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今後中國農業怎麼走

今後中國農業怎麼走

發布時間:2022-07-04 04:34:11

① 中國未來農業會怎樣

可以稍微誇張一點兒說,小麥和豬就相當於「生物機器」,能製造出人類生存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分子。也許,將來人類還能用其他方法製造出各種食物分子。如果人類成功地製造出納米機器,就能精確地控制每一個原子,也就能按照自己的需求「製造」出各種分子。到那時,人類就不需要以植物和動物為食了。

這種由納米機器充當的「食物機器」將隨時終結人們的飢餓感,農民也不再需要考慮如何把豬喂得更肥。如果有人想吃牛排了,食物機器馬上就能將牛排中所含的分子組合在一起,並且口感毫不輸於真正的牛排!

一旦用微生物製造出食物,或者製造出了食物機器,就不再需要農作物和可食動物,也不需要農民,農業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對於自然界的許多物種來說,農業社會是一場災難,耕種是和自然的永恆對抗。人類將林地變成耕地,清除所有不需要的植物,消滅威脅到收成的家禽和野生動物。農業耕種的開始,嚴重影響了大量物種的生活。

也許將來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在聚居地附近製造食物,大量耕地和草場被改造成自然公園,野生動植物生活在其中。要遷往那裡的人必須保持和自然一致的生活,而所有生活方式現代化的人全部都住在大城市裡。

菠蘿在中美洲、亞洲、澳大利亞和非洲都

② 中國以後的農業怎麼發展

未來中國農業的發展將是從農民分散式的一家一戶作坊式向集約化管理的模式推進,因為分散式的農戶抵抗風險能力差,種植成本高,集約化的管理,也就是國外的農場主類型,可以提高抗風險能力,減少種植成本,提高收入。

③ 對於目前來說,我國的農業改革主要有幾個方向

眾所周知,改革是一把雙刃劍。例如,上個世紀我國實行市場經濟改革,對一些人來說,這是機會,上下游創業,致富的機會。對另一些人來說,不得不被解僱。

第二,以後誰來主導農業。

1、掌握市場的人。

目前,很多經紀人與農民簽訂承包合同,農民根據經紀人的要求務農,經紀人根據合同收購農民的產品。隨著市場的發展,雙邊利益格局的調整,掌握市場的經紀人將直接承包土地,成為務農的人,獲得更多的利潤。

2、具有農業技術專長的人。

農民不僅要考慮生產,還要考慮經營管理、政策考慮、市長/市場考慮、天氣考慮。從事農業需要全過程和全方位的考慮。因此,目前從事農業與打工相比是一項復雜的勞動。

農業並不是單純的產業,從事農業勞動者的農民並不是單純的勞動者。只有懂得農業技術的人才有資格從事農業。目前,大量基層農技人員也直接承包土地從事農業工作,他們是農業部的示範者和佼佼者。今後這種現象可能會更加明顯。

3、商務老闆。

農業產業化是趨勢。工商業、高科技企業的老闆都可以大量涉足農業,把資本投入農業,在農業上發揮實力。去年,世界著名的聯想集團、盈利集團等高科技企業涉足農業,引領了潮流。這種企業投身農業將推進標准化、規模化、工廠化農業的進程。

4、大承包商。

農業要向規模化發展,承包商的出現是一個發展趨勢。今後,許多承包人將耕種土地,他們可以機械化、電氣化耕作,一戶承包數十畝,甚至數千畝,大大提高耕作效率。

5、熱愛農業的人。

有人熱愛工業,有人熱愛商業,有人熱愛農業。因此,今後熱愛農業的人將從事農業。

④ 談談你對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看法

農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關系著國家命脈與億萬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因此,保障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我國的國民經濟具有很好的作用,對維護社會安定和諧,同樣存在不可忽視的作用。
拓展資料
我國農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1、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在現有農業用地中,有相當一部分土地質量不高,存在著自然利用障礙,生產力水平較低。在耕地構成中,中低產田面積較大,約佔耕地總面積的71.3%,林地利用率也較低,林地面積只佔農業用地總面積的45.7%,草地利用面積占可利用面積的57.8%,盡管草地面積數量較大,但優質草地僅佔27%,而且生產力遠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每公頃可利用草地平均生產畜產品還不及美國同等草地的1/27。
在廣大農村地區,土地資源的短缺和閑置浪費同時存在。由於勞動力轉移和農村土地無法流轉等問題的長期積累,造成有人無田可種和有田無人來種的資源配置錯位。另外,耕地、園地和林地布局分散,地塊零碎。田間道路、溝渠缺乏統一規劃,佔用大量耕地。
2、後備耕地資源相對匱乏,開墾難度大
中國後備耕地資源相對不足。據統計,我國目前有宜農土地後備資源4424萬公頃,其中宜耕土地後備資源約988萬公頃(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規劃,2003)。對於人口不斷增長、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來說,後備耕地資源相對不足,不僅數量有限,而且分布不均衡,大部分分布在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如內蒙古、新疆、寧夏3個自治區的耕地後備資源就佔到全國的60%以上。
這些地區水資源短缺,風沙大,低溫嚴寒,生態環境脆弱,給土地開發利用帶來了很大難度。後備耕地資源質量較差,山地多、平地少,高肥力地少、中等和低肥力地多。
3、農地非農化現象明顯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提高,農村城鎮化速度加快,國家建設項目日益增多,各項建設用地數量急劇增加。加之,一些地區土地管理措施不到位或執行不力,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現象十分嚴重。

