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正確看待言語表達的性別差異
語言表達,男性一般都是直接,強勢,而女性則溫柔而婉轉,這就是最大的差異。
② 語言性別差異表現舉例
語言性別差異主要表現在一些人的談吐方面,有的人比較高雅或者有的人比較低俗。
③ 1.請你以漢語或其他語言為例談一談語言的性別差異。
【誤區一】在考研報名的時候,我要報考的是對外漢語專業。
【正解】在大多數學校,研究生階段「對外漢語」只是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下的一個小方向,一級學科是中國語言文學,二級學科是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一般來說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下設的研究方向與學校院系有很大關系,每個學校不同。比如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下設的研究方向是理論語言學、對外漢語教學、語音學;而北京語言大學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下有十個方向之多,它們分別是理論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與語言應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語言測試、對外漢語教學、語言地理學、語言信息處理、計算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等。
不過,一般大學設立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下都含有對外漢語教學這個方向,也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對外漢語」了。但是在報考的時候,一般只用填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就可以了,專業方向一般要等錄取結果公布後和所選的導師協商。
【誤區二】我喜歡語文,而且語文成績很好,所以我要考對外漢語方向的研究生。
【正解】在選擇對外漢語這個專業方向的時候,很多考生只是懵懵懂懂地知道自己喜歡語文,喜歡英語,而且也很喜歡了解中國文化方面的知識,也喜歡和外國人打交道,並且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覺得學漢語應該是一個總體趨勢。於是,很多人懷著忐忑的心情鄭重地填下了考研志願,就這樣決定了自己三年甚至是一生的生命軌跡。但是要知道,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的課程設置和我們中學時學過的語文課是有本質差別的。語文課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應用寫作能力,但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的各種課程著力於讓學生們對語言形成一種理性的認識,
以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為例,如果要就讀對外漢語方向的研究生,有一門專業課是必須選的,就是西方現代語言學理論。其他的課程分為如下幾類:第一類是關於語言理論方面的,比如語義學、語法理論、對比語言學、語言學史等;第二類是關於漢語的,比如修辭學、文字學、現代漢語句法分析;第三類是關於漢語教學的,比如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等等。在這些課程的學習中,你能加深本科對於漢語本體知識的簡單概念的理解,而更進一步思考學術界尚未解決的問題,在這個讀研的階段,你會了解很多語言學大師的思想,並和同學們一起做深入的思考和討論。
在讀研階段,上課的方式不再是本科時候的老師講,只有些許問題需要學生回答,而是需要學生們以團隊的方式討論一個專題,再講給大家聽,而老師會在學生講解結束後詢問學生關於這個專題的核心問題,然後大家一起來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也不像本科的時候只注重記憶一些理論,而是對一些問題進行批判性的思考。
除了上課之外,每位老師會和自己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一起開學術沙龍,這種學術沙龍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類是集體閱讀經典學術書籍,然後在學術沙龍上談一談對這些書籍的見解,一般指定的閱讀書籍是《現代漢語八百詞》《語法講義》《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等書。另一類沙龍的主題是有關研究生學習的近況,比如碩士生和博士生談一談即將開題的論文,正在進行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生談談教學的感想,即將畢業的同學說說找工作的感受,在這樣氛圍的學術沙龍中,學生們可以提前了解一些就業和科研的信息,為將來的計劃做准備。
