」的土丘,後來帝嚳把閼伯的封地號為商,商丘由此而得名
開封——開封古稱汴梁,開封二字取「開土封疆」之意
鶴壁——因相傳「仙鶴棲於南山峭壁」而得名
焦作——焦作的名稱來自焦作村,作指的是作坊,其村民以姓焦的為主
武漢——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相連而得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
襄樊——襄陽與樊城的合稱,襄陽以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樊城因周宣王封樊穆仲於此而得名
孝感——因「東漢孝子董永賣身葬父,行孝感天動地」而得名
黃石——黃石港與石灰窯的合稱,黃石港得名於長江岸邊的黃石磯,磯是指長江岸邊突出的岩石,因「石色皆黃」故名黃石磯
十堰——古代此地農民為了飲水灌溉,就在這里的百二河和張灣河上修建了十個小水庫,分別取名為一堰至十堰,久而久之十堰就成了這里的地名
長沙——因長沙星而得名,長沙由此別稱為星城,另一說長沙得名於湘江中的橘子洲取「綿長的沙洲」之意,《路史》記載曰「少昊氏始於雲陽,胙土長沙」
株洲——城市名押u韻,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兩岸為洲,株洲即出產櫧木的岸洲,株是由櫧字演變而來
婁底——因相傳是天上28個星宿中的「婁星」和「氐星」交相輝映之處而得名
汕頭——汕頭得名於海濱泥沙積聚而成的沙嵴,由於韓江泥沙在海濱地帶的不斷沖積並在潮汐風浪的作用下,在今天汕頭老市區一帶形成一條自然的沙堤,這種沙堤就叫做汕,開端處稱為汕頭
深圳——城市名押en韻,意為「深邃的水溝」,深圳是極具南粵特色的地名
東莞——因境內盛產一種叫莞草的水草而得名清遠——意為「香清溢遠之地」
珠海——意為「出產珍珠的海灣」,另一說珠海得名於「珠江入海」
茂名——名稱來源於西晉道士潘茂名,後人為了紀念潘茂名用丹撲滅了此地的瘟疫,茂名是中國唯一以古代道士名字來命名的城市
湛江——古代曾在湛江境內的東海島設立椹川巡檢司,湛江即由椹川演變而來,也取「湛藍的江水」之意
香港——城市名押ang韻,香港意為「盛產香料的海港」,另一說古時此地有一條小溪被稱為香江,香江入海沖積成的港灣即為香港
澳門——澳在古代是泊口的意思,門是中國內河通往海洋的海峽總稱,澳門是因本地內港的媽閣廟隔海同灣仔的銀坑相望,形成的海峽像門
百色——由壯語中原始村落「博澀寨」的名稱演變而來,意思是「洗衣服的好地方」
河池——古時這里是一片平原,缺少大海和水,壯族的祖先莫一神就在此地修築一座山壩,並日夜灌水,終因操勞過度而逝,此地最終還是沒有形成大海,只形成了幾條河與池塘,後人為了紀念莫一神就把此地命名為河池
玉林——玉林是由鬱林演變而來,鬱林取「鬱江兩岸森林繁茂」之意
來賓——取「來者上賓」之意,一看地名就知道這里是個熱情好客的地方。
西南和西北:
重慶——意為「雙重喜慶」,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因而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
成都——得名於「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自貢——自流井與貢井的合稱,自貢自古以來盛產井鹽
攀枝花——在金沙江渡口發現一株上百年的攀枝花大樹而得名
六盤水——六枝、盤縣、水城各取一字而成
昆明——昆明之名取自「雲南洪水退除,昆侖山南方有黎明景象」,另一說昆代表萬物生長的春天,昆明即「春光明媚」之意,昆明由此別稱為春城
曲靖——曲靖是唐代曲州和靖州的合稱,也取蠻夷「屈服平定」之意
玉溪——得名於珠江源頭之一的玉溪河,玉溪河因「河水澄碧透亮,如玉帶潺潺流淌在萬畝田疇之中」而得名
昭通——昭通舊稱烏蒙,清代雲貴總督鄂爾泰望文生義曲解烏蒙為「烏暗蒙敝」,因而在請示雍正改烏蒙府為昭通府的奏章中寫到「舉前之烏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敝者,易而宣通」,昭通由此得名
麗江——因元代金沙江稱作麗江而得名,麗江古城全城為世界文化遺產
寶雞——寶雞古稱陳倉,因唐代城東南的雞峰山有「石雞啼鳴」之祥兆而改稱寶雞
商洛——因境內有商山和洛水而得名
榆林——因古代此地「榆樹成林」而得名
平涼——意為「平定涼國」,前秦苻堅曾率軍經此地攻滅前涼國
白銀——早在漢代這里的采礦業就非常興盛,明代在今天白銀境內的鳳凰山和火焰山專設礦業「白銀廠」,白銀由此得名,白銀市也是中國唯一以金屬名稱來命名的地級市
武威——漢武帝征服河西走廊後設置武威郡,以彰顯大漢帝國的武力軍威
張掖——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酒泉——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吳忠——得名於古代鎮守邊關的將士吳忠之姓名,寧夏有很多以邊關將士來命名的村鎮,但一個堂堂地級市的名稱也是出自一位歷史小人物的姓名,這在中國僅吳忠一例②中國大陸名稱優美且極具歷史文化內涵的縣級市:
鹿泉——相傳在楚漢戰爭期間,韓信在此地一清泉處射死一隻白鹿而得名
介休——春秋時期介子推與母親隱居綿山,晉文公焚林求賢,介子推竟與母親抱樹而死,介休即因介子推休於此而得名
侯馬——侯馬古稱新田,明末李自成率軍經過此地,由於李自成睡不著覺,他索性讓馬卧下,自己則靠著馬背歇息,士兵們都學李自成的樣子過了一夜,轉天李自成對大家說道「我們伺候了一夜馬啊」,侯馬由此而得名
舒蘭——舊時舒蘭境內的霍倫川、四合川一帶盛產山果,舒蘭就是滿語果實的意思
圖們——圖們市的名稱來自圖們江,圖們江滿語原為「圖們色禽」,「圖們色禽」就是萬水之源的意思
安達——安達市的名稱來自蒙古語中的朋友一詞
即墨——因戰國時城池臨近墨水河而得名,即墨也是中國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蓬萊——蓬萊是中國神話傳說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外兩座為方丈、瀛洲),漢武帝東巡至此望神山不遇,遂築一座小城命名為蓬萊
文登——秦始皇曾東巡至此召文人學士登山吟詩作賦,文登即「文人登山」之意
榮成——因境內有榮山和成山而得名,成山頭在古代被譽為「天之盡頭」
曲阜——曲阜二字來源於《禮記》「成王以周公有勛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曲阜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發祥地
如皋——皋指水邊的高地,如皋為「到水邊的高地去看美麗的日出」之意
高郵——因秦始皇在此地築高台、置郵亭,故名高郵
儀征——西周時期一個叫「蟻」的太子封地在此,到了北宋,傳說境內的二亭山發現了王氣,便命人在此塑真武像,因儀容逼真賜名儀真,清代為避雍正胤禛的諱,改名儀征
句容——境內有勾曲山(即茅山),山形如「已」字,勾曲而有所容,故名勾容,因古代勾句二字相通,勾容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句容
金壇——因茅山華陽洞內有「金壇百丈」而得名
常熟——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歲無水旱」「原隰異壤,雖大水大旱,不能概之為災,則歲得常稔」之意
義烏——義烏古稱烏傷,傳說秦時有個叫顏烏的人,父死後負土築墳,一群烏鴉銜土相助,結果烏鴉嘴喙皆傷,烏傷由此得名,唐代烏傷改稱義烏諸暨——諸暨意為「天下諸侯到達駐留議事之所」
上虞——相傳父系氏族社會後期,虞舜避丹朱之亂而來此,上虞也是中國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郭沫若曾在殷商的甲骨文中發現上虞的名稱
餘姚——舜後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名餘姚
建甌——建甌是「福建」二字中「建」的由來,由建安和甌寧兩城合並而成
石獅——相傳隋代此處建有一石亭,亭外立有一對石獅,商旅往來都以石獅為標記,久而久之這個地方原來的名字就沒有人知曉了,石獅就順理成章變成了地名
樟樹——因盛產樟樹而得名,樟樹市是著名的南國都,自古以來就享有「不到樟樹不齊,不過樟樹不靈」之美譽
衛輝——衛輝古稱汲邑,衛輝意為「衛河之濱,輝煌之城」
登封——因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故名登封
偃師——周武王伐紂,回師息戎經過此地,偃師由此得名
仙桃——仙桃古稱沔陽,相傳一仙女手捧仙桃前去為王母娘娘祝壽,驀然之間發現一片綠洲,仙女向這片綠洲撒桃祝福,轉眼之間此地桃花灼灼、仙桃累累,仙桃由此得名
鍾祥——因明代嘉靖生養發跡於此,故賜名為鍾祥,取「祥瑞鍾聚」之意
大冶——取「大興爐冶」之意
武穴——武穴是由武家穴演變而來,武家穴是古代長江九穴之一
石首——因有石孤立於城北的石首山而得名
恩施——東晉末年桓誕竄流蠻中,在此地自稱施王,清代雍正改施縣為恩施,恩施即「雍正恩賜於施縣」之意
汨羅——汨水與羅水匯合之處,汨羅市被譽為中國龍舟名城
冷水江——因境內漣溪兩岸多井,且井水極冷而得名,冷水江市被譽為世界銻都
陽春——取「漠水之陽,四季如春」之意
畢節——在夜郎國時代這里以老虎為圖騰,畢節就是彝語老虎的意思
邛崍——因邛崍山而得名,邛崍山名稱來源於一種叫「筇竹」的竹子
綿竹——因此地濱綿水兩岸,且竹林茂盛,故名綿竹
什邡——什邡古稱十方,什邡就是由十方演變而來,中國古代中原人習慣上稱邊域之地為「方」,諸如鬼方、蠻方、朔方等,十方就是四川眾多小方國之概稱
華鎣——因華鎣山而得名,華鎣山由華銀山演變而成,「雪積顛頂,遠望如瓊瑤撒地,晶玉鋪山,故名華銀山」
個舊——個舊是由彝語「果作」的音譯演化而來,意思是種蕎子、吃蕎飯的地方 .
楚雄——戰國末期庄蹻入滇,他的部下有一個叫南雄侯的人到過此地,東晉時期又有一個叫威楚的彝族酋長在這里建築威楚城,後世將威楚和南雄侯各取一字組成楚雄.
大理——得名於歷史上的大理國,大理是白族文化的發祥地
景洪——景洪在傣語就是「黎明之城」的意思
敦煌——取「盛大輝煌」之意
青銅峽——得名於黃河上游著名峽谷名稱,黃河穿過賀蘭山與牛首山之間的谷地,山光水色相映,宛如開然銅鏡,青銅峽由此而得名

