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有多少種中葯材,各有什麼功效。
中葯包括中葯材、飲片和中成葯,而中葯材又是飲片和中成葯的原料。據調查,全國用於飲片和中成葯的葯材有1000~1200餘種,其中野生中葯材種類佔80%左右;栽培葯材種類佔20%左右。在全國應用的中葯材中,植物類葯材有800一900種,佔90%;動物類葯材100多種;礦物類葯材70一80種。植物類葯材中,根及根莖類葯材在200一250種;果實種子類葯材180~230種;全草類葯材160一180種;花類葯材60一70種;葉類葯材50一60種;皮類葯材30一40種;藤木類葯材40一50種;菌藻類葯材20種左右;植物類葯材加工品如膽南星、青黛、竹茹等20一25種。動物類葯材中,無脊椎動物葯材如紫梢花、海浮石等有30-40種;昆蟲類葯材30一40種;魚類兩棲類、爬行類葯材40—60種;獸類葯材60種左右。
② 四川道地葯材有哪些
四川道地葯材有川芎、麥冬、黃連、川貝母等等。
葯材即可供製葯的原材料,在中國尤指是中葯材,即未經加工或未製成成品的中葯原料。中葯是中國傳統的葯材,中國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既包含數千年中葯文明又融合近現代西葯文明所創造的中西葯並舉、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是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傳統中葯材講究地道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葯材,因生產較為集中,栽培技術、採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以致較同種葯材在其他地區所產者品質佳、療效好。
四川地形:
四川位於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三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高低懸殊,西高東低的特點特別明顯。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間。
全省可分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區、川西北丘狀高原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米倉山大巴山中山區五大部分。
四川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分別佔全省面積的74.2%、10.3%、8.2%、7.3%。土壤類型豐富,共有25個土類、63個亞類、137個土屬、380個土種,土類和亞類數分別佔全國總數的43.48%和32.60%。
③ 中國十大名貴中葯有哪些
摘要 您好,中國十大名貴中葯有人參,古籍醫書記載】
④ 中國最緊缺的中葯材是哪三十種
中葯材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十分有益,但是現在不少中葯材數量正在減少,使其成為一種緊缺葯材。如野天麻、天然黃牛、麝香、雪蓮、冬蟲夏草、藏紅花、石菖蒲等葯材,就是十分緊缺的葯材,其價格都十分昂貴,並有極高葯用價值。
1、野天麻
野天麻一直以來就是我國的一種名貴中葯材,近年來其數量不斷減少,導致出現了天麻資源緊缺的現象,它也成為了一種緊缺葯材。
2、天然牛黃
帶有清香氣味,嘗起來先苦後甜的天然牛黃,也是目前十分緊缺的一種葯材。它的外形看上去是金黃色或者黃褐色的球形。
3、麝香
價格比黃金還要昂貴的麝香,自然也是十大緊缺葯材之一,其數量極其稀少,並具有良好的葯用功效,將。注意對於孕婦來說不可靠近,會導致流產。
9、鐵皮楓斗
作為中國的一種名貴中葯材,鐵皮楓斗還是一種二級保護植物,現在它的產量已經十分稀少,需要對其做好保護工作。它的葯用功效很高。
10、馬寶
馬寶是馬胃裡的一種結石,形成十分困難,因此其也就成為了緊缺的一種葯材。馬寶表面帶有渦紋。
(4)中國哪些葯材擴展閱讀
中葯材並不陌生,是我國傳統葯材,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生病的時候開始用中葯材,因為中葯治根。中國名貴葯材有:
據了解,中國十大民貴中葯材有靈芝、人參、龍涎香、冬蟲夏草、雪蓮、何首烏、鹿茸、麝香、海馬、燕窩等。這些名貴葯材價格偏貴,如果是純野生正品的話就可想而知了,現在市場上大多是人工種植的,價格會稍微便宜一點。
⑤ 中國最名貴的中葯材有哪些,哪些適合江西及江西周圍幾個省種植
「江西適合種植旱半夏、板藍根、薏苡仁、荊芥、牛膝、車前子、牛蒡子、蛇舌草、決明子、丹參、生地、桔梗、白術、瓜蔞、百合、白芷、元胡、黃梔子、吳茱萸、枳殼、厚朴、杜仲、黃柏等葯材。」
⑥ 中國常見的中葯名有哪些
目前我國常見的名貴中葯材主要有38種,它們分別為人參、高麗參、西洋參、黨參、黃芪、紅景天、靈芝、雪蓮、當歸、何首烏、龍眼肉、黃精、石斛、枸杞子、天麻、杜仲、山茱萸、冬蟲夏草、蛤蚧、紫河車、鹿茸、鹿角膠、阿膠、龜甲膠、鱉甲膠、海龍、海馬、狗腎、燕窩、哈士蟆、三七、番紅花、血竭、麝香、白花蛇、羚羊角、牛黃、珍珠。
編輯於 2019-07-08
查看全部5個回答
不花冤枉錢! 湖南醫瘤大概多少費用湘雅博愛
值得一看的治腫瘤相關信息推薦
醫瘤大概多少費用 湘雅博愛-MDT多學科診療針對性給出治療建議-不花冤枉錢!「3H瘤醫院」收費透明-全國聯保可報減輕患者家庭負擔在線咨詢 湖南醫瘤大概多少費用
qianhu.wejianzhan.com廣告
b超能檢查輸卵管嗎,和造影對比起來呢?