【誤區三】我的英語很好,而且我渴望有更多的和外國人交流的機會,於是我想選擇對外漢語方向的研究生。
【正解】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英語水平並不是選擇對外漢語方向研究生的最重要因素。很多同學認為如果自己的英語水平很好,就可以在課堂上和學生自由交流,這樣能溝通得更好。但是,一方面,如果今後想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實踐,對外漢語老師需要在課堂上盡量多說漢語,這樣才能讓學生擺脫英語這個媒介語,從而更快地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另一方面,除了以國別為單位分的漢語班級外,對外漢語教學單位更多的是用以漢語水平為依據分的「聯合國班」,在這樣的班級里,學生們的母語多種多樣,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學生英語都很好,甚至有的學生不懂英語,在這種情況下,英語便不能很好地起到溝通的作用。如果在這樣的課堂,一直依靠把一種外語作為中介的方法作為教學手段的話,教師本人必須同時掌握多種語言才行,這樣不符合對外漢語教學實際。
【誤區四】如果要考對外漢語方向的研究生,只要我的本科專業是社科大類的就可以了。
【正解】在報考對外漢語方向的研究生中,我們不僅可以發現本科時對外漢語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哲學專業的同學,還可以發現一些外語專業、新聞學、廣告學,甚至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同學。在報考之前,大家需要充分了解對外漢語方向學習的內容是什麼,和本科的課程有哪些銜接,這樣才能更好地作出決定。
對於跨專業考研來說,如果本科專業屬於中文類或者和語言有關,跨考難度還不大,但如果和這兩者都沒有聯系,那麼難度和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在本科階段,很多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都學習過的專業課程包括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古代漢語、跨文化交際、漢字與文化等,另外也有一些文學類和通識教育類的課程,總體上來說,這些課程大多數都是關於語言和文化的,如果本科時所學習的課程和這些完全沒有聯系,那就需要極其充分的准備時間了。
【誤區五】如果我現在考上了對外漢語方向的研究生,在讀研期間就有機會去新聞里出現的各國孔子學院教授漢語。
【正解】近年來,各國的孔子學院的活動在新聞里的報道很多,各種「中國風」活動層出不窮,很多媒體也報道對外漢語教師缺口的狀況,但是並不意味著只要讀了對外漢語方向的研究生,在讀研期間就一定能到想去的國家的孔子學院教授漢語。
如果要去國外教授漢語,一般有兩種途徑:第一種,通過國家漢辦申請志願者、公派教師的崗位。我們知道,各個國家的教育情況不一樣,所以需要的志願者和國家公派教師的人數也不同,如果某個國家地廣人稀,學校數量很少,那麼需要的人也就相對不多了,特別是人口數量不多的澳洲、歐洲國家,所以申請這些國家的競爭壓力比較大。而且國家公派教師一般有三到四年的任職時間和較高的工作經驗要求,而且在讀研究生申請就不得不選擇中斷學業,而各個學校對研究生的休學條件和時間都有要求,所以不太合適在讀研究生申請。
同時,如果真正想成為一名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不僅需要扎實的對外漢語教學專業功底,中華才藝特長和良好的溝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著志願者精神。因為我們選擇從事國際漢語教學志願服務工作,其對己、對祖國、對世界都有著重大的意義。而且「志願者」的定義就是不以利益、金錢、揚名為目的,指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能夠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而不關心報酬,奉獻個人的時間及精神的人。要成為一名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對我們熱愛的漢語國際推廣事業更應該有不怕吃苦,樂於奉獻的精神和熱情。
