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中國被稱呼友敵 中國和澳大利亞關系怎樣
1、經濟上合作,政治上不和睦。
澳大利亞有天然的地理優勢,南半球就他一個國家。典型的地廣人稀,原則上來說應該具有獨立的政治形態,但是由於澳大利亞作為英國最早的殖民地之一,所以他們對於英國有著強烈的歸屬感。簡單來說政治上和英美一脈相承來包圍中國。加上地緣政治原因他們與中國距離遙遠不過是隔空放話因為距離遠,不太可能發生真正意義上的沖突,但是他們可以隔岸觀火攪亂局勢。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理由很簡單,一個是因為文化差異,1840以後西方國家不斷醜化或者奴化中國人,這是不爭的實時而且也獲得了不小從成就。他們不過想延續而已。之前因為有經濟實力,確實有實力傲視。但是由於中國目前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甚至逐步影響到了澳大利亞本土經濟命脈,所以他們只能通過政治形態對立來鼓動「民意」對抗。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政治喊話,喊來喊去就那麼幾個主題這里不贅述。
由於他們自身經濟在萎縮因此需要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西方國家自身泥潭還沒有出來,所以幫不上太大的忙,目前有能力大量入住資本的國家全世界只有中國,因為中國一般情況下可以動用國家力量引導外部資金流向。而中國在一些技術,市場、管理模式確實落後發達國家,所以中國也需要與澳大利亞合作。
簡單來說就是經濟上各取所需,政治上相互提防,但是不敵對。畢竟都算是大國,下屬員工民間偶爾炒個小架罵幾句常事。但是一般情況不會上升到國家層面。
2. 澳大利亞對華的「焦慮」和「敵視」到底從何而來
澳大利亞有提升自己國際戰略地位的要求,不滿足於偏安一隅,已不滿足於擔任美國的跟班和隨從,而試圖扮演美國的合作夥伴的角色。對於中國的崛起,澳大利亞是懷有復雜心情的。
據有關部門證實,在澳情報安全部門的間諜活動目標中,中國的分量越來越重。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日益崛起,澳大利亞感到壓力越來越大,焦慮感越來越強;另一方面則是在澳大利亞看來,作為「五眼情報聯盟」成員,有著搜集中國情報與其他成員共享的強烈「責任感」。為此,澳大利亞近年頻繁修法,不斷增加情報機關職權和經費預算,強化對華情報網路建設,對中國的間諜情報力度前所未有地加強。
澳大利亞是中等強國,地處南太平洋,在冷戰中戰略地位不高,冷戰結束後更是一度被邊緣化。隨著奧巴馬推出重返亞太政策,尤其是特朗普大力推進旨在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澳大利亞開始藉此強化其戰略地位。澳大利亞是一個真正的印太國家,通過加強自己在印太戰略中的重要性,加大活躍程度,澳大利亞希望能夠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澳大利亞人和中國人有什麼爭論擴展閱讀
澳情報安全部門的「北京情報站」
澳大利亞是世界間諜情報領域的「老手」,作為「五眼情報聯盟」的重要成員和美國的跟班,澳不僅緊盯中國,近年來還「賊喊捉賊」,不斷渲染「中國間諜滲透」。然而,在鐵的事實面前,澳大利亞還是「露了餡」。
據了解,2018年,我國執法部門對一起間諜案件進行偵查時,在境內發現並現場抓獲了執行情報交聯活動的澳大利亞情報安全部門的間諜,當場起獲用於間諜活動的器材、經費以及剛剛搜集的情報資料。其中一個小本上記錄著一些地名,疑似與澳方的間諜活動有關。
有關部門透露,除在中國境內實施間諜情報活動外,澳大利亞情報安全部門在澳本土和第三國也針對華人開展策反活動。有關部門曾破獲案件,澳大利亞情報安全部門將一名華人策反後,安排其到位於堪培拉附近的斯旺島秘密基地進行專業的間諜培訓,之後又將他派遣回中國大陸搜集情報。
澳情報安全部門對華間諜情報活動的一個主要方式是:通過向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派遣間諜人員,進行策反發展和情報搜集活動。據稱,澳大利亞情報安全部門在中國從事間諜情報活動時十分謹慎小心,行蹤詭秘,使用了各類間諜器材,設法規避中國執法部門的偵查。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其自以為隱秘的間諜活動最終露出馬腳。
3. 中國人的勤勞勇敢和澳大利亞人的享受生活的價值觀差異
摘要 中國是走共產主義道路.思想較為保守.做事比較中規中矩.國外的一些國家是民主社會.比價自由,喜歡提倡自己的觀念.以前聽過一句話.說中國人辛苦一輩子省吃儉用的錢會為自己買房子留給兒女,而國外的人呢有錢就讓自己去享受,.會慰勞不會讓自己辛苦.我認為最大的差別就是活的意義.
