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為什麼還需要馬克思主義

中國為什麼還需要馬克思主義

發布時間:2022-07-02 19:39:35

1. 中國人為什麼選擇走馬克思主義道路

矛盾者的蹲裡面之間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趨勢。矛盾的對立性和統一性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沒有斗爭就沒有統一性對立性寓於同一性之中,沒有統一性就沒有斗爭性,在物質的矛盾中,矛盾的斗爭形勢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

2. 為什麼中國會選擇馬克思主義

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是歷史的選擇,主要是因為:
第一,在近代的中國,愛國志士為了反殖反封做出了無數種嘗試,然而,無論是康梁的維新派還是孫文的革命派,其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第二,當時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相當低,國力衰微。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團結依靠最廣大的工農階級來挽救民族危機,來實現斗爭的進行,來取得革命的勝利。
第三,由於對中國國情的深刻認識,一批思想開化的有志知識分子,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社會活動使其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

3.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

一、我們之所以需要馬克思主義,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具有世界性的意義
針對問題之一:馬克思主義產生於19世紀的歐洲,是歐洲文明的產物。相對於其他地區、其他民族國家的思想文化來說,馬克思主義無疑是「異質」文化。也許在歐洲,馬克思主義曾具有指導意義,但對於歷史文化傳統、國情完全不同的其他地區,就失去了它的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雖然產生於西歐,但它卻是在吸收了幾千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的一切優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繼承、吸收人類在19世紀所創造的優秀成果——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合理成分的基礎上,在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趨勢和科學總結工人階級斗爭實踐基礎上創立和發展起來的。法國啟蒙學者的思想和法國復辟時期歷史學家的階級斗爭學說,也曾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資料。19世紀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特別是細胞學說的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規律的發現、進化論的新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因此,這一人類思想史上偉大革命的成果不僅屬於歐洲,也屬於全世界,屬於全人類。
針對問題二:馬克思主義雖然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但它畢竟只是人類文明眾多的理論成果之一,為何我們如此強調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呢?
鄧小平講:「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管用」,就是有價值。我們之所以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從眾多的理論中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性和真理性。我們認為,衡量一個理論是否科學,是否具有真理性,關鍵是看以下幾條,一是看其是否具有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二得看其是否具有正確的立場;三是看其是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四是看其指導實踐的效果。
首先,我們看到,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科學的。它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科學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深刻揭示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正確方向。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集中起來就是我們所說的「實事求是」,這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靈魂。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我們提供了偉大的認識工具,成為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思想武器。
其次,我們看到,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是科學的,它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它的全部理論都立足於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的最高價值追求是實現全人類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再次,馬克思主義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它始終隨著時代和實踐的進步而不斷豐富發展,始終在與各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獲取新的活力。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同俄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和中國實踐相結合,先後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還是看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馬克思主義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說,它來自實踐,服務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檢驗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已經被一百多年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近百年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成功實踐所證明。
針對問題三:既然馬克思主義屬於全人類,為何馬克思主義在它的產生地——歐洲已經被拋棄了呢?為何馬克思主義俄羅斯化的列寧主義也於20世紀90年代被俄羅斯人所拋棄了呢?環顧今日之全球,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指導思想的國家和政黨越來越少了,我們為何還談堅持馬克思主義呢?
第一,作為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它自產生以來,一直是歐洲工人階級運動的指導思想,也一直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雖然未被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作為主流意識形態,但發達國家並沒有拋棄馬克思主義。160年多年來,「馬克思的幽靈」一直在世界徘徊。馬克思主義是在同各式各樣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反動思潮、同國際工人運動中各種機會主義、修正主義的反復斗爭中不斷發展和壯大,最終確立了它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的統治地位。「它把偉大的認識工具給了人類,特別是給了工人階級。」時至今日,馬克思主義仍然是工人階級爭取自身解放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對未來社會的設想仍然在激勵著工人階級為爭取實現自身的利益而奮斗。