第二種,通過所在學校的各種合作項目。各個學校所處的地域不同,合作項目所針對的范圍也不一樣。一般來說,雲南和廣西兩地的高校和東南亞的合作比較多,每個學校的情況不同,對外漢語專業方向的研究生只能根據學校的對外合作情況選擇國家進行教學實習或者任教。如果想通過這個途徑做海外漢語教師,就可以選擇那些和海外合作項目比較多的學校,比如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為辦學方針的暨南大學。
不過,隨著「漢語熱」的逐步發展,對外漢語教育事業也會越來越紅火,海外對於漢語教師的需求量也會逐步增加的。
【誤區六】現在國內對對外漢語教師的需求很高,就讀對外漢語專業的研究生之後能在國內輕而易舉地找到高薪高福利的漢語教師工作。
【正解】根據媒體對於「漢語熱」的宣傳,大家會認為國內對漢語教師的需求量特別大,但是大家需要對全球的「漢語熱」程度做一個「冷思考」。其實國內現在對於漢語教師的需求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特別是一些中部地區。首先,因為在中部地區的外國人比較少,從而需要學習漢語的外國人也比較少。其次,現在漢語教學的任務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如果有外國人需要學習漢語,他們一般會首選高校,而進入高校當正式的老師需要較高的學歷水平,一般情況下,研究生學歷是不夠的。再次,很多來中國的外國人學習漢語的原因各種各樣,而且外國人留在中國的時間也長短不定,所以除了高校以外,對外漢語教學機構的生源流動性比較大,而且並不是每個外國人學漢語都會找到教學機構,尋求一個漢語老師,他們往往會買一本漢語速成教材自學,這些情況導致漢語教師的就業單位往往不能提供非常穩定的工作機會和比較高的收入。比如,如果要進入北京的一些國際學校,這些學校可能無法為你解決北京戶口。所以,如果要真正從事對外漢語教學,需要大家改變就業觀念。
【誤區七】國內的對外漢語方向的研究生畢業後,能在國外輕而易舉地找到漢語教師的工作。
【正解】相對於國內對於對外漢語教師的需求,海外需要學習漢語的人更多,是一個比較大的市場。但是要做一個國家的教師,一般要獲得該國承認的教師執照,甚至有的發達國家還會有本國的學位要求,我國的學歷證明不能得到承認。比如,在美國,要成為一名漢語教師,往往需要這個州的教師資格證和美國的教育學碩士學歷。特別是在一些大學集中的州,漢語教師的就業競爭還是相當激烈的,因為在美國已經存在了相當一部分華人或者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
不過,對比而言,有些國家的漢語教師需求水平比較高,就業競爭也比較小,比如東南亞的國家,這些國家往往人口數量多,人才需求大。
總之,如果決心在海外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除了擁有過硬的教學本領外,還要通過各種渠道搜集該國對於漢語教師的要求。
【誤區八】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是一個學術型碩士,在就讀期間,我應該專心做漢語本體和漢語教學的研究,不用花費時間進行對外漢語教學實踐。
【正解】所謂「教學相長」,在就讀漢語教學方向的研究生時,如果「邊讀邊教」能夠拓寬學習思路,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在教學生的過程當中你會發現很多作為一個中國人很難發現的漢語語法問題,也可以讓你鍛煉教學能力,找到適合各種學生的教學方法和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而從中歸納出漢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④ 中國社會里男女語言的差異
男性和女性語言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語音語調的差異,詞彙使用的差異,語法句法使用的差異和話題選擇上的差異。
(一)語音語調的差異
一般來說,女性的語音比男性更標准。語言學家Trugil和Fisher研究發現,大多數男性在發-ing時,經常把它發成前鼻音/in/,而女性則能准確地將其發成後鼻音/i?耷/。即使在通常被認為英語口音較強的澳大利亞,情況亦是如此。 從音調上來說,由於生理上的差異,女性的聲帶通常比男性聲帶要短,振動的頻率更快,因此女性的音高(pitch)比男性高。一些研究表明,女性的尖叫聲甚至可以殺死老鼠。也正因為此,英語中女性的聚會戲稱為hen sessions,足可見其貶低之意。實際上,男性和女性的音高並非天生就有這種差異。直到進入青春期後,女性的音高漸漸抬升,而男性的音高降低,但是男性到了六十歲左右,他們的音高又重新上升。
除此之外,女性的語調變化范圍較大。以"I wish youd try it"為例,男性通常以降調結尾,聽起來比較堅定;但是女性通常以一種升調來結尾,聽起來要柔和得多。假定一名女性買了件衣服,但是對衣服的顏色有點拿不準。當她和朋友、尤其是男性朋友談起衣服時,多半會以這樣的方式:
女:我昨天買了件衣服。
男:什麼顏色?
女:紅色?