4. 澳大利亞和中國關系為什麼不好
澳大利亞和中國關系不好,有很大很大的關系,是歷史原因,因為澳大利亞一直以來都中國的外交都不是特別的友好
5. 最近澳大利亞怎麼老針對中國
(原標題:澳大利亞多地中國留學生遭侮辱毆打,是否針對中國人引發擔憂)
12月19日,中國駐澳大利亞各使領館網站上發布了一條同樣的消息,稱近期澳大利亞不同地方發生數起侮辱、毆打中國留學人員的事件,提醒所有赴澳中國留學人員注意防範在澳期間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
澎湃新聞記者搜索發現,今年以來,在澳大利亞確實發生了幾起較為嚴重的留學生被毆打事件,中國駐澳使領館也多次發布消息提醒在澳中國公民注意安全。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19日在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回復中稱,使館一直高度重視在澳留學生的安全防範與權益保護。
澳大利亞是最受中國學生歡迎的留學國家之一,據澳大利亞教育和培訓部的數據,在2015年,中國留學生數佔澳學生總數27%。但是一段時間以來,有關澳大利亞部分地區出現針對中國留學生的侮辱言論和暴力襲擊的報道,正在擾動微妙的中澳關系。
澳媒頻報中國留學生遭堵截
據媒體公開報道,澳大利亞國內最近一次針對中國留學生的事件發生在今年10月23日晚,兩名中國高中留學生在堪培拉沃登區(Woden)公交站等車時,至少兩名當地少年走近他們索要香煙,中國學生拒絕後遭到圍攻和毆打。行凶者還叫喊說「滾回中國」。襲擊導致其中一名中國男生眉骨開裂,一隻眼睛暫時失明。
而就在當晚,當其中一名中國留學生和另一位朋友在警局錄完口供後在車站等車時,再次遇到同一夥人並受到威脅。
10月24日,中國駐澳使館嚴厲譴責了這起暴力事件,並向澳政府有關部門提出交涉,要求澳方高度重視並採取切實措施維護在澳中國留學生的安全。
盡管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澳大利亞首都區教育部長伊維特·貝瑞(Yvette Berry)表示對此事「非常關心」,但針對中國學生的襲擊事件卻似乎並未好轉。10月23日襲擊事件受害者的中國同學表示,盡管教育部門聲言保證他們的安全,但是他們仍然在受到襲擊。
在此事發生後的第二天,即10月24日下午,又有中國留學生在車站附近碰到了當地團伙中的幾名成員。隨後幾日還發生了多起中國留學生被圍堵事件,甚至有留學生躲進中餐館,直到餐館的保安將這群團伙趕走才得以脫險。
被打留學生講述,還有一名女留學生被踢膝蓋、掐脖子。圖片來自微信公眾號 大堪村
據知情人透露,堵截留學生的是這群人是堪培拉當地人,年齡介於16歲到20歲,共有三十多人,常在Woden車站附近游盪,看到中國留學生會上前索要香煙或現金。
實際上,這並不是第一起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遭到襲擊,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一段時間以來堪培拉南區發生多起中國學生遇襲事件。
今年8月25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發生校園襲擊事件,造成多名中國留學生受傷。當時的報道稱,一名18歲男生毫無徵兆地在教室用棒球棒擊打同學和輔導助教,造成4人受傷,傷者均為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其中1人擔任這門課程的輔導助教。而這名行凶者12月14日以精神治療為由向法院申請保釋。
是否刻意針對中國人引爭論
