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哪些蔬菜產地不是中國

哪些蔬菜產地不是中國

發布時間:2022-07-03 03:19:38

『壹』 宋朝時期沒有傳入中國的蔬菜有哪些

基本上,那些名字帶有「胡」的蔬菜、作物,是宋元人可以吃到的,比如蠶豆(原名胡豆);核桃(原名胡桃);大蒜(原名胡蒜);香菜(原名胡荽);黃瓜(原名胡瓜);芝麻(原名胡麻);胡椒;胡蘿葡(胡蘿卜)。還有洋蔥,不要被它的「洋」名迷惑了,以為是洋人帶來的,其實它的原名叫胡蔥,原產於中亞,也是從陸上絲綢之路而來的。
而名字帶有「番」字的蔬菜、作物,則在宋元時期尚未傳入中國,如番豆(即花生)、番茄、番薯、番荔枝、番木瓜、番石榴、番蒜(即芒果)、番麥(即玉米)、番椒(即辣椒)。馬鈴薯也是原產於美洲,名字雖然不帶「番」字,但有些地方稱其為「洋芋」,到底還是泄露了它的「舶來品」身份,傳入中國的時間大致是明末清初。
宋朝人能吃到的蔬菜,種類已經相當多,與今日你在市場上看到的蔬菜種類大體差不多:胡蘿卜、蕪菁、牛蒡、白菜、矮黃(娃娃菜)、菘菜(小白菜)、芥菜、油菜、頗棱(菠菜)、萵苣、芹菜、茼蒿、薺菜、芫荽、莧菜)、生菜、紫蘇、蔥、薤、韭、黃芽(韭黃)、大蒜、小蒜、梢瓜、黃瓜、冬瓜、葫蘆、葫、瓠、甜瓜、絲瓜、芋、山葯、姜、菱、藕、苦薏、茭白、蒓菜、紫菜、百合、竹筍、枸杞、合蕈、松蕈、竹蕈、麥蕈、玉蕈、黃蕈、紫蕈、四季蕈、鵝膏蕈,等等。可參見張金花、王茂華論文《宋代的蔬菜與蔬菜業》。南瓜 : 原產非洲。由波斯傳入我國南方地區,當時叫它為「番瓜」,傳入年代不詳。還有另一種南瓜原產亞洲東南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估計宋朝時也有了。
蒜:據說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種子種的。
蔥:產於天山昆侖山,所以昆侖山古稱蔥嶺。
香菜:原產地中海沿岸,張騫出使西域後引入我國。
芹菜:中國自古就有,但跟世界意義上的芹菜並不相同,被稱為中國芹菜,還有一說是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時傳入的。現在吃的西芹種傳入不足百年。
金花菜:原產印度,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後漢時期已是人工栽培的20種蔬菜之一。
小白菜:簡稱白菜、青菜。原產我國,早在後漢時代就有文獻記載。
大白菜:古名崧,我國人工培育產品,地道中國原產菜。
茭白:其來源同上。曾作為糧食作物,種子稱孤米、雕胡,為「六穀」之一,但直到公元5-7世紀才出現作為蔬菜食用的茭白。
黃瓜:又叫胡瓜,原產東印度的西北部,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時帶入我國。初稱「胡瓜」,東晉時,趙王石勒更名為「黃瓜」。但那時我國雲南也有野生黃瓜分布。
蠶豆:又名胡豆、寒豆、羅漢豆等。原產亞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帶,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
豌豆:原產地中海沿岸,漢代引入我國。但從元初才開始有吃豌豆嫩莢(也就是現在的食莢豌豆)的記載。
蕹菜:就是空心菜,產於我國南方多雨地區,被稱為南方之奇蔬,曹操他老人家就吃過了,時間不用說了吧。
扁豆:原產印度,漢、晉時傳入。
茄子:原產東南亞和印度,約於晉代傳入我國,隋煬帝就對它特別偏愛,還欽命為「昆侖紫瓜」。 菠菜:原產波斯,唐代傳入我國。
木耳菜:學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產亞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
萵筍: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宋代以前怎麼也吃上了,由西域使者來華時傳入。
胡蘿卜: 原產北歐。元代時,波斯人來中國時帶入雲南地區,後傳遍全國各地。
紅薯:原產美洲,明萬曆年間晉安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引入福建。
土豆:原產南美,明末傳入我國。
辣椒:原產中南美洲熱帶地區。我國栽培辣椒始見於明末,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調味(咱也不知道這味道好不好吃,怎麼琢磨都覺得是欣賞性植物,估計也不怎麼辣)。至於甜椒於18世紀才始有.19世紀傳入我國。 洋白菜:又叫包心菜,清早期傳入我國。
四季豆:原產中南美皺,明朝時傳入我國。
番茄:地球人都知道這就是西紅柿。原產南美洲的秘魯,清朝中晚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但1983年,我國四川省考古隊從成部鳳凰山的西漢古墓中,發現有番茄等農作物種子,四川省農科院還精心培育出了植株.由此證明我國2000多年前就有這東西了。當然,那時一定不叫現在這個名字。
西葫蘆:就是美洲南瓜,清朝中期傳入我國。
生菜:原產地中海附近,清晚期引入我國。
菜花:原產地中海沿岸,傳入我國也就100來年。
洋蔥:原產伊朗、阿富汗,已有5000多年栽培歷史,傳到我國僅百餘年。 葡萄,張騫帶回來的。
西瓜,五代時期由絲綢之路傳來的。 無花果,唐前就傳入了,但中原地區是很難吃到的。
芒果:據說由唐僧取經時帶回的種子,但現在的芒果是荷蘭人在台時引入的。
哈密瓜:南宋時期第一次有文獻記載。明以前中原基本很少吃到。明以後也是做為貢品的。
菠蘿:原產巴西,明朝時傳入。
草莓:明朝開始栽培野生草莓。但直到清朝中期,才從英、法等國引進良種。
木瓜:原產墨西哥,明末清初傳入我國。
西瓜:原產地撒哈拉。 向日葵:原產地美洲。
芝麻:原產我國雲貴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遺址中,發現有古芝麻的種子,證實了中國是芝麻的故鄉。
橄欖:橄欖一詞包含多種植物,油橄欖是地中海產的,我國解放後在漢中地區有少量引進。而果橄欖則是中國願生的,不過在古代應該算是百越地區。
石榴:古稱「安石榴」,原產地即古之西域「安國」、「石國。
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中外交流日益密切,許多原產地不在中國的食品逐漸擺到了中國人的餐桌上。 原產於美洲的玉米經歐洲、非洲、西亞傳入中國北方; 介於主食與蔬菜之間的馬鈴薯,通過東南沿海傳入中國,最初只在福建、浙江一帶種植,後來遍及中國各地; 葵花籽在17世紀由美洲傳入中國,200 年後用以榨油,豐富了中國的油料種類; 豆類中的綠豆原產於印度, 北宋(960—1127) 時傳入中國; 蔬菜中的菠菜是唐太宗(627—649 在位)時由波斯傳入的, 原產於印度的茄子在南北朝(420—589)時隨佛教流入中國; 一些中國土生土長的物種,如花生、大蒜、苦瓜、豌豆等亦被外來的優良品種所取代。 早期傳入中國的水果多來自西亞(如葡萄)、中亞(如早期的蘋果)、地中海(如橄欖)、印度(如一些柑橘類)和東南亞(如椰子、香蕉);菠蘿、西紅柿、番石榴、草莓、蘋果、榴槤、葡萄柚等已廣為現代中國人食用的水果則是在近代由東南亞、美洲或大洋洲傳入的。 辣椒在中國已經是一種極為普遍的菜餚和調味料了,而中國人吃辣椒的歷史卻不過300 多年。史料記載,辣椒是在明朝(1368—1644)末年,由海路從美洲的秘魯、墨西哥傳入中國的。 糖是調料中最重要的甜味原料,它是在唐太宗時,由朝廷派遣使臣到中亞學習熬糖技術後才開始生產的;而被中國人視為名貴食品的魚翅、燕窩則是14 世紀初從東南亞傳入,自清代(1644—1911)起成了一種奢侈品。

