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1916年是中國的什麼年

1916年是中國的什麼年

發布時間:2022-07-04 10:38:39

① 1916年中國處於什麼時期

1916年中國正處於北洋政府時期。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華民國前期以袁世凱為首的晚清北洋軍閥在政治格局中佔主導地位的中國中央政府,於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當選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後正式形成。

北洋政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繼承前朝疆域的政權,也是中國繼清朝滅亡後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的中國政府。

"二十一條」簽訂後,袁世凱計劃仿照德國、日本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最終因日本從中作梗和地方軍閥的反對而終止。

北洋政府首腦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崩離析,皖系、直系兩大派系先後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北洋政府又被迅速壯大的奉系控制。

1928年6月8日,國民黨軍隊進入北京,北洋軍閥政府在中國的統治最後結束

(1)1916年是中國的什麼年擴展閱讀:

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是一個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龐大的軍事政治集團。

辛亥武昌起義後,袁世凱先是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以「擁護共和」的高調騙取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信任和妥協,竊取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位,繼而玩弄權術逼迫南京臨時政府北遷,攫奪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打著中華民國的招牌,以北京為首都建立起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袁世凱掌握政權後,立即向由同盟會改組而成的國民黨(1912年8月成立)開刀,並派人於1913年3月將極力主張資產階級政黨政治的國民黨政治活動家宋教仁暗殺。

袁世凱還同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簽訂《善後借款合同》,獲得以武力消滅國民黨的軍費。這時,孫中山等才警醒過來,認為」非去袁不可「。

這年7月,孫中山發動討袁的」二次革命「,不久遭到失敗,他本人被迫流亡國外。袁世凱不但下令解散國民黨,還解散作為民主共和制度標志的國會。

隨後,他又授意制定賦予他個人獨裁權力的《中華民國約法》,用以代替1912年(民國元年)孫中山主持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處心積慮地為復辟帝製做准備。

為了取得日本政府對其復辟帝制的支持,袁世凱不顧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竟然於1915年5月9日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草案。

1915年12月,袁世凱悍然稱帝。他的倒行逆施,很快遭到各派反袁力量和全國民眾的堅決反對,這場復辟帝制的丑劇不得不草草收場。

1916年6月,袁世凱病死,由副總統黎元洪繼任大總統,但實際控制北京政權的則是北洋軍閥的另一個頭目、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段祺瑞。

1917年6月,原駐徐州的軍閥張勛利用段祺瑞同黎元洪之間的矛盾帶兵進入北京,並於7月導演了擁戴被廢黜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重新稱帝的又一出復辟丑劇。

在舉國聲討下,原想利用張勛倒黎的段祺瑞,以武力粉碎這次復辟,並以「再造共和」的「英雄」自居,執掌北京政權。但他仍拒絕恢復民國元年的《I臨時約法》和國會,而用他自己炮製的御用國會裝點門面,假共和之名,行軍閥專政之實。

這時的中國,陷入四分五裂的軍閥割據和軍閥混戰的局面。北洋軍閥分化為直、皖、奉三系。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日本帝國主義為靠山,掌握北京中央政權,並統治山東、河南、安徽、福建、浙江等省。

以馮國璋和他的繼承人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系,則以英、美帝國主義為後台,統治直隸(1928年改稱河北)、江蘇、江西、湖北等省,並同皖系爭奪對北京中央政府的控制權。

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統治東北三省,並在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扶植下,逐漸把勢力擴張到關內,同直、皖兩系爭奪北京中央政權。

此外,各地還有一些不屬於北洋系統的軍閥。這些大大小小的軍閥都把軍隊當作自己的私產,憑藉手中的武力實行軍事專政。

官僚、政客和土豪惡霸則是他們所依靠的主要社會力量。為了鞏固和擴大地盤,並爭奪對北京政府的控制權,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各派軍閥之間進行著頻繁的爭奪以至戰爭,使國家陷於長期的分裂和動亂之中。這是辛亥革命後中國政治的一個顯著特點。