⑤ 未來中國農民的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

農業是最古老的產業,中國自古以農立國。

作為農業大國,中國始終把農業發展放在首位。

經過不斷努力,這些年中國農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糧食生產實現了舉世無雙的「十一連增」,農民增收實現「十一連快」。

但是,華麗高產的數據背後埋藏著隱憂。

我國農業的先天不足表現的也越來越明顯。

同時,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低下,集約化、可持續發展進度緩慢,種種壓力日積月累,使農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農產品加工業加工的一般都是些土特產品或優勢農產品,原料分散,技術含量低,所需勞動力大,對於鄉鎮中小企業來說最適合不過。

同時還可以增加就業,從這些優勢看,未來,農產品加工前景可觀。

而且,農產品的深加工,有助於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使產品的利益最大化,不得不說,農產品加工真的是前途光明

⑥ 中國農業現狀及今後發展方向

中國現在農業基本還是不錯的,年糧食產量世界第一,在灌溉面積、單位面積施肥等指標上還是國際領先的。
中國國情就是人口太多,耕地面積保護首先是個問題,很多地方為了發展經濟把耕地轉為工業用地,這個必須得到遏制。十八億畝這條紅線可能不是很科學,但是這也是國家對於保護農業耕地一個決心。
中國農業科技還算發達,水利灌溉、化肥農葯和選種育種三個方面基本實力不錯。不過現在隨著化肥和農葯被亂用,不少土地出現肥力下降、土壤板結化。水利系統很多修建於30年前,很多年久失修。很多種子的潛力按照當前技術水平已經到了極限,很難有產量上的突破。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大家對於健康生態農業越發關注,中國今後的農業可能更加向著有機生態方向去走。其次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推廣,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也從機械化到信息化轉變。

一、 中國農業面臨的問題
首先,從農業的經營模式看
中國目前大多數地方仍然是精耕細作的小農經營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發達地區。這是中國上個世紀制定的政策,一直延用至今。無可否認,這種政策在制定之後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對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後,這種模式因為其經營的靈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經營走向困難。
市場經濟的特點是物價受價值規律的影響。這就要求農業的經營策略要全局考慮,制定合理的生產結構,並能根據市場的變化而及時改變生產的品種和數量,經得起市場的跌宕起伏。而小農經濟經營模式下經營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根據目前市場行情來決定生產什麼,而且產品非常單一,結構很不合理。這樣可能在短期內收益會比較明顯,但是由於盲目的大量的生產,該產品的市場很快出現飽,價格迅速下降,收獲不到好的收益後經營者們只能又再投入大量的資金去經營新的目前市場上走俏的產品,再次走上追逐—>失利—>轉營的怪圈(其實轉營也不一定就能獲得好的收益,因為農業的生產周期通常比較長,等到轉營後有產品產出是時候那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場了)。這嚴重影響了本國農業的市場競爭力,長期還會影響生產者生產的積極性。今年廣東的出現的荔枝大豐收卻要賤賣、大量的冬瓜滯銷,增產不增收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原因造成的。
其次,從生產過程看
中國目前大多數農業生產還停留在粗獷的低級階段,科技的投入很有限,導致中國農業面臨以下尷尬局面。
首先,農業產品的產量不穩定,經營者靠天吃飯。農產品的產量受天氣、氣候的影響很大,而目前經營者的技術不足以趨利避害從而達到穩產,往往就是風調雨順是年份產量好,收入相對就高,反正不然。上面提到:大年的時候所有的經營者都獲得大豐收,但是供大於求,價格上不去。小年時候收成又不好,所以,經營者辛苦一年下來,除去大量的化肥、農葯等的投入後,最終能落入經營者口袋中的錢就不多。
其次,生產率低,產品質量差,市場競爭力弱。中國目前很多地方的農業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還很低,特別是西部一些地區那就更是如此,生產率自然就難以跟那些農業發達國家的相提並論。生產率低帶來的問題就是難以形成規模效益。還有,由於生產技術粗糙,化肥、農葯的過量使用使得我們的農產品在質量上也得不到保證,從農產品農葯超標的報道的頻率就可見一斑。在市場經濟前提下,產品性價比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產品佔有市場份額的多少。據調查:我國果品中優質果僅占總產量的40%左右,能達到禮品果標準的產品只佔總產量的5%左右,大量為中下等果,特別是外觀更差。又據調查:進口蘋果平均到岸價格大約為3.90元/公斤,柑橘為4.00元/公斤,香蕉為1.90元/公斤,與我國同類水果批發價格水平相當,但整體質量明顯要高。價格差不多,質量比不上別人,為求得生存我們的產品必須以更低的價格才能賣出去。其實,目前市場上進口水果的零售價是同類國產水果的2倍甚至更高。
最後,就是農產品的存儲和保鮮的技術問題。這影響了我們的產品市場的開拓,銷量難上新突破。
最後,從營銷策略看
傳統的農業生產者往往只顧大量盲目的生產,而不參與生產完成後的銷售問題,造成產銷脫節。這樣生產者就不能及時的掌握市場的信息,根據市場細微的變化來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有時候產品的滯銷不是因為供求失衡的原因,而是營銷策略的問題。
傳統的經營者忽略的還有品牌形象是樹立。一個好的品牌形象就是一分巨大的無形資產,是銷售量的一個好的保證。然而農產品市場上還難找到很受消費者青睞在消費者心目中有一定地位的本地農產品品牌,即使有,很有可能又出現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沒有把好質量關,從而導致品牌形象的下降,自己砸自己的招牌情況。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農產品市場上交易多數都是初級產品,沒有注重產品的價值的進一步挖掘——缺少對產品的深加工。對產品的深加工不僅可以提升產品自身的附加值,更加可增加產品的多樣性、拓寬市場、提高市場的競爭力和適應性。