『貳』 常見的蔬菜哪些是中國原有的,哪些是從國外引進的

水果
1,有中國本土的水果如:桃、李、杏、桔子、梨、酸梅、胡桃等.(注:1972年發現距今約7000多年磁山文化遺址胡桃的出土,修改了所謂漢代張騫引自西域的說法。)

2,張騫等人從西域引進的葡萄、石榴等

蔬菜
自上古時代便已成為人類的食物,現在常見的蔬菜如茄子、黃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晉至唐宋時期陸續從國外引進來的。茄子,原產於印度和泰國。黃瓜原產於印度,傳入我國時比茄子晚些,初名叫胡瓜,現在有的地方還保留這種叫法。菠菜是唐代貞觀年間由尼波羅國(今尼泊爾)傳入的,最初叫波稜菜,後簡稱菠菜。扁豆原產於爪哇,南北朝時傳入我國。刀豆原產於印度,唐代傳入我國。
到元、明、清以來,又陸續有一些品種加入我國菜譜中來。胡蘿卜原產於北歐,元代由波斯傳入。辣椒和西紅柿的傳入時間還要晚些。西紅柿雖由歐洲傳入我國,但它的祖居地卻是南美洲的秘魯。西紅柿原名叫狼桃,秘魯土著人剛發現它時,以為它有毒,還不敢吃呢。進入清代末期,我國現有傳統蔬菜品種基本上都出現了。