⑸ 古樓蘭是什麼

樓蘭,西域古國名,樓蘭名稱最早見於《史記》,曾經為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現只剩遺跡,地處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處。圖示為樓蘭古城現狀。

樓蘭,西域古國名。(英文為:Kroraina)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國都樓蘭城(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樓蘭位於東經89°55′22″,北緯40°29′55″。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於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沖。國人屬印歐人種,語言為印歐語系的吐火羅語。漢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來都經過樓蘭。樓蘭屢次替匈奴當耳目,並攻劫西漢使者。元封三年(前108),漢派兵討樓蘭,俘獲其王。樓蘭既降漢,又遭匈奴的攻擊,於是分遣侍子,向兩面稱臣。後匈奴侍子安歸立為樓蘭王,遂親匈奴,成為了漢朝的心腹大患。王弟尉屠耆降漢,將情況報告漢朝。昭帝元鳳四年(前77),漢遣傅介子到樓蘭,刺殺安歸,立尉屠耆為王,改國名為鄯善,遷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其後漢政府常遣吏卒在樓蘭城故地屯田,自玉門關至樓蘭,沿途設置烽燧亭障。魏晉及前涼時期,樓蘭城成為西域長史治所。距今約1600年前樓蘭古國消失,只留下處古城遺跡。地處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處。

樓蘭國的遠古歷史至今尚不清楚。樓蘭名稱最早見於《史記》。《漢書·匈奴列傳》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時,樓蘭人建立了國家,當時樓蘭受月氏統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敗了月氏,樓蘭又為匈奴所管轄。

樓蘭古城現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接近正方形,邊長約330千米,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樓蘭古城遺址西北距庫爾勒市350公里,樓蘭古城遺址

西南距若羌縣城330公里。

⑹ 被風沙淹沒的一座城市,被譽為沙漠戈壁深處的綠洲,位於哪裡

敦煌,古時又叫沙洲

逐利的商人們前赴後繼地來到中國,他們越過雪山,穿過沙漠,跨過草原,漂過大海,一切困難與艱險都無法阻攔他們的腳步。於是一條條溝通中國與世界的道路被一代代商旅踩了出來,這些商貿通道被統一地稱為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製作技術直到公元6世紀中葉才逐漸傳入西方國家,在此之前,西方世界對絲綢的渴望與需求都只能在中國得到滿足。

