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粥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粥

發布時間:2022-06-30 12:51:42

Ⅰ 「粥」還分種類,為什麼!

因為熬的粥材料不同,熬法不同,煮出來的粥也就不同,所以會分種類。

Ⅱ 誰能告訴我粥的歷史故事嗎也及它們典故:謝謝

1、范仲淹食粥

范仲淹家裡貧窮,他在南都學院讀書時,天天煮米,來做一大鍋粥,經過一晚上的凝固後,用刀切成四塊,早晚各拿兩塊,和一些腌菜吃。留守有個兒子和他一起學習,那個留守的兒子要回到家鄉陪父親,臨走前送給范仲淹一些美味菜餚。但范仲淹放在了一邊,不久後食物全腐爛了。

留守的兒子說:「家父聽說你過得清淡貧苦,送來這些吃的,可你為什麼不吃呢?」范仲淹說:「不是我不感謝你們的好心,只是因為我吃粥吃久了,心裡安定,你如今要我享用如此豐盛的飯菜,以後的日子裡我怎麼會平靜安心得再吃下這些粥呢?」

2、吃粥

北宋時期潮州地方先賢吳復古很重視粥的養生作用,說白粥可以「推陳致新,利膈益胃。」吳復古是揭陽縣蓬州郡人(今屬汕頭市),和蘇東坡一家交好,做過皇帝的老師。吳復古喝粥養生的理論,在潮州地區影響很大,喝粥的傳統也就從那時一直保持了下來。

這其中和潮州人的飲食習慣也有很大關系,北方人、廣府人習慣以干飯充飢,喝粥只是補充,而潮州人則是一日三餐都喝粥,粥水就是他們的主食。這樣的飲食習慣也讓潮州人對粥的製作窮盡技巧、精益求精,好喝養人的潮州白粥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誕生並發揚光大的。

(2)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粥擴展閱讀:

喝粥的益處:

1、消宿食,吃粥能夠溫暖人的脾胃,幫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積食。

2、辭清,吃粥的人,氣息沒有凝滯的現象,說話的聲音清晰,昂揚。

3、除飢,吃粥能夠充實人的口腹,讓飢餓感馬上消除。

4、消渴,吃粥能夠讓人喉吻沾潤,乾渴的感覺得以消除。

5、容易消化,白米熬煮溫度超過60攝氏度就會產生糊化作用,熬煮軟熟的稀飯入口即化,下肚後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

Ⅲ 中國傳統粥一共有幾種

共54種小孩吃粥,分3次發,一次發不了。^_^
17.青菜冬菇粥
青菜擇嫩葉洗凈煮軟後切碎,冬菇泡透,切成細粒。大米泡1-2小時後加入冬菇煮40分鍾。然後加入碎青菜,再煮10分鍾即可。有補充營養,預防佝僂病功效。

18.魚肉鬆粥
粥熬至粘稠,放入開水燙過的菠菜碎葉,再加魚肉鬆,調勻,大點的寶寶可以放點鹽,用小火煮幾分鍾即可。健胃,開胃,補血。魚肉鬆含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磷、鐵和維生素等,是寶寶補充蛋白質和鈣質的良好來源。

19.魚肉粟米粥
將米浸1小時,熬至粘稠,將粟米放入,將魚肉搗碎後放入粥肉煮會兒即可。粟米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E、葉酸等營養物質。有安眠、防止消化不良功效。

20.白果粥
此粥可供6個月以上嬰幼兒食用,其營養豐富,食用幾天後即可使小兒的營養不良症有所好轉。

原料:白米250克,白果150克,腐竹50克,麥片20克,醬油10克,鹽少許。
Qxiu.com-1-家
製作:Qxiu.com-2-家
1、 將米洗凈,用少許鹽拌勻。Qxiu.com-3-家
2、 白果去殼,切開,去掉果中白心;腐竹用溫開水泡軟,用刀剁碎。Qxiu.com-4-家
3、 清水3500克放入鍋內,用旺火煮沸後,下米、白果和腐竹同煮,煮半小時後,用凈紗布包住麥片,放進粥鍋內再煮半小時,米爛後,取出麥片渣包,即成。Qxiu.com-5-家
4、 注意米和腐竹都要煮爛,以利寶寶食用。