『叄』 中國歷史上哪些水果和蔬菜不是本土

黃瓜,原名叫胡瓜。「胡」字在歷史上帶有一種卑視的意思,所以胡人統治者對此都很惱火,石勒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他在政權建立後,就下令無論說話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為了檢測這道法令的執行情況,同時也為了試探漢人對他是否忠心,有一次,石勒在舉行宴會時,就指著席中一盤瓜條菜問一個漢族官員樊坦:「卿知此物何名乎?」樊坦是個清正的官員,平時一直布衣素食,對胡瓜菜是很熟悉的,但又不敢說出「胡」字,幸虧他平時熟讀經書,文字功底很好,就根據胡瓜的色澤,恭恭敬敬地以詩答道:「紫案佳餚,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了很滿意。據說,從此之後,胡瓜的稱呼就被黃瓜取而代之了。
芹菜,中國古代稱 為「胡芹」,唐代經絲綢之路由西域時傳入,至今河南拓城仍有人叫「胡芹」。 西瓜,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農政全書》記載:「西瓜,種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按胡嬌於回紇得瓜種,名曰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南北皆有。」 胡桃,即核桃,它與扁桃、腰果、榛子一起,並列為世界四大乾果。《西京雜記》卷一「上林苑」:「胡桃,出西域,甘美可食。」 胡桃原產於伊朗和阿富汗,後經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胡麻,就是「脂麻」,又名黑脂麻、巨勝、狗虱、鴻藏、烏麻、烏麻子、油麻、交麻、黑芝麻、巨勝子、小胡麻等,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種子。可入葯。原植物脂麻的莖(麻秸)、葉(胡麻葉)、花(胡麻花)、白色的種子(白芝麻)、果殼(芝麻殼)也都可供葯用。《齊民要術》卷二引《漢書》亦雲:「張騫外國得胡麻。」。《齊民要術》記有「白鬍麻」、「八棱胡麻」兩種品種,註明「白者油多」。《夢溪筆談》:「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 回回蒜,又名回回蒜毛茛、水胡椒、蠍虎草等。石榴,石榴的原產地是古代波斯。後來,航海的腓尼基人將它傳播到地中海地區。向東,則傳播到布哈拉、塔什干、撒馬爾罕等中亞地區。波斯多石的山地看來很適合石榴的自然生長。波斯人稱石榴樹是「太陽的聖樹」,認為它是多子豐饒的象徵。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用石榴做醬油,先把它浸在水裡,用布過濾,使醬油有顏色和辣味。有時他們把石榴汁燒煮,請客時用來染飯,使飯的顏色漂亮,吃起來更加可口。從波斯古書到中世紀詩歌,對石榴多有記載和贊美。古代中國人稱石榴為安石榴,確切地說是「安國和石國的榴」或「安石國的榴」。後來就簡稱為石榴了。安國和石國均為中亞小國,在歷史上附屬於康國。分別指的是現在烏孜別克斯坦境內的布哈拉和塔什干二城。
苜蓿,也叫紫苜蓿。原產於小亞細亞、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庫曼高地。 苜蓿抗逆性強,耐寒、熱、旱、鹽鹼、薄,適應范圍廣,潛在產量高,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稱。後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胡椒,又名玉椒、浮椒、昧履支。原產熱帶亞洲,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稱:"胡椒出摩伽國,呼為味履支"。當果穗基部的果實開始變紅時,剪下果穗,曬干或烘乾後,即呈黑褐色,取下果實,通稱「黑胡椒」;如全部果實均已變紅時採收,用水浸漬數天,擦去外果皮,曬干,則表面呈灰白色,通稱「白鬍椒」。黑胡椒與白鬍椒均為食用調料和中葯。 胡秫,「胡秫」指的是「高粱」。今北地謂高粱之粘者為秫,秫亦胡秫。——《考工記·鍾氏》 回回豆,又名胡豆、回鶻豆、蠶豆、那盒豆、鷹嘴豆等。是豆科植物鷹嘴豆的種子。可以消渴、解毒。胡蘿卜,原產亞洲西部,阿富汗為紫色胡蘿卜最早演化中心。13世紀胡蘿卜經伊朗傳入中國,因其顏色靚麗,脆嫩多汁,芳香甘甜而受到人們的喜愛。胡蘿卜對人體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因此被譽為「小人參」。
