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人和西方人如何互相問候

中國人和西方人如何互相問候

發布時間:2022-07-02 17:04:54

① 中西方在問候時的差異

日常打招呼,中國人大多使用「去上班呀?」「吃了嗎?」「上哪呢?」等等,這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切感。

可是對西方人來說,這種打招呼的方式會令對方感到突然、尷尬,甚至不快,因為西方人會把這種問話理解成為一種「盤問」,感到對方在詢問他們的私生活。在西方,這種問候他們只說一聲「Hello」或按時間來分,說聲「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西方人最常用的問候語大多有兩類:第一,談天氣。如英國人見面說:「今天天氣不錯呵!」這是因為英國終年西風帶的影響,大西洋吹來的潮溫氣流使得天氣無常,就連天氣預報也沒准,因此人們最關系天氣。

第二,談近況。但只局限於泛泛而談,不涉及隱私,可以說:「最近好嗎?」初次見面總要說:「認識你很高興」之類的客套話。

(1)中國人和西方人如何互相問候擴展閱讀:

告別語的差異:

中西語言中有多種不同的告別語。如在和病人告別時,中國人常說「多喝點開水」、多穿點衣服「、」早點休息「之類的話,表示對病人的關懷。但西方人絕不會說「多喝水」之類的話,因為這樣說會被認為有指手畫腳之嫌。

他們會說「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復」等等。一位美國人在和他的中國朋友告別時說:「我會保持聯系。」可是這位中國朋友等了一年多也未見只言片語,便抱怨他不講信用。其實,這句話僅僅是一種告別詞語,相當於「再見」,說話人並無他意,更沒有作任何許諾。

此外,西方文化中如果客人想告別,通常要提前幾分鍾將告別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達,並徵得同意,然後才可以離開。如果突然說「時間不早了」,隨即站起來和主人告別,這在西方文化中是被認為不禮貌的。

② 外國人見面問候多用貼面禮,中國人則多用握手禮,開放和含蓄哪個更讓人拉近距離呢

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國外的文化和我們文化的差異,其次就是歐美人士性格比較開朗,浪漫,人們形成用親吻這樣的方式來表示友好。親吻是源於古代的一種常見禮節。人們常用此禮來表達愛情、友情、尊敬或愛護。

在當代,許多國家的迎賓場合,賓主往往以握手、擁抱、左右吻面或貼面的連動性禮節,以示敬意。在歐洲大街上,接吻的場面隨處可見。 親吻在歐洲一些國家裡的熱烈程度,是由參與者之間的熟悉程度及性別來決定的,不過有些國家則不然。地中海國家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不論性別,都以相互親吻面頰作為問候禮,即使陌生人也是如此。在義大利和法國,人們社交性的親吻是每天的必修禮儀,男女老少何時應該親吻、親吻何處以及親吻次數,這些交際學問每個人都掌握得很好。這里地人們認為親吻絕非難堪之事,自然用不著迴避和否認。

③ 中國人和外國人第一次見面是怎麼打招呼的

中國人和外國人打招呼的方式不太一樣,外國人比較隨性,他們見了面就會說你好,然後客氣一番而,中國人通常是會聊一些家常會比較自在比較隨和一些。

④ 中國人如何與美國人打招呼、、

1、言語問候,如:How are you?
2、肢體的問候,可以握手,如果熟悉一點的也可以來個熱情的擁抱。
美國人打招呼的方式喜歡輕松、親切的,但是也要依照場合、情形來定。

⑤ 求:中英美之間問候的差異

問候語作為人們日常會話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各國文化中都具有建立和延續各種人際關系的作用。不論第一次見面還是熟人打招呼,通常要彼此之間打招呼,問候的目的則是保持社會接觸。本文從問候稱謂、問候內容以及問候句式三個方面比較了英漢問候語的異同,並探討了導致其差異的原因。

1 英漢問候語的差異
人們見面交談,一般都會先稱謂對方。英漢問候稱謂語有著極大的差異。首先,漢語的人稱代詞比英語要豐富、復雜。例如,漢語中第二人稱就有「你」、「您」、「你們」「您們」之分,而英語中只有一個「you」,而且單復數均可用。一般說來「, 您」是用來稱謂比自己較高社會身份地位的人的,而地位較高的人稱謂比自己地位較低的人為「你」就可以了。「您們」是「您」的復數「, 你們」是「你」的復數。此外,漢語中還有很多用於稱謂對方的敬語和稱呼自己的謙語。例如,稱謂別人用「先生」、「閣下」、「足下」、「君」等,稱謂自己用「在下」、「鄙人」、「弟子」等。盡管漢語的代詞比英語要豐富的多,但是卻遠遠不如英語的頻繁。通過下面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差異。
(1) How are you ? 最近怎麼樣?
(2) How do you do ? 您好!
(3) How is your work ? 工作怎麼樣?
(4) How is your family ? 家裡都好吧?