21.給貧血寶寶吃的肝末粥

做法很簡單,一種方法是把凍過的豬肝用勺子刮成末,同米一起煮,半熟時放一些碎青菜或西紅柿。粥不膩,孩子也愛吃。
另一方法是將新鮮的豬肝切片,放在有水的小碗中捏擠,泥狀肝自然融在水裡,成片的肝可以炒了大人吃,碗中的肝泥給寶寶煮粥。

22.鈣質粥
適合年齡:0-6歲
原料:
大米2小匙,水120毫升,幼魚干1小匙。
製作:
將大米洗凈用水泡1-2小時,然後用旺火煮,鍋開後再用微火 煮40-50分鍾。幼魚干放入熱水中燙軟,濾去鹽後,將幼魚干用切刀切碎,放入粥鍋內煮10分鍾。

23.寶寶益智核桃仁粥
原料:山核桃仁20克(3-5個),粳米或糯米30克。
製作:先將米洗凈,放入鍋內,加水後微火煮至半熟;將炒熟的山核桃仁弄碎放入粥里,煮至粘稠。
營養小秘密:
核桃仁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鋅等微量元素,所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極為有益。需注意核桃含油脂較多,一次不要給寶寶吃太多,以免損傷脾胃功能。

24.西式牛奶白米粥
白米、牛奶、黃油及砂糖營養豐富,適合5個月以上嬰兒食用,可防治營養不良症。

原料: 白米100克,砂糖100克,牛奶300克,黃油10克。

製作: 把白米洗凈,投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旺火煮20分鍾,再加入牛奶、砂糖、黃油,煮到米爛即成。

特點: 軟糯爛熟,味微甜,香甜可口。

25.雞胗粉粥

原料:雞內金6克,干桔皮3克,砂仁1.5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

製作過程:

先將雞內金,桔皮、砂仁共研細末,再用水煮米成熟,粥成入三物粉三分之一量,加白糖適量,早晚食之。

特點:
消食健脾。適用於小兒因飲食不節,脾胃受損而引起肚腹脹大,面黃肌瘦,嘔吐時作,大便粘滯等「疳病」。

26.小魚蛋花粥

【材料】 飯1/2碗,水1杯,小魚10g,蛋1/2個

【做法】

1、將小孩用的飯碗裝1/2碗飯,與水1杯放入小鍋煮至爛。

2、取小魚10g,小煮一下,將1/2打散的蛋撒在上面攪拌即可。

27.雞肝糊

此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鋅及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1和尼克酸等多種營養素。尤以含鐵和維生素A較高,可防治貧血和維生素缺乏症,適宜4-6個月嬰兒食用。

原料:雞肝15克,雞架湯15克,醬油、蜂蜜各少許。

製作:1、 將雞肝放入水中煮,除去血後再換水煮10分鍾,取出剝去雞肝外皮,將肝放入碗內研碎。

2、 將雞架湯放入鍋內,加入研碎的雞肝,煮成糊狀,加入少許醬油和蜂蜜,攪勻即成。

特點:味甜咸,呈糊狀。

28.小米粥
原料:小米30-50克,紅糖適量。

製作過程:將小米如常法煮粥。加糖,做早餐食用。

特點:補中益氣,和脾益腎。適用於消化不良,食慾不佳,小兒疳積,及病後、產後體弱。

(註:小米,即粟米,《本草綱目》名該粥為「粟米粥」。)