第二,作為方法論的馬克思主義,它一直存在於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實踐中。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恩格斯在晚年曾一再強調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西方有些學者雖然不承認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但卻始終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者雖然極力反對馬克思主義,但也時常從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尋找解決自身矛盾的方法。
第三,作為學術研究對象的馬克思主義,它一直存在於不同時期、不同國別、不同學科學者的學術研究視域中。馬克思主義自產生以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內容,在不同學科中都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等一直是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重點研究的對象。進入20世紀,在西方社會,不同時期曾有不同的馬克思主義流派,即使在冷戰結束後,西方仍然存在著十多種馬克思主義流派。西方研究馬克思恩格斯思想時形成的「馬克思學」、「恩格斯學」、「列寧學」等,就是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純粹學術研究的結果。
第四,作為一個整體的馬克思主義,至今仍然「活著」。在千年之交、世紀更替之際,包括劍橋大學、英國廣播公司(BBC)、路透社等在內的西方媒體和一些大學開展了幾次評選「千年思想家」等活動,結果都是馬克思以高票位居榜首,被評為千年「最偉大的思想家」、「千年偉人」。目前,當國際金融危機肆虐全球之時,馬克思的鴻篇巨著《資本論》在歐洲銷量大幅增長。與此同時,馬克思的其他著作也在熱銷之中。在很多人看來,馬克思主義成為分析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把鑰匙,成為擺脫金融危機的一劑良方。這些事實都說明了一個道理:盡管現在世界上的情況有很多新變化,但歷史發展的總趨勢並沒有超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規律。馬克思主義是劃時代的理論,也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馬克思主義雖然產生於歐洲,但卻跨越歐洲,影響了全世界。馬克思主義一經產生,就與各國工人運動相結合,興起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極大地推動了最廣大人民的解放事業。可以說,在人類思想史上,至今還沒有哪一種理論,能夠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的思想、文化、社會發展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
二、我們之所以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切合了中國人民的需要
針對問題一: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道理。在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前,中華民族已經生存了幾千年,而且曾經創造過十分輝煌的人類文明。中華民族為何一定要拿西方的馬克思主義來作為指導思想,而不能用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指導思想呢?
我們必須承認,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內容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文化講的和諧、包容等思想對於今天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但我們又必須承認,傳統文化畢竟是與自然經濟、農耕文明、封閉社會、封建制度和血緣關系相適應的,它很難與已經步入市場經濟、工業文明、社會主義的現代中國相適應。當然,我們並不否認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恰恰相反,我們正在極力挖掘傳統文化的精華。我們所說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里的「實際」,既包括了當代中國現實實際,也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實際。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我們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使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通過一定的中國民族文化形式表現出來,也就是通過中國化而使其融入中國民族文化的發展之中,變成中國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東西,使馬克思主義紮根於中國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從而得以生長和繁榮起來。
針對問題二: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曾關注過中國,但中國問題畢竟不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注的重點。馬克思主義是典型的西方思想體系,這種典型的西方思想體系不僅沒有在東方古國毀滅絕跡,反而在異土他鄉生根、開花、結果?中國人為何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呢?
第一,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高度的契合性。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契合點和學理上的一致性,中國的知識分子曾從多個角度進行過探尋。張岱年、程宜山認為:中國人特別是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有密切關系。「中國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論、無神論、辯證法的傳統,有民主主義、人道主義思想的傳統,有許多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會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馬克思主義很容易在中國的土壤里生根。」吳雁南等人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國家,其傳統文化在長期的積淀中留下不少民主性的精華,「儒家的大同思想,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追求,講求群體的觀念以及道家無為而治的理想等,都從不同的層面折射出社會主義的因素,盡管這些因素是空想的、主觀的,乃至宗教性的。這些思想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接受科學社會主義的認知障礙,奠定了他們接受科學社會主義的心理基礎。」事實正如他們所說,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確具有許多相容或相通之處,這正是早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能夠得到廣泛傳播的深層次原因。
第二,中國人接受馬克思主義,是因為中國社會有了這種需要。
中國人最終接受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與20世紀前20年中國面臨的內外環境有很大的關聯度。甲午戰爭和戊戌變法失敗後,正當中國准備全盤接受西方文明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文明的弊端。而正當中國人在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進行痛苦選擇時,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影響下,先進的中國人便轉向俄國,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才在精神上由被動轉入主動。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擦亮了中國人民的眼睛,幫助中國人民認清了當時的世界形勢,明確了中國革命的主要任務,明確了中國新民民主義革命的前途,明確了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歷史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也深刻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三、我們之所以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是因為馬克思主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針對問題一:當今發達國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不僅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反而一直在反對馬克思主義。中國現代化的首要目標是趕上和超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何不向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學習,學習他們放棄馬克思主義呢?