蒔蘿,波斯語zira的漢譯,原產於波斯,又名小茴香,葛縷子,唐宋時由陸路和海路分別傳入中國。陳藏器《本草拾遺》稱蒔蘿出佛哲,李珣《海葯本草》稱蒔羅出馬來亞之波斯。宋代時,蘇頌《本草圖經》記載此種植物已生長於我國嶺南。
蘆薈,唐時由波斯人傳入中國。李珣曰:「蘆薈生波斯國,狀似黑錫,乃樹脂也」。《諸蕃志》曰:「蘆薈出大食奴發國,草屬也。其狀如魚尾,土人采而以玉器搗研之,熬而成膏,置諸皮袋中,名曰蘆薈。」
葡萄,原名蒲陶,《史記·大宛列傳》載:「宛左右以蒲陶為酒…,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又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齊民要術》載:「漢武帝使張騫至大宛,取蒲陶實,於離宮別館傍盡種之」。 回回米,又名菩提珠、薏米、珍珠米等,原產地為波斯等中亞地區。可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等。
酢菜,也是萵苣,屬植物的一種西方品種。渾提蔥「狀如蔥而白」,這種蔥屬植物的名稱是古波斯語gandena的譯音。又,杜環《經行記》稱末祿國(Merv)蔬菜有「軍達」。軍達又作「莙達」,是波斯語甜(菾)菜(gundar或gunr)的譯音。一般認為這種植物原產於地中海和亞洲中西部。
胡蘆巴,波斯語huluba的漢譯,原產於波斯、美索不達米亞沙漠和西亞,野生,葯材用,宋時傳入中國南方各省。掌禹錫《本草》載此植物已成功栽種於廣東和貴州。《本草圖經》雲:「今出廣州,或雲種出海南諸番,船客將種蒔於嶺外,亦生,然不及番中來者真好。」
回回蔥,即洋蔥,也叫胡蔥、北蔥。原產於波斯和中亞地區,傳入中國後,最早見於唐代孫思邈的《千金食治》,稱為「胡蔥」。宋代的《開寶本草》稱「蒜蔥」或「胡蔥」。
胡荽,即芫荽、香菜。
回回豆,又名胡豆、回鶻豆、那盒豆、鷹嘴豆等。是豆科植物鷹嘴豆的種子。可以消渴、解毒。《契丹國志》卷二七《歲時雜記·回鶻豆》載:「回鶻豆,高二尺許,直干,有葉無旁枝,角長二寸,每角止兩豆,一根才六七角,色黃,味如粟。」這種豆不同於唐時中國史籍中的「胡豆」,元時稱回鶻豆為「回回豆」(見忽思慧《飲膳正要》),即現在的豌豆。據美國東方學者勞費爾的研究,豆類是伊朗人的重要食物,石國(塔什干)有各種豆類,豌豆在波斯語里有nujud和gergern或xereghan等字(見勞費爾的《中國伊朗編》,林筠因譯,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第131—132頁)。可見,這些種豆很可能原產於波斯或中亞其它地區。中國首見於記載的是《契丹國志》,觀其名則知自回鶻引進。到元時,回回豆已「田野中處處有之」,可見傳播之廣泛。
波斯棗,棗椰,又稱「千年棗」,唐朝人還知道它的波斯名「窟莽」或「鶻莽」。《酉陽雜俎》卷十八載:「波斯棗,出波斯國,波斯國以為窟莽……子尺二寸,黃白色,有核,熟則紫黑,狀類乾棗,味甘如餳,可食。」
西瓜,原產埃及,唐以前不見史載。五代時胡嶠居契丹始食西瓜,系由契丹破回紇始得此種。可以相信,西瓜是從新疆一帶傳入內地的。在歐陽修撰寫的《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中詳細記載了西瓜傳入的過程。 底稱實,即無花果。《酉陽雜俎》卷十八載:「波斯國呼為阿驛,拂林國呼為底實。樹長四、五丈,樹葉繁茂。葉有五齣,似椑麻,無花而實,實赤色,類椑子,味似干柿,而一年一熟。」
野悉蜜,《酉陽雜俎》卷十八載:「野悉蜜,出拂林國,亦出波斯國,苗長七、八尺,葉似梅葉,四時敷菜。其花五齣。白色,不結子,花若開時,遍野皆香,與嶺南詹糖相似。西域人常采其花,壓以為油,甚香滑。」
扁桃,《酉陽雜俎》卷十八載:「扁桃,出波斯國,波斯呼為婆淡,樹長五、六丈,圍四、五尺,葉似桃而闊大,三月開花,白色,花落結實,狀如桃子而形扁,故謂之扁桃。其肉澀不可啖,核中仁甘甜,西域諸國並珍之。」