在一般情況下,b超是無法看到輸卵管的,但凡在B超下檢測到了輸卵管,多數是存在炎症,或是炎症後期增生,如要查明輸卵管發生堵塞的部位,則需藉助更加細微的造影。
長沙陽光醫院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
⑦ 中國十大葯材是啥
中國十大葯材,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中國中醫十大名貴中葯
中國中醫十大名貴中葯:靈芝,人參,龍涎香,冬蟲夏草,雪蓮,何首烏,鹿茸,麝香,海馬,燕窩
⑧ 中國中葯有多少種
(一)中葯材的種類
中葯包括中葯材、飲片和中成葯,而中葯材又是飲片和中成葯的原料。據調查,全國用於飲片和中成葯的葯材有1000~1200餘種,其中野生中葯材種類佔80%左右;栽培葯材種類佔20%左右。在全國應用的中葯材中,植物類葯材有800一900種,佔90%;動物類葯材100多種;礦物類葯材70一80種。植物類葯材中,根及根莖類葯材在200一250種;果實種子類葯材180~230種;全草類葯材160一180種;花類葯材60一70種;葉類葯材50一60種;皮類葯材30一40種;藤木類葯材40一50種;菌藻類葯材20種左右;植物類葯材加工品如膽南星、青黛、竹茹等20一25種。動物類葯材中,無脊椎動物葯材如紫梢花、海浮石等有30-40種;昆蟲類葯材30一40種;魚類兩棲類、爬行類葯材40—60種;獸類葯材60種左右。
(2)《中華人民共和國》收載的中葯材種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是我國的國家葯品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規定:葯品必須符合國家葯品標准或省、自治區、直轄市葯品標准(簡稱地方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先後頒布了6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自1963年第二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到1995年版,收載葯材種類明顯地增加。
1985年版葯典的種葯材及製品中,實際收載葯材446種,其中植物葯材383種,佔86%;動物葯材種,佔9%;礦物葯材21種,佔5%。3類葯材中,植物和動物葯材來源較復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一葯多來源,在1985年版葯典收載的425種植物、動物葯材中,兩個來源的81種、3個來源的32種、4個來源的9種、5個來源的3種、6個來源的1種;二是多葯一來源,屬於這種情況的有42種,其中兩味葯同屬一來源的38種、3味葯同屬一來源的2種、4味葯同屬一來源的2種。因此,從基原統計來看,425種植物、動物葯材來自536個動、植物種,隸屬160科。
1990年版葯典收載中葯材及植物油脂509種,包括植物葯材439種,動物葯材47種、礦物葯材23種,涉及基原627種(不包括附錄),其中以植物類居多,共557種,動物類70種。基原構成情況是:一原373種、二原88種、三原36種、四原7種,五原6種、六原1種。多基原葯材品種是:三原有大黃、山慈菇、馬勃,天南星,瓦楞子、五倍子、升麻、水蛭、甘草、石韋,百合、百部、竹茹、伊貝母、吳茱萸、牡蠣、青黛、郁李仁、細辛、珍珠、砂仁、威靈仙、莪術、黨參、海龍、娑羅子、預知子、桑螵蛸、黃連、黃精、蛇蛻、麻黃、紫草、橘紅、麝香;四原有川貝母、龍膽、苦杏仁、鬱金、秦艽、秦皮、金銀花;五原有石斛,陳皮、枳殼、鉤藤、海馬、淫羊藿;六原有石決明。 (3)地方標准收載的葯材種類
地方標准屬地方性用葯法規,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的實施或補充,通常收載地區慣用的葯材。例如,葯典收載的天仙子為茄科植物莨菪的種子,而廣東、江西等地則慣用爵床科植物岩水蓑衣的種子,稱「南天仙子」。據統計,全國約有200多種葯材的用葯習慣存在地區性差異,比較普遍的有地丁、白頭翁、貫眾、透骨草、大青葉等。
目前,我國各省(區)的地方標准尚無統一要求,從已出版的一些地方標准來看,其名稱、出版時間不盡一致。現將部分省、區的葯品標准收載的中葯材品種作一統計。
地方標准中,地區性慣用葯材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例如,《四川省中葯材標准》收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品種只佔11%,89%屬葯典以外品種,《雲南省中葯材標准》收載的地方慣用品種佔72%。地方標准收載的葯材具有很濃的地區特色,如四川的阿壩當歸、川中南星、川黨參、四川牡丹、康定玉竹和川南馬兜鈴等;雲南的雲白芍、金鐵鎖、珠子參、薯莨和理棗仁等。