29.田雞粥
原料:田雞1隻,大米50克,食鹽、蔥、姜少許。

製作過程:田雞去皮及內臟,與大米共煮作粥,加入調料調味即可。

特點:補虛羸,利水。適用於小兒腹大體弱,喜食生米等異物,皮膚乾燥,頭發焦枯等症。

30.番茄土豆雞肉粥 寶寶食譜適合9個月以上寶寶

材料:香米、雞脯肉、番茄、土豆、植物油、精鹽、蔥、姜、味精少許。

做法:

1 香米洗凈後用冷水泡2小時,雞脯肉剁成末,土豆洗凈煮熟後去皮且成小丁;番茄洗凈後用開水燙一下,去皮去蒂切成小丁。

2炒鍋加熱後放入植物油,將蔥姜放入鍋內,煸香後撈出,放入雞肉末,熟後推向鍋的一側,放入番茄丁煸炒至熟後將兩者混合在一起。

3 將香米放入鍋中加水煮,用旺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熬成粥,然後加入煸好的雞肉末、番茄丁、土豆丁繼續用文火熬5~10分鍾。

4 加入少許味精和鹽,繼續用小火煨至粥香外溢即可。

31.碎果仁麥片粥

原料:麥片50克、杏仁、核桃、腰果、花生各4顆。

製法:

1.將杏仁、核桃、腰果、花生洗凈後放入烤箱內烤熟。

2.用粉碎機將烤熟的果仁打成碎末。

3.麥片加水煮熟,加入打碎的果仁和少量糖拌勻即可。

小貼士:製作此粥也可使用燕麥片,但小包的速溶麥片由於含糖量較多,幫而不適合小寶寶食用。此外,在製作的時候注意要將果仁徹底粉碎。

32.南瓜粥

原料:南瓜20克,去皮切小薄丁,水3大匙,奶粉1大匙

做法:①、米和南瓜放入鍋內加水煮。

②、煮沸,轉小火,再煮20-30分鍾,粥爛即可。

33.花生紅棗蛋糊粥-寶寶佳品

原料:上好梗米100克,清水2500克,花生仁50克,紅棗5隻,雞蛋2隻。

腌料:鹽2克。

調料:蜂蜜100克。

製法:

1.梗米淘凈,用腌料腌漬60分鍾。花生米煮熟,去衣。

2.鍋內清水燒滾,方梗米、花生仁、紅棗,燒滾,用小火熬2小時,加蜂蜜,雞蛋液即成。

特點:香甜糯滑,醒脾和胃,適合寶寶的口味

34.土豆肉末粥

用料:大米50 g、土豆50 g、豬瘦肉25 g,植物油、精鹽、蔥末、五香面、味精各適量。

製法:

1、將土豆削皮洗凈,切成碎丁。

2、豬肉洗凈,成碎末。大米淘洗干凈。

3、起油鍋燒熱,放入蔥末、五香面爆鍋,速將肉末入鍋猛炒,待肉變色時,即加水及大米煮粥,米粒伸長後再加入土豆丁、精鹽,用小火煮爛為止,停火後加味精調味。

特點:香味濃厚、滑潤可口,含澱粉、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

35.排骨皮蛋粥

用料:大米100 g,小排骨200 g,松花蛋半個;蔥花少許,醬油、精鹽、花生油、味精各適量。

製法:

1、把小排骨洗凈,切成2cm長的小段,用醬油、鹽腌漬1小時,放入沸水中煮熟。

2、將松花蛋去殼,洗凈,切成小方塊。

3、把大米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煮,當米粥將熬好時,放入松花蛋丁、醬油、味精;另用炒鍋,放入花生油,炸蔥花成金黃色,出蔥香味時,倒入米粥中,至粥熬好以後,將排骨配到粥中,即可食用。

特點:適合6個月以上寶寶食用,可以滋陰養血、生津潤躁。

36.節爪雞肉粥仔

用料:

米2湯匙,熟雞胸肉1小塊,節瓜2片。

做法:

1.節瓜去皮洗凈。

2.雞胸肉剁至極爛。

3.米洗凈,加入浸過米面的清水浸1小時(米浸軟能加速煲爛)。

4.把3/4杯或適量的水,放人小煲內煲滾。放人米及浸米的水,節瓜也放人煲內煲滾,慢火煲成稀糊。取起節瓜壓成蓉放回粥內,雞肉也放人,煲成稀糊,加入極少的鹽調味。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嬰兒。

說明:

雞肉蒸熟剁爛,放入粥內不會結成團(生剁的雞肉則不易分散),喂給嬰兒較安全。節瓜要削去青色皮層,只要白肉,目的是容易煲爛。

營養與功能:

雞胸肉含有蛋白質和鈣質;節瓜正氣、易消化,也含維生素和礦物質。

Ⅳ 粥的種類有哪些

1、小米粥:

小米粥是以小米作為主要食材熬制而成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北方粥點,口味清淡,清香味,具有簡單易制,健胃消食的特點。

Ⅳ 古代有什麼粥

古代粥的種類非常多,可說舉不勝舉。
《本草綱目》中記載有赤豆粥、菱粉粥、粟子粥、百合粥、蘿卜粥、油菜粥、薺菜粥、韭菜粥、花椒粥、茴香粥。
《粥譜》中,列為上品具有養生妙用的粥就有藕粥、芡實粥、扁豆粥、絲瓜葉粥、桑芽粥、松仁粥、菊花粥、梅花粥、杷葉粥、薄荷粥等36種。
其它還有芋頭粥、紅棗粥、狗肉粥、雞肉粥、綠豆粥、蓮子粥、山楂粥、藉粥、蜂蜜粥、百合粥、枸杞粥等等。

Ⅵ 中國十大名粥有哪些

1,蓮子桂圓粥
[原料]蓮子20克、龍眼肉10克、糯米50克。
[做法]取蓮子、龍眼肉、糯米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溫熱食用。
[作用]補心脾,益氣血。適用於失血性貧血。
[評注]桂圓大補、不宜久用;蓮子能平補不峻、可以久服。伏案誦讀、勞傷心脾、記憶減退、納谷不香者,可常吃蓮子粥。

2,八寶粥
[原料]芡實、薏仁米、白扁豆、蓮肉、山葯、紅棗、桂圓、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
[做法]先取上述八葯煎煮40分鍾,再加入大米繼續煮爛成粥。
[用法]分頓調糖食用,連吃數日。
[作用]健脾胃,補氣益腎,養血安神。適用於失眠以及體虛乏力虛腫、泄瀉、口渴、咳嗽少痰等。
[評注]八寶粥超市有賣,溫熱服用效果較好,健康人食用可強身健體。

3,脊肉粥
豬脊肉是指豬脊背上的精肉
古代人已作為葯用其性味甘咸平豬瘦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並含有較多的碳水
化合物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可防止發生營養不良
原料:豬脊肉100克粳米100克 食鹽香油川椒粉各少許
製作:先將豬脊肉洗凈切成小塊放鍋內用香油炒一下然後加入粳米煮粥待粥
將爛熟時加入鹽胡椒粉調味再煮沸即成
特點:粥有肉香油等調味品味道極好此粥補益人體小兒常食可防止發生貧血

4,綠豆粥
[原料]
綠豆30g,粳米100g
[做法]
1.將綠豆、粳米淘洗干凈。
2.把綠豆、粳米放入鍋內,加水約500g,煮至米爛汁黏時即可離火食用。每日服食1-2次。
[營養]
內含蛋白質13.6g,脂肪0.65g,碳水化合物95.7g,鈣39mg,磷25.9mg,鐵2.7mg,維生素A0.20國際單位,維生素B10.2mg,維生素B21.5mg,尼克酸0.6mg,能產熱453kcal。
[功能]
綠豆是一種非常好的解暑食品,能清熱消暑、解毒消痛、利尿除濕,與粳米相搭配,煮成粥,又可健脾益氣、養血生津,確為夏季解暑佳品,且因本品並非過於寒涼,不會滯胃涼脾,是產後防暑、解暑佳品。
5,銀杏粥
益元氣、補五臟、抗衰老,老年、體弱多病者尤佳。正常人食之健體。宜家庭食用。
做法:
銀杏仁(去殼後用沸水燙去內種皮)6-10粒,冰糖少量,粳米2兩,水適量,同時放入鍋中,文火煮熟即成。以粳米成糊糜狀即可。
銀杏宜與其他淡甜低糖的米粥類相配,如銀杏八寶粥、銀杏綠豆粥、銀杏沙參蓮子粥等,糖以冰糖、白糖為宜。