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屢屢遭遇暴力事件,特別是在一些暴力事件中出現了針對中國人身份的言辭辱罵,這使人懷疑這些事件是否是刻意針對中國人所為。
今年9月,澳大利亞墨爾本和悉尼等地還曾先後爆出辱華海報和「殺死中國人」塗鴉事件,其中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蒙納士大學等高校開學時出現辱華海報,用生硬的中文寫道:「注意此處禁止中國人進入。如果違章將面臨起訴以及驅逐出境的可能。」
澳大利亞媒體費爾法克斯(Fairfax)報道,有中國留學生表示他們常常感到受到威脅和攻擊,僅僅因為他們的中國國籍。也有中國留學生稱,他們曾在公交車上遭到性騷擾。報道說,這種情況在堪培拉南部尤為突出。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當地華人社區成員Dora Chen說,該社區「非常擔心這些孩子」。由於10月23日的襲擊事件,一些志願者已經開始通過社交網頁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順風車上下學。但是Dora Chen說,這只是權宜之計,「他們嚇壞了,感到自己成了攻擊目標。」
《悉尼先驅晨報》11月1日報道,在中國留學生在Woden去車站遭毆打後,當地華人媒體和社區團體警告說,這一襲擊事件可能會損壞堪培拉所謂安全學習目的地的聲譽,改變中國人對於澳大利亞的態度。
不過,澳首都區教育部長伊維特·貝瑞認為這只是一起孤立事件。堪培拉警察也表示,不認為10月23日的襲擊事件存在種族動機。
對於澳大利亞華人留學生目前的安全處境,在堪培拉從事與留學生相關工作的Victor認為,有些報道有些「誇張」「並不完全符合事實」。
「當地青少年買煙很難,看到華人部分學生有煙,所以會去討要,可能產生沖突。」Victor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不僅是因為中國人(身份)的問題。」
Victor認為,澳大利亞在多元文化方面實際上一直做得很出色,只不過幾個類似案例出現,容易使人聯系在一起,認為是種族問題。
墨爾本大學營銷傳播專業一名王姓的研究生也表示,這些事件的主要問題在於少年鬧事,而受害者恰巧是中國留學生而已,並非針對中國留學生。但同時,她也告訴澎湃新聞,「平時有人要煙我也就給了,不想給的時候我就會把煙盒藏起來,只拿出單根並說是最後一根,要是遇到醉漢的話就會繞著走」。
6. 為什麼澳大利亞人那麼仇視中國人
不能說仇視,看待事物的觀念不同而已。
7. 澳大利亞是不是比歐美更歧視華裔或中國人,
其實澳洲中國裔的人相當多, 在2006年人口普查華裔的人已有快70萬. 這70萬華裔大部分是移民, 人與人之間差別極大.
華人自1850年代的黃金潮中已大批來澳洲了. 這些人絕大部分是福建和廣東人. 實際上福建人和廣東人很久已有出海謀生的行為. 這些老華裔人在澳洲已有幾代了, 絕大部分和中國已沒有太多的感情聯系.
我以前有一同事的老爸即是這些人一員. 他在60年代加入澳洲陸軍打越戰. 他經常走在巡邏隊的最前面, 越南人一見他通常揮手, 他就馬上趴下, 因為後面的澳洲兵就會向越共開火, 就這樣打開了! 他不準參加夜間巡邏, 因為怕被誤擊.
在50年代開始, 澳洲向在中國的俄羅斯裔人大開門讓他們移民來. 聽說加拿大也這樣. 在80年代時中國的俄羅斯裔人已大部分移民走了. 這時澳洲也開始向和俄羅斯裔人有關系的中國人開門移民. 這些人大部分是新疆和黑龍江來的, 沒太高的教育.悉尼不少建築業的華裔人即是這種背景. 這些人絕大部分在澳洲已紮根, 過得不錯.
我在澳洲上中學時遇到過不少這種俄羅斯中國人. 矣憾的是很多有吸毒, 不讀書. 好在大部分最後走的是正路.