這里用疑問的口氣回答問題,表明她對自己買的衣服顏色不太確信,或者說她想知道她的朋友對自己所選顏色的看法。
(二)詞彙使用上的差異 一般來說,男性和女性有各自偏愛的詞彙。一些女性常用的詞彙,出於某種復雜的原因,男性卻很少使用。如果男性使用了女性常用的詞彙,可能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後果,例如被認為具有女子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注意到以下的不同:
第一,女性喜歡用比較誇張的形容詞。女性在描述她們的情感時,經常會選用"adorable,cute,gorgeous,heavenly"等語氣強烈的詞。例如,一位女士被邀請去參加家庭舞會,離別的時候,她通常會和女主人說:"Its a gorgeous party. Thank you!" 盡管一些形容詞是男女都可以使用的,如"lovely,great,wonderful,terrific",但是大多時候,只有女性才會說"That is a lovely hat","You have been a wonderful friend"。
第二,女性經常使用副詞。她們使用 "awfully,pretty,terribly,nice,so" 這樣一些副詞,以表達其心中強烈的情感或者以示強調。而男性更傾向於使用"very,really"這樣一些常見詞彙來強調自己的觀點。 第三,女性經常使用較為溫和的詛咒語。總體來說,女性更傾向於使用禮貌語言,即便在表達感慨或者詛咒的時候,女性也會選擇一些較溫和的表達,例如"oh,dear! My Goodness! Dear me!" 而男性通常使用一些較粗俗的表達來宣洩情感,例如 "shit,damn,hell,fuck,etc."。我們聽到男性說"shit",這是不足為奇的,但如果聽到女性這么說,她就可能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隨著女性主義運動的發展,很多女性開始模仿男性的說話方式,但這並不符合主流價值觀念。
第四,女性經常使用昵稱(diminutives)。女性經常在一些詞或者名字後面加上"-y","-ie","-let","-kin"等後綴語來表示親密的情感,例如sweetie(愛人),cattie(貓),bookie(書),Jackie(傑克)。男性一般不會這樣,否則會被指責為女子氣。
第五,女性經常使用禮貌語和委婉語。研究表明,女性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Please","Thanks"等禮貌語。對於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她們通常採用一種委婉的方式來表達。相較之下,男性就不太注意這些細節。總體來說,女性更加關注聽話人的感受。 (三)語法和句法使用方面的差異
男性和女性在語法和句法使用方面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正確性。正如女性的發音比男性更准確,女性在語法使用方面也是如此。女性語言更加合乎語法,並且避免一些不規范的表達,例如"aint"。
第二,調節詞(molation)。較之於男性語言,女性更加頻繁地使用調節詞,如"I think","I suppose","Well,you know"。 一方面,這體現了說話人優柔寡斷的特質;另一方面,這些調節詞讓聽話者感覺比較親切。
第三,反意疑問句。反意疑問句的使用也是女性語言的一個特色。表達一個人不能做什麼,女性會這樣說:"He cant do that,can he?" 而不說 "He cant do that",因為前者聽起來較委婉。 表達對法律的看法時:"That law was poorly drafted",她們經常在後面加上一個問句"dont you think so?"。這樣聽起來有點不肯定,而且更加虛心,為別人表明觀點留下了餘地。
第四,祈使句。一般而言,如果讓別人做或者不做某事,女性一般不太贊成使用祈使句。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她們一般會用調節語"I wonder if you could..."或者與他人商量。不管具體採用何種方式,她們總是試圖說服別人去做一件事,而不會直接把任務強加於別人。相反,男性通常以命令的方式來實現他們的目的,否則,他們就會被認為缺乏決斷力或者女子氣。
