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江西省十大窮縣
江西省十大窮縣?江西最窮的十個縣:
1、興國縣:17599元
位於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興國是中國著名的蘇區模範縣、紅軍縣、中國烈士第一縣和譽滿中華的將軍縣。
2、永新縣:17485元
永新縣,江西省吉安市轄縣,地處江西西部邊境,羅霄山脈中段。
3、修水縣:17301元
修水縣是江西省面積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縣,是江西省地區副中心城市和九江市域副中心城市。
4、寧都縣:16040元
寧都縣 江西贛州市轄縣,三國孫吳嘉禾五年(236)建縣。
5、安遠縣:15130元
安遠縣位於江西省南部。東毗會昌、尋烏縣,南鄰定南縣,西連信豐縣,北接於都、贛縣。東西寬約48.8千米,南北長約84.6千米。
6、石城縣:14663元
石城縣是江西省贛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北部,東鄰福建省寧化縣,南抵瑞金市及福建省長汀縣,西毗寧都縣,北靠撫州市廣昌縣。
7、樂安縣:14229元
2015年,樂安縣年生產總值為47.10億元,位列第93名。統計人口總數為37萬
8、鄱陽縣:13644元
鄱陽縣,古稱番(pó)邑,饒州,漢時更名鄱陽縣。
9、余干縣:13286元
余干縣,江西上饒市轄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東與萬年縣接壤,西連南昌、進賢縣,南與余江縣、東鄉縣毗鄰,北鄰鄱陽縣、都昌縣,全縣通行贛語。
10、都昌縣:13059元
都昌縣,別名「梟陽」,江西省九江市下轄縣,自漢高祖六年設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江西18個文明古縣之一,孕育了東晉大司馬陶侃、南宋愛國丞相江萬里等名人。
江西最富的十個縣:
1、昌江區:128571元
昌江區是江西省景德鎮市下轄的一個區。地處景德鎮市西南部,以「昌江」而得名。
2、潯陽區:118132元
潯陽區,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市轄區、市中心城區,是九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科教和交通中心。
3、廬山區:95243元
廬山區,現已撤銷;現為濂溪區。原江西省九江市的市轄區,緊靠九江市中心,北瀕長江,東臨鄱陽湖,南依旅遊避暑勝地廬山。
4、共青城市:93170元
共青城市位於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鄱陽湖之濱,廬山南麓,是昌九一體化重要戰略支點城市。
5、青雲譜區:87615元
青雲譜區位於南昌市區的南部,面積43.17平方千米。
6、渝水區:86187元
渝水區是江西省新余市市轄區。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新余市東部,袁河中下游,新余城區所在地。
7、月湖區:86014元
月湖區位於鷹潭市中部,信江中下游,東、南鄰貴溪市余家鄉,北鄰貴溪市鴻塘鎮,西連余江縣洪湖鄉。
8、青山湖區:84388元
青山湖區是江西省南昌市下轄的一個區。位於江西省省會南昌市城東,贛江下游,青山湖畔。
9、西湖區:81847元
西湖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中心城區。素有「千年南昌看西湖」的美譽,西湖區面積為39.2平方千米。下轄10個街道、1個鎮和1個農場 。
10、灣里區:74466元
灣里區位於南昌西郊,距市中央18千米。東南鄰新建縣,西毗安義縣,北接永修縣。全區總面積251平方千米。
⑵ 河南最窮的10個縣排名
河南最窮的10個縣排名:欒川縣、嵩縣、汝陽縣、宜陽縣、洛寧縣、魯山縣、封丘縣、范縣、台前縣、盧氏縣。
1.欒川縣
