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畫的基本要領有哪些
無論學習哪一種,素描、色彩都是基礎,國畫練的是筆法,素描練的是繪畫基本功,國畫雖然講究的是意境,但是造型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素描是屬於對形體感受的一種很好的訓練形式,對於把握對象的體量及其明暗關系的分析都有相當大的幫助。素描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簡單的幾何形體到簡單靜物,逐步開始畫一些石膏頭像,然後到真人頭像(頭像、半身像、全身像)
練習素描對國畫起的作用:
1:空間關系,也就是繪畫中常說的「近實遠虛」「近大遠小」
2: 造型能力,在創作或者寫生當中能夠很好的把握型的能力。
色彩的訓練也必不可少。可以從開始訓練小的色稿(16開就行)訓練小色稿能夠更好的提高一個人在繪畫當中的色彩整體把握能力。然後逐步的簡單的靜物到多個靜物。到人像寫生~~
練習色彩對國畫起的作用:
1:純度在國畫中做到「近純遠灰」
補充一點還有就是明度上的關系。也就是黑白關系一定要拉開~~
速寫更是必不可少的,它能過鍛煉你迅速而准確的觀察力,運用簡練的線條,扼要地描畫出對象的神態、形體、動作等。它是培養作畫者敏銳的觀察力和迅速把握對象特徵的概括力的重要繪畫手段,也是記錄生活,積累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
素描 色彩 速寫3著之間有著不可分的練習。以我多年學習繪畫的經驗,在學習一段時間的色彩之後會多素描上也會有很大的提高。速寫也是,畫的多了,素描也就進步了。
書法學過了,你學國畫的話,會比較得心應手,因為你大概的空白關系,章法,和對毛筆的使用方法都會比叫順手,學得自然要比直接學國畫來的快,效果好.
只是國畫當中多了一些自己的東西,入「意蘊」「氣息貫通」「誇張」「寫意」之類的
畫的多了這些都是在以後繪畫國畫當中逐漸慢慢領悟到的~~~一直以來,對學國畫的順序從沒有過疑惑,可是越來越多的人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見解,覺得應該先學寫意(還是大寫意),再學工筆,覺得實在是有點莫名其妙,難道傳統之於某些國人,真的是越行越遠了嗎?
當然,感慨是一回事,默不作聲或者大聲疾呼是另一回事。仔細思索「先寫意後工筆」的意見,覺得有幾種可能:
一、此人確實不懂畫(至少不懂國畫),從小接觸的更多是偏向於西畫的教學模式,那麼對中國畫的基礎流程不了解也無可厚非,說錯了也不值得深究,不過是惹方家一笑;
二、此人學過國畫,但可惜的是,授業的恩師是個國畫半吊子,或者自學於西畫體系,對國畫工筆和寫意所知,簡直是「一張白紙」!
三、此種人就值得商榷了,實際上明白先學工筆再學寫意的道理,卻睜著眼睛說瞎話,裝著笑臉辦陰事,實則是妄想知識壟斷,愚弄外行人的可笑行徑,覺得少一人明曉,就多一分主動,然泱泱大國,概小人唧唧焉?
筆者曾經見過有先教寫意後教工筆的學習班,而事實上,學完寫意,工筆到底應該怎麼畫,師傅和徒弟都沒譜,鉛筆與毛筆齊飛,國畫與西畫共融一爐,沒骨跟勾勒共稱,生宣和熟宣更是一概不分,一言以蔽之:使西畫之技法用國畫之工具,行煌煌之筆意,極盡仿寫意之能事,此西畫教學體系下出爐的學生,為了謀求生路抗起國畫的教學大旗,卻因苦於對傳統繪畫的知之甚少而肆意曲解國畫風格的結果——那必然是不倫不類,學了絲瓜就只能畫絲瓜,而不能畫冬瓜、西瓜,毫無國畫的基本造型基礎(注意,是國畫的),這樣既無傳統國畫的淋漓盡致,也無西畫的立體寫實,其結果恐怕也是當初徐悲鴻先生引進西畫教學理念之時未曾想到過的。
只能說:該畫西畫的請畫你的西畫去,一知半解的請教過老師後再來發表見解,若是口若懸河卻又或有意或無意地用自己言語的謬誤淺薄把虛心請教的人帶進死胡同,那真正是沒點公德沒點自知之明了。素描、色彩、造型、西畫筆法都技藝純熟,而骨子裡又看不起國畫的「大師們」,既然不明白中國畫的神髓,而僅僅是想分一杯傳統文化的羹,那麼請別輕易地巧開國畫的門,請先學好克己復禮,請先找好自己的根。
時下,無論是國人學畫或是教老外學畫,都是寫意滿天飛,工筆不見身影。原因何在?概因工筆的功夫非一兩日可修得,寫意的筆法卻是簡單容易上手,老師和學生,一個教得輕松寫意,一個學得寫意輕松,悠悠之水墨風韻就慘然流淌於庸師竊然自得的眼神與學生不求甚解的盲目信任下了。殊不知,流傳千古的國畫,竟真的是如此好學?如此容易就被把握了神髓么?