馬克思主義是為推翻資本主義和一切剝削壓迫制度,使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得到徹底解放,為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服務的革命理論。恩格斯指出:「在共產主義作為理論的時候,那麼它就是無產階級立場在這個斗爭中的理論表現,是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理論概括。」斯大林也曾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正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立場和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因而它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徹底的革命性。正因為「它給人們提供了決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動勢力、任何為資產階級壓迫所作的辯護相妥協的完整的世界觀」,因為它宣告了資本主義的滅亡,並給資本主義下了死亡判決書。所以,馬克思主義自產生以來,它一直遭到資產階級的圍攻,一直遭到資產階級學者的詰難。
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毛澤東說:「我們的黨從它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為基礎的黨,這是因為這個主義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最正確最革命的科學思想的結晶。」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強調,我們黨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大黨,我們國家是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要建立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因此,在當代中國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動搖。所以,我們多次重申,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以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在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並為實現共產主義創造條件的過程中,都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針對問題二:馬克思主義畢竟是產生於19世紀中葉,也許在馬克思生活的那個時代,馬克思主義是管用的,現在已經是21世紀,現時代與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時代完全不同,與現時代的發展相求相比,馬克思主義已經是一種「過去」的、「陳舊」的東西,「過時了」,為何還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呢?
我們應該承認,馬克思主義產生於19世紀中葉,產生於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產生於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歷史條件下,現在的時代的確與馬克思主義生活的時代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我們還必須承認,馬克思主義作為真理,其真理性也是相對的。
馬克思主義雖然產生於19世紀,但其現實指導意義並不局限於19世紀。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與馬克思恩格斯所處的時代確實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當代資本主義與馬恩時期的資本主義相較也確實表現出許多不同的特點。但只要我們細細考量一下就會發現:人類社會的發展雖然出現許多新情況,但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並沒有變;時代主題雖然發生了許多變化,但人類社會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性質沒有變;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雖然發生了許多變化,但其基本矛盾和本質並沒有變;資本主義雖然也在發展,但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仍然存在;社會主義雖然遭受挫折,但人們對於未來美好社會的追求也沒有變。當前,世界社會主義出現的不同程度的失誤、挫折甚至暫時的倒退,除了某些復雜的歷史原因外,根本的就在於偏離和違背了馬克思主義。歷史一再證明,馬克思主義由於是一種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不但在工人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史上從未出現過「過時」或「不適應」的情況,歷史還將證明,它在將來也永遠不會過時。
針對問題三:馬克思主義是關於革命的理論,強調的是「階級斗爭」。馬克思主義只有在「鬧革命」的地方「受歡迎」,在搞建設的地方則「不需要」和「不適用了」。我們現在搞建設和改革,強調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為何還需要馬克思主義呢?
首先,我們必須清楚,馬克思主義是由若干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組成的科學體系。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就要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和馬列經典作家的個別論斷區別開來。馬克思主義的一系列觀點都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針對一定的具體問題提出的,沒有脫離一定時空、處處適用的靈丹妙葯。如果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有普遍性,那也只能從馬克思主義的整個理論體系來理解,不能用馬列經典作家的個別詞句、個別論斷代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
其次,我們必須清楚,中國的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的偉大的成就,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又賦予馬克思主義鮮明的時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實踐特色;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在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今天,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正如鄧小平所說的,「過去我們講先發展起來。現在看,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
最後,我們必須清楚,我們要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必須是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在今天,這一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就在於它始終同各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鄧小平曾指出:「我們多次重申,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但是,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是切合中國實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們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正因為如此,黨的十七大報告才特別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摘自北京市社科「十一五」規劃研究基地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階段成果