《中國基本中成葯》收載各類中成葯700種,涉及葯材574種(不包括不同炮製方法的葯材品種)。中成葯的原料絕大部分屬普遍經營的中葯材,但許多配方也吸收了一些目前尚無經銷的、屬於民間葯范疇的草葯,如矮地茶、臭梧桐7葉、南蛇藤、菱角、秋梨、青蘿卜、洋蔥頭、薺菜、杜鵑葉、白背葉、崗稔子、柳蘑、蜣螂、蜻蜒、鱔魚、豬下頜骨、羊脛骨、雞腳、麻雀腦、海螺、鐵屑、銅綠和香墨等。
《月王葯診》是較早的一部藏葯史籍,收載的葯物包括植物類440種、動物類260種、礦物類80種,其中300多種葯物為青藏高原特產,多數葯物沿用至今.晶珠本草》是收載藏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獵廣泛,有著濃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譽為藏族的《本草綱目》,該書收載的葯物種類有75%為現今所用,其中30%屬藏醫專用,據統計,涉及1200個基原動、植物種。從有關資料的統計來看,目前我國有藏葯3000種左右.據統計,我國現有蒙葯2230種。目前,除內蒙古自治區外,我國東北和西北的許多蒙族聚集地也都使用蒙葯。 內蒙古自治區經過多年的資源普查,初步摸清了蒙葯資源,全區共有各類蒙葯資源1342種,其中植物類926種、動物類290種、礦物類98種,其他類28種;本區內常用蒙葯有500餘種,商品蒙葯約400種,還有民族專用葯260種。內蒙古自治區制定的《蒙葯標准》收載葯材和成葯522種.維葯的應用基本上在新疆自治區范圍內。據新疆的調查,全區有維葯600餘種,較常用的360種左右,其中本地產資源約160種,占維葯種數的27%。《新疆維吾爾葯志》收載葯物124種.傣葯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醫葯之一,遠在2500年前的《貝葉經》中便有記載。傣族祖居雲南西雙版納,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傣葯提供了理想的葯用資源,據統計,我國傣族葯物有1200種。《西雙版納傣葯志》收載了520種,其中最常用的有71種。我國壯族主要集中於廣西自治區,據該區有關部門調查,壯葯共有709種。《壯族民間用葯選編》收載常用壯葯500多種。四川阿壩地區整理出羌族常用葯100種;湖南初步查出本省苗族、土家族、瑤族、侗族等慣用民族葯361種,雲南德宏自治州收錄傣葯330種、景頗族葯123種;廣西《環江縣毛難族葯名錄》收載葯物556種。另據有關單位調查統計,廣西有瑤族葯555種、侗族葯298種、仫佬族葯259種、苗族葯213種、京族葯27種及彝族葯21種。據報道,目前藏漢共用的葯物有300多種;蒙漢共用的400多種;維漢共用的155種;佤漢共用的80種。
⑨ 中國三十大緊缺葯材
中國緊缺葯材有很多,如黨參、黃芩、黃精、重樓、遠志等,如下:
1、黨參
黨參是生活中的常見植物葯材,它來源於植物黨參是這種植物的乾燥根,黨參不單能治療人類的多種常見病,還能當養生食材供人們食用,黨參是所有中葯材中效果較好的存在。2018我國黨參需求量達到5.22萬噸,而年產量大約卻只在2萬噸-2.1萬噸。
2、黃芩
黃芩別名山茶根又叫土金茶根,原產地是在東北地區。黃芩的葯用價值主要集中在它的根部,2015年黃芩「爛市」的影響,已將黃芩推向緊缺葯材的一方。2015年產量約2.1萬噸上下,2016年下降到1.6萬噸左右,2017年下降到9000噸左右。黃芩目前的年需求量應在1.85~2.2萬噸之間。
8、豬苓
豬苓為多年生真菌,具喜冷涼、陰郁、濕潤,怕乾旱的特性。在我國分布極其廣泛,而且已有2000多年的葯用歷史,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豬苓作為一種中葯材,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因糖尿病人群增多、癌症病人增多,促使其需求量逐年增多,豬苓年需2000-3000噸左右,貨源主要來自野生,野生豬苓產量大約400-600噸。
9、柴胡
柴胡又稱山菜、茹草,是一種傘形科植物柴胡的乾燥根。我國每年對柴胡市場需求在500噸左右,產量卻不及400噸,所以現在急需增產來滿足市場,柴胡吃多了會導致身體倦怠、白天愛打嗜睡、反應能力下降、工作效率會降低、嚴重影響食慾等不良現象,因此,一定要適量的服用柴胡。
10、紫蘇
紫蘇,相信很多愛吃炒螺的朋友們都了解,炒田螺的時候加點紫蘇葉子下去,不但可以去腥還可以增香!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搭配食材,紫蘇也是我們常見的中葯材,我國中葯材市場及食品市場年需紫蘇約120噸左右,但我國產量只有60噸上下。
(9)中國哪些葯材擴展閱讀
屬於短缺葯品
目前,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抗生素、生化葯品、放射性葯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葯品等都屬於短缺葯品范疇。
一般認為成本高、利潤低、生產廠家少是「救命葯」短缺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