中國畫的基礎是線條。中國畫本就以線條取勝,其起、運、轉、折都是運筆的方式方法,沒什麼神秘的,卻需要深下苦功。而作為線條最好的載體:工筆畫,自然是學習國畫的首選!也許有人要問,寫意畫根本看不出什麼線條,特別是大寫意山水,更多的是側鋒大塊的皴擦,和線條有關系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可以拿書法做易懂的解釋:學習書法,沒有一上來就寫草書的,必定要先從楷隸、繼而篆、魏碑等等,繼而行草以進;就像一個人先得學走,然後才能學跑,沒學會走就跑,那結果只能是跌倒。學國畫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很好的線條基礎,握筆就抖,線條浮而無力,轉折不流暢,起運若持巨椽,何以能表達胸中丘壑?更罔論對筆意要求更高的「寫意」畫了。所以,結論是,想學寫意,OK,先學工筆,工筆的線條練好了,恭喜,你可以選擇繼續在工筆上精益求精,也可以選擇涉獵寫意的創作。
給大家舉個簡單的實例:齊白石是大家熟識的大畫家,他的寫意畫更是聲明遠播,憑《和平鴿》等作品更是與當時西班牙的畢加索有過良好的文化交流與互動。那麼這樣一位眾人介知的著名畫家,他早期藉以成名的卻是「齊美人」,即齊白石的工筆仕女圖,而他早期臨摹創作的也是工筆畫,正是因為有了良好的工筆基礎,才讓齊老先生在日後的寫意畫創作中駕輕就熟,成就其一代大家的聲望。而歷數各朝各代的名畫家,無工筆而稱寫意冠絕的,簡直是聞所未聞!
所以說,學國畫,先學練線條,以窺工筆之門徑,工筆練到一定時日,可憑長久的工筆線條基礎把握更流暢更肆意的寫意畫創作。這是科學有效的方法,是經過前人和歷史檢驗的。當然,工筆和寫意是國畫中兩種不同的繪畫風格,基於繪畫材料(主要是紙張)和技法的區別造成風格和視覺效果的差異,從而人為劃分的,並非說寫意就高於工筆,這很不恰當,一如說草書比楷書好一樣可笑。歷史上不乏有工寫兼備之名家,當然也有僅以工筆名重,卻未聽說真正的只畫寫意不用工筆之人,那顯然是大大的笑話。
再講一些傳統繪畫的相關資訊的概述,以資上文的觀點:
明代,出現了一次書畫材料的變革,從而引出了工筆和寫意的真正分流,這種材料即生宣(宣紙的一種,與熟宣對應),之前工筆畫需要反復點染才能顯出的良好效果,利用生宣的易渲染特性(水分容易吸收,導致色的暈染可一次)就能一次完成,省事很多。從創造的角度和不同風格的審美角度來看,生宣的出現無疑是有著正面效果的,而從後世明末徐渭、八大寫意畫引領潮流,有清以來更是寫意名家疊出看來,這種繪畫材料的出現更是利大於弊的。但,凡事有兩面性,幾乎是從生宣出現之日起,就有人因生宣出現慨嘆「今無所謂真正之畫家矣!」,原因就在於,很多存功利心、不求甚解之人貪圖省事,完全放棄工筆之創作或流工筆於細枝末端,某些觀點更是和當今有些人的頗為類似(笑)。幸好,中國的藝術正如中國的歷史一樣,可以有溝渠可以有明月,但終究明月當空,清泉激涌,溝渠只能隱身於地下罷了。
可以說,真正了解中國繪畫發展歷史的人,便難有「先寫意後工筆」的學畫意見,當然咯,糊弄消磨時間的老外可以簡單地教一些寫意,但是老外朋友們大都也不是隨意學學的,你糊弄他一時,他可是會找你算賬的哦。
㈡ 素描頭像的畫法和步驟
1、首先用鉛筆對素描頭像開始打形,簡單勾畫下頭發、面部、以及頸部的形態就可以了。這是一個三分之二側臉的男人頭像,平常畫的也比較多,結構透視把握起來應該不難。
注意事項:
在這個三分之二素描頭像的繪畫中,造型和結構相對來說不是很難,比較難的應該是人物的形態,抓准仰視視角的形態是重點也是難點。
㈢ 如何畫好一幅頭像畫
人物寫生不同於石膏寫生.因為面對一個有血有靈魂的活生生發人,不能滿足或等同石膏造型那些要求.