『肆』 哪些生活中常見的蔬菜食材不是中國本地生長,而是以前從國外引進的

水果
1,有中國本土的水果如:桃、李、杏、桔子、梨、酸梅、胡桃等.(注:1972年發現距今約7000多年磁山文化遺址胡桃的出土,修改了所謂漢代張騫引自西域的說法。)

2,張騫等人從西域引進的葡萄、石榴等

蔬菜
自上古時代便已成為人類的食物,現在常見的蔬菜如茄子、黃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晉至唐宋時期陸續從國外引進來的。茄子,原產於印度和泰國。黃瓜原產於印度,傳入我國時比茄子晚些,初名叫胡瓜,現在有的地方還保留這種叫法。菠菜是唐代貞觀年間由尼波羅國(今尼泊爾)傳入的,最初叫波稜菜,後簡稱菠菜。扁豆原產於爪哇,南北朝時傳入我國。刀豆原產於印度,唐代傳入我國。
到元、明、清以來,又陸續有一些品種加入我國菜譜中來。胡蘿卜原產於北歐,元代由波斯傳入。辣椒和西紅柿的傳入時間還要晚些。西紅柿雖由歐洲傳入我國,但它的祖居地卻是南美洲的秘魯。西紅柿原名叫狼桃,秘魯土著人剛發現它時,以為它有毒,還不敢吃呢。進入清代末期,我國現有傳統蔬菜品種基本上都出現了。
望採納!