⑺ 古代的西域真的沒有沙漠只有綠洲嗎

提起沙漠,人們就會想起那一望無際的黃沙和死一般的荒涼。可是在我國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的哈密和吐魯番等地,卻到處一片綠,人煙稠密,物產豐富,哈密瓜、吐魯番葡萄等聞名中外,被人們稱為「綠洲」。這是因為,哈密等地的地底下有著豐富的水源,流淌著一條條地下河。這些地下河的水來自「綠洲」附近的高山。高山上積有厚厚的冰雪,雪水穿過山谷的縫隙流到沙漠的低谷地段,夏季冰雪消融,雪水穿過山谷的縫隙流到沙漠的低谷地段,隱匿在地下的沙子和黏土層之間,形成地下河。這些地下水滋潤了沙漠上的植物,也可供人畜飲用,給沙漠帶來生機,形成了一個個綠洲。在撒哈拉沙漠,人們甚至能從沙漠的地下河裡釣魚呢!
只要有水,沙漠就能變成肥沃的綠洲。如果在沙漠的地下,有著豐富的地下水源。有了這些水,植物就能生長,沙就不那麼容易甚至不能再流動了;植物又會反過來保護地下的水分,使它不很快蒸發,使雨水不致很快流走。有些植物有很強的抗旱能力,即使還沒有充足的水源,也能大量培植起來。至於海市蜃樓有兩種情形與說法!!在清新透明度絕佳的空氣,有著極佳的視線,易使人們的距離感縮減,近地面較冷且密度較大的空氣,與上層稍暖、密度較小的空氣層在低鈄的陽光下常易發生視線的折射,便造成海市蜃樓的幻像。另外一種則是說海市蜃樓說是大氣折射的結果,把遠處的景物折射到近處來了。其實,這是現代科學解釋不了的一種自圓其說。海市蜃樓是另外空間的真實體現。在物質的運動下,反映到我們這個空間里來了。另外,人們看到的海市蜃樓的景象有時是運動的,另外空間的物質就是運動的。在沙漠或其它地方,如果物質在運動下也能形成一個巨大的微觀觀測系統,人們就可以觀測到另外空間了,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海市蜃樓。

⑻ 中國古代新疆地區是綠洲,為什麼現在變成沙漠呢

一方面,全球總體氣溫變冷,這對降水分配的影響,學文的都懂的。且東部華北沖擊平原不斷擴大,新疆地區距海越來越遠,青藏高原不斷抬升,阻擋印度洋水系,這些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更直接的,顯然是五億三千萬年來破壞力最大的某種動物的破壞啦。那裡生態環境本來就脆弱,一會兒有水一會兒沒水的,植被得多久才能進化出來適應力啊。人類來了,又是砍伐又是耕作的,而且西域地區最晚至少從漢代開始似乎就沒消停過多少年,好像基本上年年打仗,碰巧和平個三四十年就算面神保佑了。人禍作用應該更強一些。

⑼ 我想了解西雙版納

(一)
位於雲南省東端的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里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我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
西雙版納有我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氣候溫暖濕潤,樹木蔥蘢,蔓藤盤根錯節,不少珍禽都生活在這片熱帶叢林里。
傣族人民世代居住在版納,由於臨近泰國、緬甸等佛教國家,小乘佛教在這里深入人心,處處可見充滿東南亞風情的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二)
「西雙版納」是一句傣語。四個字中,有三個字數詞,一個名詞。傣語的「西」、「雙」、「版」三個字,譯義漢語是「十」、「二」、「千」;「納」是個名詞 ,意為「田」。按字義,「西雙版納」就應譯為「十二千田」。十二千田,為何不叫一萬二千田呢?要知道其中的奧妙,就得先講講「西雙」這個數詞 的由來。

西雙版納,古代叫勐泐,意思是傣泐居住的地方。傣泐,是傣族的一個支系,漢語稱為水傣,主要聚居地是西雙版納。據傣文歷史資 料《泐西雙邦》一書記載,勐泐地方古代分布著邦荒、邦帕、邦罕、邦洛、邦紹、邦里、邦蘭、邦莫、邦萊、邦蓋、邦隴、邦賴等12個傣泐部落。這12個傣泐部落,為與其他民族爭奪平壩,結成了一個稱為「泐西雙邦」的部落聯盟組織。12個部落的首領分別組成部落聯盟組織泐西雙邦的「昆細昆別」,即四大臣與八大臣。這12個大臣分頭管理部落聯盟的各種事務。《泐西雙邦》還記載說,傣泐王已由天王委封,由後裔繼承王位。其中有一代傣泐王突然逝世,後裔卻遠在異國他鄉。機智勇敢的幾達沙里受眾人委託,帶領12個勇士去尋找,恭迎王室後裔回鄉繼承王位。他們歷盡辛苦,把王室後裔接回勐泐,輔佐他登基繼位,並用計除掉了他的政敵召真罕,使 那位名為召蘇婉納波龍的王室後裔穩坐王位。由於幾達沙里及手下12名勇士輔佐傣王繼位有功,被分封 管理12個邦,並允許他們建立領地——勐以及稱為「景」的城池。從此以後,傣泐地方便 出現了西雙景(12個城池)和眾多的勐。勐的首領稱為召勐(一個地方之王)。傣歷542年(公元1180年),年僅32歲的帕雅真征服了各勐,在勐泐地方建立了景隴金殿王國(又稱勐泐國)。宋朝皇帝遣使至景隴(今景洪)頒發虎頭金印,命為一方之主,稱為景隴金殿王國至尊佛主。明朝年間,朝廷在勐泐地方設立了宣慰使司,統轄勐泐地方各勐。傣歷944年,與緬王聯姻的第十三代宣慰使召應勐,為替愛妻瀝蘇宛納巴讀瑪備辦返鄉探望父母的禮品,將所轄的30多 個勐(有的說100餘個勐者)和12個火圈(統治山區民族的機構)合並成12(「西雙」)個承辦禮 品的單位,各備辦一份禮物、讓愛妻帶回緬甸晉獻父母。從此,所有田賦機構叫做「版納」。