人物寫生首先面臨的問題是自然形態的人不同於藝術作品的形象,因此對美的發覺就全靠自己.另外人物寫生面對的是不同年齡,不同經歷,不同性格的人,很難找到一種方表現所以的人.所有這些都是人物寫生比石膏寫生更難的地方.如果說把石膏當成靜物來畫也行,那麼人物寫生則不可以有畫靜物的想法.
人物寫生的全過程都應該圍繞人物精神氣質這個中心去展開思路.以這個中心去畫動勢,動勢會有神,以這個中心看細節對揭示人物的社會屬性及生活烙印的關系,細節會變的更有價值.總之這個中心會使造型各因素變的更有意義,而表現尺度也更有標准.}這是書上說的
我覺的畫的時候可以先拋開一切比例因素只類的,只抓模特的第一印象,然後在慢慢從比例入手~~~
㈣ 如何畫好頭像
1.畫好一個你所需要的臉型(甲字型,由字型,國字型,申字型...)並分好三庭五眼.
2.選好自己所要畫的頭像是漫畫型的,是寫生型的,還是其他的,這樣才好畫
3.准備好所需要的材料,備用.
4.准備好足夠的紙及紙板才好畫.
5.先畫發型,再畫眼睛,後畫鼻子,接著畫耳朵,最後畫嘴巴[這是我總結出來的規律]
6.畫頭像時,最好用鉛筆[如果用慣了水筆的人可以直接用水筆,因為你已經勝人一籌,用水筆可以揮灑自如,這是在好不過的了]臨摹一下.
以上幾點是本人在畫人頭的基礎下總結出來的規律,僅薦考慮,勿需從令!
㈤ 求推薦中國風插畫教程
單講插畫的畫,目前國風畫手越來越多了~~(欣慰~~T▽T)
推薦幾個作品具有相當數量和質量的畫手給你~~~
伊吹五月(這個已經太有名了,很多劍三的同人廣為流傳~)
貓君大白(有一本《花間美人-古風CG插畫技法》的教程~)
德珍(台灣知名的畫手,工筆重彩的寫實向風格。)
張旺(個人目前發現的真正最國風的畫手~)
張祿(一種糅合西方畫基礎的國風,在構圖、動感、人體結構等方面有明顯的西化風格~~ 他有幾個頭像方面的視頻教程很不錯,可以找來看看~~)
==================
恩……
本人基本也是自學插畫的過來人,如果你真心想在這個領域下工夫,那麼下面這些東西很重要。如果只是簡單愛好的話,真想畫的好,下面這些也是很值得參考的~~
如果是零基礎,那麼基本功還是要打的,人體結構是要抓的重點之一,另外還有構圖和色彩方面。這些東西直接關系著繪畫的水平,不抓是不行的。
人體結構方面,專業的推薦《伯里曼人體結構》,這是公認的經典了。另外,其實日漫風格那種簡潔化的人體歸納也是可以參考的……推薦個《超級漫畫素描技法基礎篇》,雖然有不少東西是錯誤的,但是用以入門會比較快。
構圖和色彩方面,雖然也有專業的理論,但個人感覺更注重自身的理解認識和經驗。
大略的了解下基礎的東西(比如各種基本的構圖模式),然後可以通過多收集美圖來積累經驗和靈感。美圖不止是畫,也可以是照片,設計之類的精品,不局限於國風,其他的風格也是可以帶來靈感的。
這些基礎方面的東西,只能通過多畫多練來掌握,沒有捷徑。
如果真的想畫的好,素描速寫等看起來跟國風完全無關的東西其實也相當重要。
本人也是自學者,基礎方面一直吃虧,所以只好惡補……
個人的建議練習方式是:大量的草圖形體臨摹+適量的完整臨摹+少量的嘗試原創~~
其次是工具方面。
目前插畫是以電腦板繪為主,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也是這樣,畢竟方便快捷易修改。
所以繪圖軟體是需要掌握的,不知道你這方面的情況,簡單說下吧。