4. 中國人為什麼接受馬克思主義

是因為: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契機、近代中國所面臨的現實以及中國人的「雙重超越」理想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

1、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契機。

就歷史發展境遇而言,俄國和中國有著相似的特徵,雖然俄國搭上了近代工業革命的末班車。一戰期間,俄國陷入了戰爭的泥潭。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把俄國從戰爭的泥潭中解放出來,從而給正在尋找「救國救民」真理的中國的志士仁人開辟了一條新路。

2、近代中國所面臨的現實以及中國人的「雙重超越」理想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

近代以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理想。面對落後的實際,變法,無論大變還是小變,成了中國人的主旋律。當時,中國可參考的模式只有歐美資本主義。

但是,中國的志士仁人們很快就意識到資本主義同樣面臨著許多弊病,因此中國不僅要克服傳統中的頑疾,還要超越資本主義。

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

馬克思把社會產品按價值分為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 3個部分,從而分析了資本主義實現價值和剩餘價值的深刻矛盾。論證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社會性和私人資本主義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日益暴露和周期性經濟危機的不可避免性。

馬克思闡明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指出資本積累必然造成社會兩極分化,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對抗更為尖銳。

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同資本主義私有制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從而資本主義不可避免地要讓位於社會主義。

5. 中國為什麼要選擇馬克思主義要結合歷史思考,謝謝……

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首先是將目光放在西方帝國主義國家身上,由洋務派的「師夷長技以制夷」開始,就開始了學習了西方的熱潮,就是所謂的「西學東漸」。
但是中國在實踐中經歷了無數的失敗,洋務運動、百日維新(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共和制)都是以失敗告終,但是沙俄的被推翻和蘇維埃無產階級政權的建立,使得中國的大多數知識分子重新把目光轉回東方,並且投向了俄國,由於受到列寧等人的宣傳,馬克思主義被認為是中國唯一的出路,再加上帝國列強對中國多年的欺壓(難免會讓多數中國人有老師打學生的感覺),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馬克思主義迅速席捲了中國大地,而中共的奪權使得馬克思主義成為官方主義,所以中國必須是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6. 為什麼要堅持馬克思主義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原因:

1、馬克思主義是人類社會思想的高峰。

2、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法寶。

3、馬克思主義是世界走向光明未來的燈塔。

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就必須信仰馬克思主義、崇敬馬克思主義;要信仰、崇敬馬克思主義,就必須認識馬克思主義,了解馬克思主義;要認識、了解馬克思主義,就必須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及其偉大之處。

把握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偉大之處,堅持馬克思主義也就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

(6)中國為什麼還需要馬克思主義擴展閱讀:

資本主義社會問題最終需要馬克思主義來解決。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在發展過程中,也通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某些理論,通過修修補補暫時解決了一些問題,延續了資本主義的現實發展。

正如馬克思主義所說,無論哪一種社會形態,在它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滅亡的;而新的社會形態或新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系統在舊社會形態的胞胎里成熟以前也是絕不會出現的。

我們目前所處的歷史時期,資本主義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它走向滅亡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近年來,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西方社會都在反思自己的出路,修補畢竟不能根本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問題,最終還是要用馬克思主義來解決。

