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十大保險公司是哪幾個
中國保險公司的排名情況
壽險公司排名情況綜合分析
在進入前25名的中國壽險公司中(詳見附錄表格3),前三名——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不僅在中國被列為前三,而且他們也躋身亞洲前150家保險公司的前十名。
這顯示了中國保險公司在亞洲的強大競爭力
我們用六項測試對在中國的壽險公司樣本進行競爭力分析。
Ⅰ.市場規模
三家老牌中資公司——國壽、平安和太平洋——穩居規模指標的榜首。
在市場規模的各項指標中,中資公司遙遙領先。
雖然友邦憑借其領先一步進入國內市場的優勢擠入前10名,中意人壽和中英人壽也因大量的銀保業務在外資公司中居於領先地位,但與熟悉國內市場規則和中國文化的中資公司相比,外資公司在中國要達到其規模,仍需很長時間。
Ⅱ.資本能力
據計算的三個指標來看,排名在前的主要外資公司都是小型或中型外資保險公司。
原因可能在於,中國保險業在沒有得到足夠資金的情況下發展迅速。
在凈保費和所有者權益比率中,AIG排名第一。
凈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中,新華人壽排名第一位,經過幾年的努力,這家償付能力曾經不足的公司已擺脫了困境,步入穩步發展軌道。
泰康、平安、太平人壽也以雄厚的資本能力入圍前10名。
Ⅲ.賠款准備金
在這一指標中,中國公司在亞洲的排名普遍不高,原因可能在於業務擴張較快。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壽和生命人壽兩家公司不僅在市場規模指標中排名前10位,在賠款准備金充足率的分項指標中也進入前10名,說明他們對保險風險的控制能力超過其他中資公司。
Ⅳ.盈利能力
國內四家最大的公司——中國人壽、平安人壽、中國太平洋人壽和泰康人壽——都排在資產收益率的前列,其中三家達到最高的資本收益率和盈餘。
這充分體現了這些公司創造利潤的強大能力。
但在凈資產收益率和盈利能力總排名中,居於首位的國壽則退居第6,暗示該公司在提高資本使用效率上還需要花工夫。
費用率計算中,AIG仍然排名第一,只有三家中資保險公司入圍前十,說明中資公司目前還存在盲目擴大規模而忽略效益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友邦雖然在國內壽險業的費用率排名中居於首位,但在亞洲總排名中其僅處在第116名。
會計准則的差異固然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使各保險公司不得不花費大筆的營銷費用來保住市場份額,也是不爭的事實。
賠付率指標中,位於前10名的絕大部分是成立時間不長,業務量較小的新公司,這與人壽保險業務的長期性有關,保費收入與賠付時間間隔較長,一些新公司業務尚未進入賠付高發期。
Ⅴ.資產流動性
流動性指標包括三個計算比率:投資資產比率、當前的流動性以及整體流動性。
中國人壽及生命人壽在投資資產的比率上名列前茅,太平洋人壽處於第4位,平安人壽和泰康人壽在10名之外,說明這些大型公司在資產管理上還需要加強。
在當前的流動性排名中,民生人壽、太平人壽雖然在國內進入前十名,但在亞洲的排名則在第90名以後。
此外,在國內壽險整體流動性排名中,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和中國人壽躋身前十名。
Ⅵ.經營穩定性
經營穩定性測試包括兩項指標:凈保費收入變化,資本及盈餘變化。
凈保費增長率指標上,四家大型公司和太平人壽進入前10名,說明中資公司在控制業務規模上能同時兼顧安全和發展。
但是,在資本盈餘變化指標上只有中國人壽和新華人壽排在前十名,這說明大部分中資公司的資本金仍未能跟上業務的快速擴張。
國內壽險公司前10名分析
第一名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在國內壽險公司的排名中,中國人壽在市場分額和利潤兩方面排名第一,賠款准備金充足率上排名第一,流動性和穩定性上分別排名第4和第7。
鑒於此,雖然該公司的資本能力方面比其他保險公司略低一籌,但是從綜合能力來看仍位居首位。
第二名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人壽總體競爭力排名為第二位,主要因為其在市場規模上排名第2位,盈利能力排在第3位,資產流動性也很靠前,排在第5位。