欒川縣是河南省西部的一個縣級城市,它的總面積有2477平方千米,縣上共有12個鎮,鎮里有213個行政村,幾乎90%的人口都是農業人口,欒川縣獲得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生態縣和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等稱號。
2.嵩縣
嵩縣是河南省西南部的一個縣級城市,總面積足足有3009平方公里,但是它的地理位置位於嵩山的周圍,所以許多居民都居住在深山區,也因為如此,它的礦資源比較豐富,特別是鉬的儲量,是全國第一。
3.汝陽縣
汝陽縣是河南省中西部的一個縣級城市,它是中國歷史名酒杜康酒的發源之地,因為該地區的地形非常復雜,所以形成了許多著名的景點和景觀,有西泰山、恐龍谷漂流還有恐龍國家地址公園。
4.宜陽縣
宜陽縣是河南省西部的一個縣級城市,它的總面積有1616.8平方公里,宜陽縣的土地資源非常的豐富,所以種植了許多農作物,小麥、玉米、豆類和水稻都有種植,農業發展的非常好。
5.洛寧縣
洛寧縣是河南省西部的一個縣級城市,它的總面積有2306平方公里,非常的大,它的地勢起伏非常的大,所以有許多自然景觀,建成了知名的神靈寨風景區這個風景旅遊區,景區內有4000多年歷史的洛寧淡竹。
6.魯山縣
魯山縣是河南省中西部的一個縣級城市,它的總面積有2432.32平方公里,這里還是秋戰國時期思想家墨子的出生地,所以這里有著許多歷史悠久的文物和古跡,還有自然的風景名勝區。
7.封丘縣
封丘縣是河南省東北部的一個縣級城市,它的總面積為1220.5平方公里,該縣注重於農業發展,是中國石榴的盛產之地,還種植了大量優質的小麥和水稻,是全國的商品糧基地縣之一。
8.范縣
范縣是河南省東北部的一個縣級城市,它的總面積只有617平方公里,該座城市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這里擁有著大量的文物古跡和歷史文化,還有各種名人的古墓。
9.台前縣
台前縣是河南省東北部的一個縣級城市,它的總面積只有454平方公里,這里孕育了許多古代歷史人物,特別是新中國的一些革面先輩,這里還專為這些名人們建立了革命文物保護區。
10.盧氏縣
盧氏縣是河南省西部的一個縣級城市,它的總面積足足有4004平方公里,面積非常的大,這里有著著名的豫西大峽谷和雙龍灣風景區,吸引了許多遊客們來觀覽,旅遊產業非常發達。
⑶ 海南最窮的縣是哪個縣
海南最窮的縣是五指山。五指山市聽起來比較熟悉,五指山市位於海南島中南部腹地,是海南島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市區海拔328.5米,是海南島海拔最高的山城。五指山周圍群山環抱,森林茂密,是有名的「翡翠山城」。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有「天然別墅」之稱。然而經濟上卻是國家級貧困縣。
海南省,簡稱瓊,別稱瓊州,位於中國南端。海南省是中國國土面積(陸地面積加海洋面積)第一大省,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島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
拓展資料:
1、海南省最窮的四個地方,第一是五指山,第二是白沙。白沙黎族自治縣位於海南島中西部,北緯18°56'-19°29',東經109°02'-109°42',是中國海南省的一個自治縣。東與瓊中縣為依,東南與五指山市交界,南與樂東縣相連,西與昌江縣接壤,北與儋州市毗鄰,自治縣人民政府駐牙叉鎮。第三是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位於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南麓,山清水秀,風景秀麗。地處海南省南部內陸,東接陵水縣,南鄰三亞市,西連三亞市、樂東縣,北依五指山市、瓊中縣。縣境東西寬49公里,南北長54公里,總面積1166.6平方公里,占海南省陸地總面積的3.42%。第四是瓊中地處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北麓。全境東西長79.22公里,南北寬76.69公里,面積2704.66平方公里。縣政府駐營根鎮,北距海口市136公里,南至三亞市165公里,東抵萬城鎮90公里,西離那大鎮84公里。海榆中線橫貫全境,公路網成輻射狀向四周展開,是海南島公路南北、東西走向的交通樞紐,每日均有班車通達全島各地。