(四)話題選擇方面的差異
男性和女性在話題選擇方面呈現出較大的差異。語言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女性喜歡談論的話題往往涉及到個人生活,如家人、個人感受和願望、孩子、食品、健康、家務、夫妻關系等。而男性不同,他們很少談論個人的問題,他們更喜歡選擇政治、經濟、宗教、體育、股票等寬泛的話題。
通過對上述差異的分析,我們發現,在語言風格上,與男性相比,女性語言至少呈現了以下特點:第一,女性的語言更加准確;第二,女性的語言更加禮貌和溫和;第三,女性的語言更加具有合作性,盡管在男性看來,這是女性缺乏決斷和猶豫的表現。第四,女性的話題更加關繫到個人生活。
⑤ 性別不平等在語言運用和空間使用中是如何體現的`
男子漢大丈夫——小女子
從「他」和「她」看。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人」字旁往往被男性獨占:表男性的「他」用人字旁,表女性的「她」是女字旁;而不是把表女性的「她」用「人」字旁、把表男性的「他」用「男」字旁。
在許多正規場合的名單上,女人的名字後面要用個括弧,括弧里要注一個「女」字,而不是注男不注女。可見女性在社會活動中參與得不是一般的少。
婦主內、男主外似乎是約定俗成。
⑥ 言語溝通中的性別差異表現在哪些
溝通技巧培訓專家陳馨嫻認為,溝通技巧是技巧中最為重要的部分,無論是還是客戶交往,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禮儀的「禮」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際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古人講「禮儀者敬人也」,實際上是一種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我們通常說「禮多人不怪」,如果你重視別人,別人可能就重視你。禮儀的「儀」字顧名思義,儀者儀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表現形式。 總之禮儀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表現形式,進而言之,禮儀其實就是交往藝術,就是待人接物之道。 以下是陳馨嫻老師《顧客溝通技巧培訓》課程講義的部分內容: 第一節交際場合中的交往藝術 1、使用稱呼就高不就低 在商務交往中,尤其應注意使用稱呼就高不就低。例如某人在介紹一位教授時會說:「這是……大學的……老師」。學生尊稱自己的導師為老師,同行之間也可以互稱老師,所以有這方面經驗的人在介紹他人時往往會用受人尊敬的銜稱,這就是「就高不就低」。 2、入鄉隨俗 一般情況,也許你會習慣性地問:「是青島人還是濟南人?」但是,當你人在濟南時,就應該問:「濟南人還是青島人?」這也是你對當地人的尊重;當你到其他拜訪時,不能說主人的東西不好,所謂客不責主,這也是常識。 3、擺正位置 在人際交往中,要擺正自己和別人的位置。很多人之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出現問題,關鍵一點就是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說,在人際交往中下級要像下級,上級要像上級,同事要像同事,客戶要像客戶。擺正位置才有端正態度可言,這是交往時的基本命題。 4、以對方為中心 在商務交往過程中,務必要記住以對方為中心,放棄自我中心論。例如,當你請客戶吃飯的時候,應該首先徵求客戶的意見,他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不能憑自己的喜好,主觀地為客人訂餐,這就叫擺正位置。如果你的客戶善於表達,你可以誇他說話生動形象、很幽默,或者又有理論又有實踐,但你不能說「你真貧,我們都被你吹暈了」! 交往以對方為中心,商務交往強調客戶是上帝,客戶感覺好才是真好。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就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系。 第二節交際交往中的溝通技巧換一個角度,還可以給禮儀下一個定義,即:禮儀是溝通技巧。 