中國怎麼樣發展農業

中國農業的發展趨勢
(1) 低碳經濟模式是未來中國農業的發展方向
從農產品生產的產業鏈分析,農業生產消耗用碳大致有三種途徑:①化學性農業投入品的生產和使用,如化肥、農葯、農用薄膜等;②農業機械的製造和使用,如拖拉機、耕地機械、水泵等;③農產品的加工流通過程中能源使用,如加工過程、運輸和包裝等。那麼就需要針對性的改變原有高碳的農業生產方式,向低碳農業生產方式轉變。
(2)節約資源能源的耕作技術
(1)保護性耕作技術。中國傳統農作制度中精耕細作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種好的耕作習慣,
但過分的精耕細作不但消耗大量能源,也是沒有必要的,甚至有負面作用。
(2)節水抗旱技術的推廣。
由於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性的挑戰,由此而來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深刻的影響了世界各國。農業作為依賴自然再生產提供產品的重要產業部門,與全球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減排之間發生雙向影響關系,即農業生產活動影響全球氣候變化,而氣候變化又對農業生產活動帶來直接的影響。低碳農業經濟實質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和理念,在這種模式和理念下農業生產方式和活動發生改變,改變的方向是「低碳化」,改變的內容是在盡量不減少農業產出和收益的前提下,各種農業活動減少含碳能源和自然資源的使用消耗。本研究以產業鏈和技術的視角,討論了耕作技術、農用化學品投入、農業生物技術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的低碳化發展方向,以及農業生產組織形式的演化和產業鏈末端的農產品加工流通環節的低碳化發展趨勢。可以預見,傳統的以高碳、高耗能、不節約資源、環境不友好的現行農業生產方式已經走向末路,以低碳、節約資源能源、環境友好為顯著特點的低碳經濟模式必將成為中國農業的發展方向,這將會對未來中國農業生產方式和技術發展方向產生深遠影響。

⑧ 未來我國農業的發展模式是什麼

⑨ 中國農業未來怎麼走

這是個大問題啊,各地情況不同,各地的各地可能情況都有些不同,要因地制宜,發展不同的產業,不要強求,具體情況具體辦,讓每個農民都成為農業有活力的細胞,一些地方要走集約化道路,發展規模生產,一些地方發展什麼產業要由市場決定,多培養優良種子,好的化肥農葯,擴大機器使用量,修路,講農村與市場有效的聯合起來,促進農村剩餘人口的就業轉移,同時提高農業科技含量,產品附加值,發展產業在加工生產,進一步發展農村教育,發展改善農村居住點環境配置布局。

閱讀全文

與今後中國農業怎麼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酒店房卡弄丟了賠多少錢 瀏覽:36
中國國土是怎麼被分割的 瀏覽:944
中國的學校哪個最好 瀏覽:423
如何查詢印度尼西亞簽證 瀏覽:626
印尼最近有什麼新聞 瀏覽:147
中國地鐵哪個待遇好 瀏覽:369
伊朗有什麼武器可打美國本土 瀏覽:257
蒙牛印尼建在哪裡 瀏覽:3
伊朗女人為什麼要戴黑紗 瀏覽:395
超市賣的義大利面哪個牌子好吃 瀏覽:790
中國跟義大利外交關系怎麼樣 瀏覽:275
伊朗八十年代發生什麼 瀏覽:212
中國現在每天口罩生產多少 瀏覽:828
印度喬普拉資產多少 瀏覽:94
西方為什麼拒絕去印度 瀏覽:161
中國有哪些實彈射擊場 瀏覽:88
越南生活用品在哪裡買 瀏覽:970
哪個國家的中國地圖最大 瀏覽:932
cf越南服怎麼變神仙 瀏覽:817
印度白色的蟲子怎麼消除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