2、海南最富裕的市縣不是海口也不是三亞,而是海口旁邊的澄邁縣。據海南統計局公布,2020年各市縣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數據,澄邁以年平均工資102995元,排在全省第一名,其次是昌江93291元,排第三的是三亞93152元。澄邁不僅工資收入排在第一,GDP增速也是全省第一。據官方報道,2020年澄邁縣的財政收入56.5%來自老城生態軟體園,整個園區貢獻了53.16億元的稅收!成為澄邁縣稅收主要支撐!之所以澄邁的人均工資能登頂海南,是因為老城生態軟體園聚集大量的IT人才,都是最高的人群,月薪1萬以上,直接拉高了澄邁的平均工資水平。
⑷ 中國最窮的縣排名
河 北 39 石家莊市(3):平山縣、靈壽縣、贊皇縣
張家口市(1 O):康保縣、張北縣、陽原縣、赤城縣、沽源縣、懷安縣、崇禮縣、
尚義縣、蔚縣、萬全縣、(涿鹿縣趙家蓬區)
承德市(6):平泉縣、灤平縣、隆化縣、豐寧縣、圍場縣、寬城縣
秦皇島市(1):青龍縣
保定市(4):阜平縣、淶源縣、順平縣、唐縣
滄州市(6):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南皮縣、獻縣、孟村縣
衡水市(2):武強縣、武邑縣
邢台市(3):臨城縣、廣宗縣、巨鹿縣
邯鄲市(4):魏縣、大名縣、涉縣、廣平縣
山 西 35 太原市(1):婁煩縣
大同市(5):天鎮縣、靈丘縣、陽高縣、廣靈縣、渾源縣
朔州市(1):右玉縣
長治市(3):平順縣、武鄉縣、壺關縣
忻州市(11):神池縣、五寨縣、五台縣、偏關縣、靜樂縣、繁峙縣、河曲縣、保德縣、
岢嵐縣、代縣、寧武縣
晉中市(2):和順縣、左權縣、
臨汾市(5):大寧縣、永和縣、隰縣、汾西縣、吉縣
運城市(1):平陸縣
呂梁地區(5):中陽縣、興縣、臨縣、方山縣、嵐縣、石樓縣
內蒙古 31 呼和浩特市(3):托克托縣、和林縣、清水河縣、
包頭市(1):固陽縣
赤峰市(8):寧城縣、林西縣、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漢旗、翁牛特旗、
克什克騰旗、巴林右旗
通遼市(2):庫倫旗、奈曼旗
鄂爾多斯市(5):准格爾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前旗、杭錦旗
興安盟(2):科右中旗、扎賚特旗
錫林郭勒盟(2):多倫縣、太僕寺旗
鳥蘭察布盟(8):武川縣、商都縣、化德縣、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後旗、
四子王旗、達茂旗
吉 林 8 白城市(3):大安市、鎮賚縣、通榆縣
白山市(1):靖宇縣
延邊州(4):汪清縣、安圖縣、龍井市、和龍市
黑龍江 14 哈爾濱市(1):延壽縣
齊齊哈爾市(3):拜泉縣、甘南縣、泰來縣
大慶市(2):林甸縣、杜蒙縣
鶴崗市(1):綏濱縣
佳木斯市(5):同江市、樺南縣、樺川縣、撫遠縣、湯原縣
雙鴨山市(1):饒河縣
綏化市(1):蘭西縣
安 徽 19 合肥市(1):長豐縣
阜陽市(4):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利辛縣
安慶市(5):太湖縣、宿松縣、樅陽縣、岳西縣、潛山縣
六安市(6):壽縣、霍山縣、霍邱縣、裕安區、舒城縣、金寨縣
巢湖市(1):無為縣
池州市(1):石台縣
宣城市(1):涇縣
江 西 21 九江市(1):修水縣
萍鄉市(1):蓮花縣
贛州市(8):安遠縣、贛縣、寧都縣、尋烏縣、興國縣、於都縣、會昌縣、上猶縣
上饒市(4):上饒縣、波陽縣、余干縣、橫峰縣
撫州市(2):廣昌縣、樂安縣
吉安市(5):永新縣、遂川縣、井岡山市、吉安縣、萬安縣