另外「, 老」是漢語中常用的稱謂前綴,用在姓氏前面表示對被稱呼人的尊敬。人們在稱呼地位較高或者年齡較長的人時,多用「老」,如「劉老」、「張老」、「王老」等。但是在英語稱謂中,就不能用old ,因為「老」在西方文化中是「不中用的」意思,所以英美人特別忌諱別人稱自己「老」。在稱謂時可以直接稱呼對方「Mr. 」、「Miss」、「Mrs」、或「Madam」。其次,漢語中,我們經常用「姓氏+ 職業或頭銜」來稱謂別人,如劉老師、趙經理、張校長、陳工程師等。但是,在英語中,我們不能說「Teacher Mary」、「Manager Black」、「Prin2cipal Brown」、「Engineer Smith」。

漢語中有一套極為復雜的稱謂體系。根據血緣關系以及年齡大小, 有著不同的親屬稱謂語。例如, 英文中的cousin 在漢語中就有許多對應詞: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等等。此外,漢語中還用這些親屬稱謂語來稱謂與自己沒有親屬關系的人或者陌生人,以此來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如稱謂老人為「爺爺」、「奶奶」,稱呼中年人為「伯伯、叔叔、阿姨、大媽、大嬸」等。而在英語中,只有稱呼親屬時才會使用這些詞彙,對於非親屬關系的人一般使用「先生」、「小姐」或「女士」。

⑥ 各國的問候方式,具體動作!!

新疆的是:男人見面點頭鞠躬致意,並說:「薩拉木里坤」(意為問安祝福)。婦女見面相互擁抱,互相貼一下臉頰,並輕聲問候:「薩拉木」。

中國人是見面握手,英國人和美國人是擁抱(hollo或hi)

美國人的問候方式
「東方是東方,西方是西方,兩者是不會相會的。」至少,英國短篇小說家吉普林是如此認為。事實上,當今東方人與西方人時常碰面。當他們會面時,自然而然地必須找出一種合適的問候方式。唉,這就麻煩了!在某個文化里可能恰到好處的事,到另一個文化里,就可能過分逾矩。因此,最佳的做法就是遵守這個耳熟能詳的行事准則:「入境隨俗」。 那麼,對美國人而言,什麼才是適當的問候語?可能你已經懂得怎麼說「How are you?」(你好嗎?)你甚至也知道一般常用的回答「Fine, thanks, and you?」(我很好,謝謝,你呢?)用美國的方式來問候別人,就僅僅如此而已嗎?其實美國人的確常用這老套的問候方式,而他們所期待的,也只是一般的標准回答。(你如果想讓你的美國朋友吃驚,下一次他如此問候你時,你就把你真正的感覺告訴他。)但是,多數的美國人偶而會喜歡有些變化。在非正式的場合里,你可能聽到美國人說「How's it going?」 (它不是在問「你的目的地是哪裡?」)或者是「What's up?」(它也不是詢問股市的動態) 而在另一方面,一個正式的場合所使用的問候語,則可能是「Good morning」(早安),或是「Hello, it is nice to see you.」(哈啰!很高興見到你。) 說了開場的「Hello」之後,用什麼話來適當地打開話閘子呢?你可能與對方閑聊,提及天氣、你的工作或是時事。或者,你可以問你的美國朋友他最近做了什麼,或是再來的計劃有哪些。如果你知道他一直身體不適,你或許可以問他感覺如何。但千萬不要用牽涉個人的評語或問題,像是:「唷!你體重又增加了!」或是「你臉上一粒一粒的是怎麼來的?」或是「那條項練你花了多少錢?」美國人可能會對於有關金錢以及個人外表的問題或批評,感到反感。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在某種社交場合,尤其是在辦公室或專業場合里,兩性之間的問候應該非常保守。