西雙版納的「西雙」,起原古代的「西雙邦」、「西雙景」。「版納」則始自召應勐為備辦禮物而將勐和火圈合並稱為12個承辦單位。「版納」,實際上是合並田賦。古代的西雙版納,是經過合並的12個田賦單位或政權機構。傣語的「版」是個多義詞 ,可譯為「千」,也可譯為「纏裹」、「聯合」、「合並」,並不僅僅是「千」。「版納」,也不僅可譯為「千田」,還可譯為「合並田賦」或「合並水田」。當年召應勐並成的西雙版納,分別是(1)版納景洪(包括景洪、勐罕兩勐);(2)版納勐遮(包括勐遮、景魯、勐匡、勐阿四個勐);(3)版納勐混(包括勐混、勐板兩個勐);(4)版納勐海(包括勐海、景真兩勐);(5)版納景洛(勐滿、打洛、勐昂、朗勒四個勐);(6)版納勐臘(包括勐臘、勐伴兩勐);(7)版納勐很(包括勐很、勐旺兩勐);(8)版納勐拉(包括勐拉、勐往兩勐);(9)版納勐捧(包括勐捧、勐滿、勐潤三個勐);(10)版納勐烏(包括烏岱、烏勒兩勐);(11)版納景董(包括景董、磨臘、易武、倚邦四個勐);(12)版納勐龍。

自召應勐將各勐各火圈並成西雙版納以後,西雙版納的轄區范圍和各版納下轄的勐不斷地調整變更,但西雙版納的名稱始終未變。民國年間在今景洪設立「普思沿邊行政總局」時,史志上仍然使用「普思沿邊十二版納」的名稱。歷史上的西雙版納,是車里宣慰使司統轄下的十二個提供貢賦的行政單位。

1953年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州)時,各族代表認為「版納」具有「波海咪納版塔南干」(各族農民大團結)之意,一致同意沿用「西雙版納」作為自治區(州)的區名。如今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下轄景洪市、勐每縣、勐臘縣。轄區面積19124.5平方公里,國境線長達966.29公里,其中:中老段677.8公里,中緬段288.49公里。有國家級口岸3個,省級口岸1個。有6條公路、1條水路與寮國、緬甸相通,形成水、陸、空全方位開放的立體口岸網路,是面向東南亞的重要通道。州內人口約83萬,傣族佔28.8%,漢族佔25%,哈尼族佔19.04%,其他少數民族佔24.76%,少數民族佔全州總人口的78.4%。

地理位置:中國雲南
景區特色:西雙版納是世界北回歸線上僅存的一片綠洲,是中國唯一保存的一塊熱帶森林區。
適游季節:全年

景區介紹

西雙版納是世界北回歸線上僅存的一片綠洲,是中國唯一保存的一塊熱帶森林區。她美麗、富饒、神奇,猶如一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西南邊疆。西雙版納有996公里的國境線分別與寮國、緬甸接壤,與泰國鄰近,具有面臨南亞的區位口岸優勢。現有磨憨、景洪兩個國家級口岩和打洛省級口岸。又有瀾滄江-湄公河與老、緬、泰、越、柬水路相連,是打開南門、面向南亞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雲南對外開放的窗口。瀾滄亞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雲南對外開放的窗口。瀾滄江-湄公河被美譽為"東方多瑙河",是條經濟貿易的黃金水道,地理優勢、自然優勢得天獨厚。

西雙版納,群山高聳,雄偉壯觀,森林密布,山丘綿延。全州總面積19112。5平方公里,平壩面積僅佔5%。轄一市二縣40多個鄉鎮,總人口82萬餘人,居住著傣、漢、哈尼、拉祜、彝、布朗、基諾、瑤等13個民族 。傣族是主體民族,近30萬人。