河 南 31 三門峽市(1):盧氏縣
洛陽市(5):汝陽縣、洛寧縣、嵩 縣、宜陽縣、欒川縣
新鄉市(1):封丘縣
安陽市(1):滑縣
濮陽市(2):台前縣、范縣
開封市(1):蘭考縣
商丘市(4):虞城縣、睢縣、民權縣、寧陵縣
平頂山市(1):魯山縣
南陽市(4):桐柏縣、淅川縣、南召縣、社旗縣
信陽市(5):淮濱縣、新縣、商城縣、固始縣、光山縣
周口市(2):沈丘縣、淮陽縣
駐馬店市(4):確山縣、平輿縣、上蔡縣、新蔡縣
湖 北 25 十堰市(6):丹江口市、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
孝感市(2):大悟縣、孝昌縣
黃岡市(5):麻城市、紅安縣、蘄春縣、英山縣、羅田縣
黃石市(1):陽新縣
宜昌市(2):秭歸縣、長陽縣
恩施州(8):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恩施市、宣恩縣、來鳳縣、成豐縣、鶴峰縣
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1):神農架林區
湖 南 20 張家界市(1):桑植縣
益陽市(1):安化縣
岳陽市(1):平江縣
郴州市(2):桂東縣、汝城縣
永州市(2):新田縣、江華縣
邵陽市(3):隆回縣、城步縣、邵陽縣
懷化市(2):沅陵縣、通道縣
婁底市(1):新化縣
湘西州(7):古文縣、瀘溪縣、保靖縣、永順縣、鳳凰縣、花垣縣、龍山縣
廣 西 28 南寧市(4):馬山縣、天等縣、隆安縣、龍州縣
桂林市(1):龍勝縣
柳州市(4):忻城縣、融水縣、三江縣、金秀縣
百色市(10):凌雲縣、樂業縣、平果縣、德保縣、田林縣、西林縣、田東縣、靖西縣、
那坡縣、隆林縣
河池市(9):天峨縣、鳳山縣、南丹縣、東蘭縣、環江縣、羅城縣、巴馬縣、
都安縣、大化縣
海 南 5 保亭縣、瓊中縣、五指山市、陵水縣、白沙縣
重 慶 14 城口縣、巫溪縣、巫山縣、奉節縣、雲陽縣、開縣、萬州區、秀山縣、黔江縣、
酉陽縣、彭水縣、石柱縣、武隆縣、豐都縣
四 川 36 廣元市(3):蒼溪縣、朝天區、旺蒼縣
南充市(4):閬中市、儀隴縣、嘉陵區、南部縣
廣安市(1):廣安區
樂山市(1):馬邊縣
瀘州市(2):古藺縣、敘永縣
宜賓市(1):屏山縣
巴中市(3):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
達州市(2):宣漢縣、萬源市
阿壩州(3):壤塘縣、黑水縣、小金縣
甘孜州(5):石渠縣、理塘縣、雅江縣、新龍縣、色達縣
涼山州(11):美姑縣、金陽縣、昭覺縣、布拖縣、雷波縣、普格縣、喜德縣、鹽源縣、
木里縣、越西縣、甘洛縣
貴 州 50 六盤水市(3):盤縣、六枝特區、水城縣
遵義市(5):正安縣、習水縣、道真縣、務川縣
安順市(4):普定縣、紫雲縣、關嶺縣、鎮寧縣
畢節地區(5):大方縣、織金縣、赫章縣、納雍縣、威寧縣
銅仁地區(7):石阡縣、德江縣、印江縣、沿河縣、松桃縣、江口縣、思南縣
黔東南州(1 4):從江縣、施秉縣、麻江縣、台江縣、天柱縣、黃平縣、榕江縣、
劍河縣、三穗縣、雷山縣、黎平縣、岑鞏縣、丹寨縣、錦屏縣
黔南州(6):荔波縣、三都縣、長順縣、獨山縣、羅甸縣、平塘縣
黔西南州(7):望謨縣、睛隆縣、興仁縣、普安縣、冊亨縣、貞豐縣、安龍縣
雲 南 73 昆明市(3):東川區、祿勸縣、尋甸縣
曲靖市(2):富源縣、會澤縣 』
保山市(3):施甸縣、龍陵縣、昌寧縣
昭通市(10):昭陽區、魯甸縣、巧家縣、鹽津縣、大關縣、永善縣、威信縣、綏江縣、
彝良縣、鎮雄縣
麗江市(2):寧蒗縣、永勝縣
思茅地區(8):墨江縣、景東縣、鎮沅縣、江城縣、孟連縣、西盟縣、瀾滄縣、普洱縣
臨滄地區(7):永德縣、鳳慶縣、滄源縣、鎮康縣、雲縣、臨滄縣、雙江縣
德宏州(1):梁河縣
怒江州(4):瀘水縣、蘭坪縣、貢山縣、福貢縣
迪慶州(3):維西縣、香格里拉縣、德欽縣
大理州(9):漾濞縣、鶴慶縣、彌渡縣、南澗縣、巍山縣、永平縣、雲龍縣、
洱源縣、劍川縣
楚雄州(6):雙柏縣、南華縣、大姚縣、姚安縣、武定縣、永仁縣
紅河州(6):屏邊縣、金平縣、瀘西縣、元陽縣、紅河縣、綠春縣.