其他指標上,其資本能力比較靠近行業平均水平,排名第10位,賠款准備金充足率和經營穩定性則相對靠後,都在第15位。
由於其凈資產增長率太低,以至於公司穩定性相對較低。
第三名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
太平洋人壽的市場總體競爭力排名第三。
這主要得益於其較強的資產流動性(第1名)、市場規模(第3名)和較高的盈利能力(第5名)。
但是該公司在其他指標上的表現則略遜一籌。
其中,資本能力排在第12名,賠款准備金充足率排在第13名,特別是經營穩定性,在我們所統計的25家壽險公司中排到第24名。
同時,由於凈資產增長率太低,導致其總體穩定性相對較低。
第四名 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太平人壽的綜合競爭力在國內排在第四位。
其在資本能力和盈利能力中,均排在第二位,資產流動性高(第2名),市場規模相對靠前(第6名),但經營穩定性和賠款准備金充足率表現欠佳,僅排在第19名。
第五名 泰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泰康人壽的綜合競爭力排在行業第五位。
這主要得益於其排名第一的盈利能力。
另外,該公司在市場規模和資本能力上,均排在第4位。
但其他指標,如賠款准備金充足率(第18名)、資產流動性(第19名)、經營穩定性(第18名)則相對靠後。
第六名 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人壽在國內的綜合競爭力排名第6,得益於其良好的穩定性和資產流動性,這兩項測試中,其在行業內均排名第3位。
此外,該公司的市場規模排名第8位。
其它指標排名居中,略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其中,資本能力排名為10位,賠款准備金排名第12位,盈利能力排名為第12位。
第七名 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中宏人壽是國內首家中外合資壽險公司,其綜合競爭力排名在第7位。
其中,經營穩定性排在第2位,資產流動性排在第6位,盈利能力排在第7位,賠款准備金排名第8。
另外兩個指標——市場規模和資本能力——排名比較靠後,分別為第17位和第15位。
第八名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新華人壽作為一家全國性大型保險公司,其綜合競爭力排名在第8位。
新華人壽的優勢在於其市場規模(第5名)、經營穩定性(第8名)和盈利能力(第9名),但其資本能力(第20名)、流動性(第17名)、賠款准備金(第24名)則相對靠後。
第九名 太平洋安泰人壽保險公司
太平洋安泰人壽是由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與美國安泰保險集團合資成立的保險公司,其綜合競爭力排名第9。
比較突出的表現在於其穩定性(第6名)、賠款准備金充足率(第6名);表現尚好且超過平均水平的是盈利能力(第11名)和資產流動性(第12名);但在資本能力(第19名)、市場規模(第20名)等方面則表現較弱。
第十名 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
作為唯一一家獲准在中國經營保險業務的外資獨資壽險公司,友邦的競爭力主要來源於其資本能力、盈利能力和市場規模,比較突出的表現在資本能力(第1名)、盈利能力(第5名)、市場規模(第7名)。
穩定性(第10名)和資產流動性(第13名)也都表現良好。
其不足主要表現在賠款充足率排名較低(第25名)。
㈡ 中國十大保險公司排行榜,都有哪些上榜的品牌
中國十大保險公司排行榜,有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民保險、太平洋保險、中國太平、新華保險、中再集團、友邦保險、陽光保險。我們都知道一個好的保險公司的話,他一定要選擇的靠譜,一定要選擇的,放心,好安心,原因就是保險公司的一些運營能力,還有一些實體和整體的一個綜合的消費,
㈢ 中國保險公司前十名
中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華夏人壽、太平人壽、康泰人壽、新華人壽、人壽保險、前海人壽、天安人壽。
想了解更加詳細的排名情況請戳:《2020保險公司全國排名新鮮出爐!》