『伍』 哪些水果不是中國的原產地

1,蘋果 原產歐洲東南部,土耳其及高加索一帶。1870年前後始傳入我國山東,目前在我國大部分省份均有廣泛栽培。
2,草莓 原產南美、歐洲等地,現在我國各地都有草莓栽培。
3,葡萄原產歐美和中亞,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產,主要產於新疆、甘肅、山西、河北等地。為落葉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4,香蕉 原產亞洲東南部,現在世界各熱帶地區廣有種植。
5,西瓜堪稱瓜中之王,因在漢代時從西域引入,故稱西瓜。西瓜亦屬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非洲,目前除少數邊遠寒冷地區外,國內各地均有種植,果味甘甜而性寒。
6,芒果 原產印度及馬來西亞,印度栽培歷史最久,產量最多,佔世界產量的80%。芒果的名字來源於印度南部的泰米樂語。野芒果樹的果實不能食用,印度人最先發現這種樹,並栽培成可吃的芒果,還用它來遮蔽熱帶的驕陽,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
7,菠蘿菠蘿原名鳳梨,原產巴西,南洋稱鳳梨。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著名水果。
8,番木瓜 熱帶水果番木瓜科木瓜(番木瓜),為番木瓜科番木瓜屬植物,原產東南亞,大概17世紀明朝後期時傳入中國,因外形與中國木瓜相似,故名「番木瓜」,同樣可以食用和葯用,但不供觀賞。
9,火龍果 火龍果為仙人掌科三角柱屬植物,原產於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熱帶沙漠地區,屬典型的熱帶植物。火龍果是一種由南洋引入台灣,再由台灣改良引進海南省及大陸南部廣西、廣東等地栽培的植物。
10,西柚西柚約於1750年首先在拉丁美洲巴貝多群島的加勒比海島上被發現,1823年被引種到美國佛羅里達州作為商業栽培。
11,甜瓜甜瓜屬葫蘆科,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原產於非洲熱帶沙漠地區,大約在北魏時期隨著西瓜一同傳到中國,明朝開始廣泛種植。
12,紅毛丹又名毛荔枝,原產馬來西亞,屬無患子料韶子屬,有36個種,系熱帶多年生常綠果樹,是東南亞著名水果之一。紅毛丹是熱帶多年生常綠喬木植物,也是著名的熱帶水果,在中國能適合種植的地方不多,屬珍稀水果。,
14,甘蔗 原產於印度,現廣泛種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蓮霧又名天桃,輩霧、璉霧、爪哇蒲桃,原產馬來半島及安達曼群島,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台灣普遍栽培。
15,榴槤原產印度尼西亞。一般認為東印度和馬來西亞是榴槤的原產地,以後傳入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和緬甸等國,中國海南也有少量栽種。
16椰子 原產地說法不一,有說產在南美洲,有說在亞洲熱帶島嶼,但大多數認為起源於馬來群島。現廣泛分布於亞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的熱帶濱海及內陸地區。

『陸』 農村哪些農作物原產地不是中國,你知道幾個

農業的種植結構多樣化,農作物種類繁多,但是常見的作物也有外國的,你知道嗎?

糧食方面

1.玉米

玉米原產於中南美洲。現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30--50的緯度之間。栽培面積最多的是美國、中國、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羅馬尼亞。我國的玉米主要產區是東北、華北和西南山區。

2.小麥

小麥起源於亞洲西部。西亞和西南亞一帶至今還廣泛分布有野生一粒小麥、野生二粒小麥及普通小麥粗山羊草。從小亞細亞到伊朗的中東地區,特別是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東南部地區,是栽培一粒小麥和提莫菲維小麥最早被馴化之地。

蔬菜水果方面

蒜:據說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種子種的。蔥:產於天山昆侖山,所以昆侖山古稱蔥嶺。香菜:原產地中海沿岸,張騫出使西域後引入我國。金花菜:原產印度,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後漢時期已是人工栽培的20種蔬菜之一。黃瓜:又叫胡瓜,原產東印度的西北部,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時帶入我國。初稱「胡瓜」,東晉時,趙王石勒更名為「黃瓜」。但那時我國雲南也有野生黃瓜分布。蠶豆:又名胡豆、寒豆、羅漢豆等。原產亞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帶,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豌豆:原產地中海沿岸,漢代引入我國。但從元初才開始有吃豌豆嫩莢(也就是現在的食莢豌豆)的記載。扁豆:原產印度,漢、晉時傳入。茄子:原產東南亞和印度,約於晉代傳入我國,隋煬帝就對它特別偏愛,還欽命為「昆侖紫瓜」。菠菜:原產波斯,唐代傳入我國。木耳菜:學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產亞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萵筍: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宋代以前怎麼也吃上了,由西域使者來華時傳入。胡蘿卜:原產北歐。元代時,波斯人來中國時帶入雲南地區,後傳遍全國各地。紅薯:原產美洲,明萬曆年間晉安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引入福建。土豆:原產南美,明末傳入我國。辣椒:原產中南美洲熱帶地區。我國栽培辣椒始見於明末,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調味(咱也不知道這味道好不好吃,怎麼琢磨都覺得是欣賞性植物,估計也不怎麼辣)。至於甜椒於18世紀才始有.19世紀傳入我國。