西雙版納,歷史悠久,古時稱勐泐,漢代時期屬永昌郡(今保山)管轄,到三國時設置過南涪縣,到唐宋時期分歸"南詔國"統治,元朝於公元1296年設置徹里路軍民總管府。1327年改置徹里軍民宣撫司。隨後又改成車里軍民府,車里宣慰使司,直到民國初年(1912)改置普思沿邊行政總局,隸屬普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於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西雙版納有橡膠、茶葉、甘蔗、香料、南葯、熱帶水果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產品,旅遊資源更富有特色,令人陶醉,目前,已開辟了""713原始森林公園、野象觀察台、植物園、熱帶雨林奇觀、民族旅遊村等景點120多個,被國務院落列為我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的三個重點旅遊開發區之一,是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現已與老、緬、泰等國開通了邊境旅遊,並即將開通國際航班。西雙版納將成為與東南亞旅遊市場接軌的中心樞紐。

西雙版納是世界北回歸線上僅存的一片綠洲,是中國唯一保存的一塊熱帶森林區。她美麗、富饒、神奇,猶如一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西南邊疆。西雙版納有996公里的國境線分別與寮國、緬甸接壤,與泰國鄰近,具有面臨南亞的區位口岸優勢。現有磨憨、景洪兩個國家級口岩和打洛省級口岸。又有瀾滄江-湄公河與老、緬、泰、越、柬水路相連,是打開南門、面向南亞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雲南對外開放的窗口。瀾滄亞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雲南對外開放的窗口。瀾滄江-湄公河被美譽為"東方多瑙河",是條經濟貿易的黃金水道,地理優勢、自然優勢得天獨厚。

西雙版納,群山高聳,雄偉壯觀,森林密布,山丘綿延。全州總面積19112。5平方公里,平壩面積僅佔5%。轄一市二縣40多個鄉鎮,總人口82萬餘人,居住著傣、漢、哈尼、拉祜、彝、布朗、基諾、瑤等13個民族 。傣族是主體民族,近30萬人。

西雙版納,歷史悠久,古時稱勐泐,漢代時期屬永昌郡(今保山)管轄,到三國時設置過南涪縣,到唐宋時期分歸"南詔國"統治,元朝於公元1296年設置徹里路軍民總管府。1327年改置徹里軍民宣撫司。隨後又改成車里軍民府,車里宣慰使司,直到民國初年(1912)改置普思沿邊行政總局,隸屬普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於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西雙版納有橡膠、茶葉、甘蔗、香料、南葯、熱帶水果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產品,旅遊資源更富有特色,令人陶醉,目前,已開辟了""713原始森林公園、野象觀察台、植物園、熱帶雨林奇觀、民族旅遊村等景點120多個,被國務院落列為我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的三個重點旅遊開發區之一,是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現已與老、緬、泰等國開通了邊境旅遊,並即將開通國際航班。西雙版納將成為與東南亞旅遊市場接軌的中心樞紐。

當你邁進西雙版納在域 的時候,首先感到是進入了一個綠色的世界,原始森林、橡膠林、果木林、香蕉林、茶山……構成了一幅幅綠海、淥浪的畫面,綠濤將涌進你的心裡;身材苗條的傣家少女,秀麗清純,披著美麗的長發,風姿翩翩;還有那豐富獨特的民族風俗,使外來遊客嘖嘖贊美。

"九五"期間,西雙版納將實施科教興州和開放兩大戰略目標,積極爭取昆明-曼谷的公路,鐵路建設,盡快開通瀾滄江-湄公河全年水運能力,做好資源利用,經濟留易,跨國旅遊等,跨入21世紀西雙版納將更加繁榮和美麗。

西雙版納簡介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中國雲南省南端,是中國大地上一塊屈指可數的綠色寶地,境內保持完好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舉世聞名。以傣族為主的十多種世居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燦爛的民族文化,與綠色世界渾然一體,構築了蜚聲海內外的自然人文景觀,自八十年代初國家批准為對上開放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以來,西雙版納正向著建成「全國最大的熱帶森林公園」目標邁進。
西雙版納東、西、南三面與寮國、緬甸接壤,與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鄰近,6條公路通向境外,被譽為「東方多瑙河」的瀾滄江——湄公河與老、緬、泰、越、柬水路相連,是我國進 入東南亞各國最便捷的水陸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天,西雙版納正以它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旖旎神奇的熱帶、亞熱帶自然景光、濃郁多彩的民俗風情、璀璨悠久的民族文化、便捷順當的跨境出國通道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朋友,歡迎你來西雙版納來!