選擇保險公司建議選擇理賠快、服務好的保險公司,因為保險不是一次性消費,保障和理賠等多方面事情經常要跟保險公司溝通,服務質量好的公司,總是以投保的需求為導向。衡量一個保險公司是否具有良好的服務,可以從兩方面看出:一是保險公司提供的服務;二是險營銷員提供的服務。
如果對購買保險有很多疑惑沒法解決的可以找奶爸保咨詢平台,奶爸保一直保持著客觀、中立的態度,秉持創新、發展的理念,重新定義投保體驗,為用戶提供專業的保險咨詢和保險答疑。
並且堅持從客戶角度出發,用大數據模型在全網產品中整合資源、篩選比優,推薦真正適合客戶和高性價比的保險配置方案。
㈣ 保險公司前十強有哪些
最新的保險公司排名看這里:2020年中國保險公司十大排名,聽說了嗎?在國內比較有名的保險公司如下:㈤ 中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中國十大保險公司有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壽險、新華人壽等。㈥ 中國十大保險是如何排名的
中國十大保險公司從高到低依次為: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華夏人壽、太平人壽、泰康人壽、新華人壽、人保人壽、前海人壽、天安人壽。
1、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總部位於北京,注冊資本282.65億元。一直在國內保險市場占據領先地位,被譽為中國保險業的「中流砥柱」。
2、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要成員,按規模保費計算,平安人壽是第二大壽險公司公司在中國。
3、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人壽」)成立於2001年11月至2001年12月,是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專業人壽保險子公司。總部設在上海。公司2010年注冊資本為76億元。
拓展資料:
1)保險是一個中文詞,意為安全可靠的保障;它是規劃生活金融的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保險是指投保人按照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因合同約定可能發生的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2)商業保險大致可分為:財產保險、人壽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津貼保險和海上保險。大類按投保范圍劃分,小類按投保對象類型劃分。按保險范圍分為:人壽保險、財產保險、責任保險和信用保證保險申請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必須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保險人,又稱「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在中國,有兩種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保險人是法人,公民個人不能成為保險人。被保險人是指在保險事故發生後,財產利益或人身受保險合同保護,有權要求保險利益的人。申請人往往同時是被保險人。
㈦ 中國保險公司排名前十(2021保險公司排名一覽表)
本文為「尹娜」的第 226 篇原創
知乎有這樣一個帖子:
中國保險這幾年正是蓬勃發展的道路上,但是具體的保險公司排行榜個誰又知道呢?買保險
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所謂的十大保險各自的優點是什麼?
保險行業的競爭越來越充分,各家保險公司在激烈競爭中會打造差異化優勢,所以「前十大」的評判維度也會越來越多,從不同維度來梳理下,一家之言,權當討論素材吧。
一、中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1、進入世界500強的11家中國保險公司
要說對公司的綜合評價,還是《財富》的世界500強排名比較權威。入選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的中國保險機構共有11家。其中,中再是再保險,主要跟保險公司做生意,咱老百姓接觸不到。