陝 西 5 O 延安市(6):子長縣、安塞縣、延長縣、延川縣、吳旗縣、宜川縣
銅川市(3):耀縣、宜君縣、印台區
渭南市(3):畲陽縣、蒲城縣、白水
咸陽市(5):永壽縣、彬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
寶雞市(3):麟游縣、太白縣、隴縣 、
漢中市(5):洋縣、西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
榆林市(1 0):清澗縣、子洲縣、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橫山縣、
靖邊縣、定邊縣、府谷縣
安康市(8):漢濱區、漢陰縣、寧陝縣、紫陽縣、嵐皋縣、鎮坪縣、甸陽縣、白河縣
商洛市(7):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
甘 肅 4 3 蘭州市(1):榆中縣
白銀市(1):會寧縣
天水市(6):武山縣、清水縣、甘谷縣、張家川縣、秦安縣、北道區
武威市(3):天祝縣、古浪縣
慶陽市(5):華池縣最新國家級貧困縣名單出爐!
⑸ 中國十大貧困縣
1、康保縣;
這是河北省張家口市下面的一個縣城,人口大概28萬左右,大部分都是農民,醫療條件非常差,一些基本的生活設施也不全面,都是住的那種土房子,是中國十大特級貧困縣之一。
這里所有的農民人均年收入不超過4千塊錢,目前國家對這個地方進行了扶貧政策,人們的生活才得到些許的改善。
2、美姑縣;
在四川大涼山區美姑縣住著一些特別貧困的村民,這個拉木阿覺鄉馬依村裡面的人連吃一口米飯都是很奢侈的事情,肉一年能吃2次就很不錯了。村民主要靠農業謀生。
3、昭覺縣;
這也是的大涼山那邊山區的一個貧窮縣,這里長期遭受自然災害,當地的村民飽受痛苦,山高路遠,走到一個小鎮上都要2個小時,是四川彝族最貧窮落後的地方,當地農民的主要以農業為主,
4、彭陽縣;
這是寧夏那邊的一個貧窮縣,佔地面積約2529.10平方公里總共有3個鎮9個鄉村。
總人口26萬左右。主要是靠農業為生,種一些小麥、玉米之類的,但是不幸的是這里經常發生乾旱所以農民們經常缺水,沒有水喝。農作物也沒什麼收成,導致一直都是那麼的貧困潦倒。
5、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
這是青海省下面的一個自治州下面的小縣城,那裡氣候十分惡劣,而且之前還發生過地震,人們的生活環境很差。
這里氣溫非常低溫差很大,經常下雨非常的寒冷,穿著厚厚的大棉襖裹著,而且每次下雨就很久很久,很少看到晴天,雖然是在北方,卻總是下著雨,那裡的村民也是十分的貧苦,飢寒交迫的生活環境。
6、畢節市大方縣;
大方縣這個縣城有所村非常落後,居住環境十分惡劣,房子破破爛爛的,下雨就會成水簾洞,讓人看了十分心寒,有些村民凍得全身發抖,小孩子凍得實在受不了就大哭。出行更是難上加難。
7、山西省呂梁市興縣;
這個縣佔地面積約3170平方公里,氣候環境非常差,很冷,幾乎全年氣溫沒超過8度,目前國家也是在大力扶持這個縣城裡面貧窮的孩子們讀書。這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家裡只剩下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基本沒有什麼能力掙錢養家,一年能解決一家子的溫飽就很不錯了。
8、定西市漳縣;
這是甘肅省漳縣的一個貧困的縣,佔地面積約2165平方公里,人口20萬左右。這里有一個青瓦寺村那裡住著一些非常貧窮的人,生活基本上能解決溫飽就很不錯了,
9、舟曲縣;
這是位於甘肅省南藏族自治州下面的一個小縣城,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總共有2個鎮,17個鄉,大約人口在13萬左右。這里地理位置十分不好,地貌十分繁雜,而且自然災害發生頻繁。
10、涼山彝族布拖縣;
這是四川涼山彝族那邊的一個非常貧困的縣城,佔地面積約1680平方公里,人口大約14萬左右,其中貧困人口佔大多數,農民都是以種地為生,因為環境惡劣,而且四川那邊多發地震,對村民的生活質量影響很大。
⑹ 雲南最窮的三個縣是什麼
1、紅河縣有29.65萬人,但在這里森林資源卻十分豐富,雖然紅河縣的地理位置相當不錯,但當地的人口GDP在全省卻是排名倒數的。
2、第二座便是福貢縣,為雲南省怒江傈僳(lìsù)族自治州中部,地處高山峽谷之間,但是這里的交通卻十分的不發達,因此經濟也十分的落後,所以在雲南省最窮的幾個縣中,福貢縣一直都是榜上有名的。