繪圖板,WACOM一直是主流。專業的是影拓系列,但個人認為初學用不著那麼奢侈。現在幾百塊的那種也與幾年前的影拓一個壓感了……
軟體方面,國風傾向,目前應該是以PhotoShop為主(個人就是一直用ps),painter應該也可以,但具體情況不明……
個人而言,目前看到的國風教程都是ps的……筆刷也是ps的……
如果這方面沒有基礎,那麼需要基本掌握軟體的功能和用法,上網找基礎型的教程或者去書店買基礎型教材都可以。
而國風的ps繪畫教程我了解的不多,可以嘗試在各大視頻網站搜索一下。
另外,風格向明顯的插畫,筆刷是比較重要的。
說的白一點,墨色墨暈,還有毛筆的那種筆觸,只要適量有一些,就能提出點「國風」的感覺來。所以好的水墨質感的筆刷可以讓人省很多力氣。
推薦一套國風PS筆刷「靈華水墨畫筆」,也是我前幾天剛剛找到的東西。完整版沒的下,只能買,但應該說確實物有所值。不過既然是初學,用免費版的就可以,25元的精簡版也可以考慮。
最後,個人強烈建議,想走國風的路子,真正的國畫才是根源。
推薦幾個個人很喜歡的國畫大師~~
人物畫方面:
范增(寫意,值得膜拜!)
楊淑濤(極典型的工筆仕女)
彭連熙(另一種經典的工筆人物)
梁啟德(有相當數量的白描人物畫譜,很值得參考)
山水畫方面:
山水畫的大家很多,但山水畫更講究整體意境和布局,在插畫上能表現的不多。所以只推薦一個個人覺得很值得參考的大師——曾剛。十分精細的工筆山水,即便是局部,也很可以借鑒。
花鳥畫方面:
花鳥,尤其是花,應該說是目前最常用於配圖的一種……
因為經典風格畫的好的大家很多,也不難找,所以我推薦下這兩位大師:
鄒傳安(個人最欣賞的工筆花鳥)
周中耀(工筆花鳥大家,作品數量很多,書店也有各種畫冊)
這個推薦是帶有比較強烈的個人傾向的,這兩位的工筆花鳥,風格基本可說已經脫開了經典工筆花鳥的感覺,可能並不適用與目前大量出現在國風插畫中的那些,但個人認為其作品中是有十分值得借鑒的東西的。
而如果單純想積累這方面的素材,可以考慮找一些白描圖本來參考。
國畫方面專業的東西,網上能找到的其實不多,真有心於國風,可以常去書店的專區看看真正的國畫,那些才是真正根源的東西。
㈥ 畫人物頭像的秘訣
1。形要准。簡單說來就是要畫的像。
但是為什麼有的人明明沒畫像但結果仍是高分?因為閱卷老師根本不知道你畫的人到底是誰,所以,閱卷老師判斷你畫的像不象的唯一條件就是你畫的人結構正確,是個符合人比例,結構,頭骨,肌肉的人。(只限於真人頭像)
2。要完整。畫面完整是考試素描的關鍵。(不論是不是頭像)
什麼叫畫面完整?就是形完整,你所畫的光影也完整。所謂光影的完整不是說你畫的越黑,塗的越多就是完整了哦,而是說你把握的黑白灰關系正確,就是常說的素描關系正確,畫面才能說是完整。
3。有體積。特別是頭發,(因為很多很畫不好)要是沒有,你就白畫了。
體積表現的是物體的厚度,體積的表現要在理解了結構的基礎上。
頭是個近似的球體,鼻子是個近似的長方體。。。那分解開來,或者你畫石膏像/分面像的時候所練習的,都是為了理解結構和學習表現體積。
二:畫色彩不象素描,很理性,如果把素描比做文化課就是數學,那色彩就是語文或者英語,是需要感覺的。這就是所謂的色彩感覺。
男生的色彩感覺本來沒有女生好,那怎麼弄???但是考試色彩不需要那麼多感覺,理解一樣可以讓你考上美院(只要你不考油畫,你上了美院以後就不會很OVER)
對自己有信心。
畫好素描是畫好色彩的基礎,比如:你色彩畫不來襯布,那你素描畫襯布一樣畫不來,至少畫不好吧?