1、語言技巧 現代交往中,大家都明白一個常識「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要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結果可能大不一樣。例如從事外事工作的人有一個特點:說話比較中庸,如果你問他們:這場球賽你認為誰會贏?他們不會告訴你誰會贏或者誰會輸,而是告訴你都有勝的可能,不偏不倚,模稜兩可。這就是職業使這些人形成的語言特點。 2、看名片的技巧 交換名片時,從以下四點可以說明名片持有者的地位、身份以及國內外交往的經驗和社交圈的大校看名片的技巧看名片的四個要點名片是否經過塗改名片寧可不給別人也不塗改。名片如同臉面,不能隨便塗改。 是否印有 人在社交場合會有自我保護意識,私宅是不給的,甚至碼也不給。西方人講公私有別,特別在乎這一點,如果與他初次見面進行商務洽談,你把你家的碼給他,他理解為讓你到他家的意思,覺得你有受賄索賄之嫌。 是否頭銜林立 名片上往往只提供一個頭銜,最多兩個。如果你身兼數職,或者辦了好多子,那麼你應該印幾種名片,面對不同交往對象,使用不同的名片。 座機是否有國家和地區代碼 如你要進行國際貿易,座機碼前面應有86這一我國的國際長途區,如果沒有,那麼說明你沒有國際客戶關系,如果沒有地區代碼,說明你只在本區域內活動。 3、解決問題的技巧 作為一個商業人士,需要面對來自不同行業的人,難免會眾口難調,雖然盡力解決問題了,但也未必盡如人意。這時,就需要我們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有什麼樣思想,就有什麼樣的工作狀態。 4、打掛機時的技巧 打的時候誰先掛?說到這個問題,最容易出現的一個錯誤回答是對方先掛。假定打雙方都忠實於這一規定,雙方都等著對方掛,結果只能是佔用了寶貴的時間,說了一些沒用的閑話。因此這一方式沒有可操作性。打時誰先掛,交際禮儀給了一個規范的做法:地位高者先掛。 如果你與董事長通話,不管董事長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下級尊重上級是一種職業規范,此時應該是董事長先掛;如果是總來,不管總打的人是什麼級別,他代表了上級機關,此時應該是總的人先掛;如果是客戶來,客戶是上帝,應該讓客戶先掛。 5、出入電梯的標准順序 (1)出入有人控制的電梯 出入有人控制的電梯,陪同者應後進去後出來,讓客人先進先出。把選擇方向的權利讓給地位高的人或客人,這是走路的一個基本規則。當然,如果客人初次光臨,對地形不熟悉,你還是應該為他們指引方向。 (2)出入無人控制的電梯 出入無人控制的電梯時,陪同人員應先進後出並控制好開關鈕。酒店電梯設定程序一般是30秒或者45秒,時間一到,電梯就走。有時陪同的客人較多,導致後面的客人來不及進電梯,所以陪同人員應先進電梯,控制好開關鈕,讓電梯門保持較長的開啟時間,避免給客人造成不便。此外,如果有個別客人動作緩慢,影響了其他客人,你在公共場合不應該高聲喧嘩,可以利用電梯的喚鈴功能提醒客戶。 本講小結 交際交往是一門藝術。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同樣的目的,不同的實現方式,往往會導致天壤之別的結果,為了使交際交往活動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在交際交往過程中,應該銘記以下幾點:使用稱呼就高不就低、入鄉隨俗、擺正位置、以對方為中心。 交際交往也是一門技巧。掌握這些技巧——語言技巧、看名片的技巧、抓住主要矛盾、誰先掛、出入電梯的標准順序,能使你避免言語、行為有失;能使你在最短的時間獲得對方更多的信息;能使你在眾多的矛盾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⑦ 語言性別差異在語言結構方面的表現
社會語言學
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 )是在 20 世紀 60 年代在美國首先興起的一門邊緣科學。它主要是指運用語言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從不同的社會科學的角度去研究語言的社會本質和差異的一門學科。
對這個定義,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有的學者認為,此研究應以語言為重點,聯系社會因素的作用研究語言的變異;有的學者認為是語言的社會學,研究語言和社會的各種關系,使用語言學的材料來描寫和解釋社會行為,並將語言當做社會現象考察。[1]