分別為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友邦保險、泰康保險、中國太平、國泰金融控股、富邦金融控股、新華人壽和中國再保險集團。
除了這些以中國保險公司身份入圍世界500強的保險公司,中國還有一部分保險公司是國外的世界500強保險公司在華的合資公司——比如,或是中國其他行業世界500強公司的子公司,如下:
這些世界500強名單里的保險公司,都是最偉大的公司之一,全世界大部分的保險業務都是他們來做的,給全球很多公司、個人提供了財產、人身保障。
2、保費規模前十大
大部分時候我們所說的「前十大」,其實是按保費規模來看的。有人說壽險領域中國人壽一家獨大,其實也沒那麼獨大,老二平安的差距並不大,老二老三加起來比老大還要多些。
北京保險學會副會長王緒瑾教授在我寫的《保險應該這樣買》的推薦序中這樣說:「保險市場已經從寡頭壟斷型向壟斷競爭型轉變」。
這是好事兒,市場競爭越激烈,我們老百姓越受益——保障力度、性價比、服務都會越來越好。
3、償付能力前十大
償付能力是衡量保險公司「賠付能力」的指標,償付能力充足率=實際資本/最低資本,按照監管要求,這個數值不能低於100%。保險公司每個季度都要向監管報告償付能力情況。
保險公司從大的類別上看,分為人身險和財產險公司。我們老百姓投保,主要是人身險,特別是壽險公司。2020年償付能力充足率排名前10的壽險公司如下圖,其中並沒有國壽、平安、泰康這些大公司。
其實看償付能力前十大的保險公司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償付能力充足率並不是越高越好,大部分保險公司會把這個數值維持在120%-200%,以在監管風險評級考核中獲得高分,同時又保證資金運用到位。
我們保險行業目前執行的償二代監管體系中對最低資本的要求,已經是非常審慎的,高於120%的保險公司償債能力都很穩妥。我們買保險時選擇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的公司即可。
4、經營歷史前十大
我國成立時間最久的保險公司,是中國太平,前身是成立於1929年的太平水火保險。
建國後成立的第一家保險公司是中國人民保險,成立於1949年10月20日;1999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分拆為現在的人保、國壽、中再三家保險公司。
成立最早的民營保險公司是中國平安,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從深圳發展起來,形成全國性的大型民營保險集團。
進入中國最早的外資公司是友邦保險,1992年進入中國,自稱是「回到」上海(友邦保險的前身史帶保險成立於上海,後在抗戰期間遷回美國)。同時友邦將代理人制度引入了中國,開啟了中國保險營銷的新時代。
中國的保險行業發展歷史比較短,世界發達國家的老牌保險公司一般都經營了兩三百年。這些公司經歷了多次理賠高峰,積累了更多經驗,在很多方面都是國內保險公司學習的對象。
其中有些世界性老牌保險公司,在中國加入WTO、放開保險行業時,進入中國,和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合資設立保險公司,把他們先進的保險服務模式、理念都帶到了中國。比如:
***說「老百姓是最講實惠的」,站在消費者角度,只有當保險公司的排名或名氣能給我們帶來實惠時,才願意為它買單,否則不就成了韭菜?
二、各家保險公司服務上的優點
1、經營網路
國壽和平安這兩家的分支機構、經營網點是全國最多的,他們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保險公司,也為全國保險市場的發展做出了最大貢獻。如果不是這么多平鋪到全國各地的網點,可能很多三四線甚至農村地區的老百姓都享受不到保險服務。
和銀行網點一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實體網點多的優勢被削弱了。網路銷售保險、網上辦理理賠等服務方式,讓老百姓有了更多選擇。
2、增值服務
現在大部分保險公司都針對重疾提供綠色通道服務,幫助被保險人安排專家號、住院床位、專家手術。其中友邦人壽的綠通服務雖然2020年才推出,但是寫進重疾險合同,非常靠譜。
中英人壽的綠通服務不僅針對重疾,日常小病也可以用。長期險保費超過1萬元,每年有3次日常幫助掛專家號的服務,有1次陪診服務,這在其他公司是給年交幾十萬保費的客戶提供的VIP服務。