畫不好襯布主要是掌握不了襯布的體積,畫出來是平的,看上去只是襯布上臟了幾條。
那麼你要先畫素描的襯布,分塊面(非常重要,一定要走的一步),如果能畫非常深入的分面素描,深入的去分析它的轉折,各個布折之間的關系,深入分析它的體積,光影,用塊面表現出來(不要畫的圓呼呼的)。如果畫2-3張,再來畫色彩的襯布,那素描的塊面就是畫色彩的襯布的筆觸,這樣即使顏色上不太對,但是體積是出來了的,一看就是很實在的襯布,那就是成功的一步。其實色彩就是筆比鉛筆寬點,你還會畫吧?
2。色彩上的大問題。
不說襯布之類的細節,你畫的色彩有沒有色調??什麼是色調?色調就是你這副畫籠罩在一種怎樣的顏色里?說白了,考試的畫,色調基本都是你襯布的顏色,每樣物體的暗部都加一點點(少)這種顏色,OK,畫面物體間才有聯系。
色調是分數的基礎,沒有色調,一切都沒有。風景更注重色調,千萬注意。
3。如果是畫風景,就把風景當作靜物來畫。不要把風景寫生看的很難,和靜物寫生一回事,主體物的罐子,就是房子。襯布就是大背景,大山,大水。樹就是蘋果,麵包,一個道理,自己練習體會。
4。很多考生都不注意的,色彩上不光有明度,色相,純度的對比,最重要的冷暖。冷光下,亮部冷,暗部暖,暖光反之。明白?
如果沒有這個,完了。
最後說一點點大的方法,整體觀察,畫畫要整體觀察!
別人眯著眼睛看物體不是近視,而是在比較物與物之間的顏色關系,都是紅色哪個暖一點,哪個偏藍一點。整體觀察致關重要哦~
三:還有就是速寫
最後,速寫要多畫手,腳和頭,很多考生因為覺得手難畫就避開它,那就完了。理解不了結構就臨摹,總之,要想快速的提高速寫,就要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三分鍾不停筆,等你的速寫可以用斤來算,而不是用張,那你就可以在考試上拿到高分了。學習速寫的方法
①多臨摹:對優秀作品的臨摹,是初學繪畫者最快捷簡便的學習方法。通過臨摹,一方面可做為訓練造型能力的手段,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學習其表現方法,應用在以後的學習中。
②熟生巧:速寫的工具較為簡單,利用速寫本可以隨時隨地記錄生活的每一個側面。只有多畫多練才能提高專業水平。
③勤用腦:學習繪畫是一種艱辛的勞動,畫速寫決不是照抄對象,所以在速寫寫生中應注意多動腦筋,結合優秀示範作品認真對照思索。
④由慢到快:速寫訓練要遵循人們的認識規律,由慢到快,這是速寫訓練中,在時間限制上要遵循的原則。慢,是指以較慢的速度將對象較准確地記錄下來,形體的准確是重要的。但速寫又有一定的時間限制,速度只能在速寫實踐中逐步鍛煉培養。
速寫的主要表現形式
速寫的表現方法很多,現僅就輔導班最普及的兩種方法作一介紹:
①以線為主的速寫
在表現物象的過程中,從結構出發,將物象的形體轉折、變化運動和質感用概括簡煉的線條表現出來。它應具備造型嚴謹,形態自然生動,線條運用得當,整體效果好等特點。它通過線的粗細、虛實變化表達主次關系、空間關系。
②以線為主,線面結合的速寫
以線為主線面結合的速寫表現形式,在寫生中,尤其在課堂較長時間的針對美術高考的訓練中,能較好的發揮速寫的特點,這也是目前速寫訓練中常用的表現手法。通過對部分明暗交界線及暗部、衣紋處調子的補充添加,來表現物體,其特點是層次豐富,表現力強。
線的運用
①線的穿插
表現好線與線之間的穿插和呼應關系,是使畫面富有節奏感的重要因素。同時,線的穿插呼應關系和透視關系對表現物象的空間感、層次感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同方向的線的組織穿插,給人前後方向感是不一樣的,它可以直接表現物體的透視方向。但速寫又不同等於線描,如果每一處的刻畫都象線描一樣那麼注意衣紋,線與線之間的穿插呼應又失去了速寫富有節奏、流暢淋漓的韻味。
②線的取捨提煉
速寫訓練中,基本形肯定之後,對於線的處理應注意以下幾點:「衣紋線」應注意忌平行,注意疏密對比,體現結構。「結構線」要准確,貼皮膚處要實一點,線要准。「慣性線」刻畫時不要畫得太多,且不宜畫得太重。
③線的對比
在速寫中,通過對比發現物體形體比例、透視關系的正確與否。而速寫中強調在形體比例、動態、透視等幾方面准確的前提下,利用和強調線的對LL,通常有以下幾種對比手法:
線的曲直對比、線的濃淡對比、
線的虛實對比、線的長短對比、
線的疏密對比、線的粗細對比。
④關於結構
速寫的目的在於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及嚴格的造型能力。寫生者必須具備扎實、熟練的人體解剖知識,這樣在寫生中才能做到游刃有餘,人體的內部結構是沒有變化的,變化的只有隨著人體運動的動態、衣紋等。因此,線的運用與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表現方法要為表現結構服務。
慢寫人物畫的基本方法步驟
在慢寫人物畫的訓練中,為了更好地表現人物,我們可以在畫慢寫之前進行一個階段的人物小型頭像寫生,頭像不一定畫得太大,只十公分左右就可以了,另外還應進行手與腳的單獨寫生訓練。因為在速寫中頭與手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須重點刻畫。
①整體觀察、熟悉對象
整體觀察對象,掌握對象的形體、比例、運動特徵,從這些基本點著眼來分析研究感受對象表現對象。初步醞釀成熟後,頭腦中應出現畫好之後的大體效果,而這個反應是很快的,我們不妨叫它「成竹在胸」。
②構圖布局 。
根據選擇的角度,把寫生對象安排在畫幅的適當位置。將對象大的比例、動態畫出。
②落幅定形
輕輕落筆,從整體出發,用長直線或長弧線很快確定大的基本形體,抓住大的形體比例關系及透視關系。基本形體抓住之後,進一步檢查畫面是否需進一步調整,可將畫面推遠,從整體檢查形體比例、動態、透視是否准確無誤。寫生中,檢查、調整、修改應貫穿始終,可以說,作畫過程是一個不斷調整不斷修改不斷完善的過程。
④局部肯定
在基本形確定的基礎上,從局部開始塑造形體,一般從頭部畫起,用准確肯定的筆觸開始描繪對象的五官形象,從上到下,將對象的手及身體輪廓、衣紋等做進一步刻畫。這里應注意手、腳的透視方向,頭發部分不要畫得太早。對衣紋部分的處理應注意幾種對比變化,即濃淡、虛實、粗細、曲直、長短、疏密對比。在對頭、肩、手、腳刻畫時應注意其內部結構關系
㈦ 怎麼畫畫
從嚴格意義上講,學習繪畫之初要先從學習素描開始,一般從石膏幾何體、靜物、人物石膏像、結構、人物頭像等這樣循序漸進的學習方過程,但是我們很多初學者沒有這種條件,有的考生臨時「抱佛腳」,在沒有接觸基礎訓練時,直接畫人物頭像,這樣的學生往往不可能畫得好。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就是建立在對物體的深入理解上。我們畫素描要懂得素描的基本要素,如形體、比例、結構、明暗調子、質量感和空間感等。這些名詞看起來好像不難,但具體的操作確實是很不容易的。這里我們先來理解一下頭部的形體結構及比例。頭部的形體,從整體上可以概括成一個卵形或立方體或楔形,進一步分析知道顱骨象球形,額骨呈扁方形,額骨之下至下頷骨底的正面呈倒梯形,下大上小的梯形體的鼻子豎於其間。頭部的比例有「長三停、橫五眼」。這是對頭部一般規律的總結,但是個體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1]
面對一個模特,初學者可能在短時間內也可完成一幅肖像,但畫面簡單空洞,需要多加練習,而受過良好素描訓練的人卻可表現得深入而豐富。因為視覺上的敏感不同,感覺到的內容就會有差異,後者可以抓住物體的本質,在表達中能夠概括簡潔、明確肯定地表達對象,在短時間里抓住對象的最基本的特徵,培養敏銳的觀察方法。
建立良好的整體意識
整體意識的建立在繪畫領域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對學生將來的繪畫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無論是從事何種繪畫創作,都要涉及這個問題。整體是相對局部而言,局部是整體的一部分,局部存在於整體之中,而整體通過局部得到體現。對於初學者來說,一方面是加強對整體意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在觀察和表現中關注整體關系,克服注意力局限在某一個點上的不良習慣。