西雙版納在雲南的位置地圖(最南邊)
http://www.njchina.com/newhtml/9/2005-01-12/20050112054851.html
西雙版納地圖:
http://www.91trip.com/map/mapimages/viewpoint/109.gif
西雙版納介紹:
http://travel.yninfo.com/jddy/subject/6/index.html

這段時間來版納的話應注意保暖 四月份是潑水節

市裡

瀾滄江風光

瀾滄江發源於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經西雙版納流出境外。在西雙版納的流程為158公里。古時傣族稱「南蘭章」,意為「百萬大象繁衍的河流」。游覽瀾滄江可分上下兩段。 上段游覽線從景洪出發,逆水而上至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已漸漸收縮,最窄處僅20米左右。兩岸是參差不齊的大岩石,江水洶涌澎湃。 下段游覽線從景洪乘船而下,經橄欖壩至中、老、緬3國交界處。礁石林立,離開橄欖壩往下行駛,兩岸山勢險峻。 游覽提示:瀾滄江目前還未開通客運航班,只辦理包船業務。

野象谷

野象谷南距景洪市45公里,北距思茅市115公里,位於213國道西側,西雙版納的野象,主要集中生活在勐養自然保護區內。現在野象谷主景區內建起了游覽步行道、專供遊人觀看野象活動的的高架走廊、大樹旅館、森林酒吧。 勐養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中現存亞洲象近300頭,現馴養大象16頭(含表演象),是我國第一所馴象表演學校。每天上午11:00-12:00,下午2:00-3:00為遊客表演節目,不另收費,與大象合影每次收費10元。 中國的野象,目前僅存在於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之中。而西雙版納野象谷,是野象活動最為集中、頻繁的地方。因其方便的交通和獨特的熱帶森林景觀而成為近年來西雙版納的旅遊熱點,在那裡,遊客不僅可以看到野象,那獨具特色的熱帶雨林景觀,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 交通:在景洪客運站乘坐開往關坪的車,叫司機在三岔河野象谷停,票價12元。從思茅出發可乘開往景洪,勐臘的車。

門票:50元。熱帶雨林觀光索道,單程運行票價40元,約35分鍾,往返需60元。

打洛小鎮

打洛,傣語是聯合擺渡的渡口之意。從前,居住在這里的傣、布朗、哈尼等民族一起在江邊擺渡,故稱之為打洛。如今,各族人民昔日共同擺渡的渡口上已架起了一座長70多米的雙孔石拱橋,寬敞平坦的公路飛越打洛江直通園門橋。打洛是雲南省南部邊境線上的一個重鎮。位於昆洛公路的終點,已被列為省級口岸。它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及眾多的旅遊景區享譽中外。景洪——打洛旅遊專線是西雙版納州旅遊主線之一。這條旅遊主線,經勐海縣城、勐遮壩子、勐混壩子、最後到達打洛。途中景點有南糯山茶王樹、西雙版納民族茶文化樂園、省茶科所、勐海純樟林、曼壘白塔、曼短佛寺及寺前民俗村、景真八角享、勐邦天鵝湖、勐遮佛寺壁畫、曼洪瀑布、架松野生茶樹王、勐混白塔等。需要2天時間才能游完全部景點。

打洛目前已成為集跨國旅遊、邊境貿易為一體的滇南邊陲重鎮。在打洛邊境貿易開發區內辟有中緬旅遊村和邊貿街,中緬兩及其它國家的客商在那裡從事商貿活動。邊貿街上有緬甸玉石、泰國珠寶、法國化妝品和來自祖國各地的百貨商品。遊客可以在攤上挑選玉鐲、鑒別寶石、購買來自異國他鄉的商品。

打洛鎮政府建在打洛江畔,清澈的江水從鎮政府門前緩緩流初過,兩岸都是賓館酒樓和居民住宅 ,那江水便成了一個天然浴場。傣女浴江便成了打洛必不可少的一景。每當夕陽西下,華燈放之時,江岸上的賓館酒樓霓虹閃爍,在江中投下五彩繽紛的倒影。此時的打洛江中就會出現頭裹花裙浸水浴身的傣女,江上光波動盪不停,人影綽約、虛虛幻幻,似臨神界仙境,那迷人的景緻會使遠方來客流連忘返。

周恩來總理紀念碑

建在景洪城西熱帶作物研究所右側面。此所建於1953年9月。這塊佔地數百畝的科研基地,種植著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薈萃了熱帶作物的精華。在科研樓後面有一片橡膠林,膠林里立著一塊紀念碑,是由上海同濟大學教授設計的、印象派的大型雕塑佳作「周恩來總理紀念碑」。是為了紀念1961年周總理和緬甸當時的總理吳努在那裡舉行會晤而建立的,它是中緬兩國友好往來的見證碑。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西園)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湄公河的支流羅梭江所環繞的半島上。