從袁世凱到段祺瑞的歷屆北京政府,都受帝國主義列強操縱。北京政府的財政,主要依賴外國政府的借款來維持。

截至1919年5月,各派軍閥公開或秘密舉借外債180多次,數額達銀元8億元以上。為了借到外債,他們將從中央到地方的許多權益,包括鐵路修築權、礦山開采權、銀行投資權、內河航運權,以及關稅、鹽稅、煙酒茶稅、米捐等大宗財政收入,都作為借款的抵押品。

帝國主義國家則通過向北京政府提供大量政治性貸款,操縱中國的內政和外交。

北洋軍閥加劇了對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北京政府先後頒布《暫行新刑律》、《治安警察條例》、《出版法》、《報紙條例》、《懲戒國賊條例》等法令,剝奪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基本的自由權利。軍閥們建立起嚴密的特務網,稽查、暗探遍布各地。

不僅社會最下層的工人罷工、農民反抗要受到嚴厲「制裁」,就是上層人士對現實政治表示不滿,也隨時有被加上「亂黨」、「國賊」等罪名而受到迫害的危險。

中央和地方的軍閥都竭力擴充軍隊。全國陸軍1914年為45.7萬人,1919年增至138萬人。北京政府的軍費支出占財政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

為了支付巨額的軍費和行政費用,支付對外國的「賠款」和外債本息,北京政府和各地軍閥、各級政府任意加征各種苛捐雜稅,並濫發公債,濫鑄銅幣,濫發紙幣,對人民進行變相掠奪。

經濟上的橫征暴斂,政治上的黑暗統治,加上軍閥戰爭造成的破壞,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給整個社會帶來無窮的災難,使廣大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洋政府

② 中華民國是記錄年的 例如1916年 是應該叫民國5年還是直接叫1916年

中華民國以公歷為准,但以民國為年號,1912年為民國元年,1916年則是民國5年,所以直接叫民國5年。

③ 1916年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帝國﹖

這個怎麼說呢,應該是中華民國,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該中華民國為宏憲帝國遭到全國各界人士的反對,眾叛親離,1916年3月袁世凱被逼無奈,只有宣布退位,恢復中華民國年號,所以算起來應該還是中中華民國的

④ 1916年的介紹

1916年是丙辰年,龍年,春節是2月3日。中國:民國五年、洪憲元年;日本:大正五年;越南:維新十年、啟定元年。1916年中國工商業界利用列強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時,大力發展實業。紡織、麵粉、煙草、工礦業都有很大發展,實業救國盛極一時,該年總計工人罷工17起。

⑤ 貴州歷史上的1916年屬中國歷史的哪個時期

1915年12月31日,袁世凱下令 翌年(1916年)
改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准備於1916年1月1日即皇帝


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在貴州、雲南等省發動護國戰爭,紛紛討袁
提出「鏟除帝制,推倒袁氏,重建共和」

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廢除「洪憲」年號,仍稱大總統。

1912年孫中山 就任臨時大總統
定國號為「中華民國」 改用陽歷
以1912年1月1日 為中華民國建元開始
1916年 為中華民國五年

⑥ 一九一六年是民國幾年

中華民國(1912——1949)。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由中國國民黨在南京建立的政權,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
一九一六年是民國五年