同方全球人壽、工銀安盛人壽有「重疾先賠」服務,針對50萬保額以下的客戶,在出院之前就把重疾理賠金先行賠付給客戶了。這在其他公司,都是需要出院後,有了住院病歷才能理賠的。
大部分保司的重疾綠通都是免費的,但平安的每年要收199元費用,不太合適。
3、核保服務
第一,預核保服務。
很多人擔心投保時被保險公司拒保、延期,會留下記錄,對以後投保產生不良影響。有些保司推出預核保服務,在投保之前先把體檢和病歷資料發給保險公司,由核保老師給出核保結論參考,對結論滿意再投保。
比如中英人壽、中意人壽、同方全球、利安人壽......這些公司都有預核保服務。
明亞保險經紀開發的「核保前置」系統對接了15家保險公司,類似招投標系統,可以同時向幾家保險公司申請預核保。
第二,核保復議服務。
有些客戶有結節、肥胖等問題,導致投保重疾險時被除外、加費。如果以後體重恢復正常了,被加的費還能取消嗎?對不起,大部分公司都不行。但也有幾家公司可以。
比如中意人壽、同方全球人壽、瑞泰人壽等,如果後面減肥成功,體重正常了,是可以再次申請核保,取消加費的。
比如中意人壽這個案例:
客戶於2020年5月投保50萬保額重疾險,因有肺微小結節、甲狀腺結節,除外甲狀腺癌、肺癌承保。
2021年8月24日,客戶最新的體檢報告中已經沒有了肺結節,遞交體檢報告復議成功,公司審核後,將肺部惡性腫瘤(包括原位癌)納入保障范圍。
4、養老社區服務
人口老齡化形勢越辣越嚴峻,做養老社區的保險公司也多起來了。從泰康人壽的一枝獨秀,到現在數十家保險公司各有優勢。
泰康人壽的泰康之家、中國人壽的國壽嘉園、太平人壽的梧桐人家、新華人壽的新華家園、恆大人壽的恆大養生谷、復星保德信的星堡、光大永明人壽的光大養老、陽光人壽的頤康之家、大家保險的首厚大家,都已經開業入住。
對接養老社區的保險產品也越來越豐富,從過去需要在「對接養老社區」和「高性價比」兩者中二選一,到現在可以二者兼顧。
三、各家公司產品的優點
其實我們買保險,首先應該關注的並不是保險公司,而是保險合同。再大的保險公司也不是慈善機構,不會因為我們是客戶就什麼都管。只有合同里白紙黑字寫的,才是我們有保障的權益。
1、重疾險
從保障力度來看,排在一線的是中意人壽、中英人壽、工銀安盛人壽的重疾險產品,重疾不分組、多次賠付,並且不限制「同一疾病原因導致的兩種重疾只賠1次」。
在醫學技術快速進步、很多重疾都能治癒或長期帶病生存的背景下,不分組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有更強的保障力度。
而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泰康人壽、友邦人壽的重疾險,多為只賠付1次重疾的產品,或是分組多次賠付的產品,缺乏對第二次重疾的保障,或是賠付條件較為嚴苛。
從保費性價比來看,排在一線的是信泰人壽、昆侖健康、百年人壽、復星聯合、國富人壽等這些主做線上渠道的民營保險公司,保障力度可能不是最優,但保費較低,通過篩選身體條件較好的人群、減少服務成本等方式,降低保費。
如果對服務有要求,同時又希望兼顧保障責任和性價比,那麼中意人壽、中英人壽、工銀安盛人壽、同方全球人壽等合資品牌更有優勢。
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友邦人壽等的重疾險保費一般偏高,更適合,對保費不敏感、但對品牌知名度極為敏感的人群。
2、年金險
先看養老金保險,作為對老年階段現金流的保障,我們應該特別關注養老金的確定性。而泰康人壽、友邦人壽都主打分紅型產品,選擇時不應過度關注分紅。
同樣保費投入,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越多,養老金保險的保障力度越強。排在一線的是光大永明、中荷人壽、橫琴人壽、復星保德信等。
再看教育金保險,作為對孩子教育權的保障,教育金的利益確定性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平安、中國人壽目前的年金保險都是5年快返型產品,需要依託附加的萬能賬戶來對接孩子的高等教育費用,而萬能賬戶的結算利率受到市場利率下行影響,選擇時應主要關注保證結算利率。
同樣保費投入,孩子上大學時能領取的教育金越多,教育金保險的保障力度越強。排在一線的是恆安標准、信美相互、天安人壽的教育金產品,信泰人壽、橫琴人壽、愛心人壽的增額壽用來做教育金也很有優勢,並且更靈活。
3、醫療險
先看普通醫療險(百萬醫療險),大部分都是短期險,交一年保一年,監管不允許「保證續保」,所以購買時應選擇保費盤子大、客戶數量多的保險公司,盤子越大的公司,產品穩定性越好。國壽、平安、泰康,這幾家的醫療險都值得選擇。