它在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領導下於1959年創建 ,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獨立科研機構。經過三代科研人員40年的艱苦創業和辛勤耕耘,現已建成棕櫚植物園、百竹園、榕樹園、奇花異卉園、名人名樹園、 蔭生植物園等20多個園林景觀優美、科學內涵豐富的植物專 類園區,收集了四千餘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熱帶植物,是一 個集科學研究、植物種質保存和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最理想的場所。

在這片園地里,「板根現象」、「老莖生花」 、 「絞殺現象」 、「獨樹成林」、「飛舞具藤」、「空中花園」 等熱帶雨林奇觀比比皆是,隨處可見,每一種植物都凝聚了自然進化的歷程,是珍貴的自然遺產。

空中走廊

位於勐臘縣城以東20公里的原始濕潤雨林內,生長著一棵40-70米高的望天樹,架設在望天樹上的「空中走廊」,全長2.5公里,它把公路兩旁的原始森林連接起來,可在廣闊的視野上盡情地領略熱帶雨林的奇異風光。 此外,林間還修了一條1000多米的石板游覽道與空中走廊形成了林上、林下的立體環形游覽線。 交通:從景洪客運站乘車到勐臘,票價29元,叫人力車到武裝部(1元),再乘空中走廊專線車可到,票價10元。 門票:20元 開放時間:8:00-18:00

西雙版納傣族園

位於西雙版納橄欖壩,景區內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佔地面積3.36平方公里,預計投資1.5億元人民幣,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資4200萬元,已完成土地徵用,道路修建,旅遊購物區地下水管、電線的埋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旅遊景區大門樓、迎賓廣場、老景區的包裝、村寨旅遊線路、江邊活動區、旅遊購物區、燒烤場、潑水廣場、大型露天劇場 。已於99年8月1日開門迎客。

迎賓廣場:對遊客進入傣族園進行傣家禮儀歡迎。

曼松滿古佛寺: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西雙版納最古老的佛寺之一,主要向遊客展示佛教文化活動,如賧佛、頌經、拜佛等活動。

傣家村寨參觀:主要向旅客展示傣家民居、庭院風光,體驗傣家生活習俗,感受做一天傣家人的生活樂趣。

江邊活動區:村民大規模的節慶活動區,用於放高升、燃發孔明燈、斗雞等民俗活動。

趕擺購物區:賣傣家燒烤、織綿、民間工藝品、傣包、木雕藝術品等,品茗版納名茶的茶道欣賞,品嘗傣家特色的風味餐廳。

潑水廣場:景區主要活動區,每天舉行上100人專業潑水隊伍的大型露天劇場。

園內傣族自然村:大型潑水活動,讓遊客直接參與,體驗天天潑水節的樂趣,感受傣家潑水節的熱烈場面。

露天劇場:以歌舞的形式真實准確地反映傣族傳統文化精粹,再現傣王招親的歷史淵源,反映傣家生活習俗,100餘名演員,規模宏大,場面壯觀。

傣族園二期工程預計投資6000萬元,將建成民俗旅遊渡假區,大型游樂園。

住宿

推薦住宿地點:西雙版納農墾分局科技培訓中心招待所,標間50元左右,空調,24小時熱水 其他賓館一般在100元左右。


以傣味和湘菜為主

湘菜:宣慰大道
傣味分布的比較散 一般在傣族寨子吃得到比較地道的。

版納歡迎你!

⑽ 中國古代新疆地區是綠洲,為什麼現在變成沙

樓下說得對,關鍵是人多了,自然資源的開發、資源消耗就會增加;隨著生產力和生產水平的提高和工業化的加快,人的需求就會增加,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就會加劇;新疆歷史上是游牧區,逐水草而居,草原綠洲會在牧民轉場過程中得到自我修復,綠洲退化的速度很慢。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些地方古代是片綠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返華機票是多少 瀏覽:451
英國短毛貓一天能吃多少豬肉 瀏覽:259
韓國為什麼要伊朗道歉 瀏覽:382
英國中午和晚上基本上吃什麼 瀏覽:942
在印尼怎麼用當地卡 瀏覽:540
印度靶向葯怎麼治療 瀏覽:252
伊朗一億里亞爾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871
阿曼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685
怎麼加入中國籍 瀏覽:591
98印尼事件政府做了什麼 瀏覽:958
義大利法西斯為什麼弱 瀏覽:937
印度歌曲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 瀏覽:998
義大利面配的醬料怎麼製作 瀏覽:609
印度是什麼級別的 瀏覽:696
義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亞是什麼意思 瀏覽:539
英國人為什麼要去巴黎 瀏覽:212
新中國成立以後發行了多少郵票 瀏覽:395
中國球王年薪是多少 瀏覽:347
義大利護膚品的品牌有哪些牌子 瀏覽:179
東興市還有多少越南人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