6,白木耳粥
材料:白木耳60克,糯米100克。
做法:白木耳先用清水發泡洗凈。糯米淘凈後,置入鍋內加水燒開,再放入銀耳,熬煮成粥,調入一些冰糖即成。
功效:滋陰生津、潤肺養胃、益氣和血,可治虛勞咳嗽、痰中帶血、陰虛口渴。

7,雞粥
主料:雞肉200克
調料:蔥末5克,鹽5克,熟油、胡椒粉各少許,薑片5克,香菜末。
做法:
1:將大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加水2000克,燒開後用小火煮成粥
2:雞肉放入另一隻鍋內,加薑片和水,燒開後小火煮熟,撈出晾涼,把雞肉撕成絲,再用蔥末,鹽、胡椒粉、熟油拌勻調味。
3:把調好味的雞絲倒入粥鍋內,用文火稍煮一會兒,撒上香菜末即成。概據個人的喜好與習慣,也可不加香菜末。
特點:味道鮮美可口,常食可滋養五臟、補氣血。
8,南瓜粥
原料:南瓜250g,米50g,白糖少量
做法:
1、先將南瓜蒸軟,混著蒸出來的南瓜汁一起搗成南瓜泥;
2、將米下鍋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3分鍾,加入南瓜泥不停攪拌直至再次煮開,開小火繼續煮15—20分鍾就可以咯;
3、加入適量的白糖或者放涼後加入蜂蜜;
我個人覺得南瓜粥已經有很清甜的香味了,為了身材著想,我就沒有加糖。而且放冰箱冰過以後更好喝!

9,紅棗粥
材料:紅棗,白米,分量可隨自己口味決定。
做法:很簡單,在白粥煮至七成熟的時候,放入紅棗同煮。
功效:具有養脾、潤心肺、補五臟、治虛損的功用,對於血壓低、肺虛咳嗽,有一定增益。
10,皮蛋瘦肉粥
煮粥用料:瘦肉1塊(豬腱肉最好),皮蛋2個(無鉛皮蛋,一則健康些,二則石灰味沒那麼大),姜1塊,水足量,油鹽適量。
要煮出一鍋綿香好味的皮蛋咸瘦肉粥,要訣如下:
1,挑米:煮粥用的米最好用東北大米,就是圓圓短短的珍珠米,煮出的粥特別綿軟;
2,煮粥的米要預先腌:約半碗米淘洗干凈後,要用2湯匙的油、1個半茶匙的鹽和少許水(2茶匙)拌勻,腌至少半小時,放心,雖然用了很多油,但是油會在煮粥的過程中揮發,令米綿爛,所以並不油膩的;
3,煮粥的肉要先用沸水煮煮去腥,或腌成鹹肉:煮粥用瘦肉或腌的咸瘦肉,不必太考究是豬的哪一塊肉,總之要保持一整塊肉塊不要切開(我一般用大約巴掌大,1-2厘米厚的一塊豬肉,如果條件許可,用豬腱肉更好味)。如果用瘦肉煮粥,那麼要先用沸水把瘦肉略
略煮煮,然後洗凈;如果喜歡用腌的咸豬肉煮粥,那麼要提前一天腌咸豬肉,方法如下:
豬肉一塊,沖洗干凈,抹乾,撒2-3茶匙鹽,均勻塗抹在肉上,放冰箱下格(就是不會凍成冰的保鮮格)腌12小時或更長時間才可以入味;
4,煮粥的水要充分沸騰才下材料:大湯鍋中放很多水,煮沸,才放材料。先下肉塊、薑片,火不要關小,肉塊到了沸水中,外面的部分遇熱而熟硬,封住了裡面的肉汁,這樣肉煮了粥後也不難吃,然後待水再次沸騰時下腌好的米和一個切碎的皮蛋,而這第一個皮蛋切碎下粥與米同煮,皮蛋會融化,融入粥的味道中;
5,先大火,後小火,火候要足:水沸了,下了材料後,先大火煮20分鍾,然後再轉小火煮1個半小時,火候足,粥就綿軟入味而且容易消化;
6,粥的質感處理:在轉小火煮了1個半小時後,把第二個皮蛋也切碎,同時把煮在粥中的瘦肉撈出來,用筷子扒拉,撕成絲絲狀,跟第二個皮蛋一起放回粥中,同煮最後半小時,然後關火。第二個皮蛋在關火前半小時加入粥中,半小時可將第二個皮蛋煮得既沒有石灰味,同時又變軟滑,吃粥時也能吃到有皮蛋,而肉因為是水沸時下的,還保持了一定鮮味,撕成絲後放回粥中,特別好吃。
這樣煮出來的粥不必下鹽,好味,而且下火,容易消化。如果粥有點粘底,請千萬不要用勺子扒拉鍋底的粘皮,要不粥會有糊味,我們通常會放一個輕的小調羹在鍋底與粥同煮,水沸騰過程中,小調羹也被帶動,可以防止粥煮粘底.