特別是平安e生保百萬醫療險有6年、20年保證續保的版本,如果身體條件允許,買這種更踏實。
再看高端醫療險,保險公司的服務能力是重點考察因素。只看國內,Bupa、MSH、安盛、招商信諾、友邦、平安的醫療網路和服務響應水平都很好。如果要鏈接全球醫療資源,Bupa、MSH、安盛、信諾這幾家在全世界范圍內經營的公司會有更好的協調能力。
從產品性價比來看,復星聯合的高端醫療險保費偏低,但服務水平確實不如上面幾家公司。
你看,不同類型的保險,有優勢的公司是不一樣的,沒有哪家公司是全能型選手。所以如果要做家庭保障的全面規劃,只找一家保險公司看是不夠的。
– The End –
㈧ 中國十大保險公司的排名
最新的中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情況是: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新華人壽、華夏人壽、太平人壽、泰康人壽、人保壽險、中郵人壽和前海人壽。㈨ 中國十大保險公司
中國十大保險公司分別為: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華夏人壽、太平人壽、泰康人壽、新華人壽、人保壽險、前海人壽、天安人壽。
【拓展資料】
保險公司是指依保險法和公司法設立的公司法人。保險公司收取保費,將保費所得資本投資於債券、股票、貸款等資產,運用這些資產所得收入支付保單所確定的保險賠償。保險公司通過上述業務,能夠在投資中獲得高額回報並以較低的保費向客戶提供適當的保險服務,從而盈利。
選擇保險公司要從以下方面選擇:
1.償付能力:
償付能力直接反映出的就是——保險公司能不能拿出賠付給客戶的保險金。在我國實行的是非常嚴格的「償二代」監管體系。在這套體系的監管下,可以確保保險公司,無論發生什麼事件,大概率不會倒閉。
按照規定保險公司每季度公布《償付能力充足率》,償付能力的及格線是: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被要求保持在50%和100%以上。
2.服務評級:
保險公司的服務好壞也很重要。保險雖然作為一件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商品,但是商品的每一環節都離不開保險公司,因此我們對保險公司的選擇分析還需要看它們的服務水平。
衡量保險公司的服務水平是以評級為主,包含了銷售、咨詢、回訪、理賠、保全、投訴等八大指標。具體分為A、B、C、D四個大類和AAA、AA、A、BBB、BB、B、CCC、CC、C、D一共10級。
其中A級是指總體服務質量優秀的公司,B級是指總體服務質量良好的公司,C級是指總體服務質量較差的公司,D級是指總體服務質量差的公司,自然是等級越高越好。
㈩ 中國前十名保險公司有哪十家
在保險公司中,壽險公司的綜合實力最強。在中國壽險公司中,排名前三的中國人壽、中國人壽旗下的平安壽險公司和太平洋人壽不僅被列為中國前三,還躋身亞洲150強保險公司前十。之後的排名大概是:太平人壽、泰康人壽、生命人壽、新華人壽、太平洋安泰、友邦人壽。
第一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名: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
第四: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第五名:泰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第六:生命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第七名: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第八名;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太平洋安泰人壽保險公司
第10名: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
作為唯一獲准在中國經營保險業務的外商獨資壽險公司,友邦保險的競爭力主要來自其資本能力、盈利能力和市場規模,在資本能力(第1位)、盈利能力(第5位)和市場規模(第7位)方面表現突出。穩定性(第10)和資產流動性(第13)也表現不俗。其不足主要表現在賠付充足率排名靠後(第2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