中文名
社會語言學
外文名
Sociolinguistics
快速
導航
代表人物學派相關介紹
概況
在當前中國,「社會語言學」與「文化語言學」、「語言文化學」等有相混的地方,應該把它們區分開來為好,給「社會語言學」一個較為固定的內涵、一個較為穩定的外延,不能作為一個「漫無邊際」的「糊里糊塗」的概念。
社會語言學在當前中國,主要是一些研究方言學的學者在做,或者說是一些學者從方言學的領域中轉移過來的。這有一定的原因,方言與文化、方言與民俗之間,等等,本來就關系較為緊密,這也是促成中國社會語言學形成的一個原因。
社會語言學將從以下兩個領域進行探索:
第一,是社會生活的變化將引起語言(諸因素)的變化,其中包括社會語境的變化對語言要素的影響。
第二,從語言(諸因素)的變化探究社會(諸因素)的變化。
在第一個領域中,社會是第一性,社會有了變化,才引起語言的變化。在第二個領域中社會仍是第一性,但未會有像語言相對論者所認為,有什麼模式的語言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社會模式或者社會文化。
社會語言學的任務是在於描述「語言和社會結構的共變」。「共變」是現代語言學常用的新術語。該命題說的「共變」是現代語言學常用的新術語。該命題說的「共變」似乎指語言是一個變數。這兩個變數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互相接觸而引起的互相變化。[2]
代表人物
索緒爾
索緒爾(Saussure,1857-1913)首先提出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方向。
他認為Language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語言(Langue)即平時人們研究的語言系統或是總結語言的使用,例如語法,句法,詞法等;
另一個方面便是言語(Parole),即社會語言學,語言的當代的使用偏好,與當代社會相關聯的研究方向。
但並未得到當時學者們的重視。
布萊特
布萊特(W. Bright, 1966) 他認為社會語言學是研究語言變異。
研究內容涉及七個方面:
1. 說話者的社會身份;
2. 聽話者的身份;
3. 會話場景;
4.社會方言的歷時與共時研究;
5. 平民語言學;
6. 語言變異程度;
7. 社會語言學的應用。
他的視角涉及語境、語言的歷時與共時。他的重點放在「語言變異」上,社會語言學本身也是以變異為立足點。
⑧ 語言與性別差異研究意義
研究表明,男性與女性的語言風格、句法特點、詞彙選擇,話題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受其生理、社會等因素的影響,語言性別歧視現象普遍存在於人們的交際活動中.本研究旨在表明我們應該秉持什麼樣的態度,更好的利用語言來促進異性之間順利無障礙的交流.
⑨ 語言性別差異的表現
人類有性別之分,語言也就不可避免的帶有性別特徵。語言之中及其背後蘊含著深刻而又發雜的兩性意識,不這不僅是男女兩性對社會、文化、歷史等諸方面的認識在語言中的反映,更是社會、文化、歷史等對男女兩性在語言上的規范與限制。
一、 性別差異在語言上的表現
(一)發音
(1)從生理上講,女性的發音器官有別於男性。一般而言,男性的聲帶比較寬、厚、長,所以說話聲音低一些。女性的聲帶窄、薄、短,因此女子講話會給人以聲音高、尖的感覺。例如:二梅還沒進門就尖著聲喊:「奶奶,飯熟了沒有?」奶奶站起來笑著說:「熟了,有功的回來了。」(孫犁《麥收》)
(2)與男性相比,女子的音域更加寬廣,也更善於運用語調韻律的變化,她們說話的音調往往給人起伏多變的的印象。如「是嗎?真的呀!」「啊!多漂亮的衣服呀。」在許多語言中,女性說話時多用升調,語調變化多,並富於表現力。在對事物進行評價時,相比之下,男子話語的語調類型則比較少,調型變化較單調,給人計劃「四平八穩」的印象。
(二)詞語的使用與話語方式的選擇
(1)詞語
在語言交際詞語的使用方面,首先女性掌握的色彩術語比男性多且精確。在語言交際過程中,女性使用顏色詞時比男性更富想像力,能更准確、形象地描繪出事物的顏色。比如很多女性就知道用「蘋果綠、藕荷色」等詞去描繪事物。而大多數男生可能根本知不知道有這些詞。其次,女性在進行言語交際時所使用的表達感情的詞語比男性豐富,比如女性誇贊一個女孩長得好看的時會用adorable或者charming,而不像男性那樣呆板。再次,兩次在交際中的稱呼語也表現出不同,女性喜歡使用親密的表示友好的稱呼語,男性則不然。比如一個女孩稱自己的朋友叫「麗麗」,而男性肯定不會叫自己的朋友「強強」