7. 為什麼近代中國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答:1、是唯物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它把實踐作為考察精神和物質關系問題的基礎,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高度統一,是唯物主義發展的最高形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一的哲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使人們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們生活得更好。
3、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指南
馬克思主義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在當代中國,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人民;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發揚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積極吸收各國文明的先進成果,推動社會主義文化日益繁榮,全國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展現了中華民族嶄新的精神風貌。

8. 中國為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

  1.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契機。在「五四」運動後期,以李大釗和陳獨秀為代表的一部分中國人,便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大旗,馬克思主義的種子開始在九州大地生根發芽兒。俄國人的勝利讓中國人感到馬克思主義的可行性。

  2. 近代以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理想。馬克思主義產生於資本主義社會,其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不可謂不深刻、不透徹。盡管其尚未在實踐的基礎上取得成功,但是在理念領域它又描繪了一個「大同世界」。

  3. 馬克思主義的內在邏輯與中國傳統的思維模式相類似。在中西文化比較領域,這樣一個命題基本上已被學界認同,即西方文化是主客二分的,而中國文化則是渾然一體的,這種模式與中國傳統中的「知行合一」極其類似。

  4. 中國特色賦予馬克思主義以內在的生機與活力。中國人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不等於把馬克思主義變成機械式的教條,也只有「活學活用」,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使馬克思主義充滿生機。

  5. 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發展中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

9. 中國人為什麼選擇走馬克思主義道路

中國人之所以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因為:

1、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契機。就歷史發展境遇而言,俄國和中國有著相似的特徵,雖然俄國搭上了近代工業革命的末班車。一戰期間,俄國陷入了戰爭的泥潭。

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把俄國從戰爭的泥潭中解放出來,從而給正在尋找「救國救民」真理的中國的志士仁人開辟了一條新路。於是,在「五四」運動後期,以李大釗和陳獨秀為代表的一部分中國人,便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大旗,馬克思主義的種子開始在九州大地生根發芽兒。

在新文化運動中,各種救國思潮可謂風雲際會,各領風騷。然而歷史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這就和俄國革命的勝利以及中國人實用主義的思維模式是分不開的。俄國人的勝利讓中國人感到馬克思主義的可行性,盡管國人並沒有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究竟為何物。

可以說,這一時期的馬克思主義更多地帶有工具的色彩,僅僅是各種救國方案中一個而已。

2、近代中國所面臨的現實以及中國人的「雙重超越」理想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近代以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理想。面對落後的實際,變法,無論大變還是小變,成了中國人的主旋律。

當時,中國可參考的模式只有歐美資本主義。但是,中國的志士仁人們很快就意識到資本主義同樣面臨著許多弊病,因此中國不僅要克服傳統中的頑疾,還要超越資本主義。只有完成「雙重超越」,才能趕上世界的步伐。

馬克思主義產生於資本主義社會,其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不可謂不深刻、不透徹。盡管其尚未在實踐的基礎上取得成功,但是在理念領域它又描繪了一個「大同世界」。這個「大同」的理念迎合了中國人的口味兒,也使得它較其它資產階級式的救國模式更容易為國人所接受。

3、馬克思主義的內在邏輯與中國傳統的思維模式相類似。在中西文化比較領域,這樣一個命題基本上已被學界認同,即西方文化是主客二分的,而中國文化則是渾然一體的。

這種模式與中國傳統中的「知行合一」極其類似,而其現實性(表現為合科學性和規律性)和中國的「重現世」的思維模式則不謀而合。所以,在極其緊迫的年代裡,中國人迫不及待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4、中國特色賦予馬克思主義以內在的生機與活力。中國人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不等於把馬克思主義變成機械式的教條,也只有「活學活用」,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使馬克思主義充滿生機。

在革命年代,假如沒有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領導集體對馬克思主義的「改造」,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命運就很難想像;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也就沒有當代社會主義中國的勃勃生機。在這里,就有一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本土文化的關系問題。