⑦ 1916年:中國處於什麼時期

1916年中國正處於北洋政府時期。

⑧ 1916年中國發生哪些大事

1916年中國工商業界利用列強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時,大力發展實業。紡織、麵粉、煙草、工礦業都有很大發展,實業救國盛極一時,該年總計工人罷工17起。 1月15日 上海南匯縣數百飢民反對屯田繳價、清丈沙田,集議起事。 16日 蔡鍔率護國軍出擊四川。 25日 黑龍江索倫地區森林火災,蔓延250-300公里。 27日 貴州都督劉顯世宣告獨立。 2月 18日 中華革命黨於湖北起義失敗。 23日 為緩和國內日益強烈的反袁情緒,袁世凱聲言暫緩登基。 3月 10日 馮國璋等5人聯合發電給袁世凱,迫其退位,取消帝制。 12日 北京政府公布《傳染病預防條例》。 15日 廣西宣告獨立,並通電加入反袁行列。 23日 袁世凱取消帝制,並致電請蔡鍔等停戰,商議善後辦法。 4月 月初 龍濟光在內外壓力之下,被迫宣告廣東獨立。 12日 浙江軍人起義,同日宣告獨立。 中旬 袁世凱決定任命段祺瑞為國務卿,由段組織新內閣。 該月 鄭曼陀的古裝美人月份牌在上海極為流行。 5月 8日 段祺瑞逼袁世凱交權。段、袁矛盾益加深刻。 9日 孫中山發表《第二次討袁宣言》。 18日 袁世凱派人於上海薩坡賽路14號刺死陳其美。 中旬 中、交兩銀行因對袁政府墊款,而發生擠兌風潮。 25日 陳宦宣布四川獨立。 29日 湖南將軍湯薌銘宣布獨立,成為脫離袁世凱的第八個省。 該月 中國海員罷工獲勝,港府承認其工會,並增加工資。 6月 6日 袁世凱在憂懼中病故。 7日 黎元洪繼任大總統。 9日 孫中山發表恢復《臨時約法》宣言,並致電黎元洪,要求「恢復約法」、「尊重國會」。 29日 北京政府國務院被迫恢復舊約法。 該月 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戰時代。 7月 6日 北京政府重新任命了全國各省軍政長官。 14日 北京政府著手懲治帝制策劃操辦者。 16日 所有居住在土耳其西諾普的希臘人被殺或被驅逐。 8月 1日 參眾兩院議員在北京舉行國會,段祺瑞出任總理。 13日 鄭家屯中日發生軍事沖突。 31日 蔡鍔東渡日本養病。 該月 政府與有實力的國務院矛盾開始明朗化。 該月 由《申報》駐京特派記者邵飄萍創辦的新聞編譯社開始發稿。 9月 1日 由陳獨秀主辦的《青年雜志》改名為《新青年》。 該月 總統黎元洪對督軍團干預政府事務深感憂慮。 10月 31日 黃興因操勞過度,舊病復發,溘然長逝。 該月 《時事新報》開辟「上海黑幕」 專欄,刊登的黑幕小說,引起海內外極大興趣。 該月 法國人強占老西開(天津海元寺)。 11月 1日 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抨擊尊孔運動。 8日 蔡鍔病逝於日本福岡大學醫院。 該月 徐世昌由黎元洪所請入京調停府院之爭。 12月 18日 國會內部研究系與商榷系在國會投票時,大打出手。 26日 黎元洪任命蔡元培為北京大學校長。 28日 日本西原龜三貸款給段祺瑞500萬日元。

⑨ 1916年是什麼年 1916年發生的歷史事件

1916年:龍年、丙辰年、袁世凱鎮壓護國運動、稱帝,改國號中華帝國,改元洪憲元年

⑩ 1916年是什麼年

1916年1月1日-1916年2月2日 農歷乙卯年(兔年) 1916年2月3日-1916年12月31日 農歷丙辰年(龍年) ​

閱讀全文

與1916年是中國的什麼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第九高電塔在哪裡 瀏覽:338
以色列和中國哪裡相隔很遠 瀏覽:717
越南酒店房卡弄丟了賠多少錢 瀏覽:38
中國國土是怎麼被分割的 瀏覽:944
中國的學校哪個最好 瀏覽:423
如何查詢印度尼西亞簽證 瀏覽:626
印尼最近有什麼新聞 瀏覽:147
中國地鐵哪個待遇好 瀏覽:369
伊朗有什麼武器可打美國本土 瀏覽:257
蒙牛印尼建在哪裡 瀏覽:3
伊朗女人為什麼要戴黑紗 瀏覽:395
超市賣的義大利面哪個牌子好吃 瀏覽:790
中國跟義大利外交關系怎麼樣 瀏覽:275
伊朗八十年代發生什麼 瀏覽:212
中國現在每天口罩生產多少 瀏覽:828
印度喬普拉資產多少 瀏覽:94
西方為什麼拒絕去印度 瀏覽:161
中國有哪些實彈射擊場 瀏覽:88
越南生活用品在哪裡買 瀏覽:970
哪個國家的中國地圖最大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