3、鎮雄縣,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是雲貴川三省結合部,隸屬於雲南省昭通縣,鎮雄縣縣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而在歷史上更是與滇西的騰沖,共享有金騰越銀鎮雄的美稱。
雲南(簡稱雲或滇),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素有動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之稱,雲南即「彩雲之南」、「七彩雲南」。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東面是廣西和貴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西藏自治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擁有麗江古城、石林等旅遊景點。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開西地南夷,置縣24,雲南為其一。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姚州管羈縻州三十二;1950年3月,雲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⑺ 中國十大特級貧困縣都是哪裡
中國十大特級貧困縣:康保縣,美姑縣,彭陽縣,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畢節市大方縣,山西省呂梁市興縣,定西市漳縣,舟曲縣,涼山彝族布拖縣。
1、康保縣:這是河北省張家口市下面的一個縣城,人口大概28萬左右,大部分都是農民,醫療條件非常差,一些基本的生活設施也不全面,都是住的那種土房子。目前國家對這個地方進行了扶貧政策,人們的生活才得到些許的改善。
9、舟曲縣:這是位於甘肅省南藏族自治州下面的一個小縣城,大約人口在13萬左右。這里地理位置十分不好,地貌十分繁雜,而且自然災害發生頻繁。住在這個縣城的人有80%的人口都是很貧窮的。
10、涼山彝族布拖縣:這是四川涼山彝族那邊的一個非常貧困的縣城,人口大約14萬左右,其中貧困人口佔大多數,這里的地理環境很差,農民都是以種地為生,但是每年卻收獲不了多少糧食,因為環境惡劣。他們住的都是那種土房子,家裡面幾乎只有留守的兒童和老人。
⑻ 中國十大貧困縣
1.康保縣
2.張北縣
3.陽原縣
4.赤城縣
5.沽源縣
6.懷安縣
7.崇禮縣
8.尚義縣
9.儀隴縣
10.萬全縣
拓展資料:
1、貧困縣標准:以縣為單位,1985年年人均收入低於150元的縣,對少數民族自治縣標准有所放寬。1994年基本上延續了這個標准,1992年年人均純收入超過700元的,一律退出國家級貧困縣,低於400元的縣,全部納入國家級貧困縣。重點縣數量的確定採用「631指數法」測定:貧困人口(佔全國比例)佔60%權重(其中絕對貧困人口與低收入人口各佔80%與20%比例);農民人均純收入較低的縣數(佔全國比例)佔30%權重;人均GDP低的縣數、人均財政收入低的縣數佔10%權重。其中:人均低收入以1300元為標准,老區、少數民族邊疆地區為1500元;人均GDP以2700元為標准;人均財政收入以120元為標准。
2、關於貧困縣專家的建議:貧困縣名單只增不減,「榜單」十年未變,專家建議取消評定
中國扶貧開發政策已經歷三次較大調整。當時確立的貧困縣政策的確成效顯著,但行至今日,也暴露出已「脫貧縣不願摘帽」、「爭當貧困縣」等問題。受訪專家建議,貧困縣政策思路應做大調整,取消劃定貧困縣,未來工作著力推進脫貧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貧困縣名單只增不減「榜單」十年未變,中國大規模扶貧開發政策的調整始於1986年,從上到下正式成立了專門扶貧機構,確定了開發式扶貧方針,並劃定了258個國家級貧困縣。
1993年,「八七」扶貧攻堅計劃開始制定和實施。盡管農村貧困人口已從1985年的1.25億減少至1993年的8000萬,但國定貧困縣的數量卻在那時增加到592個。財政部農業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這是由於貧困縣不願放棄到手的各種補貼和優惠資源。這一階段,中西部地區的國定貧困縣數量也增至82%。