⑦ 中美英人之間問候的差異

一.見面與交談的時候的禮節
在見面時打招呼方面,我們中國人見面一般都會隨意地微笑點頭,有時見到熟人還會付上一句:"你吃了嗎?"或者會問:「你要去哪兒?」而在英國,人們在傳統上有一套繁瑣的見面禮儀.從握手,問候到相互介紹都有約定俗成的習慣,但是在美國,相比之下,就顯得較隨便了,當朋友見面時,通常便是一聲熱情的哈羅;要是第一次見面的話,彼此笑一笑,或者直呼對方的名字,以表示親熱.但英美兩國在正式的場合,人們就會講究禮節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見面禮.在握手時,一般都是由女方伸出手,男方握時不可太緊,要是對方無意握手,則要點頭鞠躬致意.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人握手,則有一定的順序.比如:長幼之間,年長的先伸手;上下級之間,上級先伸手;賓客之間,則由主人先伸手.還有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同他人握手時,眼睛應注視著對方,並拿下手套.如果沒來得及把手套拿下,須向對方說明緣由並表示歉意.還有應注意人多時不可交叉握手.如果不握手也可以微微鞠一個躬也是有禮貌的。

在打招呼方面,在中國,你問候別人時說:「你吃過了嗎?」這是合禮節的,可是,如果你問候一個西方人說:「你吃過了嗎?」他會認為你在邀請他吃飯。中國人打招呼時還經常說:「你遛彎兒哪啊?」「你等人啊?」 或者乾脆問:「您上哪去啊?」如果把這些話搬到英語里去,對方會覺得問話的人腦子有毛病,明明看見我在做什麼卻還要問;至於最後一個問題他們更會認為說話的人是在干涉他的隱私,他們可能的反應可能會是「mind your own business!」「Tha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著嗎?) 「I』m going to meet my girl friend , so what?」 因此,在與西方人相處時,我們最好用西方人的問候方式。說起打招呼美國人最為自然與豪放,在歐美等國家,見面時即使不認識也會微笑地對對方說[How do you do?]。打招呼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跟你有進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種生活禮節形式。而在英國,熟人見面時談論天氣的話題最多,他們很忌諱別人問年齡`工資等問題,所謂的西方女人不問高齡,男人不問收入。這與在中國一逢人問:「你吃了嗎?」是不同的,造成這不同的原因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食風甚盛,請客吃飯司空見慣,吃是人們談話常見的話題。而英國位於大西洋北岸,屬於海洋性氣候,受北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四季變化不明顯,但一日之內天氣狀況可能瞬息萬變,英國人認為「在本土沒有氣候,只有天氣」,英國的天氣每時每刻都是一個新鮮而有趣的話題,因而長期以來養成了談論天氣情況的習慣。另外,由於生活習慣和審美價值觀的不同,英美人寒暄和中國人很不一樣,這點在和英美人交談時顯得特別重要。漢語里的寒暄有時候還有對對方的關心,如:「你今天的氣色看起來不太好,生病了么?」「好久不見,你又長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體」,在中國,人們不會為此感到生氣,但在英美國,人們如果聽到你說:"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很熟悉,也會感到尷尬地難以回答,因為這是不禮貌的。雖然英美人會常說「wish you good health!」道別時常說「take care」但一般不會把you are in good health之類作為問候或者恭維人時說的話(在他們看來這句倒像是醫生對體檢的人或是有病的人說的話)。所以在寒暄上,熱情的中國人常常會與西方國家的人鬧出很多笑話來。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和西方人如何互相問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貢木是什麼檔次 瀏覽:593
義大利撒丁島綿羊是什麼品種 瀏覽:240
海南菠蘿蜜與越南菠蘿蜜哪個好吃 瀏覽:574
印度有哪些偉大的企業 瀏覽:814
印度國家哪個州最富 瀏覽:715
我是怎麼追到義大利 瀏覽:47
伊朗為什麼幫印度 瀏覽:894
印尼那邊的pt是什麼意思 瀏覽:862
哪裡能夠買到越南一年級書籍 瀏覽:400
中國在伊朗進口的石油有多少 瀏覽:408
江西宜春中國銀行在哪裡 瀏覽:920
伊朗招牌動作叫什麼 瀏覽:995
印度一頭老虎殺了多少人 瀏覽:119
中國銀行充話費怎麼老是在充值中 瀏覽:550
越南證券公司如何申請 瀏覽:116
印度為什麼會被英國人殖民 瀏覽:321
哪個電影網能看伊朗電影 瀏覽:172
29美元換印尼盾是多少 瀏覽:977
如何進入中國知網 瀏覽:112
伊朗寄中國的快遞費是多少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