澳洲也有大量從越南和柬卜寨來的華人. 實際上澳洲70%從越南來的人是華裔, 基本都是福建和廣東裔. 這些人從一定方面講比中國大陸人更中國, 因為他們保存了不少中國傳統, 迷信與保守. 他們開的商店一定有供神龕的. 以前澳洲人也經常誤認為所有中國人都有福建和廣東人的習慣和文化, 直到近幾年大陸人多了這種誤解才逐間消失.
我在中學時也遇到過不少這種東南亞中國人, 好的壞的都有. 這些華人不少子女讀書特行.
中國大陸人來澳洲基本上是80年代後期開始的. 89年在澳洲的所有中國人被澳洲政府同意可以在澳洲留下. 這一批就是4萬人. 加上後來的家屬大慨不下10萬中國人最後定居澳洲.
中國大陸人剛開始到澳洲時, 最岐視大陸人的卻是已在澳洲的其他華人! 他們經常說大陸人懶. 實際上大陸人, 可能所有人一開始在唐餐打工都有點吃不肖的! 我聽說洗碗洗累了有時就會想打吃客!
90-91年左右中國有大量人來澳洲留學. 這些人大部分是上海和廣東人, 大都是30以上的人, 不少有家有小. 其實名為留學, 實際上是打工賺錢和想留下移民! 90年代後期澳洲政府最後同意這一批人也可以在澳洲留下, 又是4萬中國人留在澳洲! 這些人在澳洲吃過苦, 不容易! 以我看大部分人現在過得不錯.
在我看來留學通常是變相移民. 如果在澳洲讀大學, 或在中國大學畢業來澳洲讀碩士是很方便移民的. 不過這樣的碩士生在澳洲通常大才小用, 一般拿不到碩士生的工 作. 畢竟文化差別不是文憑可以代替的.
最後想說怎麼躲澳洲移民局! 我才到澳洲時, 我爸一位廣東留學生朋友來看我們. 閑談間他說起怎麼躲澳洲移民局. 他離開後我爸對我說」你以為他開玩笑嗎?」 實際上那時簽證過期或超時打工的留學生非常小心! 從不告訴他人自己真實姓名, 打工地點, 和住址! 不然會有其他人告密移民局抓你, 然後他就拿你的工作! 阿峰說他住在三樓上, 如果有人夜裡敲門他就把捆在床頭的長綀拋下窗口逃跑! 這真似地下黨躲國民黨一樣! 在澳洲不容易啊!
8. 澳大利亞與中國遠隔重洋,無領海領土爭端,為何瘋狂變態地反華
你說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澳大利亞反華有這么幾點原因,首先澳大利亞多為白種人,這種人種有天生的優越感(他媽媽都不知道他們的優越感是從哪來的),他們不關反華,所有的非白種人他們都反,他們最恨日本(二戰屠殺了他們幾萬人);其次近年來中國人在澳大利亞瘋狂置業,把當地房價炒到很高(還是沒有中國一線城市高),當地人尤其是年輕人對華人充滿仇恨,認為中國人在搶奪他們資源;再有他們是資本主義社會是美國的盟友,全是一群窮凶極惡的掠奪者,生怕二戰中被他們掠奪的受害者強大了找他們報復,就像你反感你家窮鄰居突然暴富變牛逼一樣;這是一種丑惡的嫉妒心裡。最後祝這些國家趕緊破產,讓我們去接盤吧。還是要拚命發展軍事力量超過後打壓。
9. 澳大利亞的人和中國人的價值觀有哪些不同
文化價值觀差異, 如婚姻, 群體觀念等等
2. 西方和東方文化起源不同,則有差異。
3.澳州是多元文化國家,人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而中國人民一般都是土生土長中國人。
4.澳州是移民性國家。
澳洲是移民國家 中國不是
澳洲是資本主義社會 中國是共產主義社會
澳洲是真正的民主國家 中國是所謂的「民主」國家
10. 中國人和澳大利亞人文化有什麼不同
中國人和澳大利亞人首先是分屬東方和西方,在民族血統宗教文化有非常大的差異,簡要的不同點:中國人是本土戀鄉不想冒險,澳大利亞人是移民族群出門冒險習以為常;