例如在畫一個頭像時,必須整體地觀察對象,如畫眼睛時要考慮到和耳朵或鼻子之間的關系,而不能孤立地畫眼睛,陷入局部,必須相互對比,要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整體存在於造型的各種因素里,從輪廓到色調,從形體表現到空間表現無處不在。培養整體意識可從觀察事物入手,多觀察多比較,這樣才能明確各個事物之間的關系,以便更好地把握整體。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再到整體,貫穿於整個作畫的過程中,反復比較,培養局部與整體關系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整體意識。[1]
建立形體的體積意識
把握形體、表現體積感和空間感,是基礎素描另外一個重要因素,不但要明確物體的形狀、比例、大小,同時還要克服平面描繪,對造型要有最基本的理解和掌握。沒有體積空間意識,就不能養成對體積空間的觀察習慣,更不能表現好空間關系。對空間的表現是繪畫的基本能力。如:人物頭部在正面時眼睛和耳朵在同一方向,初學者往往表現不出它的空間感,沒有空間感就表現不出體積感。「方形」和「方塊」是不一樣的,方形是一個平面,而方塊是一個體積。所以應該建立空間意識來表現物體的體積的能力。[1]
表現力在素描教學中是很關鍵的。有了敏銳的觀察力,還要建立整體意識和體積空間意識,因此要實現這些還需要有表現的能力。素描是表現或再現對象的最基本的繪畫形式。素描作為學習繪畫的方法和手段,必須掌握形體構成因素和結構,理解光影色調,理解邊緣輪廓線和明暗交界線,以及對節奏的感受。素描相對色彩而言更具理性,特別是基礎素描的訓練。用理性指導觀察,用觀察豐富理性,把素描建立在理性的認識上,從而達到素描的完整性。
以上就素描教學中的一些較為突出的要點進行分析理解。繪畫是一門技巧課,必須從實踐中獲得飛躍。所以動手實踐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量的積累,才能得到質的飛躍。打好堅實的素描基礎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績
繪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在中世紀的歐洲,常把繪畫稱作「猴子的藝術」,因為如同猴子喜歡模仿人類活動一樣,繪畫也是模仿場景。在20世紀以前,繪畫模仿得越真實,技術越高超,但進入20世紀,隨著攝影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繪畫開始轉向表現畫家主觀自我的方向,看到一幅畫鑒賞家有時已經說不清畫的是什麼,但一定能說出是誰畫的。每個畫家開始發展自己獨特的風格。不同的畫家風格不同,也有不同的藝術價值。20世紀初,有些畫家的風格因評畫者不能接受而被冷落甚至貶低,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畫家畫的很好而並不出名或甚至被凍死、餓死的緣故。
油畫及水彩畫是西方文化藝術中知名度最高的繪畫門類,它們在風格和主題上有豐富且復雜的傳統。在東方,黑色及彩色的水墨畫則主導了繪畫媒體的選擇,但是它在風格和主題上和西方一樣同樣有著豐富且復雜的傳統。
㈧ 畫人物頭像有什麼技巧沒有
就是畫的少,多找些素描的書大量臨摹,沒有什麼技巧,畫畫就是要多畫,不過個人認為光影的比結構素描要更容易上手些,個人經驗吧你參考一下吧
㈨ 如何畫好人物頭像(寫生)
虛起眼睛看石膏,這樣可以省略細節,觀察大體。然後你會發現明暗關系非常明顯。盡量用一些軟一點、深一點的線條去壓暗部,像6B甚至9B都是可以用的,注意強調眉弓、鼻底、唇裂和下巴,從而凸顯出五官,亮部的話,初學者可以就空那空著,亮部嘛~就讓他亮出來就好,只要不要讓黑白對比太過於強烈就好,可以在明暗交界線處適當往亮部加一點灰面。可以讓背景灰掉或者模糊掉,從而讓整個石膏體(主體物)跑到前面來,使畫面看起來更有空間感的說。且要注意背景的主體物之間的對比(黑襯白,白襯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