Ⅶ 粥在中國可謂是淵源流長,中國人喝粥的歷史是怎樣的

我國喝粥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最開始粥只是作為食用的,但是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時候,粥開始作為一種葯引,之後粥慢慢的就演變為食用以及葯用相結合。在唐朝時期的《周書》記載有“皇帝始,烹谷為粥”,宋朝時期陸游曾經說“只將食粥致神仙”,而明朝時期的李時珍認為每天喝一碗粥,可以養脾和胃。

在北宋時期有一個美食家蘇軾,他就曾經贊嘆喝粥簡直就是在享受人間美味,因此他還寫了“深心顛倒不自知,更知人間有真味”這樣的詩句。而南宋詩人陸游一直很注重養生,他認為多喝粥可以延年益壽,因此常常喝粥,甚至認為喝粥是是一件品味特別高雅的事情。宋朝時期的范仲淹因為小時候家裡特別窮於是常常喝粥度日,後來生活質量提上去之後范仲淹還是喜歡喝粥就小菜,還說這樣的生活才是安心的生活。

Ⅷ 粥的歷史

粥的歷史

粥在我國至少有五千年的歷史了,可謂淵源流長。自古就有將粥喻作「滋生育神丹」、「滋養胃氣妙品」、「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唐代令狐德棻主編的《周書》中有「皇帝始,烹谷為粥」(意思是相傳從皇帝開始,最早是蒸谷,形成了粥)的記載,這是關於粥的最早的記載。

中國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為食用,2500年前始作葯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有西漢名醫淳於意(倉公)用「火齊粥」治齊王病,謂粥可實五臟六腑之氣,且能逐熱,一飲汗盡,二飲熱去,三飲病已。

進入中古時期,粥的功能更是將「食用」、「葯用」高度融合,進入了帶有人文色彩的「養生」層次。大文豪 、美食家蘇東坡在食粥後寫下了「深心顛倒不自知,更知人間有真味」(形容粥味美,使人身心顛倒)的著名詩句。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也極力推薦食粥養生,認為能延年益壽,曾作《粥食》詩一首,膾炙人口的「只將食粥致神仙」(只把吃的粥送的神仙就可以了,意指粥品味極高)的詩句。從而將世人對粥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有極細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意思是每日食粥一大碗,空腹時胃較虛,粥極細膩,與腸胃相宜,調理飲食的好辦法。)