一方面,外來的馬克思主義只有符合本地的生活習慣、思維習慣、風俗習慣等,才有存在並發展的可能;另一方面,本土文化也只有接受馬克思主義,才能站在時代的高度來審視自己,以求得枯木開花。

5、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發展中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

(9)中國為什麼還需要馬克思主義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毛澤東同志最早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 。

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政治報告《論新階段》中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並亟待解決的問題。」

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要中國化呢?首先,這是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理論品質所決定的。馬克思主義創立時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工人沒有祖國」,但是工人「本身還是民族的」。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91頁)這就揭示了無產階級的世界性、國際性和民族性的辨證統一性,由此我們就可以自然地推導出,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說,「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48頁)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一旦走出書齋,落腳現實世界,成為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的理論思想和行動綱領,就必須回答和解決當時當地的實際問題。

反過來說,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及其政治上的先鋒隊——共產黨,要想成功地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將這一原理和本國的實際相結合,用新的實踐、新的內容、新的語言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所以,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互為依託的,這是馬克思主義「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力量源泉。

其次,這也是總結我們黨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後得出的鄭重結論。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在怎樣學習實踐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重大的基本問題上,大體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一種是教條主義的態度,一種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教條主義態度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當做語錄,當作《聖經》,開口閉口「拿本本來」。只注意他們的具體結論,而忽視了引出結論的具體的歷史背景和過程。沒有看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許多觀點,是根據歐洲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經驗總結而來的。

生搬硬套地將它用到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東方社會,一定會犯「水土不服」的毛病。這樣做,看起來取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經」,但實際上拋棄了馬克思主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話的靈魂;看起來思想無比革命,實際上思維十分保守。

一旦採用這種思想來指導實踐,很容易給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帶來嚴重的損失。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用毛澤東的話講就是用馬列主義這根「矢」,去射中國革命實踐這個「的」,理論科學,目標明確,這才叫做「有的放矢」。

用中國化以後的馬克思主義去指導中國的實踐,就會做到無往而不勝。回顧我們黨的歷史,回顧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我們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麼時候我們堅持了馬克思主義本國化的原則,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就一帆風順。

反之,什麼時候我們違背了這一原則,形而上學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就會遭到嚴重的挫敗。

總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品質所決定的。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深入學習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將之應用於中國的具體的環境,使之成為偉大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和這個民族血肉相聯,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

馬克思主義最大的存在意義就是告訴我們,觀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從實踐開始,實事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縛,哪怕是曾經認為是正確的,後來被證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時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們的目標不變,採取何種形式都不重要。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不是一種對社會的預測或規范,在學習馬克思主義時不應當先入為主的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某種社會制度的代言人。馬克思主義觀察世界的方法是一流的,用好了它,則無往而不勝。

參考資料

馬克思主義_網路

閱讀全文

與中國為什麼還需要馬克思主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貢木是什麼檔次 瀏覽:593
義大利撒丁島綿羊是什麼品種 瀏覽:240
海南菠蘿蜜與越南菠蘿蜜哪個好吃 瀏覽:574
印度有哪些偉大的企業 瀏覽:814
印度國家哪個州最富 瀏覽:715
我是怎麼追到義大利 瀏覽:47
伊朗為什麼幫印度 瀏覽:894
印尼那邊的pt是什麼意思 瀏覽:862
哪裡能夠買到越南一年級書籍 瀏覽:400
中國在伊朗進口的石油有多少 瀏覽:408
江西宜春中國銀行在哪裡 瀏覽:920
伊朗招牌動作叫什麼 瀏覽:995
印度一頭老虎殺了多少人 瀏覽:119
中國銀行充話費怎麼老是在充值中 瀏覽:550
越南證券公司如何申請 瀏覽:116
印度為什麼會被英國人殖民 瀏覽:321
哪個電影網能看伊朗電影 瀏覽:172
29美元換印尼盾是多少 瀏覽:977
如何進入中國知網 瀏覽:112
伊朗寄中國的快遞費是多少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