看了這些信息,是不是感覺知識面又增加了呢?

『柒』 蔬菜!原產地不是中國的有哪些

黃瓜的原產地是印度,後來傳入中亞。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一種「實長數寸,色黃綠,有刺甚多」的瓜,稱為「胡瓜」。後來東晉十六國(公元317——420年)中最強大的後趙國主石勒,不喜歡這個「胡」字,因而便將它改為黃瓜。
玉米的原產地是美洲,在十六世紀傳入我國。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種植已達十餘省,如浙江、福建、雲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陝西、甘肅、山東、河南、河北等地。

豇豆 原產地: 印度
西紅柿的原產地 美洲 秘魯

『捌』 【大明星想知道】江映蓉想知道:有哪些蔬菜的原產地不是中國,是外國傳入的

蒜:據說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種子種的。
蔥:產於天山昆侖山,所以昆侖山古稱蔥嶺。
香菜:原產地中海沿岸,張騫出使西域後引入我國。
芹菜:中國自古就有,但跟世界意義上的芹菜並不相同,被稱為中國芹菜,還有一說是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時傳入的。現在吃的西芹種傳入不足百年。
金花菜:原產印度,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後漢時期已是人工栽培的20種蔬菜之一。
小白菜:簡稱白菜、青菜。原產我國,早在後漢時代就有文獻記載。
大白菜:古名崧,我國人工培育產品,地道中國原產菜。
茭白:其來源同上。曾作為糧食作物,種子稱孤米、雕胡,為「六穀」之一,但直到公元5-7世紀才出現作為蔬菜食用的茭白。
黃瓜:又叫胡瓜,原產東印度的西北部,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時帶入我國。初稱「胡瓜」,東晉時,趙王石勒更名為「黃瓜」。但那時我國雲南也有野生黃瓜分布。
蠶豆:又名胡豆、寒豆、羅漢豆等。原產亞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帶,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
豌豆:原產地中海沿岸,漢代引入我國。但從元初才開始有吃豌豆嫩莢(也就是現在的食莢豌豆)的記載。
蕹菜:就是空心菜,產於我國南方多雨地區,被稱為南方之奇蔬,曹操他老人家就吃過了,時間不用說了吧。
扁豆:原產印度,漢、晉時傳入。
茄子:原產東南亞和印度,約於晉代傳入我國,隋煬帝就對它特別偏愛,還欽命為「昆侖紫瓜」。
菠菜:原產波斯,唐代傳入我國。
木耳菜:學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產亞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
萵筍: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宋代以前怎麼也吃上了,由西域使者來華時傳入。
胡蘿卜: 原產北歐。元代時,波斯人來中國時帶入雲南地區,後傳遍全國各地。
紅薯:原產美洲,明萬曆年間晉安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引入福建。
土豆:原產南美,明末傳入我國。
辣椒:原產中南美洲熱帶地區。我國栽培辣椒始見於明末,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調味(咱也不知道這味道好不好吃,怎麼琢磨都覺得是欣賞性植物,估計也不怎麼辣)。至於甜椒於18世紀才始有.19世紀傳入我國。
洋白菜:又叫包心菜,清早期傳入我國。
南瓜 : 原產非洲。由波斯傳入我國南方地區,當時叫它為「番瓜」,傳入年代不詳。還有另一種南瓜原產亞洲東南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估計宋朝時也有了。
四季豆:原產中南美皺,明朝時傳入我國。
番茄/西紅柿:地球人都知道這就是西紅柿。原產南美洲的秘魯,清朝中晚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但1983年,我國四川省考古隊從成部鳳凰山的西漢古墓中,發現有番茄等農作物種子,四川省農科院還精心培育出了植株.由此證明我國2000多年前就有這東西了。當然,那時一定不叫現在這個名字。
西葫蘆:就是美洲南瓜,清朝中期傳入我國。
生菜:原產地中海附近,清晚期引入我國。
菜花:原產地中海沿岸,傳入我國也就100來年。
洋蔥:原產伊朗、阿富汗,已有5000多年栽培歷史,傳到我國僅百餘年。
葡萄,張騫帶回來的。
西瓜,五代時期由絲綢之路傳來的。
無花果,唐前就傳入了,但中原地區是很難吃到的。
芒果:據說由唐僧取經時帶回的種子,但現在的芒果是荷蘭人在台時引入的。
哈密瓜:南宋時期第一次有文獻記載。明以前中原基本很少吃到。明以後也是做為貢品的。
菠蘿:原產巴西,明朝時傳入。
草莓:明朝開始栽培野生草莓。但直到清朝中期,才從英、法等國引進良種。
木瓜:原產墨西哥,明末清初傳入我國。
西瓜:原產地撒哈拉。
向日葵:原產地美洲。
芝麻:原產我國雲貴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遺址中,發現有古芝麻的種子,證實了中國是芝麻的故鄉。
橄欖:橄欖一詞包含多種植物,油橄欖是地中海產的,我國解放後在漢中地區有少量引進。而果橄欖則是中國願生的,不過在古代應該算是百越地區。
石榴:古稱「安石榴」,原產地即古之西域「安國」、「石國」。
玉米的原產地是美洲,在十六世紀傳入我國。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種植已達十餘省,如浙江、福建、雲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陝西、甘肅、山東、河南、河北等地。
豇豆 原產地: 印度