(2)在感嘆句的使用方面,女性運用感嘆句的頻率較男性高。感情外露的特點突出,她們格外喜歡使用感嘆句來表達各種情感。矛盾《鄰家鋪子》結尾時,有一段張寡婦「帶哭帶嚷」的話:「啊喲!我的寶貝,我的心肝!強盜殺人了,玉皇大帝救命呀!」在遭遇這突發事變之時,她難以抑制情緒,於是發出了這一的感嘆,在這激烈的言詞下更多的流露出了一個女性的無奈。男子較少有這一類表達,男子容易剋制感情能把情緒的激動轉化為行為的沖動。
(3)表達方式上的差異
①含蓄與直露。兩性在表達方式上存在著「隱」與「顯」的差別;女性言語傾向於「隱」,說話多含委婉含蓄,較少顯山露水,而男性語言則偏好直接果斷。比如:明明想邀男友出去散步,卻不明說,只是絮叨『這房子窗戶怎麼這么小?』『這屋子裡真悶!』言在此意在彼。而如果男子想表達類似的想法,一般都會直來直去。
②細膩與粗獷。男女雙方的話語內容和言談方式有粗細之分。首先在內容方面,女性交談的話題有時過於瑣細;而男性的交談則多有意避開那些家長里短的話題。對同一件事的敘述,男性往往習慣粗線條地陳述,顯得粗放;女性則多關注其中的細節,表達上顯得周詳綿密。其次,在言談方式方面,女性說話往往自習考慮自己採用的言語形式能否有助於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因此主觀上傾向於使用較為規范標準的言語形式;男性說話時較少去考慮這些。
(三)交際話題
兩性在會話題材的選擇上各有其傾向性:女性往往在談話的內容上較多關注社交生活、個人感情、婚姻家庭等私人領域的內容,男性關注的話題則大多涉及新聞、政治、軍事、體育等。
(四)話語量
在像課堂討論、會議等公開場合,男性說話較多,女性話少;而女性在家裡這樣的私下場合話多,男性話少。
(五)打斷(會話風格)
在交際中女性話語傾向於合作,男性則更傾向於競爭性、更自我。女性善於用言語建立和維系關系,達成共識。她們通常扮演聆聽著的角色,以提問的方式參與交談,很少打斷發言並及時作出反應。而男性則喜歡用言語表明權威和自信,確定自己的主導地位,善於奪取發言權,及時表明自己的觀點並提出具體意見,幫助解決問題,相比之下男性更容易打斷別人的談話,取得話語權。
二、 性別交際語言差異形成的原因
(一) 社會地位因素
長久以來,男性是權力與威嚴的象徵,處於統治地位,而女性被看做是男性的附屬品,處於從屬地位。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語言自然也體現了男女社會地位的差別。語言性別差異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其產生是同社會對兩性的認識緊密相關的。社會地位的不同源自於兩性不同的社會角色以及社會規定的不同行為模式。社會包容男性當眾喧嘩,粗俗無禮,使用不規范、錯誤的語言形式,而要求女性遵循語法規則,言行舉止得體。此外,社會對女性的歧視使得多數女性無法發揮才能,女性的地位得不到保障。這種處境使一些女性對語言的標志作用更加敏感,她們盡量使用標准語言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二) 性別心理因素
心理學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心理機制不盡相同。很多學者研究發現女性的情感深刻性、穩定性優於男性;女性過簡訊、自覺性不及男性等。心理不同就會影響話語交際的目的、興趣及外在表現形式和預期效果。由於男性的社會地位是通過參與競爭來確定的,所以 男性在話語中更多地展現獨立於身份。男性話語目標是解決問題,而非情感訴求,所以語言比較直接。相反女性的話語目標是表達感受並尋找同感,所以女性更願意採用間接委婉商量的口氣說話,這主要反映了女性對親密、團結、和諧的需求。
三、 交際技巧
(一) 女性在交際中要注意的問題
(1) 對同性適度贊美
(2) 在公共場合注意男性的面子問題
(3) 話語要明確,否則會引起男性的聯想。
(二) 男性的交際技巧
(1) 要充分理解女性的一些規約性話語,了解並掌握女性的話語風格以較少交際失誤
(2) 與別人交際是注意以情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