可見,粥與中國人的關系,正像粥本身一樣,稠粘綿密,相濡以沫;粥作為一種傳統食品,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

(8)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粥擴展閱讀

劃粥斷齏的歷史故事

范仲淹的母親謝氏,身世坎坷,吃盡許多苦頭,飽嘗過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在醴泉寺讀書期間,繼父的家境已經比較窘迫,范仲淹心知肚明。

每次離家去寺院,母親總勸他多帶些糧米,一來擔心兒子吃不飽累壞身體,二來怕給寺院的師父增加負擔。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帶,而且帶的數量,出人意料的少。母親絮叨規勸,仲淹總是胸有成竹地說:「我有數,不少。」初到寺院時,糧米交給廚房,代為製作,隨寺院的鍾聲與和尚們一道用飯。

可范仲淹,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常充耳不聞鍾聲,忘記了吃飯,再去打飯時,又過了時辰。好心的廚僧或小和尚眼看著范仲淹如此廢寢忘食地讀書,便主動給他送飯來,仲淹很過意不去,給別人添了麻煩。

為了讀書方便,他自己備了小鍋小灶,自炊起來。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點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邊讀書,一邊續柴煮粥。一鍋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

第二天清早起來,鍋里的米粥涼透了,已經凝固成圓圓的一整個。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塊上面,劃上一個十字,完整的一鍋粥分成了四塊。早晨吃兩塊,傍晚吃兩塊,一日兩餐,這便是「劃粥」。

在寺院周圍的大山之中自然生長著野韭菜、野蔥、野蒜、野山芹,還有莧菜、苦菜、薺薺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陳等十幾種可食的野菜。范仲淹白天去山洞讀書時,順便拔幾種野菜回來。吃飯時,把十幾根野韭菜,或野蔥、或野蒜,切成細碎末,加入一點鹽拌和拌和,一頓佐餐的菜便成了。這就是「斷齏」。

醴泉寺讀書三年,范仲淹基本過著「劃粥斷齏」這種清苦自律的生活。隨著范仲淹在北宋歷史舞台上光輝業績的展現,「劃粥斷齏」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時代刻苦讀書的專用成語。

Ⅸ 在古代粥的種類有哪些

古代人喝粥的時候比較多,按照不同的糧食作物分為了小米粥、蕎麥粥、高粱粥、大米粥等等,根據自己生活地區的農作物煮不同的粥,小米粥應該是最常見的了,小米的生長范圍非常的廣闊,北方很常見的。南方應該就是大米粥,只要當地有的穀物,就可以用來煮粥。

Ⅹ 粥的種類

鮮甜海鮮蝦粥、魚片粥、香蕉粥、皮蛋瘦肉粥、南瓜粥、豬肝粥、紅薯粥、青菜粥、黑豆粥、小米粥等。下面介紹其中一種香蕉粥的做法供參考,首先准備材料:米30克、香蕉2根、清水適量。

1、大米用清水淘洗干凈,然後撈出來瀝干水分備用。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跟團旅遊簽證多久出簽 瀏覽:849
印尼卡怎麼使用 瀏覽:822
印度用什麼樹最好 瀏覽:218
英國人一年能賺多少錢 瀏覽:613
英國返華機票是多少 瀏覽:451
英國短毛貓一天能吃多少豬肉 瀏覽:259
韓國為什麼要伊朗道歉 瀏覽:382
英國中午和晚上基本上吃什麼 瀏覽:942
在印尼怎麼用當地卡 瀏覽:540
印度靶向葯怎麼治療 瀏覽:252
伊朗一億里亞爾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871
阿曼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685
怎麼加入中國籍 瀏覽:591
98印尼事件政府做了什麼 瀏覽:958
義大利法西斯為什麼弱 瀏覽:937
印度歌曲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 瀏覽:998
義大利面配的醬料怎麼製作 瀏覽:609
印度是什麼級別的 瀏覽:696
義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亞是什麼意思 瀏覽:539
英國人為什麼要去巴黎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