『玖』 外來種子改變中國,現在的菜有哪些是外來品

現在的菜桌上有很多菜都是來自國外的,比如說大蒜就是西漢時期從西域引進的。除此之外,還有西瓜、菠菜、萵苣、西紅柿、土豆、辣椒、南瓜等。


4、辣椒


辣椒有些種類也不是我們國家本土生產的種子,辣椒的種子來源於外國。它的起源和大蒜差不多,都是從很古遠的西漢魏晉時期開始向中國傳輸。因為它具有著非常獨特的味道,所以被中國人普遍接受。


綜上所述,中國家庭現在餐桌上有很多菜餚都是來源於國外的,但是這些種子進入中國的時間都比較早,所以我們都沒有發覺,一直認為它是中國本土生產的蔬菜水果。

『拾』 原生產地不是中國的蔬菜和水果

土豆,洋蔥,西瓜

閱讀全文

與哪些蔬菜產地不是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哪裡看中國乒乓球直播 瀏覽:77
印尼貢木是什麼檔次 瀏覽:593
義大利撒丁島綿羊是什麼品種 瀏覽:240
海南菠蘿蜜與越南菠蘿蜜哪個好吃 瀏覽:574
印度有哪些偉大的企業 瀏覽:814
印度國家哪個州最富 瀏覽:715
我是怎麼追到義大利 瀏覽:47
伊朗為什麼幫印度 瀏覽:894
印尼那邊的pt是什麼意思 瀏覽:862
哪裡能夠買到越南一年級書籍 瀏覽:400
中國在伊朗進口的石油有多少 瀏覽:408
江西宜春中國銀行在哪裡 瀏覽:920
伊朗招牌動作叫什麼 瀏覽:995
印度一頭老虎殺了多少人 瀏覽:119
中國銀行充話費怎麼老是在充值中 瀏覽:550
越南證券公司如何申請 瀏覽:116
印度為什麼會被英國人殖民 瀏覽:321
哪個電影網能看伊朗電影 瀏覽:172
29美元換印尼盾是多少 瀏覽:977
如何進入中國知網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