2001年5月,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頒布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對21世紀初的扶貧戰略做出全面描述。以此為標志,中國扶貧開發工作進入下一階段。此時扶貧政策的一個顯著變化是,扶貧對象改變了過去以貧困縣為基本扶持單位的做法,而將扶貧開發重點轉向了14.8萬個貧困村,這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貧困縣以外的貧困人口享受不到扶貧政策和資金的狀況。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重新認定的592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取消了沿海發達地區的所有國定貧困縣,增加了中西部地區的貧困縣數量,並保持總數不變。業內人士認為,將國定貧困縣改為扶貧開發重點縣可讓非貧困縣中的貧困人口也享受到扶貧資源。
⑼ 中國最窮的縣在哪裡
沒有最窮,只有更窮。如果以'幾乎非人類的生活'為標准:貴州省大方縣,山西省呂梁地區興縣。
有人說世界上最窮的地方就是中國,中國最窮的地方是甘肅,甘肅最窮的地方就是隴西
以下是2005年最新消息,至於哪個地方最窮?窮到什麼程度,請自己判斷:
人民網>>經濟>>國內
國家統計局:各地區城鎮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況
2005年12月22日10:59
各地區城鎮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況
(2005年11月)
地區 調查戶數(戶) 平均每戶家 平均每戶就業 平均每人月總 平均每人月可支配
庭人口(人) 人口(人) 收入(元) 收入(元)
全國 54495 2.95 1.52 912.52 843.83
北京 2000 2.91 1.63 1635.95 1480.68
天津 1500 2.92 1.47 1092.01 1010.35
河北 2380 2.9 1.5 794.45 749.86
山西 1810 2.96 1.47 814.21 760.7
內蒙古 2420 3.22 1.69 744.83 712.79
遼寧 3650 2.83 1.41 847.99 787.13
吉林 1450 2.92 1.52 776.45 745.46
黑龍江 2150 2.83 1.32 753.61 709.04
上海 1000 3.01 1.55 1641.12 1479.23
江蘇 5000 2.9 1.42 1068.61 977.25
浙江 4150 2.79 1.45 1324.94 1207.57
安徽 2150 2.94 1.54 748.26 689.96
福建 1700 3.03 1.6 1058.44 964.58
江西 1280 2.86 1.51 708.22 678.5
山東 2800 2.91 1.69 957.55 883.89
河南 2406 2.95 1.52 751.2 708.72
湖北 1800 2.98 1.52 743.51 691.56
湖南 1250 2.93 1.46 770.06 724.36
廣東 1600 3.26 1.72 1261.74 1141.95
廣西 900 2.96 1.52 785.71 728.87
海南 600 3.58 1.56 682.08 633.18
重慶 300 3.13 1.63 896 826.43
四川 2100 2.85 1.42 709.53 656.31
貴州 1189 3.03 1.44 662.31 643.37
雲南 1600 2.95 1.33 823.22 759.48
西藏 100 3.41 1.7 884.07 786.37
陝西 1450 2.94 1.46 687.7 639.35
甘肅 880 2.89 1.52 795.21 743.72
青海 550 3.06 1.34 753.67 693.38
寧夏 950 2.87 1.32 755.76 702.98
新疆 1380 3.01 1.5 740.19 6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